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MM算法优化的矩形网格隐式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1
作者 王文化 文晓涛 +2 位作者 吴昊 杨吉鑫 匡胤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0-695,共16页
有限差分(FD)法广泛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由于存在“饱和效应”,利用Taylor级数展开法(TE)计算高阶FD系数会在高频和粗网格条件下产生明显的数值频散.一般的常系数优化法能在较大波数区间取得更高的数值精度,但缺乏对中... 有限差分(FD)法广泛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由于存在“饱和效应”,利用Taylor级数展开法(TE)计算高阶FD系数会在高频和粗网格条件下产生明显的数值频散.一般的常系数优化法能在较大波数区间取得更高的数值精度,但缺乏对中、低波数区间的误差约束;此外,它们大多沿单空间方向压制数值频散,因而无法缓解矩形网格模板的数值各向异性.本文基于隐式FD模板发展了一种多空间方向优化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以同时解决数值频散和数值各向异性问题.针对实用性更强的矩形网格单元,本文基于L_(1)范数建立目标函数并增加波传播角约束以减小数值各向异性,然后运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求解优化问题从而实现提高模拟精度的目的.理论误差曲线分析表明,相比传统TE方法和其他单向L_(1)范数、L_(2)范数、L_(∞)范数优化方法,本文基于L_(1)范数的多向优化方法在中、低波数区间具有最小的绝对误差,同时能更好的均衡各个方位角之间的误差分布.均匀介质、Marmousi-2地质模型的正演模拟算例均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比其他三种优化方法在减小长时程测试下的误差积累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有限差分 矩形网格 波动方程正演 常系数优化法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坐标变换的起伏地表频率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
2
作者 郑忆康 姚艺 范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72-3482,共11页
高效精确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是地震偏移成像和参数反演的核心,频率域的有限差分方法在正演模拟具备一定优势,包括能够在多震源模拟中计算效率更高,在选择网格间距时更具有灵活性等.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起伏地表问题上较为困难.为了解决... 高效精确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是地震偏移成像和参数反演的核心,频率域的有限差分方法在正演模拟具备一定优势,包括能够在多震源模拟中计算效率更高,在选择网格间距时更具有灵活性等.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起伏地表问题上较为困难.为了解决起伏地表情况下的频率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问题,我们提出通过建立广义坐标系,利用传统笛卡尔坐标系到起伏地表坐标系的映射关系,在起伏地表条件下高精度地模拟地震波传播波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实现频率域逆时偏移的可行性.并使用均匀模型和Foothills模型的数值测试来验证本文方法基本流程的有效性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在进行复杂地表场景的频率域地震成像和反演时,本文方法具有作为正演建模求解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频率域 有限差分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素华 王云专 +1 位作者 卢齐军 范兴才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4期361-366,共6页
松辽盆地火山岩埋藏较深,下伏地层成像精度极低,对构造解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火山岩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研究了9种波阻抗组合和两类岩性组合情况下火山岩理论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其波场快照能... 松辽盆地火山岩埋藏较深,下伏地层成像精度极低,对构造解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火山岩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研究了9种波阻抗组合和两类岩性组合情况下火山岩理论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其波场快照能直观地展现地震波在火山岩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火山岩体的底界面反射不清晰是火山岩体对下伏地层屏蔽作用所致;火山岩体厚度增大时,下伏连续地层的反射中断现象更明显,以致出现假断层和假构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岩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地震响应 构造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混合延拓一步法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熊高君 贺振华 +4 位作者 张毅祥 姜绍仁 阎贫 李显贵 张琳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48-51,共4页
提出三维相位移加有限差分混合延拓法,以此为基础,实现速度纵横向变化、构造任意复杂的三维介质一步法正演模拟,为三维复杂波场的地震、地质解释提供了精确、实用的方法。对于二维介质,相位移延拓方法对陡倾斜地层成像精度高、稳定... 提出三维相位移加有限差分混合延拓法,以此为基础,实现速度纵横向变化、构造任意复杂的三维介质一步法正演模拟,为三维复杂波场的地震、地质解释提供了精确、实用的方法。对于二维介质,相位移延拓方法对陡倾斜地层成像精度高、稳定性好、计算快,但实现速度的横向变化困难;而频率、空间域的有限差分法算法简单、稳定性好、能适应速度的纵横向任意变化,但偏移陡倾地层存在很多问题。用快速的45°有限差分对相位移延拓作补充,能使整个延拓过程既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同时也能够得到陡倾地层的精确归位,通常称为混合法。把混合法的思想推广到三维一步法正演模拟之中,发展出一种新的三维正演模拟方法。该方法在延拓过程中,不作任何时深转换,始终在深度域进行,比在时间域作正演有更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正演 相位移 混合延拓法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正演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47
5
作者 李万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41,121-122+246,共11页
