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华忠 徐蔚亚 +1 位作者 王建民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25,共9页
,徐蔚亚 ,王建民 ,马在田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17~ 5 2 5  本文从三维声波方程出发 ,通过引入参考速度 ,推导出折射项和绕射项方程 ,并对绕射项进行优化展开 ,... ,徐蔚亚 ,王建民 ,马在田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17~ 5 2 5  本文从三维声波方程出发 ,通过引入参考速度 ,推导出折射项和绕射项方程 ,并对绕射项进行优化展开 ,得到适应任意变速情况下的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程及其差分格式 ;讨论了有限差分法的误差补偿、波场成像条件 ;基于波场传播的线性叠加原理 ,在一定成像条件下 ,提出了把地面地震记录、VSP记录及井间地震记录偏移到同一成像空间的完整的地震成像方法——立体地震成像。立体地震成像的实质是 :地面地震数据、VSP数据及井中反射地震数据的成像过程可以统一成一个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过程 ,同时 ,每种数据的成像结果也可以单独输出。模型试算结果表明 ,在立体地震成像过程中 ,每一种观测方式对目标地质体的照明范围不同 ,它们对目标地质体的成像互为补充与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数据 波场外推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立体地震成像 石油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计算平台的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5
2
作者 匡斌 杜继修 +2 位作者 王华忠 郭见乐 单联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5-709,836+661,共5页
GPU/CPU协同并行计算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将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充分发挥GPU存储带宽宽、多寄存器和多处理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地震成像并行计算模块的核心函数,形成一套波动方程地震成像GPU... GPU/CPU协同并行计算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将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充分发挥GPU存储带宽宽、多寄存器和多处理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地震成像并行计算模块的核心函数,形成一套波动方程地震成像GPU高效并行算法,并取得理想的加速比和可扩展性。所形成的一套GPU/CPU平台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已投入地震资料处理实际应用。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eon Phi平台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3
作者 杨祥森 金君 +2 位作者 王鹏 马召贵 亢永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7-913,共7页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适用于强横向变速介质,是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但其巨大的计算量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Xeon Phi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计算设备,为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以裂步傅里叶算子为例,介绍了...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适用于强横向变速介质,是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但其巨大的计算量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Xeon Phi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计算设备,为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以裂步傅里叶算子为例,介绍了面向Xeon Phi平台的偏移算法移植和优化方法,即采用offload模式将计算核函数加载到Xeon Phi设备上,在Xeon Phi协处理器上采用多线程方式,并且调整程序结构,充分利用SIMD矢量引擎提高向量化处理效率。扩展负载动态均衡的并行框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大规模异构系统、基于Xeon Phi平台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实际数据测试表明Xeon Phi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地震偏移处理效率,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ON Phi平台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裂步傅里叶算子 并行框架 offloa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下延法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文辉 李振春 张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对于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偏移处理来说,由于现有的偏移方法大都假设激发点和检波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因此给偏移结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探讨了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简述了逐步-累加法... 对于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偏移处理来说,由于现有的偏移方法大都假设激发点和检波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因此给偏移结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探讨了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简述了逐步-累加法和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下的直接下延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该方法不受起伏地表条件的限制,对模拟层速度的适应性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试处理表明,该方法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向下偏移,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叠前深度偏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又能适应任何起伏地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复杂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 深度偏移 直接下延法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化的二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5
5
作者 方伍宝 孙建国 程玖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3,共7页
