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激光系统光学元件波前相位梯度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蓉竹 石琦凯 +1 位作者 江腾蛟 蔡邦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介绍了在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中用于评价光学元件对光束聚焦特性影响的参数———波前相位梯度及其检测原理和计算方法 ,并与常用的光学元件评价参数P V值、RMS值以及新引入的评价方式———PSD进行了比较。得到了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几种... 介绍了在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中用于评价光学元件对光束聚焦特性影响的参数———波前相位梯度及其检测原理和计算方法 ,并与常用的光学元件评价参数P V值、RMS值以及新引入的评价方式———PSD进行了比较。得到了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几种典型光学元件的相位梯度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利用相位梯度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光学元件的加工质量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相位梯度 光学元件 强激光系统 ICF 光束聚焦特性 惯性约束核聚变 驱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眼干扰的波前相位畸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国伟 王红卫 +1 位作者 张曦 吴笑天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7-72,共6页
交叉眼干扰是目前对抗单脉冲雷达的有效方式,为深入研究交叉眼干扰机理,对其形成的波前相位畸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干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畸变理论的模型,对干扰信号带来的指示角误差进行了计算;通过将波前相位畸变模型得到... 交叉眼干扰是目前对抗单脉冲雷达的有效方式,为深入研究交叉眼干扰机理,对其形成的波前相位畸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干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畸变理论的模型,对干扰信号带来的指示角误差进行了计算;通过将波前相位畸变模型得到的结果与传统的几何分析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将干扰单元接收信号的幅度比作为研究重点,对波前相位畸变的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波前相位畸变的分析模型与传统几何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波前相位畸变模型的准确性,为交叉眼干扰天线的参数优化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眼干扰 波前相位畸变 相干叠加 几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场光斑反演波前相位的深度学习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阳 何宇龙 +3 位作者 宁禹 孙全 李俊 许晓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1-280,共10页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传感器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极大地影响像差探测能力和闭环校正效果。在波前振幅分布不均匀或信标光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由于存在子孔径缺光现象会导致传感精度下降,而基于远场光斑反演波前相位的无波...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传感器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极大地影响像差探测能力和闭环校正效果。在波前振幅分布不均匀或信标光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由于存在子孔径缺光现象会导致传感精度下降,而基于远场光斑反演波前相位的无波前传感自适应系统实时性难以满足实用需求。基于深度学习复原波前的方法是通过输入远场光强图像直接求取像差,可以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有效补充。文中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能够通过远场光斑直接预测波前相位的Zernike系数。实验验证了输入与重构波前相位之间校正后残差RMS为0.08λ,GPU加速后的平均计算耗时小于2 ms。该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测入射波前畸变的Zernike系数,具有一定像差校正能力,适合在传统自适应光学技术中,用于测量并校正波前畸变的主要成分,或为优化式自适应光学提供良好的初始波前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相位反演 自适应光学 传感自适应校正 深度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波前畸变的模拟及其相位梯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莎 张蓉竹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2,共2页
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表面制造误差会使透射或反射波前产生畸变,这是天文光学系统以及ICF激光系统关心的问题。文章使用了一个随机相位屏来模拟光学制造误差导致的光束波前畸变,并利用波前相位梯度这个参数来对波前畸变进行定量化分析。介... 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表面制造误差会使透射或反射波前产生畸变,这是天文光学系统以及ICF激光系统关心的问题。文章使用了一个随机相位屏来模拟光学制造误差导致的光束波前畸变,并利用波前相位梯度这个参数来对波前畸变进行定量化分析。介绍了波前相位梯度的定义和算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一维和二维波前畸变的梯度分析结果,并对不同畸变情况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 随机位相屏 波前相位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相干涉仪的主动抗振技术:光强-相位法振动探测与补偿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栋 朱日宏 +2 位作者 陈磊 何勇 吴子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66,共2页
光学干涉测量易受环境振动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机电反馈式主动抗振方案 :光强 -相位法振动探测与补偿技术。在这个方案中 ,光电探测器测量干涉场中任意一点的光强因振动产生波动的情况 ,据此得到波前相位的变化量 ,经PZT光学移相器... 光学干涉测量易受环境振动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机电反馈式主动抗振方案 :光强 -相位法振动探测与补偿技术。在这个方案中 ,光电探测器测量干涉场中任意一点的光强因振动产生波动的情况 ,据此得到波前相位的变化量 ,经PZT光学移相器对波前相位采取象限区分反馈法进行实时校正。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方案可以对频率小于 5 0Hz、幅度小于 1/2光波波长的低频环境振动进行有效补偿 ,得到了稳定的条纹干涉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干涉仪 主动抗振 光强 波前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估计的湍流降质图像盲复原
6
