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平均光强下波动光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昕 汤加刚 +4 位作者 李鹏飞 孙杰 何飞飞 由黎 贺健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8-444,共7页
为了研究波动光对藻类的影响,以典型水华藻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光强控制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光照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研究。共设置了四种光照条件,分别为不同周期波动光强FL(Fluctua... 为了研究波动光对藻类的影响,以典型水华藻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光强控制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光照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研究。共设置了四种光照条件,分别为不同周期波动光强FL(Fluctuating Light)组(10min FL、1h FL和6h FL)和平均光强AL(Average Light)组。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平均光强下,6h FL、1h FL和10min FL组铜绿微囊藻藻密度相对于AL组分别增加了28.3%(P<0.05)、18.2%(P<0.05)和7.7(P>0.05)。三组波动光强下铜绿微囊藻的比增长速率、Fv/Fm和rETR均显著大于平均光强组(P<0.05),且随着波动光周期的增大,各指标也会显著增加(P<0.05),而热耗散NPQ平均值、单个细胞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与上述指标呈相反的规律并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也表明在低平均光强下,相比于恒定光照,铜绿微囊藻在波动光下能更好地调节自身光合作用机制去利用光能,且波动周期越大,铜绿微囊藻对光能利用效率越高。这暗示了低强度波动光可以作为提高藻类产量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 周期 叶绿素荧参数 平均 铜绿微囊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光下棉花叶片比叶重对光合生产能力的调控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婧璇 雷长英 +2 位作者 张玉洁 韩吉梅 张亚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1-285,共5页
为探究棉花在波动光下生长特性和光合能力的变化,在室内模拟波动光条件下,测定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比叶重(LMA),叶片厚度(LT)、叶片面积(LA)、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恒定光下生长的植株相比,波动光下生长的棉花叶片比叶重,... 为探究棉花在波动光下生长特性和光合能力的变化,在室内模拟波动光条件下,测定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比叶重(LMA),叶片厚度(LT)、叶片面积(LA)、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恒定光下生长的植株相比,波动光下生长的棉花叶片比叶重,单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显著降低。恒定光处理下单位叶片面积净光合速率(A)显著高于波动光条件下的叶片,但不同光处理下单位叶片质量净光合速率(Amass)无明显差异。因此,波动光下叶片LMA的降低是棉花叶片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 棉花 合能力 比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兰对氮营养和波动光强复合胁迫的光合调控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雄 黄伟 张石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47-2156,共10页
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物种为林下荫生植物,生境破坏和森林冠层结构的改变都会导致其遭受氮素和光照波动的双重影响。为了探究墨兰的光合作用响应这种复合胁迫的机制,该文研究了不同氮浓度处... 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物种为林下荫生植物,生境破坏和森林冠层结构的改变都会导致其遭受氮素和光照波动的双重影响。为了探究墨兰的光合作用响应这种复合胁迫的机制,该文研究了不同氮浓度处理下墨兰叶片的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光系统I(PS I)和光系统Ⅱ(PSⅡ)对波动光强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1)氮处理下,墨兰叶片的氮含量、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和PS I最大可氧化的P700信号(Pm)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和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被大量激发。(2)1.25、5、10 mmol·L^(-1)氮处理下,光强突然增加使墨兰叶片的PS I反应中心表现为先过度还原,随后过度还原态被逐渐解除;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说明环式电子传递的动态调节和PS I的氧化还原态密切相关。(3)波动光下,0 mmol·L^(-1)氮处理的墨兰叶片没有表现出PS I的过度还原,主要是因为其PSⅡ释放的电子很少,避免了过量电子被传递到PS I。综上认为,氮素的波动会显著影响墨兰对波动光强的光合生理响应,这为墨兰的人工栽培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探究林下植物光合作用响应氮素和波动光复合胁迫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兰 波动光 系统I 系统Ⅱ 环式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出力波动性和微电网协同的配电网黑启动策略
4
作者 钟浩 方晨 +1 位作者 李世春 陈梓桐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2,共10页