实用化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中。本文仅比较了其中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即分步傅里叶法 (SSF)、傅里叶有限差分法 (FFD)、广义屏法 (GSP)和空间—频率域有限差分法 (XWFD)。这四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将速... 实用化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中。本文仅比较了其中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即分步傅里叶法 (SSF)、傅里叶有限差分法 (FFD)、广义屏法 (GSP)和空间—频率域有限差分法 (XWFD)。这四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将速度场分裂为背景场和扰动场 ;背景场的波场延拓采用相移法实现 ;扰动场的偏移成像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 ,从而构成各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文中对四种方法相应的脉冲响应进行了测试分析 ,同时用Marmousi模型数据和实测地震数据作了偏移成像处理 ,计算结果比较理想。还将波动方程偏移结果与克希霍夫积分法偏移结果进行了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波动方程 深度偏移技术 分步傅里叶法 SSF 广义屏法 GSF 偏移成像技术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程和双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田东升 王云专 +4 位作者 李义鹏 石颖 柯璇 李婷婷 刘淑芬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4,96,共7页
叠前深度偏移是获得地下构造映像的有效手段,而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地层有更好的适应性.分析基于单程波方程的相移法、相移加插值法、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傅里叶有限差分法和基于双程波方程的逆时... 叠前深度偏移是获得地下构造映像的有效手段,而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地层有更好的适应性.分析基于单程波方程的相移法、相移加插值法、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傅里叶有限差分法和基于双程波方程的逆时偏移方法,借助于地堑模型与盐丘模型,测试5种逆时偏移方法成像复杂构造的精度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可实现横向变速地下构造成像,相比于基于双程波方程的逆时偏移方法,单程波方程方法对垂直断层等高陡倾角构造成像有局限性;逆时偏移方法对垂直断层、盐丘下边界等复杂构造可以清晰成像,辅以精确的地层速度,逆时偏移方法在地震资料成像领域中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相移法 相移加插值 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 傅里叶有限差分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角度道集求取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广智 常德宽 +3 位作者 王一惠 印兴耀 陈怀震 李海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9-536,416-417,共8页
针对常规直接转换法和直射线叠前时间偏移(PSTM)法提取的角度道集无法满足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AVA分析与反演精度的问题,研究基于共炮检距道集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 针对常规直接转换法和直射线叠前时间偏移(PSTM)法提取的角度道集无法满足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AVA分析与反演精度的问题,研究基于共炮检距道集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其次,在频率—波数域对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利用快速插值映射法抽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通过与直接转换法和直射线PSTM法提取的角度道集比较,分析不同方法求得的角度道集信息的准确性和AVA特征。数值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共炮检距道集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求取的角度道集的振幅相对保真,角度范围更广,更适用于AV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角度道集 AVA分析 保幅波动方程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校正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东 李文卉 +3 位作者 熊登 章晓 武威 吴晓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76-80,共5页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解决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在复杂地区的实际应用中,波动方程成像方法却没能较充分发挥出这一优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未能较好地解决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文通过对理论模型数据的处理与分...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解决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在复杂地区的实际应用中,波动方程成像方法却没能较充分发挥出这一优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未能较好地解决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文通过对理论模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讨论了静校正处理中近地表模型精度、高速顶拾取以及替换速度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静校正 高速顶 替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单联瑜 徐兆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640,606+742,共7页
根据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原理,文中总结了共炮道集数据混合域波场外推与成像算法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波动方程速度分析和波场外推成像3部分;鉴于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算法和数据流具有非常适合粗粒度的任务级并行计算... 根据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原理,文中总结了共炮道集数据混合域波场外推与成像算法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波动方程速度分析和波场外推成像3部分;鉴于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算法和数据流具有非常适合粗粒度的任务级并行计算,处理器间的通讯较少,各个计算节点上可能有多个处理任务,且各节点的处理任务不等,负载极不平衡等特点,本文采用了主从模式动态负载平衡并行算法,该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多个处理节点的空闲资源,提高作业的计算效率;将混合域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算法与主从模式动态负载平衡并行算法相结合,实现了软件级断点恢复功能。应用国产"Stseis叠前深度成像处理软件系统"对胜利探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生产性应用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叠前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单程波动方程 负载平衡 并行算法 断点恢复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点控制照明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彬 李斐 +1 位作者 李振春 叶月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波动方程法叠前深度偏移能够较为精确地对地质体成像,然而波场外推的数据量过于巨大,影响了计算的效率。面炮组合和控制照明结合的叠前深度偏移通过对震源波场的控制以及高效的面炮偏移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成像结果。进行控制照明叠前深度... 波动方程法叠前深度偏移能够较为精确地对地质体成像,然而波场外推的数据量过于巨大,影响了计算的效率。面炮组合和控制照明结合的叠前深度偏移通过对震源波场的控制以及高效的面炮偏移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成像结果。进行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是合成算子的选择,笔者基于有限差分的走时计算方法合成了逆时聚焦算子,基于该合成算子利用傅里叶有限差分法进行了聚焦点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针对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在提高计算效率方面的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照明 聚焦点 逆时聚焦算子 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礼农 张剑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06-2915,共10页