常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地下水平层状介质及共中心点(CMP)覆盖的假设,通常不能适应复杂构造情况。基于射线的地震波照明分析方法存在高频近似和射线理论本身的缺陷,在复杂目标区的精度很低。本文从波动方程正演出发,提出了一种面... 常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地下水平层状介质及共中心点(CMP)覆盖的假设,通常不能适应复杂构造情况。基于射线的地震波照明分析方法存在高频近似和射线理论本身的缺陷,在复杂目标区的精度很低。本文从波动方程正演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该法基于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采用双程声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计算地震波照明度。文中针对冀中地区复杂断块模型进行了面向目标的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并重点探讨了检波器排列间距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得出以下认识:①复杂断块构造引起地震波传播能量的非均匀分布,局部目标成像质量优劣与目标体上的照明度强弱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②在震源相同、检波器排列间距不同时,双向照明强度变化很明显,依此可以确定针对目的层段的最佳检波器间距。③对同一倾斜界面CRP点而言,沿倾斜方向随着CRP点的不同,不同位置炮点的双向照明强弱的变化规律不同;水平目标层面震源照明和倾斜目标层面震源照明的地表接收能量分布不同,能量强弱与偏移成像结果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地面最佳炮点或检波点分布范围。④道间距、排列长度的变化对地震波成像振幅和分辨率有明显影响;利用点扩散函数(或分辨函数)可以评价地震成像质量和分辨率,还可确定最佳检波器间距、排列长度等采集参数。实践表明,文中方法用于面向目标的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正演 地震波照明 采集参数设计 共反射点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波动方程正演的三级并行加速 被引量:8
6
作者 唐佳 王凡 刘福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9-1054,840,共6页
在常规并行方案的基础上,继续挖掘CPU计算潜力,从CPU指令级优化入手,借用CPU的矢量运算单元(VALU)和SSE指令集,实现了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并行完成四个浮点数据运算,得到以下认识:1对有限差分类方法的波动方程正演而言,使用SSE指令集可以... 在常规并行方案的基础上,继续挖掘CPU计算潜力,从CPU指令级优化入手,借用CPU的矢量运算单元(VALU)和SSE指令集,实现了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并行完成四个浮点数据运算,得到以下认识:1对有限差分类方法的波动方程正演而言,使用SSE指令集可以取得较好的加速效果,能够实现CPU的二次加速;2引入SSE后的加速比会随着正演模型数据量的增大而缓慢增大,但因其一次最多完成4个浮点型数据运算,理论加速比最大不会超过4;3SSE加速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配置就可实现计算效率提升,加速成本低,有很广泛的适用性;4单机执行三级并行能够获得最佳的执行效率,多机间执行三级并行效率与机间数据传输网络速度有关。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发现,新的并行方案较常规并行方案在运算速度上有大幅提升,获得了明显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并行计算 VALU加速 SSE指令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正演的倾斜地层VSP走时差异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军 沈章洪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VSP时深关系是构造圈闭勘探中联系时间域地震剖面和深度域钻井、测井资料的桥梁,大量基于偏移地震剖面的岩性圈闭勘探实践使得VSP时深关系曾经被忽视的精度问题暴露出来,时深标定者的"拉伸"操作也常常被质疑。针对地层倾斜这... VSP时深关系是构造圈闭勘探中联系时间域地震剖面和深度域钻井、测井资料的桥梁,大量基于偏移地震剖面的岩性圈闭勘探实践使得VSP时深关系曾经被忽视的精度问题暴露出来,时深标定者的"拉伸"操作也常常被质疑。针对地层倾斜这一影响地震波传播路径从而影响VSP传播时间的因素,研发了波动方程正演分析工具,实现了地层倾角对VSP传播时间影响的定量分析,并在渤海锦州M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从而为陡倾角地区时深标定工作中合理拉伸量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正演 VSP 倾斜地层 时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致密储集层模型地震正反演模拟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大兴 张盟勃 +3 位作者 杨文敬 蔡克汉 高利东 朱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51,共9页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地表地震波场传播规律和致密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建立真实地表条件下储集层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开展了全弹性地震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和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研究。模拟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同步处理分...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地表地震波场传播规律和致密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建立真实地表条件下储集层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开展了全弹性地震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和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研究。模拟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同步处理分析表明:起伏疏松地表是导致地震静校正问题和干扰波发育的主要原因,近道约束的层析静校正方法可以解决黄土塬地震静校正问题并提高其精度,叠前反演横波波阻抗识别砂体效果明显,泊松比可以被用于识别含油储集层。地震正反演模拟研究为致密储集层地震预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并在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致密油勘探开发中见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地表 致密储集层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近道约束层析静校 叠前弹性参数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变网格三维地震正演MPI并行策略与实现 被引量:8
