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工波浪模型试验数据处理
1
作者 乔树梁 贺辉华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89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本文对有关波浪模型试验中一些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归纳。用BASIC语言编写出数据处理程序,并应用到一些模型试验中去。同时,这些程序也可用于原体观测中的数据处理。
关键词 港工 波浪模型试验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墩柱波浪渗流力 被引量:4
2
作者 邱大洪 邹志利 +1 位作者 臧军 李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2-237,共6页
计算了在线性波或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双圆墩柱波浪渗流力,讨论了双墩 柱沿波向串列和并列布置时墩柱上渗流力随墩距的变化.计算中在内域采用 有限元方法,在外域使用了本文给出的外场解.进行了双墩柱波浪渗流压力 测量的模型实验.渗... 计算了在线性波或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双圆墩柱波浪渗流力,讨论了双墩 柱沿波向串列和并列布置时墩柱上渗流力随墩距的变化.计算中在内域采用 有限元方法,在外域使用了本文给出的外场解.进行了双墩柱波浪渗流压力 测量的模型实验.渗流压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床 渗流 建筑物 波浪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混凝土桩列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军宁 王登婷 +1 位作者 杨正己 黄海龙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4,共6页
结合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示范试验区的消浪工程,通过方形混凝土桩列的波浪模型试验,比较了5种桩列平面布置形式的消浪效果后,推荐了方案2的桩列布置形式.并按线性小振幅波理论,导出了改进的透射系数计算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 结合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示范试验区的消浪工程,通过方形混凝土桩列的波浪模型试验,比较了5种桩列平面布置形式的消浪效果后,推荐了方案2的桩列布置形式.并按线性小振幅波理论,导出了改进的透射系数计算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系数 方形混凝土桩列 布置形式 消浪效果 波浪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崩破时的能量损失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国海 李玉成 王永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46-49,共4页
首先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得到波浪崩破时的速度场,然后根据该速度场利用VOF法计算波浪破碎后的波高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另外,利用涌潮模型计算了波浪的破碎系数B,结果发现在实验范围内该系数接近于一常数.
关键词 波浪模型试验 破碎 能量消耗 涌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传感器波浪水槽二次反射主动吸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炎保 张兴无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5,共4页
三传感器波浪水槽二次反射主动吸收方法是加拿大科学院水力中心最近开发的一种水槽反射波控制技术。该法在造波板前 1~ 2倍波长处布置 3个传感器 ,通过入反射波分离方法得到准确的入反射波参数 ,以此调整造波信号 ,有效地吸收由建筑物... 三传感器波浪水槽二次反射主动吸收方法是加拿大科学院水力中心最近开发的一种水槽反射波控制技术。该法在造波板前 1~ 2倍波长处布置 3个传感器 ,通过入反射波分离方法得到准确的入反射波参数 ,以此调整造波信号 ,有效地吸收由建筑物反射回到造波板的二次反射波。文中在分析波浪水槽二次反射吸收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模型试验 二次反射波 消波技术 水槽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空西风指数预报值进行气象导航的探讨
6
作者 王长爱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1-10,共10页
本文探讨了将高空西风指数的预报值应用于气象导航的方法。首先利用北太平洋上空500Hpa历史天气图和对应时期的海浪实况数据,制作出不同高空天气型下的波浪分布模型,然后根据这些波浪模型计算出不同高空天气型下的初始推荐航线,并建立... 本文探讨了将高空西风指数的预报值应用于气象导航的方法。首先利用北太平洋上空500Hpa历史天气图和对应时期的海浪实况数据,制作出不同高空天气型下的波浪分布模型,然后根据这些波浪模型计算出不同高空天气型下的初始推荐航线,并建立推荐航线数据库,以便在实际导航中从中选出适当的航线推荐给船舶。最后,利用波浪实况进行了55次模拟航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模型试验 船舶运动 大圆航行 气象导航 高空西风环流指数 预报值 等时间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