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空间脉动风场波数-频率联合功率谱表达的FFT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宋玉鹏 陈建兵 彭勇波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0-666,共7页
针对二维空间纵向脉动风场模拟问题,采用多维随机场理论,基于Davenport脉动风速谱和相干函数模型,导出了二维空间均匀脉动风场的波数-频率联合功率谱。通过谐波叠加直接获得二维空间均匀脉动风场,避免了经典谱表达方法在脉动风场模拟时... 针对二维空间纵向脉动风场模拟问题,采用多维随机场理论,基于Davenport脉动风速谱和相干函数模型,导出了二维空间均匀脉动风场的波数-频率联合功率谱。通过谐波叠加直接获得二维空间均匀脉动风场,避免了经典谱表达方法在脉动风场模拟时的空间离散和互功率谱矩阵的Cholesky分解或本征正交分解(POD)。为了进一步提高风场模拟的效率,在数值程序中引入了快速Fourier变换(FFT)技术。最后,对风力机桨叶所在平面进行了二维空间脉动风场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场 波数-频率联合功率谱 二维空间 表达方法 FF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数-频率谱分析的线阵列后向台阶流速测量
2
作者 裴锐 贾丹平 +1 位作者 赵鲲 刘博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8,I0002,共10页
后向台阶湍流介质流速测量存在重复性较低、鲁棒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数-频率谱分析的线阵列传感器流速测量方法。首先,分析了后向台阶数据的湍流度和“泰勒冻结”信号特征;其次,使用频域波束形成算法和多信... 后向台阶湍流介质流速测量存在重复性较低、鲁棒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数-频率谱分析的线阵列传感器流速测量方法。首先,分析了后向台阶数据的湍流度和“泰勒冻结”信号特征;其次,使用频域波束形成算法和多信号分类算法将传感器数据从域转换至域,呈现出与后向台阶流速相关的特征“脊线”;然后,探究不同波束形成滤波算法和功率谱分块长度对流速“脊线”的影响;最后,应用波数-频率谱分析“脊线”斜率求解流速。结果表明波数-频率谱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后向台阶流速测量,与传统的互相关法比较,相对误差为2.83%,重复性为0.3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台阶 波数-频率 流速 互相关 频域波束形成 多重信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阵列的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鲲 章荣平 +2 位作者 杨玫 王勋年 余荣科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4,I0001,共21页
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建模是流动噪声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首先总结归纳了近60年来的11种波数-频率谱预测模型,并按照模型的理论基础和表达形式划分为四类:Corcos类模型、不可压缩理论基模型、可压缩理论基模型和其他... 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建模是流动噪声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首先总结归纳了近60年来的11种波数-频率谱预测模型,并按照模型的理论基础和表达形式划分为四类:Corcos类模型、不可压缩理论基模型、可压缩理论基模型和其他类模型。然后,开展声学风洞线阵列实验并对各预测模型进行展向方向波数积分,分别获得了流向方向的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实验测量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最后,按照Corcos类模型与非Corcos类分别开展对比研究,分析研究了四类11种模型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线阵列测量可以有效获得流向方向的波数-频率谱,并可用于校验各预测模型精度;在6个Corcos类模型选取时,需根据所关心的频率、波数范围及表达式计算复杂程度选取合适的预测模型;5个非Corcos类模型能够直接预测波数-频率谱,不需要自谱模型输入,较Corcos类模型具有较大优势,其中综合考虑Chase I模型最优,Chase II具备声学区边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边界层 脉动压力 波数-频率 声学风洞 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平板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声学风洞阵列实验研究
4
作者 陈宝凯 刘婷婷 +2 位作者 李冯杰 李士伟 赵鲲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5,共9页
在声学风洞中利用嵌入式齐平安装的脉动压力传感器表面线阵列,对光滑平板和不同迎角翼型的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进行了测量和分析,从而比较波数-频率谱以及评估ChaseⅠ模型的预测性能。实验结果揭示了线阵列在测量平板和翼型... 在声学风洞中利用嵌入式齐平安装的脉动压力传感器表面线阵列,对光滑平板和不同迎角翼型的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进行了测量和分析,从而比较波数-频率谱以及评估ChaseⅠ模型的预测性能。实验结果揭示了线阵列在测量平板和翼型的波数-频率谱方面的测量能力和准确性。平板的实测数据与ChaseⅠ模型预测较为吻合,而翼型的预测结果则显示出一定偏差,说明表面压力梯度对波数-频率谱有影响。此外,风速和迎角变化也显著影响翼型的波数-频率谱,说明ChaseⅠ模型在翼型预测上存在局限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流激振动与噪声工程应用与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数-频率 翼型 平板 脉动压力传感器表面阵列 Chase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春旭 曾革委 许建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1期35-40,共6页
