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节换热管热补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志力 冯兴奎 黄荔烈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5,3-2,共3页
通过轴向刚度与应力的测试 ,对波节换热管的轴向热补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波节换热管单管的刚度为相应光管的 2 3 4% ;在最大应力相同的条件下 ,波节换热管的轴向热补偿量为相应光管的 2 2 7倍 ;在光管管束与壳体等刚... 通过轴向刚度与应力的测试 ,对波节换热管的轴向热补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波节换热管单管的刚度为相应光管的 2 3 4% ;在最大应力相同的条件下 ,波节换热管的轴向热补偿量为相应光管的 2 2 7倍 ;在光管管束与壳体等刚度条件下 ,用波节管管束代替光管管束 ,轴向热补偿量可提高 40 4% ,相应的拉脱力为光管管束的 53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节换热管 轴向热补偿 试验研究 性能 轴向刚度 应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成形不锈钢波节换热管外压失稳与其尺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昕宜 黄淞 +1 位作者 惠虎 宫建国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将液压成形过程和外压失稳过程相结合,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液压成形不锈钢换热管的外压稳定性。结果表明,波节管的外压稳定性比原始直管高;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别得到的波节管失稳压力与波节高度的关系曲线数值和变化趋势相近,证... 将液压成形过程和外压失稳过程相结合,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液压成形不锈钢换热管的外压稳定性。结果表明,波节管的外压稳定性比原始直管高;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别得到的波节管失稳压力与波节高度的关系曲线数值和变化趋势相近,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初始间隙和过渡圆角半径对波节管的失稳压力有一定的影响,而过渡圆角半径对波节管失稳压力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初始间隙的大小;为使成形后的波节管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应尽量保证管件与模具之间的初始间隙足够小,并采用较大的过渡圆角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 波节换热管 外压失稳 液压成形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制波节换热管早期破坏分析
3
作者 汪锡铎 沈艳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换热 不锈钢 波节换热管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凸式波节套管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怀志 李炳熙 +1 位作者 何玉荣 邵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5-94,共10页
针对波节套管换热器壳程中的流动和传热机理进行了k-ε的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六面体网格结合波节区域加密的特殊划分方法,进行了首层网格间距和主流区网格间距的无关性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 针对波节套管换热器壳程中的流动和传热机理进行了k-ε的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六面体网格结合波节区域加密的特殊划分方法,进行了首层网格间距和主流区网格间距的无关性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对比分析了波节管和光管中流动和传热参数(速度、温度、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的性能差异,揭示了波节管的强化换热机理。同时,分析了波节管的局部Nusselt数和阻力降沿壁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体在波节的去流侧形成了一个脱体旋涡,破坏了流体的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同时使得其内部的摩擦阻力和热扩散能力明显提高,起到了明显的强化换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节套管换热 k-ε模型 NUSSELT数 阻力降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在波节套管换热器中流动与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陆威 苗冉 +2 位作者 吴志根 吴长春 谢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924-2932,共9页
针对非牛顿流体在波节套管换热器管程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0.2%黄原胶溶液(XG)在不同波节套管换热器管程流动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并分析了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随着管程黄原胶溶液Reynolds数Re_(XG)... 针对非牛顿流体在波节套管换热器管程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0.2%黄原胶溶液(XG)在不同波节套管换热器管程流动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并分析了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随着管程黄原胶溶液Reynolds数Re_(XG)的增大,套管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和管程进出口压降Δp逐渐增大;波高H和波距S影响黄原胶溶液在套管换热器管程的流动与换热。随波高H增大,黄原胶溶液受波节处的涡旋效应的影响更明显,流体层间剪切力变大导致黄原胶溶液黏度变小,湍流程度更大,管程传热性能提高,压降也增大,但综合传热性能不断优化;随波距S增大,单位长度波节数量减少,对黄原胶溶液扰动影响降低,湍流程度降低,管程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流动阻力不断降低,综合传热性能先提高后减弱。当H=3.5 mm、S=30 mm时管程波节管的综合换热因子η_(tube)达到最大,η_(tube)是相同条件下圆管的5.11~6.6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波节套管换热 强化换热 流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波节管换热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凯 李白增 《压力容器》 1994年第4期77-78,共2页
当今国内、外对换热器的技术开发从传热机理的研究,传热的强化,设备结构的创新,设计计算方法的改进以及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管式换热器就其数量和使用场所仍居主要地位,因此强化传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 当今国内、外对换热器的技术开发从传热机理的研究,传热的强化,设备结构的创新,设计计算方法的改进以及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管式换热器就其数量和使用场所仍居主要地位,因此强化传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提高紧凑性,降低材料消耗仍是换热器的重要发展趋势。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节换热 结构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新型换热器——波节管换热器
7
作者 张凯 李白增 《化工设备设计》 1994年第3期58-58,17,共2页
本文介绍高效传热元件——波节管的结构及其使用情况。
关键词 换热 波节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