基于三维VTI各向异性介质的频散关系,构建波数项和空间项分离的单程波算子表达式,以优化算法,确定算子的待定系数,实现广角逼近三维VTI介质的广义相移算子,发展了可灵活处理强或弱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文中同时也针... 基于三维VTI各向异性介质的频散关系,构建波数项和空间项分离的单程波算子表达式,以优化算法,确定算子的待定系数,实现广角逼近三维VTI介质的广义相移算子,发展了可灵活处理强或弱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文中同时也针对其工业应用建议了三维VTI各向异性介质中可提高计算效率的频率相关变步长波场深度延拓算法及稀疏采样情况下可实现陡倾角构造正确成像的反假频波场延拓算法.SEG二维HessVTI各向异性介质理论模型数据及野外数据集观测系统下的三维脉冲响应计算表明,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三维各向异性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深度偏移 三维VTI介质 单程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条件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振宇 刘洪 +2 位作者 裴江云 吕小林 李幼铭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3期177-179,187,共4页
成像与延拓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两个重要部分 ,如果成像做得不恰当 ,即使延拓方法准确也有可能产生不好的成像效果。文中利用Marmousi模型计算出不同成像条件下的成像结果 ,并依据成像结果对每种成像条件作了评价。
关键词 波动方程 深度偏移 MARMOUSI模型 计算方法 反射层 反射系数 反射波场 地震勘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机群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计算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宏勋 方伍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8-712,共5页
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地质地貌地区地震成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数据量巨大和计算量巨大的双重困难。以PC机集群为硬件环境,以MPI消息传递并行编程环境为并行程序设计平台,研究设计出请求... 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地质地貌地区地震成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数据量巨大和计算量巨大的双重困难。以PC机集群为硬件环境,以MPI消息传递并行编程环境为并行程序设计平台,研究设计出请求分配作业的主从模式来实现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计算,从而解决了动态负载均衡难题,采用的作业登记与分析技术解决了容错处理问题。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表明:程序运行稳定,并行效率高。对我国东部地区某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用请求分配作业的主从模式比平均分配作业的主从模式节省了23.68%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并行计算 请求分配作业的主从模式 动态负载均衡 容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PC集群并行计算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颖 李伟 范兴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5-67,共3页
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油气科研服务公司的研究焦点,运用PC集群式并行机结构的软硬件特点,进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为加速其庞大计算量的有效工具。本文基于地震波场成像基本算法的内在并行性,结合PC集群并... 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油气科研服务公司的研究焦点,运用PC集群式并行机结构的软硬件特点,进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为加速其庞大计算量的有效工具。本文基于地震波场成像基本算法的内在并行性,结合PC集群并行机的软硬件特点,提出2种算法处理流程对策,获得以较低的资金投入,而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规模的应用效果。并给出大庆油田兴城北地区60km^2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算例。结果表明,算法流程实用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加速比,良好的扩展性及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深度偏移 PC集群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地震资料的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锋 顾汉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是河南油田的重点勘探老区,其构造产状不仅陡,断层也多,叠后时间偏移难以得到较好的地震成像效果,基于Kirchhoff积分偏移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以及炮域波动方程方法能保持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应用Kirchh...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是河南油田的重点勘探老区,其构造产状不仅陡,断层也多,叠后时间偏移难以得到较好的地震成像效果,基于Kirchhoff积分偏移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以及炮域波动方程方法能保持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应用Kirchhoff积分偏移方法进行了偏移速度分析,建立了精细的速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在深度域进行了剩余速度分析以及层析成像,进一步提高了速度模型的精度。通过分析偏移孔径、去假频参数以及延拓步长等成像处理参数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偏移处理参数,最后利用炮域波动方程方法对工区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叠前偏移成像。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该区陡坡带反射层位得到较好的偏移,信噪比和横向分辨率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波动方程 炮域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并行计算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祥宾 杨淑卿 +3 位作者 徐兆涛 胡中标 陈德训 王华忠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3期213-217,231,共6页