湍流边界层噪声是舰船主要水动力噪声之一。湍流边界层噪声预报须选用适当的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模型。引入6种常用的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模型,在波数域和频域内进行对比;运用这些模型对槽道流边界层脉动压力自功率谱进行预报,并引入... 湍流边界层噪声是舰船主要水动力噪声之一。湍流边界层噪声预报须选用适当的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模型。引入6种常用的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模型,在波数域和频域内进行对比;运用这些模型对槽道流边界层脉动压力自功率谱进行预报,并引入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为工程应用中选择适当的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模型提供依据:Corcos模型物理意义明确,但预报精度稍差;Chase模型表达式复杂,经验性更强,物理意义不明晰,预报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边界层噪声 波数频率模型 脉动压力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壳体中波传播特性研究的频率-波数谱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丽萍 张建武 束永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5,共6页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最大熵谱法提出了一种频率 -波数谱法 ,并对某水下航行器尾部壳体的受激响应进行了分析 .运用这一有效方法 ,得到了振动波在该壳体中传播的波数、波速、波型和波的传播方向等重要信息 .针对壳体尾部模型的受激响应...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最大熵谱法提出了一种频率 -波数谱法 ,并对某水下航行器尾部壳体的受激响应进行了分析 .运用这一有效方法 ,得到了振动波在该壳体中传播的波数、波速、波型和波的传播方向等重要信息 .针对壳体尾部模型的受激响应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 ,讨论了加强筋对振动传播的影响 .进一步用波动理论解释了加强筋的减振机理 .结果表明 ,采用当前的加筋方案对壳体结构的振动噪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波传播 频率-波数 回转壳体 加筋减振 噪声控制 船舶壳体 传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环境下基于频率-波数谱分析的水下慢速目标回波检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琰锋 潘谢帆 刘本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80-1886,共7页
针对水下慢速目标回波信号往往被随机噪声、混响信号等湮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波数(FK)谱分析的回波检测方法。FK谱分析相当于速度滤波器,回波中的混响信号与运动目标信号在FK域呈现不同形态。利用此特性,通过Radon变换提取接收... 针对水下慢速目标回波信号往往被随机噪声、混响信号等湮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波数(FK)谱分析的回波检测方法。FK谱分析相当于速度滤波器,回波中的混响信号与运动目标信号在FK域呈现不同形态。利用此特性,通过Radon变换提取接收信号经过二维傅里叶变换后的FK谱线信息。构建低维数特征空间,采用支持向量机识别运动目标和混响信号。进一步根据运动目标信号的FK谱线斜率构建滤波器,进行信号滤波。该方法将目标分类前置,不需要预先对信号做波束形成,较传统方式更高效。采用海试数据验证算法,成功从强混响信号提取目标信号,并获得大约3 dB增益。结果表明,回波检测方法能够提取受混响严重干扰的慢速运动目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 混响环境 信号提取 频率-波数 回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壁面湍流脉动压力及其波数——频率谱的大涡模拟计算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晓龙 张楠 吴宝山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1-1164,共14页
壁面湍流脉动压力是重要的流噪声声源,对壁面湍流脉动压力及其波数—频率谱进行数值计算是流声耦合领域的重要课题,开展相应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ES)结合动态亚格子涡模型(DSL)与千万量级的精细网格,对平板壁面湍流... 壁面湍流脉动压力是重要的流噪声声源,对壁面湍流脉动压力及其波数—频率谱进行数值计算是流声耦合领域的重要课题,开展相应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ES)结合动态亚格子涡模型(DSL)与千万量级的精细网格,对平板壁面湍流脉动压力及其波数—频率谱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首先,介绍了大涡模拟的物理内涵与基本方程,给出了所采用亚格子涡模型的表达式。其次,描述了Abraham试验中矩形试验段的几何特征,给出了网格的剖分形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离散求解数值方法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再次,探讨了湍流脉动压力变化规律及其相似律,基于Fourier变换计算得到了湍流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并详细讨论了壁面湍流脉动压力及其波数—频率谱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计算方法合理可靠,为今后复杂几何模型壁面湍流脉动压力及其波数—频率谱的计算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最后,基于试验和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常用波数—频率谱理论模型,为波数—频率谱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湍流脉动压力 波数-频率 大涡模拟 亚格子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波数下平板湍流边界层壁压起伏的波数—频率谱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福新 张宇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4,共6页