光伏出力波动会导致已恢复负荷再次失电,充分挖掘微电网可调度资源对于减小配电网黑启动负荷停电损失和抵御负荷再次失电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光伏出力波动性和微电网协同的配电网黑启动双层优化策略。配电网作为上层... 光伏出力波动会导致已恢复负荷再次失电,充分挖掘微电网可调度资源对于减小配电网黑启动负荷停电损失和抵御负荷再次失电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光伏出力波动性和微电网协同的配电网黑启动双层优化策略。配电网作为上层,考虑光伏出力波动性和下层微电网传输功率对黑启动的影响,以损失最小为目标,确定微电网传输功率量,制定黑启动方案以及补偿电价;微电网作为下层,根据上层补偿电价,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主动参与配电网黑启动,调整微电网运行策略和优化传输功率范围。通过改进的IEEE 69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微电网 伏出力波动 黑启动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游程聚类
5
作者 彭文静 郑迪 +2 位作者 蔡慧 邵海明 王家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4,共9页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短时波动性对电能准确计量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信号游程聚类分析方法。首先,从游程理论出发分析了光伏输出的短时波动信号特征;其次,针对光伏短时波动信号分解得到游程过多、难以...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短时波动性对电能准确计量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信号游程聚类分析方法。首先,从游程理论出发分析了光伏输出的短时波动信号特征;其次,针对光伏短时波动信号分解得到游程过多、难以提取典型波动特征的问题,采用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聚类方法对海量游程进行聚类;进一步提出了主客观融合的聚类结果评价方法。最后,对光伏电站现场录波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所提方法聚类结果评分在各方面有1.1%~61.4%的提升;在不同噪声及异常值水平下所提方法也可以维持较好的聚类效果,复合指标评分下降程度小于其他算法0.92%~18.24%。所提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和贝叶斯信息准则实现了高斯混合模型的自适应聚类,提高了对含噪声和异常值数据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光伏电站时波动信号游程的合理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短时波动信号 游程分析 改进高斯混合模型 游程聚类 贝叶斯信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波动事件多级区间滚动预警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才期 刘静利 +1 位作者 孙鹏凯 张玉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7,共12页
大范围极端天气影响下的分布式光伏波动事件对电力系统功率平衡问题影响显著,可能引起弃光、切负荷等风险事故。为此,提出了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分布式光伏波动事件多级区间滚动预警方法,以针对分布式光伏波动事件可能的危害程度进行滚... 大范围极端天气影响下的分布式光伏波动事件对电力系统功率平衡问题影响显著,可能引起弃光、切负荷等风险事故。为此,提出了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分布式光伏波动事件多级区间滚动预警方法,以针对分布式光伏波动事件可能的危害程度进行滚动预警。首先,明晰电力系统应对分布式光伏波动的功率调控机理,并制定预警等级,确定不同功率控制手段能够应对的分布式光伏波动幅度区间,即不同预警等级对应的预警界限;然后,依据分布式光伏波动的概率密度,通过对各预警区间内的概率密度积分,计算各预警等级的概率;最后,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光伏波动预测精度的差异水平,通过定时滚动预警校正结果,实现分布式光伏波动事件多级区间滚动预警。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确定各预警区间界限的同时,决策电力系统在不同系统运行状态和光伏波动事件下的预警结果,且与蒙特卡洛法预警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仅为1.6718%,进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波动 功率平衡 区间分析 滚动预警 概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电池平抑光伏发电波动的应用 被引量:46
7
作者 陈刚 袁越 傅质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1,49,共6页
合理的储能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光伏发电对电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文在验证了光伏波动低频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储能电池平抑光伏出力短期波动的运行策略及储能电池最优容量的评估方法。通过光伏出力预测,控制储能电池的存储与输出功率,... 合理的储能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光伏发电对电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文在验证了光伏波动低频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储能电池平抑光伏出力短期波动的运行策略及储能电池最优容量的评估方法。通过光伏出力预测,控制储能电池的存储与输出功率,减小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基于储能电池单位成本下最长利用时间,建立电池最优容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验证,总结了影响电池最优容量的关键因素,在实现光伏出力可调节的前提下,最大效率地利用储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发电 波动 伏预测 储能电池 最优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光纤检波器系统光强波动影响的解调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凯 田长栋 +4 位作者 施清平 王利威 段发阶 张敏 廖延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3-1600,共8页