9
作者 蔡志成 顾汉明 +3 位作者 成景旺 刘春成 刘志斌 刘少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8-476,共9页
三维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是复杂储层波场特征分析和地震响应识别模式建立的重要手段。针对大规模三维模型正演模拟面临的内存消耗巨大、计算耗时长的问题,使用MPI并行技术将模型切割计算,同时为了对局部复杂区域进行精细模拟,引入变网格算... 三维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是复杂储层波场特征分析和地震响应识别模式建立的重要手段。针对大规模三维模型正演模拟面临的内存消耗巨大、计算耗时长的问题,使用MPI并行技术将模型切割计算,同时为了对局部复杂区域进行精细模拟,引入变网格算法对速度场进行局部加密,从空间上有效提高模拟精度;设计了适用于三维变网格算法的MPI并行子区域划分策略,降低了计算网格点数和内存需求。模型试算表明基于MPI并行变网格方法进行大规模三维正演数值模拟减少了内存消耗、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I并行 三维波动方程正演 变网格 并行子区域 划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声波介质傅里叶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金海 王卫民 +1 位作者 赵连锋 姚振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8,124+246,共7页
大地吸收效应主要由地球介质本身的黏滞性所致,黏滞性会影响波场的所有频率成分,且对高频成分的影响更大,从而导致地震垂向分辨率的降低。本文将完全弹性介质中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推广到黏声波介质的正演领域,该法是一种频率域的单程波... 大地吸收效应主要由地球介质本身的黏滞性所致,黏滞性会影响波场的所有频率成分,且对高频成分的影响更大,从而导致地震垂向分辨率的降低。本文将完全弹性介质中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推广到黏声波介质的正演领域,该法是一种频率域的单程波方法,较双程波法具有计算效率上的优势,较时间域法更容易模拟衰减和频散效应。文中对Marmousi模型进行了黏声波介质的正演模拟,数值算例表明:①黏声波介质和完全弹性介质的振幅和相位特征只有在传播时间短且距炮点近的部位才较吻合,表明黏滞吸收作用对地震波波形、频带以及振幅等产生很大影响;②随着传播距离(时间)的增加,波场的高频成分明显衰减,波形逐渐变宽,能量逐渐变弱。文中方法适应强空间变速介质的正演模拟,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为深入研究大地吸收效应进而提高地震分辨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衰减 黏声波介质 傅里叶有限差分 单程波方程 波动方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和CPU协同并行的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春成 顾汉明 +4 位作者 陈宝书 焦振华 马凯 蔡志成 张立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0-246,共7页
莺歌海盆地中深部地层具有多套超低速层、异常高压、垂向裂隙发育等特点,使得介质具有各向异性,地震波场特征复杂,正演模拟是研究波场特征和观测系统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海上震源子频带宽、主频高,要求正演模拟网格剖分小,导致计算量... 莺歌海盆地中深部地层具有多套超低速层、异常高压、垂向裂隙发育等特点,使得介质具有各向异性,地震波场特征复杂,正演模拟是研究波场特征和观测系统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海上震源子频带宽、主频高,要求正演模拟网格剖分小,导致计算量大。为此,发展了基于GPU和CPU协同并行的海上三维各向异性介质正演模拟方法,通过将模型分割并分配到不同进程上和任意选择并行计算的方向和每个方向上并行计算的进程个数,不仅可以减小每个进程上内存消耗,而且减少计算时间。简单3D模型的正演模拟验证了该方法可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复杂构造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中的模拟炮集记录的偏移成像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可适用于任意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各向异性介质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GPU和CPU协同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储层的频谱吸收特性识别油气藏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刁瑞 冯玉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6-772,844+679-680,共7页
窗函数能量归一化的改进广义S变换能在保持时间分辨率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频率域分辨率。本文基于改进广义S变换,通过黏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研究黏弹性介质储层的频谱吸收特性。地震波穿过含油气储层时,高频能量相对于低频能量衰... 窗函数能量归一化的改进广义S变换能在保持时间分辨率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频率域分辨率。本文基于改进广义S变换,通过黏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研究黏弹性介质储层的频谱吸收特性。地震波穿过含油气储层时,高频能量相对于低频能量衰减更强,其频谱特征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加、高频能量相对衰减,因此储层的频谱吸收特性能很好地指示储层的油气富集程度。理论模型和实际井旁地震道的频谱分析结果验证了应用频谱吸收特性检测储层含油气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吸收特性 储层描述 油气识别 广义S变换 黏弹性介质 波动方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ite模型的砂岩储层渗透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程 文晓涛 +3 位作者 郝亚炬 刘佳乐 曾驿 胡军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3-729,6,共7页
