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动方程的上下缆地震数据鬼波压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管西竹 陈宝书 +2 位作者 符力耘 陶杰 李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46-3757,共12页
本文发展基于波动方程的上下缆鬼波压制方法,推导了上下缆地震波场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延拓合并公式.基于Fourier变换的波场解析延拓确保上下缆资料振幅相位的一致性,消除了长拖缆远偏移距信号的计算误差,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上下缆... 本文发展基于波动方程的上下缆鬼波压制方法,推导了上下缆地震波场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延拓合并公式.基于Fourier变换的波场解析延拓确保上下缆资料振幅相位的一致性,消除了长拖缆远偏移距信号的计算误差,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上下缆地震波场的波动方程法合并有效解偶鬼波干涉,实现综合利用上下缆地震数据压制鬼波.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采集地震数据的测试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地震采集 上下缆 鬼波压制 波动方程延拓合并 频率波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徐秀刚 李振春 吕彬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对于较复杂的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来说,用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生成的CFP偏移剖面不能精确地对地下构造成像。为此,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 对于较复杂的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来说,用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生成的CFP偏移剖面不能精确地对地下构造成像。为此,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宏观速度场正确与否,大大提高了聚焦算子的计算精度和双聚型保幅成像精度。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与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的CFP成像剖面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波动方程的CFP偏移剖面分辨率更高,层位更清楚,可以对地下构造清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点成像 波动方程延拓 傅里叶有限差分 两步聚焦 振幅随射线参数变化分析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程玖兵 马在田 +3 位作者 陶正喜 朱敏 方伍宝 孔祥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529,共5页
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表层波场校正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提高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精度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基于广角隐式有限差分单程波传播算子的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并对SEG山前带推覆构造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起伏地表波... 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表层波场校正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提高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精度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基于广角隐式有限差分单程波传播算子的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并对SEG山前带推覆构造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起伏地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照明加权成像结果与理论模型构造形态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将此法用于玉门油田窟窿山模型合成数据体,分别进行了静校正与波动方程基准面延拓、叠后深度偏移与叠前深度偏移、Kirchhoff偏移与波动方程偏移的处理结果对比,得出了如下结论:①在地表起伏剧烈、表层速度横向变化大、高速地层直接出露地区,常规时移静校正误差远远大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误差;②在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基础上,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精度明显高于Kirchhoff偏移法的精度;③起伏地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一步法偏移还能合理地描述地表附近反射面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起伏地表 静校正 波动方程基准面延拓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