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频率相关变步长延拓方法
被引量:
18
1
作者
张剑锋
卢宝坤
刘礼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1-227,共7页
发展了波动方程深度延拓的频率相关变步长深度延拓方法和表驱动的单点波场插值技术.前者通过减少深度延拓的次数减少了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计算量,而后者用很少的计算量实现了等间距、理想采样的深度成像.就同一偏移方法,采用频率相关变...
发展了波动方程深度延拓的频率相关变步长深度延拓方法和表驱动的单点波场插值技术.前者通过减少深度延拓的次数减少了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计算量,而后者用很少的计算量实现了等间距、理想采样的深度成像.就同一偏移方法,采用频率相关变步长深度延拓加单点插值,其计算量大约是常规的等间距采样延拓方法的三分之一,但两者的成像效果基本相同.文中以最优分裂Fourier方法为例,用二维理论数据(Marmousi模型)和三维实际地震资料验证了这一方法,但这一方法可适用于各类频率域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频率相关变步长
深度
延拓
波场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被引量:
22
2
作者
王华忠
徐蔚亚
+1 位作者
王建民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25,共9页
,徐蔚亚 ,王建民 ,马在田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17~ 5 2 5 本文从三维声波方程出发 ,通过引入参考速度 ,推导出折射项和绕射项方程 ,并对绕射项进行优化展开 ,...
,徐蔚亚 ,王建民 ,马在田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17~ 5 2 5 本文从三维声波方程出发 ,通过引入参考速度 ,推导出折射项和绕射项方程 ,并对绕射项进行优化展开 ,得到适应任意变速情况下的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程及其差分格式 ;讨论了有限差分法的误差补偿、波场成像条件 ;基于波场传播的线性叠加原理 ,在一定成像条件下 ,提出了把地面地震记录、VSP记录及井间地震记录偏移到同一成像空间的完整的地震成像方法——立体地震成像。立体地震成像的实质是 :地面地震数据、VSP数据及井中反射地震数据的成像过程可以统一成一个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过程 ,同时 ,每种数据的成像结果也可以单独输出。模型试算结果表明 ,在立体地震成像过程中 ,每一种观测方式对目标地质体的照明范围不同 ,它们对目标地质体的成像互为补充与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数据
波场外推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立体地震成像
石油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PU计算平台的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5
3
作者
匡斌
杜继修
+2 位作者
王华忠
郭见乐
单联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5-709,836+661,共5页
GPU/CPU协同并行计算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将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充分发挥GPU存储带宽宽、多寄存器和多处理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地震成像并行计算模块的核心函数,形成一套波动方程地震成像GPU...
GPU/CPU协同并行计算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将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充分发挥GPU存储带宽宽、多寄存器和多处理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地震成像并行计算模块的核心函数,形成一套波动方程地震成像GPU高效并行算法,并取得理想的加速比和可扩展性。所形成的一套GPU/CPU平台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已投入地震资料处理实际应用。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Xeon Phi平台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4
作者
杨祥森
金君
+2 位作者
王鹏
马召贵
亢永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7-913,共7页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适用于强横向变速介质,是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但其巨大的计算量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Xeon Phi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计算设备,为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以裂步傅里叶算子为例,介绍了...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适用于强横向变速介质,是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但其巨大的计算量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Xeon Phi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计算设备,为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以裂步傅里叶算子为例,介绍了面向Xeon Phi平台的偏移算法移植和优化方法,即采用offload模式将计算核函数加载到Xeon Phi设备上,在Xeon Phi协处理器上采用多线程方式,并且调整程序结构,充分利用SIMD矢量引擎提高向量化处理效率。扩展负载动态均衡的并行框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大规模异构系统、基于Xeon Phi平台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实际数据测试表明Xeon Phi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地震偏移处理效率,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ON
Phi平台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裂步傅里叶算子
并行框架
offloa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校正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东
李文卉
+3 位作者
熊登
章晓
武威
吴晓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76-80,共5页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解决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在复杂地区的实际应用中,波动方程成像方法却没能较充分发挥出这一优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未能较好地解决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文通过对理论模型数据的处理与分...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解决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在复杂地区的实际应用中,波动方程成像方法却没能较充分发挥出这一优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未能较好地解决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文通过对理论模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讨论了静校正处理中近地表模型精度、高速顶拾取以及替换速度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静校正
高速顶
替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委内瑞拉探区的应用
6
作者
平俊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46-50,共5页
委内瑞拉探区为盐丘、剌穿、逆冲构造发育的复杂构造区,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被认为是复杂构造区地震偏移成像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工具,该技术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利用单程波波动方程,分别从炮点和检波点对波场进行向下延拓;...