作者 杨阿锋 鲁敏 +1 位作者 滕书华 孙即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地基望远镜观测的空间目标图像受大气湍流的影响,其分辨率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提高湍流降质图像的复原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盲解卷积方法。考虑观测图像受到高斯噪声和泊松噪声的干扰,推导出基于混合噪声模型的盲解卷积代价函数;根据傅... 地基望远镜观测的空间目标图像受大气湍流的影响,其分辨率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提高湍流降质图像的复原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盲解卷积方法。考虑观测图像受到高斯噪声和泊松噪声的干扰,推导出基于混合噪声模型的盲解卷积代价函数;根据傅里叶光学原理,利用波前相位表示点扩展函数,将点扩展函数从像素值估计转换为参数估计;通过参数化表示方式,将代价函数寻优从约束最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模型与数值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降质图像 盲解卷积 混合噪声模型 波前相位 点扩展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仪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性能分析
7
作者 冯一伦 蒋彦雯 +1 位作者 曾桂兰 范红旗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空间合成信号脉冲具有时变包络和空时耦合特性,为主动对抗无源电子侦察系统的测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针对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分析了电子侦察系统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误差。首先建立远场侦察接收机MIMO雷达合... 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空间合成信号脉冲具有时变包络和空时耦合特性,为主动对抗无源电子侦察系统的测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针对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分析了电子侦察系统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误差。首先建立远场侦察接收机MIMO雷达合成信号模型,分析其时变包络特性和相位波前畸变特性及其对测向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种通过初相调制来增大干涉仪测向误差的可行路径。仿真结果表明,相位波前畸变区和瞬时信噪比影响的干涉仪DOA估计误差主导性区域不同。利用MIMO雷达阵元相位调制可操控包络起伏特性,改变合成信号峰均比(PAR)从而增大抗截获性能。在干涉仪分析窗内,与相控阵雷达合成信号相比,当侦察接收机先验位置已知时,MIMO雷达合成信号功率可下降25 dB左右,而距离未知时也可下降10 dB左右,因此MIMO雷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干涉仪的测向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相位调制 相位畸变 相位干涉仪 测向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网格的高超声速流场光传输建模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剡 王涛 +1 位作者 许东 杨秋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2-286,共5页
光通过高超声速流场时会发生气动光学畸变现象,危害成像质量从而降低制导精度,因此需要研究高超声速流场中的光传输问题。本文根据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CFD)网格节点计算模型,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场折射率单元格传输的建模研究方法。通过Gla... 光通过高超声速流场时会发生气动光学畸变现象,危害成像质量从而降低制导精度,因此需要研究高超声速流场中的光传输问题。本文根据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CFD)网格节点计算模型,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场折射率单元格传输的建模研究方法。通过Gladstone-Dale关系将流场密度场映射为折射率场,文中采用光线光学方法,推导出了基于CFD网格的光线传输递推算法,能够有效计算光程差(OPD)、光程长(OPL)以及光线实际偏移量,为波前相位畸变分析提供模型基础。本文计算了在高度、马赫数与入射角不同组合时产生的OPD以及光线实际偏移量,最后讨论了高度、马赫数以及入射角对光在高超声速流场中传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气动光学 折射率 计算流体力学网格 光线追迹 光程差 波前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链路空间光至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补偿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清波 曹开锐 +3 位作者 赵生 谭立英 马晶 于思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89-2794,共6页
在入射光瞳面处针对星地激光链路中空间光至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补偿特性进行了研究,依据星地下行链路特点,对星地下行链路光纤耦合效率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单模光纤后向传输模场为加权函数的加权孔径正交多项式,建立光纤耦... 在入射光瞳面处针对星地激光链路中空间光至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补偿特性进行了研究,依据星地下行链路特点,对星地下行链路光纤耦合效率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单模光纤后向传输模场为加权函数的加权孔径正交多项式,建立光纤耦合接收系统波前相位模式补偿理论模型,运用该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波前相位进行模式补偿,给出波前相位模式补偿下平均光纤耦合效率与接收孔径尺寸和相位补偿项数的变化关系,以及典型接收孔径下采取一定项数的波前相位补偿后光纤耦合效率概率分布,为基于光纤耦合接收方式的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波前补偿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下行激光通信 单模光纤耦合效率 大气湍流 波前相位模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流场对光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志强 符松 +1 位作者 郭隆德 谢伟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5-1519,共5页
利用一座小型跨超声速风洞进行了高速流场光传输特性试验研究。光束在高速流场中传输时,由于流场密度变化,光波波前会发生畸变。利用风洞提供0.7,2.0和3.0等气流马赫数的流场条件,采用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光学测量系统,对光束... 利用一座小型跨超声速风洞进行了高速流场光传输特性试验研究。光束在高速流场中传输时,由于流场密度变化,光波波前会发生畸变。利用风洞提供0.7,2.0和3.0等气流马赫数的流场条件,采用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光学测量系统,对光束在风洞流场中传输时的波前畸变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风洞流场马赫数增加,流场对光波传播的影响增大,光波波前畸变量显著提高。因此,在利用风洞进行气动光学试验研究之前,有必要消除风洞流场本身对光波传输的严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光学 风洞 高速流场 夏克-哈特曼传感器 波前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脉冲雷达的角度跟踪干扰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富君 陶建锋 孙宏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8,36,共3页
简单介绍了单脉冲雷达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重点分析了多部干扰机对单脉冲雷达的角度干扰问题 ,并对相干干扰和非相干干扰的干扰效果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单脉冲雷达 角度跟踪干扰 相干干扰 非相干干扰 相位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