简要介绍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发展趋势,讨论了P道集波动方程速度分析技术,给出了共方位角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计算公式。利用以上技术和方法,借助国产神威Ⅰ型机,完成了CB30地区130km^2的三维地震资料的叠前深度偏移,... 简要介绍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发展趋势,讨论了P道集波动方程速度分析技术,给出了共方位角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计算公式。利用以上技术和方法,借助国产神威Ⅰ型机,完成了CB30地区130km^2的三维地震资料的叠前深度偏移,实现了共方位角波动方程偏移算子的并行运算,并行效率达到98%以上。偏移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适用于构造复杂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深度偏移技术 速度分析 计算方法 地震资料 D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综述 被引量:18
17
作者 马淑芳 李振春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3期153-161,共9页
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概念、实现方法进行了分类和阐述。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单平方根方程偏移,在偏移过程中,上、下行波分别向下延拓,并通过互相关成像条件来提取成像值;另一类是基于“沉降观测”概念... 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概念、实现方法进行了分类和阐述。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单平方根方程偏移,在偏移过程中,上、下行波分别向下延拓,并通过互相关成像条件来提取成像值;另一类是基于“沉降观测”概念的双平方根偏移,在偏移过程中,炮点和检波点同时向下外推,当两者重合时(零偏移距),零时间的波场值就作为该空间点的成像值。对共炮真振幅偏移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也可以在角度域道集实现该算法。理论模型的处理效果证明,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是解决强横向变速情况下复杂构造成像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深度偏移 真振幅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位集群计算平台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性能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改善 孔祥宁 +2 位作者 王于静 方伍宝 孙成龙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1期57-64,i002,共9页
详细介绍了iCluster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系统所采用的集群并行计算策略,以及在64位集群计算平台上开展的计算性能优化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给出了大量软件优化和性能测试结果,包括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程序运行分析、MPI并行计... 详细介绍了iCluster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系统所采用的集群并行计算策略,以及在64位集群计算平台上开展的计算性能优化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给出了大量软件优化和性能测试结果,包括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程序运行分析、MPI并行计算运行分析、不同编译器和编译参数测试对比、不同FFT算法效率测试对比、IA32和IA64平台软件运行效率对比测试及并行加速比测试等结果。以原来基于2.6 GHz Xeon系统上的软件运行效率作为基准,在基于1.4 GHz Itanium2的系统上,经过优化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程序其计算性能提高了9倍左右。其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功于3个因素,即64位处理器硬件性能的提高、优化编译器的贡献和Intel MKL数学库中DFT程序的贡献。试验和分析表明,对于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计算,基于千兆以太网的集群计算机系统可以在较大规模配置下,仍然能保持很高的并行加速比。面对数据规模和计算规模的挑战,向64位计算平台的迁移是未来几年内地球物理计算的必然发展方向。IA64平台上软件计算性能的优化,既有巨大潜力,又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波动方程 性能优化 ITANIUM 集群计算机系统 64位计算平台 并行加速比 计算性能 64位处理器 并行计算 运行分析 测试对比 运行效率 IA64 Intel 千兆以太网 软件系统 详细介绍 优化工作 性能测试 软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移成像条件下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19
作者 徐秀刚 李振春 +2 位作者 叶月明 仝兆岐 秦德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9,共4页
为提高炮域叠前深度偏移的计算效率,引入时移成像条件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基于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进行延拓,采用时移成像条件来求取大延拓步长间的层位成像值,成像条件虽然增加一次逆傅里叶变换,但对计算时间的影响却不大。... 为提高炮域叠前深度偏移的计算效率,引入时移成像条件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基于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进行延拓,采用时移成像条件来求取大延拓步长间的层位成像值,成像条件虽然增加一次逆傅里叶变换,但对计算时间的影响却不大。脉冲响应和Marmousi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得到与小步长效果相当的成像结果的同时,又可以成倍地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时移成像条件 计算效率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Green函数法
20
作者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 Green函数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6~ 10在基于波动方程的偏移速度分析中 ,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它能提供地质上可...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 Green函数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6~ 10在基于波动方程的偏移速度分析中 ,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它能提供地质上可解释的偏移图像 (如不同偏移距的共成像点道集 )。本文根据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具体物理特性 ,采用 Green函数法实现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 Green函数算子的具体构造中使用了稳定的 Rytov近似计算慢度横向扰动引起的散射波场。用 Marm ousi模型数据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Green函数法的偏移结果不仅与常规的利用双平方根算子的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结果相当 ,而且还能为偏移速度分析提供不同偏移距的共成像点道集 ,对野外各种观测系统的适应性也很强。但本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偏移距道集 Green函数法 Rytov近似 波动方程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