针对不同固结程度的砂岩,从Boit经典理论出发,基于White斑块饱和模型,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渗透率对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的影响,分析了地震波垂直入射时渗透率对储层界面反射系数和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砂岩储层,渗透率对地震波衰... 针对不同固结程度的砂岩,从Boit经典理论出发,基于White斑块饱和模型,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渗透率对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的影响,分析了地震波垂直入射时渗透率对储层界面反射系数和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砂岩储层,渗透率对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有明显影响,尤其是中等压实砂岩储层和未固结砂岩储层,对渗透率变化非常敏感;渗透率对砂岩储层尤其中等压实砂岩储层界面反射系数和相位有明显影响,甚至会产生相位极性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渗透率 速度频散 地震波衰减 波动方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以百色盆地北部陡坡带实际应用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仲远 刘胜 郭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3期294-298,共5页
广西百色盆地地下构造十分复杂,其北部地层高陡,断裂异常发育。以往的勘探,一是受仪器设备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观测系统CDP网格过大,排列长度较短;二是没有针对盆地中油气最富集的目标区(北部陡坡带) 进行针对性的观测系统设计,致使地震... 广西百色盆地地下构造十分复杂,其北部地层高陡,断裂异常发育。以往的勘探,一是受仪器设备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观测系统CDP网格过大,排列长度较短;二是没有针对盆地中油气最富集的目标区(北部陡坡带) 进行针对性的观测系统设计,致使地震剖面的波组特征不明显,断点不清晰,构造难以准确落实。为查明百色盆地3条主控断层的产状、性质和展布情况,落实北部陡坡带的盆地边界地层接触关系,针对该区地震地质条件, 进行了基于目标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首先,对以往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提出了设计思路,并利用弹性波波动方程正演方法对目标区北部陡坡带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了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下资料的品质以及满足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最后,针对该区的复杂构造进行了基于目标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在北部陡坡带,利用基于目标的观测系统采集的资料,信噪比得到了较大改善,品质较好,可用于精细构造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盆地 北部陡坡带 复杂构造 波动方程正演 三维地震 观测系统 目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ite模型的含气砂岩垂直入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世凯 文晓涛 +3 位作者 阮韵淇 李天 张瑞 张金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基于空间周期排列的球状斑块饱和模型(White模型)和动态体积模量理论,研究了含气饱和度和渗透率对固结良好、中等固结和未固结砂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含气饱和度增大时,地震纵波相速度的衰减会更加明显,在地震频段内... 基于空间周期排列的球状斑块饱和模型(White模型)和动态体积模量理论,研究了含气饱和度和渗透率对固结良好、中等固结和未固结砂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含气饱和度增大时,地震纵波相速度的衰减会更加明显,在地震频段内可达数百m/s,而渗透率增大对其造成的影响则相对较小;2高频情况下,含气饱和度越高,逆品质因子越高,地震波衰减越强;3低频情况下,含气饱和度越高,逆品质因子越低,地震波衰减越弱。利用相移法波动方程正演对三类砂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增大含气饱和度可使储层下界面反射产生时间延迟,且在未固结和中等固结的砂岩储层中十分明显,地震波主频逐渐向低频方向移动;2在含气饱和度较高的状态下,介质中流体的流动性增强,导致渗透率对地震波速度的衰减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饱和模型 含气砂岩 含气饱和度 波动方程正演 渗透率 时间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弹各向异性理论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世凯 文晓涛 +3 位作者 阮韵淇 李天 曹其壮 魏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166-172,共7页
基于Carcione黏弹各向异性理论及具有任意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TI)的本构关系,利用二维三分量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和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对黏弹TTI介质的地震波场信息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1改变黏弹TTI介质的弹性参数,... 基于Carcione黏弹各向异性理论及具有任意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TI)的本构关系,利用二维三分量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和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对黏弹TTI介质的地震波场信息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1改变黏弹TTI介质的弹性参数,对地震波传播造成显著影响。其中,C_(13)主要控制qS1波中质点的偏振方向,进而影响了qS1波波形和反射同相轴的形态;而C_(66)则主要控制qS2波中质点的偏振方向,从而影响了qS2波波形和反射同相轴的形态;2利用层状黏弹TTI介质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观察到拟横波在遇到反射界面时发生的横波再分裂现象;同时由于介质黏弹性的存在,导致地震波出现显著的衰减。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各向异性介质中复杂的波场信息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TTI介质 交错网格 波动方程正演 横波分裂 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射类平滑伪Wigner分布的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时频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雪英 田亚军 +1 位作者 程云 聂伟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4-1105,I0011,I0012,共14页