委内瑞拉探区为盐丘、剌穿、逆冲构造发育的复杂构造区,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被认为是复杂构造区地震偏移成像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工具,该技术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利用单程波波动方程,分别从炮点和检波点对波场进行向下延拓;第二步为成像调整,即在每一个成像点上,对延拓得到的连续的检波点和炮点波场进行相关处理。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不足之处是高频成分损失较多,造成剖面的相干性较强,偏移背景较差。本文分析了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参数试验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强相干背景、CPU计算能力、对地震资料的振幅补偿精度要求更高等因素影响该技术的推广使用。文中认为可在偏移耗时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选择较大输入频率范围,能够改善偏移背景。实例分析表明,在构造复杂地区,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要好于叠前时间偏移,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要好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炮域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偏移
参数
强相干性
偏移
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构造地震资料成像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
5
7
作者
郭平
宋宏文
+2 位作者
高树生
柳世光
高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针对辽河油区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快和信噪比低的特点,开展了基于波动方程理论的炮域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共反射面元(CRS)技术研究。并将这2项新技术应用于辽河断陷复杂构造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成像,实际应用取得了较...
针对辽河油区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快和信噪比低的特点,开展了基于波动方程理论的炮域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共反射面元(CRS)技术研究。并将这2项新技术应用于辽河断陷复杂构造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成像,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为辽河油田小断块、微幅度复杂构造和深层、凹陷两侧油气勘探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
地震资料处理
复杂构造
辽河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规模气云区成因分析——以渤海湾A油田为例
被引量:
10
8
作者
明君
邹振
+2 位作者
夏同星
曹盛
刘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19,I0006-I0007,共9页
渤海湾A油田气云模糊区规模大,气云影响范围内纵波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形态难以确定。通过分析地震、VSP、地质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多个二维、三维模型并完成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数据评价。研究认为浅层大范围非均质地层(浅层气)引起的地...
渤海湾A油田气云模糊区规模大,气云影响范围内纵波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形态难以确定。通过分析地震、VSP、地质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多个二维、三维模型并完成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数据评价。研究认为浅层大范围非均质地层(浅层气)引起的地震波散射屏蔽效应是造成气云区成像模糊的重要原因,垂直浅层气长轴方向的洼陷构造进一步增加了现有三维地震数据(沿浅层气长轴方向采集)成像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回转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以及考虑多波至的波动方程类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能够改善气云区纵波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散射体
模拟
回转波层析
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频率相关变步长延拓方法
被引量:
18
1
作者
张剑锋
卢宝坤
刘礼农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1-227,共7页
基金
科技部863项目(2006AA09A1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
973项目(2005CB422104)资助
文摘
发展了波动方程深度延拓的频率相关变步长深度延拓方法和表驱动的单点波场插值技术.前者通过减少深度延拓的次数减少了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计算量,而后者用很少的计算量实现了等间距、理想采样的深度成像.就同一偏移方法,采用频率相关变步长深度延拓加单点插值,其计算量大约是常规的等间距采样延拓方法的三分之一,但两者的成像效果基本相同.文中以最优分裂Fourier方法为例,用二维理论数据(Marmousi模型)和三维实际地震资料验证了这一方法,但这一方法可适用于各类频率域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方法.
关键词
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频率相关变步长
深度
延拓
波场插值
Keywords
Wave equation based depth migration, Frequency-dependent varying-step depth extrapolation, Wavefield interpol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被引量:
22
2
作者
王华忠
徐蔚亚
王建民
马在田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代号 :4 9894 1 90 -2 4 )
文摘
,徐蔚亚 ,王建民 ,马在田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17~ 5 2 5 本文从三维声波方程出发 ,通过引入参考速度 ,推导出折射项和绕射项方程 ,并对绕射项进行优化展开 ,得到适应任意变速情况下的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程及其差分格式 ;讨论了有限差分法的误差补偿、波场成像条件 ;基于波场传播的线性叠加原理 ,在一定成像条件下 ,提出了把地面地震记录、VSP记录及井间地震记录偏移到同一成像空间的完整的地震成像方法——立体地震成像。立体地震成像的实质是 :地面地震数据、VSP数据及井中反射地震数据的成像过程可以统一成一个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过程 ,同时 ,每种数据的成像结果也可以单独输出。模型试算结果表明 ,在立体地震成像过程中 ,每一种观测方式对目标地质体的照明范围不同 ,它们对目标地质体的成像互为补充与加强 。
关键词
VSP数据
波场外推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立体地震成像
石油勘探
地震勘探
Keywords
VSP data,wavefield extrapotation,wave equation pre stack depth migration,stereoscopic imaging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PU计算平台的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5
3
作者
匡斌
杜继修
王华忠
郭见乐
单联瑜
机构
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5-709,836+661,共5页
基金
中石化前瞻性课题"地震叠前成像GPU并行计算技术研究"
文摘
GPU/CPU协同并行计算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将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充分发挥GPU存储带宽宽、多寄存器和多处理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地震成像并行计算模块的核心函数,形成一套波动方程地震成像GPU高效并行算法,并取得理想的加速比和可扩展性。所形成的一套GPU/CPU平台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已投入地震资料处理实际应用。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Keywords
Graphic Processing Unit,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Xeon Phi平台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4
作者
杨祥森
金君
王鹏
马召贵
亢永敢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7-913,共7页