基于海上油藏勘探领域的光纤检波器光电复合空分阵列系统,通过两路PGC干涉检波信号相除以构造非线性函数,提出了一种采用查找表实现该非线性函数解调的新方法。相比传统的两路PGC干涉检波信号线性组合的反正切解调方法,构造非线性函数... 基于海上油藏勘探领域的光纤检波器光电复合空分阵列系统,通过两路PGC干涉检波信号相除以构造非线性函数,提出了一种采用查找表实现该非线性函数解调的新方法。相比传统的两路PGC干涉检波信号线性组合的反正切解调方法,构造非线性函数解调新方案不仅可以补偿生成载波时直接调制DFB光源带来的高频光强波动干扰,也可以抑制其他因素造成的光强随机波动给采用定常系统参数解调带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内调制DFB激光器,采用非线性函数解调方案比线性组合方案在谐波抑制方面优势明显,两者HSR平均值相差达26.37 dB;当系统光强降低50%,非线性函数解调方案的结果 HSR平均值优于线性组合方案得到的结果,两者相差达17.5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检波器 相位生成载波 波动 伴生调幅 非线性函数 查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贝叶斯学习的光伏功率波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芬 李春阳 +2 位作者 闫全全 赵晋斌 段善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104,122,共7页
光伏出力波动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对光伏出力爬坡率进行分析,建立光伏出力爬坡率的高斯混合模型,并用变分贝叶斯学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某光伏电站大量实测数据检验表明,在进行光伏功率波动特性研究方面,在不同时间尺度和天气类... 光伏出力波动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对光伏出力爬坡率进行分析,建立光伏出力爬坡率的高斯混合模型,并用变分贝叶斯学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某光伏电站大量实测数据检验表明,在进行光伏功率波动特性研究方面,在不同时间尺度和天气类型下,变分贝叶斯学习算法比单一分布及基于最大期望算法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功率波动 变分贝叶斯学习 高斯混合模型 爬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光阈值波动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苗苗 蔡宁 +1 位作者 马嘉 袁援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阈值波动(light threshold fluctuation,LTF)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纵向队列分析。收集POAG高危人群319例(319眼)进行POAG筛查和随访追踪,根据随后是否被...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阈值波动(light threshold fluctuation,LTF)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纵向队列分析。收集POAG高危人群319例(319眼)进行POAG筛查和随访追踪,根据随后是否被确诊为POAG分为确诊组和未确诊组,收集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50例50眼)。研究对象在基线时视野、视盘显示正常,8 a的随访期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视野、OCT。当第一次出现具有可重复性的视野早期缺损迹象或视盘垂直杯盘比≥0.6时给予确诊并记录为转点。比较确诊组、未确诊组、对照组从基线到转点的视网膜LTF,探讨影响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观察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转点时,确诊组(67眼)与未确诊组(252眼)、对照组的LTF分别为-14~3(-6.05±7.02)d B、-4~4(-0.53±2.66)d B、-3~3(-0.31±1.58)d B,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确诊组中,LTF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呈负相关性,与模式标准差、垂直杯盘比呈正相关性(均为P<0.05)。在25~45岁低龄组,视野>10°~20°时视网膜LTF最频繁,占64.9%。在转点前5 a、前4 a、前3 a、前2 a、前1 a及转点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10、0.21、0.32、0.75、0.86、0.91,95%可信区间敏感度分别为7%、19%、44%、65%、78%、87%。结论视网膜LTF对POAG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LTF可以作为POAG患者尚没有出现视野早期缺损迹象和垂直杯盘比扩大时的早期诊断敏感指标。对POAG高危人群密切关注视野检查的视网膜LTF,可以在POAG患者发生视野或视盘进展的前2 a识别PO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 视网膜阈值波动 视野 高危人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占领中老年保健市场 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光波动负电位理疗应用于中老年保健的实践及体会
11
作者 初兆荣 苏俊华 张昱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中老年保健市场 医院综合效益 波动负电位理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光反应器中光强波动信号的测量
12
作者 于秋硕 郝晓刚 +1 位作者 张忠林 刘世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针对流化床光反应器中光强的测量问题,研制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光导纤维光强传感系统,并对外部平行光源平板流化床光反应器中光强的分布度其波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平行光源照射下平板流化床中光沿径向呈指数衰减;液固流... 针对流化床光反应器中光强的测量问题,研制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光导纤维光强传感系统,并对外部平行光源平板流化床光反应器中光强的分布度其波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平行光源照射下平板流化床中光沿径向呈指数衰减;液固流化床与三相流化床中光强信号的波动规律不同,三相流化床中光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图在5~12Hz处出现谱峰。该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各种流态化光反应器床层内部光强信号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反应器 波动 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线性拟合的宽波段光源波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邱超 孙晓刚 栾美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02-1706,共5页