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是众多薄互层类型中比较典型的类型之一,其时频特征的准确刻画对于识别和解释该类薄互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不同总厚度、不同互层数、不同厚度变化量的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地质模型,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获取... 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是众多薄互层类型中比较典型的类型之一,其时频特征的准确刻画对于识别和解释该类薄互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不同总厚度、不同互层数、不同厚度变化量的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地质模型,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获取理论数据,通过仿射类平滑伪Wigner分布获取时频谱。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不同类型薄互层时域波形、时频谱和瞬时频谱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的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具有"薄升厚降"、"薄宽厚窄"的总体时频变化规律,薄层时频变化规律是其主要的调控机制。另外,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的时频特征存在明显厚度分区特性:厚度小于1/8波长的各单层表现出峰值频率随着地层减薄而降低、频带变窄的特性;厚度大于1/2波长的各单层表现出随着地层增厚,第一频带被压缩、陷频带变宽的特性;厚度介于(1/8~1/2)波长的各单层表现出与单一薄层相近的频谱特性;单层厚度区间、互层数和厚度变化量是厚度分区特性的主控因素。还提出了过渡性递变型薄互层、等效薄层的概念,从而将薄层、等厚薄互层、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时频响应特征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有序递变型薄互层 仿射类平滑伪Wigner分布 过渡性薄互层 等效薄层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技术——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尹吴海 甄文胜 +1 位作者 魏国显 张立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在常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主要是利用二维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分析,在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区域,仅仅依靠射线追踪方法进行三维观测系统参数论证,其结果往往不准确。以2005年柴达木盆地所实施的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的观测系统设计为例,介... 在常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主要是利用二维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分析,在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区域,仅仅依靠射线追踪方法进行三维观测系统参数论证,其结果往往不准确。以2005年柴达木盆地所实施的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的观测系统设计为例,介绍通过波动方程正演、照明模拟和三维地质模型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进行基于目标地质体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设计 照明 波动方程正演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馆陶组曲流河砂体叠置模式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8,共9页
埕岛油田馆上段发育了多套河流相沉积砂体,砂体间的连通关系具有差异性,造成研究区注采不均衡。针对埕岛油田馆上段具有大斜度井多、井距大、砂体变化快、地震资料识别单砂体能力局限等特征,在井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波动方程正演和地质... 埕岛油田馆上段发育了多套河流相沉积砂体,砂体间的连通关系具有差异性,造成研究区注采不均衡。针对埕岛油田馆上段具有大斜度井多、井距大、砂体变化快、地震资料识别单砂体能力局限等特征,在井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波动方程正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别,建立了埕岛油田5种河流相砂体配置模式,分别为纵向上的分离式、复合叠置式以及侧向上的分隔式、河岸接触式和切叠式。纵向上分离式河道内砂体连通性好,复合叠置式上下层砂体之间切叠,砂体不连通,注水不受效,产量递减快。侧向上分隔式砂体基本不连通,河岸接触式砂体连通性差,受效慢;切叠式的两期河道砂体部分叠加,切叠厚度大的砂体连通性好,注水受效快,切叠厚度小的2条单河道之间砂体连通性差。该成果为实现油田均衡注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叠置模式 波动方程正演 地质统计学反 馆陶组 埕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率对含气储层地震响应影响的数值模拟
20
作者 周家雄 陈程 +1 位作者 文晓涛 刘仕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9-14,共6页
分析了渗透率对具有斑块气-水饱和特性的砂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的作用。从White经典模型出发,基于Johnson模型,分析了不同含气饱和度情况下,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特性以及渗透率对它们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地震波频带范围内,地震波穿过含气... 分析了渗透率对具有斑块气-水饱和特性的砂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的作用。从White经典模型出发,基于Johnson模型,分析了不同含气饱和度情况下,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特性以及渗透率对它们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地震波频带范围内,地震波穿过含气储层会产生明显的衰减和速度频散,且对渗透率的变化非常敏感。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分析了地震波从不同角度入射时,渗透率对地震反射数据的影响。模拟了地震波垂直入射时,渗透率对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的影响。对于岩石颗粒相对松散,孔隙比较发育的砂岩储层,地震波垂直入射时,渗透率对地震反射数据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表面接收的地震反射数据对含气储层的渗透率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地震波衰减 速度频散 波动方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