文摘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适用于强横向变速介质,是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但其巨大的计算量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Xeon Phi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计算设备,为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以裂步傅里叶算子为例,介绍了面向Xeon Phi平台的偏移算法移植和优化方法,即采用offload模式将计算核函数加载到Xeon Phi设备上,在Xeon Phi协处理器上采用多线程方式,并且调整程序结构,充分利用SIMD矢量引擎提高向量化处理效率。扩展负载动态均衡的并行框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大规模异构系统、基于Xeon Phi平台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实际数据测试表明Xeon Phi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地震偏移处理效率,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
XEON
Phi平台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裂步傅里叶算子
并行框架
offload模式
Keywords
Xeon Phi platform
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split step Fourier algorithm
parallel processing framework
offload pattern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校正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东
李文卉
熊登
章晓
武威
吴晓丰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76-80,共5页
文摘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解决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在复杂地区的实际应用中,波动方程成像方法却没能较充分发挥出这一优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未能较好地解决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文通过对理论模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讨论了静校正处理中近地表模型精度、高速顶拾取以及替换速度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静校正
高速顶
替换速度
Keywords
wave-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static corrections
high-velocity crest
replacement velocities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委内瑞拉探区的应用
6
作者
平俊彪
机构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46-50,共5页
文摘
委内瑞拉探区为盐丘、剌穿、逆冲构造发育的复杂构造区,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被认为是复杂构造区地震偏移成像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工具,该技术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利用单程波波动方程,分别从炮点和检波点对波场进行向下延拓;第二步为成像调整,即在每一个成像点上,对延拓得到的连续的检波点和炮点波场进行相关处理。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不足之处是高频成分损失较多,造成剖面的相干性较强,偏移背景较差。本文分析了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参数试验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强相干背景、CPU计算能力、对地震资料的振幅补偿精度要求更高等因素影响该技术的推广使用。文中认为可在偏移耗时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选择较大输入频率范围,能够改善偏移背景。实例分析表明,在构造复杂地区,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要好于叠前时间偏移,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要好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
关键词
共炮域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偏移
参数
强相干性
偏移
背景
Keywords
wave-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of common shot domain data,migration parameter, strong conherence,migration backgroun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构造地震资料成像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
5
7
作者
郭平
宋宏文
高树生
柳世光
高艳
机构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文摘
针对辽河油区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快和信噪比低的特点,开展了基于波动方程理论的炮域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共反射面元(CRS)技术研究。并将这2项新技术应用于辽河断陷复杂构造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成像,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为辽河油田小断块、微幅度复杂构造和深层、凹陷两侧油气勘探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波动
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
地震资料处理
复杂构造
辽河油区
Keywords
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bin (CRS) staking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complex structur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规模气云区成因分析——以渤海湾A油田为例
被引量:
10
8
作者
明君
邹振
夏同星
曹盛
刘垒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19,I0006-I0007,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高效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8-001)
"油藏及非常规气藏地球物理配套技术"(2017ZX05018-004)联合资助
文摘
渤海湾A油田气云模糊区规模大,气云影响范围内纵波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形态难以确定。通过分析地震、VSP、地质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多个二维、三维模型并完成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数据评价。研究认为浅层大范围非均质地层(浅层气)引起的地震波散射屏蔽效应是造成气云区成像模糊的重要原因,垂直浅层气长轴方向的洼陷构造进一步增加了现有三维地震数据(沿浅层气长轴方向采集)成像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回转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以及考虑多波至的波动方程类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能够改善气云区纵波成像效果。
关键词
气云区
散射体
模拟
回转波层析
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Keywords
gas cloud zone
scatters
simulation
turning-wave tomography
wave-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PSDM)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频率相关变步长延拓方法
张剑锋
卢宝坤
刘礼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王华忠
徐蔚亚
王建民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GPU计算平台的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匡斌
杜继修
王华忠
郭见乐
单联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Xeon Phi平台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杨祥森
金君
王鹏
马召贵
亢永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静校正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的影响
王东
李文卉
熊登
章晓
武威
吴晓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共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委内瑞拉探区的应用
平俊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复杂构造地震资料成像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郭平
宋宏文
高树生
柳世光
高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规模气云区成因分析——以渤海湾A油田为例
明君
邹振
夏同星
曹盛
刘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