宽波段光源在工作过程中,光强通常会随供电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而波动。宽波段光源波段内各个波长的光谱强度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为解决光源光强波动时其波段内各个波长光谱强度的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线性拟合的补偿方法。... 宽波段光源在工作过程中,光强通常会随供电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而波动。宽波段光源波段内各个波长的光谱强度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为解决光源光强波动时其波段内各个波长光谱强度的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线性拟合的补偿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只需测量光源波段光强的变化,就可以补偿各个波长光谱强度的波动。通过分析理想黑体全波段辐射出射度与光谱辐射出射度的近似线性关系。建立了宽波段光源波段光强与光谱强度的线性模型。实验装置主要由卤素灯珠、光源电源、光阑、光谱仪及计算机构成。调节电源的输出功率,得到一组卤素灯珠在不同输入功率下的相对光谱强度。测量不同功率下卤素灯珠光谱强度来验证该方法补偿效果。按线性关系拟合了卤素灯珠光谱强度与其波段光强关系式,并分析了拟合误差。实验表明:卤素灯珠的光谱强度与其波段光强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波段光强按线性关系来补偿其光谱强度的波动。随着卤素灯珠输入功率的增大,补偿后的光谱强度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下降。在卤素灯珠输入功率范围内,使用该方法补偿的光谱强度在绝大部分(92%)波长下相对误差绝对值可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波段 谱线性拟合 波动 补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双评价指标的混合储能平滑出力波动策略 被引量:28
14
作者 郑浩 谢丽蓉 +2 位作者 叶林 路朋 王凯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05-1817,共13页
针对光伏有功功率波动影响电网稳定运行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光伏双评价指标的混合储能平滑出力波动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分别建立以波动率和光滑度为平滑出力波动目标的双评价指标;其次,基于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MEEMD)方法,... 针对光伏有功功率波动影响电网稳定运行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光伏双评价指标的混合储能平滑出力波动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分别建立以波动率和光滑度为平滑出力波动目标的双评价指标;其次,基于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MEEMD)方法,实现光伏有功功率信号分解,采用灰色关联度将功率重构为高频和低频部分,得到最终的高频超级电容和低频蓄电池平滑出力波动指令;然后,以滑动平均滤波平滑曲线为充/放电目标参考功率,得到混合储能的充/放电功率指令,并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电池组以5min时间尺度进行出力波动的平滑,用超级电容器组成的单一电池组以1min时间尺度进行光滑度平顺,平顺光滑度跟随平滑出力波动,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储能系统优先级平滑出力波动策略;最后,以新疆某光伏电站为例,综合对比多种光伏功率分解方法和不同评价指标,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伏出力波动 双评价指标 混合储能 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优先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下光伏功率波动特性概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芬 李春阳 +3 位作者 闫全全 徐静 孙丽兵 杨兴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5-218,共4页
基于武汉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大量实测数据,运用广义高斯分布和有限学生t混合模型等多种概率模型对不同时间尺度下光伏功率波动特性建模,发现在10~15min时间尺度下广义高斯分布最适用于描述分布式光伏功率变化的概率分布,而在30~60min... 基于武汉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大量实测数据,运用广义高斯分布和有限学生t混合模型等多种概率模型对不同时间尺度下光伏功率波动特性建模,发现在10~15min时间尺度下广义高斯分布最适用于描述分布式光伏功率变化的概率分布,而在30~60min时间尺度下高斯混合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逐时光伏出力波动与辐射量波动模型,用于定量分析光伏电站能量输出波动,可有效降低光伏功率波动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光伏并网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功率波动特性 概率密度函数 广义高斯分布 有限学生t混合模型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工厂光强波动照明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何昕洋 刘厚诚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16期49-56,共8页
光强波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由于云层、高层植被和风等因素,露地栽培作物经常面临光强波动的影响。光照强度变化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品质,在自然条件下,光强变化幅度和频率无法控制,因此光强波动对植物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而在... 光强波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由于云层、高层植被和风等因素,露地栽培作物经常面临光强波动的影响。光照强度变化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品质,在自然条件下,光强变化幅度和频率无法控制,因此光强波动对植物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而在植物工厂条件下可精确控制光强变化,在合理控制光照强度波动频率和幅度的条件下,光强波动可能增进作物生长和品质提升,同时降低能耗。