基于Chase的理论,对考虑了平板尺度及湍流壁面剪切应力起伏的平板湍流边界层壁压起伏的波数—频率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考虑平板尺度及湍流壁面剪切应力起伏的影响,则平板湍流边界层壁压起伏的波数—频率谱不存在奇异点;... 基于Chase的理论,对考虑了平板尺度及湍流壁面剪切应力起伏的平板湍流边界层壁压起伏的波数—频率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考虑平板尺度及湍流壁面剪切应力起伏的影响,则平板湍流边界层壁压起伏的波数—频率谱不存在奇异点;与湍流壁面剪切应力起伏相比较,平板尺度对壁压起伏的波数—频率谱的影响更大;平板壁压起伏的波数—频率谱在低波数域内的谱峰发生了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壁压 剪切应力起伏 平板尺度 波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湍流脉动压力的波数——频率谱预报流噪声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宏亮 周其斗 +1 位作者 吕晓军 孟庆昌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2,共7页
[目的]根据Lighthill声类比方程及其发展理论,可以将壁面湍流脉动压力的波数—频率谱作为声源项来预报流噪声,且分析湍流脉动压力的波数—频率谱有助于了解湍流结构的时空关联特性。[方法]以NACA0012翼型为例,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进... [目的]根据Lighthill声类比方程及其发展理论,可以将壁面湍流脉动压力的波数—频率谱作为声源项来预报流噪声,且分析湍流脉动压力的波数—频率谱有助于了解湍流结构的时空关联特性。[方法]以NACA0012翼型为例,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进行流场仿真计算,然后通过Fourier变换得到壁面湍流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的数值解,并与Corcos的平板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将该波数—频率谱作为声源输入,代入Goldstein版本的声类比方程中预报辐射噪声,并与软件计算的流噪声结果以及Brooks试验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发现:小曲率变化的NACA 0012翼型表面的波数—频率谱具有与平板表面相似的一般特性;在中、低频段采用该方法预报的流噪声结果与Brooks试验结果拟合更好。[结论]所得结果表明开展波数—频率谱研究是有必要的,将其作为主要声源项来预报亚声速下产生的流噪声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数-频率 FOURIER变换 流噪声 声类比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模型和LPC-MFCC联合特征的声道谱转换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歆 张雄伟 +2 位作者 孙蒙 苗晓孔 姚琨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1-455,共5页
声道谱转换是语音转换中的关键技术。目前,大多数语音转换方法对声道谱的转换都是先提取语音中的某一种声道特征参数,然后对其进行训练转换,进而合成转换语音。由于不同的声道特征参数表征着不同的物理和声学意义,因此这些方法通常忽略... 声道谱转换是语音转换中的关键技术。目前,大多数语音转换方法对声道谱的转换都是先提取语音中的某一种声道特征参数,然后对其进行训练转换,进而合成转换语音。由于不同的声道特征参数表征着不同的物理和声学意义,因此这些方法通常忽略了不同声道特征参数之间可能存在的互补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不同声道特征参数之间进行联合建模的方法,引入了一种由线性预测系数(LinearPredictionCoefficient,LPC)和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 MFCC)联合构成的LPC-MFCC特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和LPC-MFCC联合特征参数的语音转换方法。为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选取了基于GMM和LPC的语音转换方法进行对比,对多组实验数据进行主观和客观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语音转换方法可以获得相似度更高的转换语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转换 声道转换 高斯混合模型 联合建模 线性预测系数-梅尔频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尺度斜入射波场下场地-建筑群耦合作用模拟方法
12
作者 巴振宁 付继赛 +2 位作者 王方博 梁建文 牛嘉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37,共12页
场地-城市相互作用(site-city interaction,SCI)效应会显著改变场地地震波场分布及建筑反应,基于SCI效应理论计算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发挥谱元(spectral element,SE)法可快速高效求解三维地震波场传播和多自由度(multi-degree of freedo... 场地-城市相互作用(site-city interaction,SCI)效应会显著改变场地地震波场分布及建筑反应,基于SCI效应理论计算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发挥谱元(spectral element,SE)法可快速高效求解三维地震波场传播和多自由度(multi-degree of freedom,MDOF)模型计算量小且可同时模拟大量建筑的优势,同时,结合频率波数域(frequency wave number analysis,FK)方法,以等效地震荷载的方式施加地震波场,建立了FK-SE-MDOF耦合方法,实现了SE-MDOF耦合模型中多种波型(P波、SV波和SH波)的斜入射输入,解决了当前三维SCI效应研究方法中未能同时考虑建筑非线性、频谱特性、地震波波型及入射角度影响的问题。首先对方法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与振动台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进而,采用该方法建立理想场地-城市建筑群相互作用耦合模型,主要探讨了入射角度和地震波波型对SCI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结论。该方法较为真实地反映SCI效应影响的同时,可反映建筑基础轮廓对地震波场的影响,适用于需考虑建筑轮廓信息的社区尺度SCI效应研究,可为城市规划、抗震设计、风险评估以及震后救援等工作提供定量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城市相互作用(SCI) 频率波数--多自由度模型(FK-SE-MDOF)方法 斜入射 建筑群 社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海面高度资料的太平洋海区涡旋能谱分析
