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动轨迹图的多工序过程能力量测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道玉 江平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21-1627,共7页
为解决单工序单质量特性过程评价方法不能直接用于多工序多质量特性过程能力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序波动轨迹图的多工序过程能力评价方法。首先,把各工序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描绘在由过程偏移度和过程稳定度组成的工序流波动平面上... 为解决单工序单质量特性过程评价方法不能直接用于多工序多质量特性过程能力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序波动轨迹图的多工序过程能力评价方法。首先,把各工序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描绘在由过程偏移度和过程稳定度组成的工序流波动平面上,形成工序波动轨迹图。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规范限情形下的过程能力与过程合格率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合格率构建了多工序过程的能力指数。依据建立的多工序过程能力指数和波动轨迹图,分析各工序改进的机会和方向。最后,以柴油机连杆加工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序流 工序波动轨迹 过程能力指数 多工序能力 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波动轨迹、动态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蔚 周法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5,共12页
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基本点出发,利用熵值法对1978年至今的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考察,并将其与宏观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呈现明显的十年一轮的周期式波动,并与经济... 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基本点出发,利用熵值法对1978年至今的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考察,并将其与宏观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呈现明显的十年一轮的周期式波动,并与经济增长呈现短期非一致性和长期波动共变性,且变动幅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了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的冲击-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内会推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会降低宏观经济稳定性。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意义非常突出。国外需求的增加、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短期内有助于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性。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未来的发展和转型还是要依靠内部调整,特别是要发挥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稳定 经济增长 波动轨迹 动态特征 冲击-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京波 吴林林 +3 位作者 李琰 张扬帆 杨霖 郇政林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传统风电场跟随主站电压指令调节的方式容易导致站内无功源频繁波动、站内无功裕度不足,影响风电场的调压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电场功率预测数据和有功–电压灵敏度... 传统风电场跟随主站电压指令调节的方式容易导致站内无功源频繁波动、站内无功裕度不足,影响风电场的调压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运行轨迹与场景划分的场级主动调压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电场功率预测数据和有功–电压灵敏度曲线,绘制并网点电压波动轨迹,结合AVC子站接收到的电压指令,协调风机和SVG的无功输出,有效降低了无功设备的调节频次。其次,根据电压跌落幅度划分详细运行场景,通过调整SVG的控制模式,有效抑制了电网电压的大幅波动。最后,构建了包含AVC功率控制器的仿真测试平台,验证对比了所提方法相对于传统风电场AVC控制策略在降低无功调节频次、提升无功裕度、主动电压支撑方面的效果,为实现风电场主动调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级电压控制 电压波动轨迹预测 无功协调优化 电压支撑能力 电压跌落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络线功率轨迹特征的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雪莲 刘福锁 +1 位作者 李兆伟 李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94-3201,共8页
交流跨区长距离弱联络线是电网同步稳定运行的薄弱环节,发生在局部电网中的大扰动,不仅会对本区域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冲击,而且可能会通过区域间联络线对其他区域电网的稳定性产生冲击。该文以华北—华中特高压交流互联电网为对象,研究大... 交流跨区长距离弱联络线是电网同步稳定运行的薄弱环节,发生在局部电网中的大扰动,不仅会对本区域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冲击,而且可能会通过区域间联络线对其他区域电网的稳定性产生冲击。该文以华北—华中特高压交流互联电网为对象,研究大功率冲击扰动后长南线有功功率轨迹波动特征;并基于此特征,提出交流联络线在暂态过程中最大输电能力的估算方法;揭示功率振荡过程中的首摆电气量与互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多直流紧急功率控制改善互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策略。特高压互联大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暂稳识别判据及紧急控制策略对降低互联电网暂态失稳风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稳定性 功率冲击 轨迹波动 直流紧急功率控制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批量加工过程的误差传递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峰 江平宇 +1 位作者 刘道玉 郑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6,共11页
针对复杂零件制造过程,提出基于多源多工序的误差传递控制方法。采用复杂网络建模理论构建加工误差传递网络,通过分析其网络特性,发掘加工工序中的关键控制工序及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对关键控制工序进行工序流波动分析,从系统的角度衡... 针对复杂零件制造过程,提出基于多源多工序的误差传递控制方法。采用复杂网络建模理论构建加工误差传递网络,通过分析其网络特性,发掘加工工序中的关键控制工序及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对关键控制工序进行工序流波动分析,从系统的角度衡量多个工序的波动变化,并运用统计过程控制图对关键控制工序加工特征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其加工质量和加工过程平稳,进一步采用工序波动轨迹图及多工序能力指数分析,对工序流进行加工质量波动分析与工序能力的量化评价。以某轴流风机动叶机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所提误差传递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传递网络 波动分析 统计过程控制 工序波动轨迹 多工序能力指数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翼 被引量:6
6
作者 罗静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92,共5页
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近5年来中国粮食虽丰收增产,但并未摆脱"N"字形波动轨迹,因而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及对中国粮食... 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近5年来中国粮食虽丰收增产,但并未摆脱"N"字形波动轨迹,因而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及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都证明: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文以政策扶持与农业科技支撑为切入点,构建对策体系,以应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严峻挑战,真正做到丰粮于策、增粮于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N”字形波动轨迹 政策与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点列式激光多普勒法测量物体速度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秀明 黄战华 +2 位作者 李翔宇 张昊 龙宁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7-2632,共6页
提出了一种二维点列式激光多普勒测量方法,用于捕捉轨迹有一定波动范围的空间运动物体的速度信息。该方法使衍射光栅产生的多束相干光在空间某探测位置相交,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可调的二维探测体阵列。当物体轨迹的波动量在二维阵列范围内... 提出了一种二维点列式激光多普勒测量方法,用于捕捉轨迹有一定波动范围的空间运动物体的速度信息。该方法使衍射光栅产生的多束相干光在空间某探测位置相交,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可调的二维探测体阵列。当物体轨迹的波动量在二维阵列范围内时,系统即可以获得其速度信息。与扩展光束型的多普勒测速系统相比,该方法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及能量集中等优点,因此可以用于远距离探测。另外,对固体表面散射光的多普勒信号进行了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相一致,且经频谱校正后的平均误差可以达到1.63%。该系统结构易于集成,调节方便,适用于轨迹有一定波动量的空间物体的速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速度测量 二维点列 轨迹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阀间隙中方形微米颗粒的旋转现象 被引量:3
8
作者 冀宏 崔腾霞 +3 位作者 陈晓明 闵为 郑直 刘新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5,共5页
将滑阀微米配合间隙简化为二维模型,敏感颗粒外形近似为方形.运用COMSOL软件中流固耦合模块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对方形微米颗粒在滑阀间隙内的运动特征进行仿真研究.发现了颗粒在滑阀间隙中的旋转现象,此现象从微观层面科学地解释... 将滑阀微米配合间隙简化为二维模型,敏感颗粒外形近似为方形.运用COMSOL软件中流固耦合模块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对方形微米颗粒在滑阀间隙内的运动特征进行仿真研究.发现了颗粒在滑阀间隙中的旋转现象,此现象从微观层面科学地解释了非圆球形颗粒物诱发滑阀卡滞的机理.流固耦合计算显示,微米颗粒跟随油液流动的同时,颗粒在间隙中产生旋转运动,同时颗粒中心的运动轨迹有上下波动;均压槽中颗粒中心的运动轨迹呈抛物线状,径向位移的最大值约为均压槽深度的1/4,随着方形颗粒尺寸的增大,其沿径向位移的最大值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配合间隙 方形颗粒 流固耦合 旋转现象 轨迹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