本文综述了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光强波动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原理,提出了植物工厂生产中光强波动合理化应用的策略,给植物工厂节能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波动 合特性 节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Carlo辐射模型的水下光场绘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森 康凤举 曾艳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提出许多处理光照及阴影的方法,但这些常规方法大都致力于生成空气介质中真实感的三维动画,而对传统的水下光场及光影的动态效果建模问题研究较少。给出一个水下光场及流动光影效果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从海洋水体的... 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提出许多处理光照及阴影的方法,但这些常规方法大都致力于生成空气介质中真实感的三维动画,而对传统的水下光场及光影的动态效果建模问题研究较少。给出一个水下光场及流动光影效果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从海洋水体的光传输物理特性,然后根据该特性给出Monte-Carlo模型,通过研究风海波下光的干涉现象及漫射现象,建立水下光场的二三维可视化模型,基于改进的全局光照及辐射度模型实时计算出阴影的流动效果。此外,还给出了生成三维水下光场及动态光影的方法及相应的游戏动画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 可视化 交互 水下 风海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的散射光与气泡尺寸分布 被引量:13
18
作者 纪延俊 何俊华 陈良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416,共3页
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气泡对光的散射 ,得出散射光强的波动特性与气泡的直径存在一定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 ,采用光强探测法 ,对穿过模拟尾流气泡幕的光强进行了采集 ,通过对光强波动的分析推得了尾流中气泡尺寸的大小以及分布情... 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气泡对光的散射 ,得出散射光强的波动特性与气泡的直径存在一定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 ,采用光强探测法 ,对穿过模拟尾流气泡幕的光强进行了采集 ,通过对光强波动的分析推得了尾流中气泡尺寸的大小以及分布情况。与以前的探测方法相比 ,具有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散射 波动 尺寸分布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伏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园区微网能量优化调度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舜江 杨智斌 +3 位作者 卢苑 刘明波 何森 蒋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共11页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园区微网集供冷、供热、供电和供气于一体,具有能源梯级利用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本研究针对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园区微网的能量优化调度问题,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标建立了天然气冷热电联...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园区微网集供冷、供热、供电和供气于一体,具有能源梯级利用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本研究针对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园区微网的能量优化调度问题,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标建立了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园区微网的多时段动态优化调度模型,考虑了供冷网、供热网、供电网和供气网的网络运行特性约束,以及储电、储冷和储热多种类型储能装置对微网调度的影响.并基于场景法建立了考虑光伏出力随机波动的园区微网能量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快速调节储能装置的储放能功率等措施来平衡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波动.以某个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园区微网为例,验证了所提出优化调度模型的正确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微网运行调度方案能有效节约能量消耗,降低微网运行费用;多种类型储能装置的协同运行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微网的运行费用,并有利于平抑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 园区微网 优化调度 多类型储能 伏出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MS光纤气体传感器频率偏差的抑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家年 张可可 +1 位作者 杨蕊 石建中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3,77,共4页
利用波长调制光谱(WMS)技术的光纤气体传感器进行痕量气体体积分数检测可以达到很高的检测灵敏度,离散数据采样过程中很难保证严格在吸收线中心频率处采样,频率偏差会使检测结果产生严重偏差。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分析WMS各次谐波信号,... 利用波长调制光谱(WMS)技术的光纤气体传感器进行痕量气体体积分数检测可以达到很高的检测灵敏度,离散数据采样过程中很难保证严格在吸收线中心频率处采样,频率偏差会使检测结果产生严重偏差。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分析WMS各次谐波信号,在采样过程中通过测量一次谐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取平均,获取与待测气体体积分数无关的一次谐波基线值,抑制频率偏差对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以二次谐波峰值与一次谐波基线的比值作为系统的输出,有效地消除光强波动等因素带来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气体传感器 波长调制 频率偏差 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