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的自动改正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崔晓东 简波 +3 位作者 李富强 杨红 阳凡林 曲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29-37,共9页
单波束回声测深系统在水深测量领域中应用广泛。仪器测深时,由于换能器发射波束存在一定开角,导致测深信号出现波束角效应,使测深值具有一定误差,引起海底地形失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海底地形变化过程中过渡段与非过... 单波束回声测深系统在水深测量领域中应用广泛。仪器测深时,由于换能器发射波束存在一定开角,导致测深信号出现波束角效应,使测深值具有一定误差,引起海底地形失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海底地形变化过程中过渡段与非过渡段的波束角效应自动改正方法,实现对失真地形的改正。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改正受波束角效应影响的海底特殊地形,自动对实测地形特征进行判断并将改正后地形进行有效衔接,在某些地形变化明显的海底,测深误差的减小值可达62%~77%,对于提高特殊地形的测深数据精度和可靠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 波束角效应 线性地形 回声测深 自动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测深波束角效应和波浪效应的耦合作用与改正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晓晗 刘雁春 +2 位作者 肖付民 暴景阳 李胜全 《海洋测绘》 2003年第6期8-10,30,共4页
在波束角效应空间结构及波浪对测深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海洋测深中波束角效应与波浪效应的耦合作用模型,并从理论上对耦合作用的空间结构及其数学描述进行论证,导出耦合作用改正模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改正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海洋测量 水深测量 波束角效应 波浪效应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地形测量波束角效应改进模型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晓晗 刘雁春 +2 位作者 肖付民 暴景阳 王昕 《海洋测绘》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在海洋测深过程中,回声测深仪波束角效应使记录的测深图像失真。现有波束角效应模型应用分段解析几何的方法将其划分为三个作用过程:测深值平移效应、双曲线增伪效应、深度丢失效应。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分几何的原理对波束角效应的空间... 在海洋测深过程中,回声测深仪波束角效应使记录的测深图像失真。现有波束角效应模型应用分段解析几何的方法将其划分为三个作用过程:测深值平移效应、双曲线增伪效应、深度丢失效应。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分几何的原理对波束角效应的空间结构及其数学原理描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波束角效应的改进模型及其改正算法。改进模型的优越之处在于提出决定波束角效应发生作用的是海底地形的线性特征而不是形状特征,由此提高了改正算法的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测量 波束角效应 改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测深的波束角效应及其改正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雁春 陈永奇 《海洋测绘》 1999年第2期20-27,共8页
测深仪波束角效应使记录的测深图像(海底地形)产生变形,本文将测深仪波束角效应分为三种:时移效应;双曲线增伪丢失效应;深度丢失效应。并对这三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改正方法,不同类型海底地形的数值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 测深仪波束角效应使记录的测深图像(海底地形)产生变形,本文将测深仪波束角效应分为三种:时移效应;双曲线增伪丢失效应;深度丢失效应。并对这三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改正方法,不同类型海底地形的数值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极大地提高海洋测深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深 波束角效应 改正方法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束角效应对航道测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裴文斌 牛桂芝 曹满 《海洋测绘》 2004年第3期35-37,共3页
从回声测深原理出发,讨论了波束角效应对航道测宽的影响,并根据天津港的航道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在实际测量中,不同情况下波束角效应影响航道测宽的具体因素。
关键词 回声测深 波束角效应 边坡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数学模型的波束角效应改正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胥洪川 周威 +2 位作者 孙振勇 马耀昌 郑亚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25,138,共6页
为解决复杂水域下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引起的地形失真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数学模型的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改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测深换能器波束“锥形”发射的形态、水下地形三维空间形态建立波束角效应多尺度数学改正模型,利用H... 为解决复杂水域下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引起的地形失真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数学模型的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改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测深换能器波束“锥形”发射的形态、水下地形三维空间形态建立波束角效应多尺度数学改正模型,利用Horn算法拟合改正模型关键尺度水下地形点空间上坡度、坡向,实现三维空间下测深波束角效应的改正。通过乌东德库区白马口-龙街河段测深试验数据进行精度验证,以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为基准,对试验区域改正前、后的单波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正后较差主要集中在区间[-0.25m,0.25m],且分布符合测量随机误差的规律,波束角效应带来的影响明显减弱;改正后测深中误差精度提高48.6%,倾斜地形水下测量的精度得到有效提升;论证水下地形的坡度是影响波束角效应的主要因素。该方法为波束角效应的改正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于提高单波束测深精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角效应 波束测深 Horn算法 数学模型 倾斜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测深综合效应的多测线改正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家城 宋春雷 +1 位作者 徐学强 陈家斌 《海洋测绘》 2008年第2期9-12,16,共5页
提出了水深测量综合效应的多测线改正技术,通过分析水深测量中的波束角效应、地势效应及载体姿态变化对测深的影响,给出二维数字测深仪的详细设计方法,建立描述水深改正的指标,并用实际地形进行仿真。结果标明,该方法实用性强、改正效... 提出了水深测量综合效应的多测线改正技术,通过分析水深测量中的波束角效应、地势效应及载体姿态变化对测深的影响,给出二维数字测深仪的详细设计方法,建立描述水深改正的指标,并用实际地形进行仿真。结果标明,该方法实用性强、改正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测量 多测线改正 地势坐标系 波束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P229 海洋测量学
8
《测绘文摘》 2007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波束角效应 海洋测量学 垂线偏差 P229 海洋地理信息 扫描矢量化 波束勘测 声速剖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