13
作者 华峻巍 王法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空间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假定下,地转湍流理论认为涡旋动能随尺度分布遵循k–n定律(k为波数)。但实际海洋受边界、地形、层结等,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各向异性特征。鉴于此,我们基于近30a卫星高度计资料,分别计算了热带、副热带、中高纬度... 在空间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假定下,地转湍流理论认为涡旋动能随尺度分布遵循k–n定律(k为波数)。但实际海洋受边界、地形、层结等,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各向异性特征。鉴于此,我们基于近30a卫星高度计资料,分别计算了热带、副热带、中高纬度等海洋涡旋强度不同区域的海面高度异常(SSHA)波数谱,进而利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估算出中尺度波段上SSHA波数谱的斜率,并与地转湍流理论预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SSHA波数谱从赤道到中高纬度逐渐变陡,其斜率由–4减到–5,基本符合赤道线性波动理论和准地转湍流理论的预测。SSHA波数谱斜率存在纬向与经向差异,例如在赤道地区,纬向谱比相应的经向谱陡;而在南极绕极流区域,经向谱斜率大于纬向谱斜率。SSHA波数谱斜率的各向异性表明海洋中尺度运动受β效应影响,具有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海洋中尺度运动介于准二维和三维之间,不能用一个全球普适的湍流理论模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高度 中尺度涡旋 地转湍流 波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时-频联合分析法处理余流数据
14
作者 钱世镕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75,共5页
近年来才兴起的时-频联合分析法是分析处理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非稳态信号的强有力工具。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处理了海流观测资料中的余流,取得了用传统方法得不到的有用结果。
关键词 余流 -联合分析 功率 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表层盐度数据的时-频联合分析初探
15
作者 钱世镕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7-82,共6页
时-频联合分析法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信号分析方法,它是分析处理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非稳态信号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对这种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并采用这种方法处理了嵊山海洋站海水表层盐度观测资料。所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 时-频联合分析法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信号分析方法,它是分析处理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非稳态信号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对这种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并采用这种方法处理了嵊山海洋站海水表层盐度观测资料。所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海洋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分析 功率 海水表层盐度 海洋观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西太平洋夏半年ISO传播特征及其与热带天气尺度波动联系的观测事实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洁琳 万齐林 +2 位作者 管兆勇 林爱兰 王黎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4-732,共9页
利用1979—2007年夏半年(5—10月)逐日平均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有限区域波数-频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亚洲-西太平洋(AWP)区域夏半年对流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以及热带天气尺度波动与ISO的联系。结... 利用1979—2007年夏半年(5—10月)逐日平均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有限区域波数-频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亚洲-西太平洋(AWP)区域夏半年对流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以及热带天气尺度波动与ISO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半年AWP区域的对流ISO存在东西传播特征,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在整个AWP区域,以沿赤道东传且周期约30~60 d的扰动为主,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则以在10~20°N西传且周期约20~40 d的扰动为主;在初夏ISO以沿赤道东传为主,晚夏ISO向西传播加强,主要活动区域也向北转移,西传波在晚夏西北太平洋区域活动最强;(2)ISO强对流伴随低层西风异常和气旋性环流异常首先生成在印度洋区域,之后沿赤道东传到西太平洋日界线附近,当对流传播到西太平洋时具有西北传播的特征;(3)ISO与热带天气尺度波动关系密切。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对流在西北太平洋同时加强,ISO促进了热带气旋(TC)的群发,而TC群发对流也成为ISO对流在西太平洋西北向传播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动力学 季节内振荡 有限区域波数-功率 滞后线性回归 热带天气尺度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西太平洋夏半年季节内振荡:热带气旋活动强、弱年的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洁琳 万齐林 +2 位作者 管兆勇 林爱兰 王黎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30,共9页
