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四黄止痢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
作者 郑举 刘红云 +4 位作者 陈静 洪功飞 吴蕾 蔡一杰 明文庆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了建立和完善四黄止痢颗粒的质量标准,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四黄止痢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酸、黄芩苷、甘草酸铵、(R,S)-告依春5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onda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为流... 为了建立和完善四黄止痢颗粒的质量标准,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四黄止痢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酸、黄芩苷、甘草酸铵、(R,S)-告依春5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onda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变换波长检测[0~10 min,245 nm测定(R,S)-告依春;10~25 min,278 nm测定黄芩苷;25-45 min,254 nm测定甘草酸铵、大黄酸、大黄素]。各待测组分分离度良好;(R,S)-告依春、黄芩苷、甘草酸铵、大黄酸、大黄素5个成分的进样量分别在0.0475~0.475μg(r=0.9993)、0.0678~0.678μg(r=0.9990)、0.2290~2.2900μg(r=0.9994)、0.0165~0.1650μg(r=0.9998)、0.0152~0.1520μg(r=0.999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RSD=1.6%)、100.7%(RSD=1.0%)、99.5%(RSD=1.1%)、100.5%(RSD=0.8%)、99.3%(RSD=1.0%)。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四黄止痢颗粒中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黄止痢颗粒 大黄素 大黄酸 黄芩苷 甘草酸铵 (R S)-告依春 高效液相色谱 波长切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可溶性粉中3个成分的含量
2
作者 吴昊 张莉 +3 位作者 刘红云 吴蕾 明文庆 蔡一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可溶性粉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Select CSH C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测定绿原...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可溶性粉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Select CSH C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测定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26 nm(0~26 min)、230 nm(40~43 min)、277 nm(43~46 min)。结果:各待测组分分离度良好;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3种成分的进样量分别在0.045 3~0.453 0μg(r=0.999 7),0.027 8~0.278 0μg(r=0.999 4),0.219 0~2.190 0μg(r=0.999 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0%(RSD=1.8%)、100.8%(RSD=2.0%)、99.3%(RSD=1.0%)。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双黄连可溶性粉的3个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可溶性粉 绿原酸 连翘苷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 波长切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蒙药钦汤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3
作者 杨雪苗 康松松 +3 位作者 冯智翱 邬国栋 安明 薄彧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86-3988,共3页
本文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蒙药钦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栀子苷和鞣花酸的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测定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栀子苷、鞣花酸分别在检测范围内(0.358-0.954μg、0.066-0.17... 本文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蒙药钦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栀子苷和鞣花酸的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测定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栀子苷、鞣花酸分别在检测范围内(0.358-0.954μg、0.066-0.175μg、0.386-1.031μg、1.685-4.493μg、0.308-0.822μg)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101.8%,RSD<2.0%;3批样品中5个成分的含量分别是1.0399-1.0629、0.0778-0.0863、1.0986-1.1844、6.5152-6.836 3、1.2444-1.3098 mg·g^(-1).该方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钦汤中5种活性成分,适用于钦汤质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汤 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 羟基红花黄色素A 栀子苷 鞣花酸 高效液相色谱 波长切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
4
作者 韦坤璇 罗俊 +1 位作者 刘国萍 徐佳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98-2801,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方法:采用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和0.4%磷酸溶液(B),进行...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方法:采用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和0.4%磷酸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汕。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的检测波长为351nm,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畀鼠李素的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分别在5.15-103.00μg/mL(r=0.9992)、4.58-91.60μg/mL(r=0.9998)、9.95-199.00μg/mL(r=0.9996)、8.27-165.40μg/mL(r=0.9999)、4.55-91.00μg/mL(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应的RSD(n=6)分别为97.59%(1.06%)、99.33%(1.17%)、98.18%(0.92%)、98.95%(1.11%)、97.05%(0.77%)。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波长切换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5个成分: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补肾益精丸全面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波长切换法 补肾益精丸 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 蟛蜞菊内酯 金丝桃苷 紫云英苷 异鼠李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铁筷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
5
作者 郭瑛 李安林 +2 位作者 贺元 冯倩倩 田莉 《特产研究》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0~15 min,280 nm,香草酸;15~70 min,327 nm,阿魏酸);进样量10μL。香草酸、阿魏酸的分离度均>1.5,分离效果好,分别在22.72~727.00μg/mL、9.69~31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101.08%(3.09%)、98.98%(3.11%),铁筷子样品S1中阿魏酸和香草酸的含量最高,S1中香草酸含量为(0.77±1.42) mg/g,阿魏酸含量为(0.36±1.32)mg/g。本研究建立的HPLC-DAD波长切换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 香草酸 阿魏酸 HPLC-DAD波长切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煎煮时间对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佳琳 张贵君 +5 位作者 郭亚芳 彭慧 孙启玉 刘亮 王月 刘傲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300-2303,2307,共5页
目的:研究煎煮时间对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为栀子柏皮汤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同时测定不同煎煮时间(10,20,30,40,50,60 min)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栀子苷-京尼... 目的:研究煎煮时间对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为栀子柏皮汤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同时测定不同煎煮时间(10,20,30,40,50,60 min)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木兰花碱-甘草苷(λ=238 nm)、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甘草酸(λ=265 nm)、异甘草苷(λ=360 nm)、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λ=440 nm)的含量。结果:当煎煮时间改变时,各成分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栀子、黄柏、炙甘草药效组分及药效组分总量不同煎煮时间下变化显著,栀子、黄柏、炙甘草药效组分以及药效组分总量在10~20 min均有大幅度上升,20 min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后含量增加,最终含量与20 min时大致相近。结论:不同煎煮时间影响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溶出,从而影响疗效;当煎煮时间为20 min,各组分含量较高,且避免了因受热时间过长对西红花苷类成分的破坏,验证了传统煎煮时间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柏皮汤 栀子苷 盐酸小檗碱 甘草酸 煎煮时间 药效组分 HPLC-DAD多波长切换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