应用有限区域波数-功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对比分析1979—2004年热带气旋(TC)活动强、弱年亚洲-西太平洋区域(AWP)夏半年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及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AWP和西太平洋区域都存在TC强年IS... 应用有限区域波数-功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对比分析1979—2004年热带气旋(TC)活动强、弱年亚洲-西太平洋区域(AWP)夏半年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及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AWP和西太平洋区域都存在TC强年ISO东传特征更显著的特征,ISO对流传播在纬向上伸展更偏东,强年沿赤道东传20~60 d周期波动更强,西太平洋区域是传播特征强弱年区别较显著的区域,与TC活动密切联系;TC强、弱年ISO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相同,海洋和大气间的能量交换对维持ISO西北传播时起作用;TC强年的海气相互作用比弱年更加强烈,尤其是对流凝结潜热的释放在强年比弱年强,这可能是导致TC强、弱年ISO特征区别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动力学 季节内振荡(ISO) 有限区域波数-功率 滞后线性回归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信号去噪的变分模态分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财 商耀达 +1 位作者 鹿琪 徐杨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2-1053,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数据的信噪比,压制由随机扰动引起的随机绕射能量,将二维变分模态分解(two-dimension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2D-VMD)引入二维GPR数据的噪声压制处理中。首先,对GPR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数据的信噪比,压制由随机扰动引起的随机绕射能量,将二维变分模态分解(two-dimension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2D-VMD)引入二维GPR数据的噪声压制处理中。首先,对GPR数据进行2D-VMD处理,并分析各阶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及其对应的频率-波数域谱来确定雷达剖面中的各回波类型。然后,计算IMF分量与原始数据的互相关系数来确定信号模态和噪声模态,并对信号模态进行重构得到降噪后的数据。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测试表明,相比于传统的1D-VMD法,2D-VMD滤波后的含噪正演记录峰值信噪比由6.44 dB增加到7.72 dB;经2D-VMD降噪处理后的雷达剖面在保留有效信号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压制随机扰动带来的噪声,并且得到的雷达剖面同相轴连续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二维变分模态分解 频率-波数 互相关系数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斯风场下大跨柔性桥梁的抖振响应特性
19
作者 周海俊 陈思雨 +2 位作者 周锐 李丹 杜彦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4-1364,共11页
为了准确评估非高斯风荷载下大跨柔性桥梁抖振响应特性,以沿海大跨度斜拉桥与悬索桥为例,基于频率-波数谱法分别生成了桥址区的高斯风场和非高斯风场,对比分析了高斯与非高斯风场下2种桥梁的抖振响应及统计特征,并探讨了2个重要参数(加... 为了准确评估非高斯风荷载下大跨柔性桥梁抖振响应特性,以沿海大跨度斜拉桥与悬索桥为例,基于频率-波数谱法分别生成了桥址区的高斯风场和非高斯风场,对比分析了高斯与非高斯风场下2种桥梁的抖振响应及统计特征,并探讨了2个重要参数(加劲梁的高度、地面粗糙度)对桥梁抖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斯风场下2座桥梁的所有位移响应接近于正态分布而非高斯风场下呈现非正态分布;非高斯风场下该斜拉桥主梁的侧向位移略大于高斯风场下;但高斯风场下该悬索桥主梁的扭转位移均方根(RMS)值明显高于非高斯风场下,高斯风作用下侧向位移略大于非高斯风作用下.此外,加劲梁离水面越低或地面粗糙度越大,斜拉桥跨中仅侧向位移RMS值略变大,但悬索桥跨中的扭转位移RMS值显著变大,竖向位移RMS值也略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斯风场 斜拉桥 悬索桥 频率-波数 抖振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质量对自由边板振动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晨阳 刘默羽 刘浩铭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5,共6页
放置在矩形板上的设备会改变矩形板振动特性,这类问题可抽象为有集中质量的矩形板模型。利用差分法求解有集中质量对边自由对边简支矩形板自由振动特性,并研究在简谐力作用下有集中质量板振动功率流传播特性。根据功率流的矢量图和流线... 放置在矩形板上的设备会改变矩形板振动特性,这类问题可抽象为有集中质量的矩形板模型。利用差分法求解有集中质量对边自由对边简支矩形板自由振动特性,并研究在简谐力作用下有集中质量板振动功率流传播特性。根据功率流的矢量图和流线图,分析不同质量分布对板内功率流传播特性的影响。通过频率波数谱分析,研究集中质量对振动波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中质量会改变振动功率流集中位置并形成涡漩,集中质量间隔减小可以起到降低矩形板振动响应幅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质量 矩形板 差分法 振动功率 频率波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