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通道片上微纳波分解复用器的智能逆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常乐瑶 王慧琴 +2 位作者 李家祥 董美彤 杨浩基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获得超小超密集的波分解复用器,提出多通道片上微纳波分解复用器的智能逆设计方法,引入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和有限元法(FEM),辅以插值、整形和二值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从功能需求到具体结构的逆向设计。通过该方法,成功设计出多种类... 为获得超小超密集的波分解复用器,提出多通道片上微纳波分解复用器的智能逆设计方法,引入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和有限元法(FEM),辅以插值、整形和二值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从功能需求到具体结构的逆向设计。通过该方法,成功设计出多种类型的波分解复用器,并对它们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分解复用器在尺寸、传输效率和消光比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逆向设计 片上集成 波分解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模干涉型光子晶体波分解复用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旋 廖清华 +1 位作者 于天宝 刘念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3-758,共6页
基于二维光子晶体中多模干涉效应(MMI)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波长波分解复用器,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能有效地分离1310 nm/1500 nm/1550 nm三个波段的波长。当改变该波分解复用器的相关结构参数时,该结构能拓展至其他波段。除此之外,该结构... 基于二维光子晶体中多模干涉效应(MMI)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波长波分解复用器,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能有效地分离1310 nm/1500 nm/1550 nm三个波段的波长。当改变该波分解复用器的相关结构参数时,该结构能拓展至其他波段。除此之外,该结构也能单独作为两波长波分解复用器对1310 nm/1550 nm实现分离。该波分解复用结构对三个波长的透射率均在91%以上。与此同时,借助于平面波展开法及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光波在该结构的传播效率及传播行为进行了计算及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子晶体 波分解复用 多模干涉效应 平面展开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体选择填充光子晶体光纤的波分解复用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华 王荣 +2 位作者 汪井源 徐智勇 赵继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7-512,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液体选择填充三芯光子晶体光纤的1.31/1.55μm波分解复用器。中间为缺失一个空气孔的普通二氧化硅纤芯,左右两纤芯填充了不同折射率的液体材料。根据光纤消逝场耦合的模式理论,不对称相邻波导存在波长相关耦合。不同填充... 设计了一种基于液体选择填充三芯光子晶体光纤的1.31/1.55μm波分解复用器。中间为缺失一个空气孔的普通二氧化硅纤芯,左右两纤芯填充了不同折射率的液体材料。根据光纤消逝场耦合的模式理论,不对称相邻波导存在波长相关耦合。不同填充折射率的两纤芯与中间纤芯分别耦合,构成两个不同响应波长的光滤波器。通过选择合适光纤长度,可实现不同波长光的分离。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光纤的传输特性,讨论了填充不同折射率液体时波导间的模式耦合,得到了其匹配波长与耦合长度。基于光束传播法仿真发现,长度为4.88mm的光纤能实现1.31/1.55μm波长光的解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导光学 波分解复用 有限元法 液体填充光子晶体光纤 光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技术讲座——(四):光滤波器和波分解复用器 被引量:5
4
作者 原荣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54,共5页
介绍各种可调谐光滤波器和波分解复用器。
关键词 光通信 波分解复用 调谐滤 F-P滤 迈克尔逊滤 电介质镜解复用 平板阵列导光栅 光纤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芯光纤的波分解复用器的研究
5
作者 解清明 季敏宁 +1 位作者 毛艳萍 刘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2,共2页
本文设计了基于常规线型排列三芯光纤的新型波分解复用器,比起基于多芯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波分解复用器,该波分解复用器有着容易制作,且易于与常规光纤对接的优点。由耦合理论可知,对于两个失配的平行光波导,两波导的模式耦合是不完全的... 本文设计了基于常规线型排列三芯光纤的新型波分解复用器,比起基于多芯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波分解复用器,该波分解复用器有着容易制作,且易于与常规光纤对接的优点。由耦合理论可知,对于两个失配的平行光波导,两波导的模式耦合是不完全的。通过设计使两个非对称平行光波导在某波长上传播常数匹配,此时两个波导就可完全耦合,从而实现滤波。通过选择合适的光纤长度,使得在光纤的输出端,不同波长的光从不同的波导端口输出,实现波分解复用的功能。本文利用全矢量光束传播法仿真发现,在1cm处可以实现波长1.31um和1.55um光的解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芯光纤 波分解复用 耦合理论 光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波分解复用技术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善鲤 王艳 +1 位作者 魏国娟 忽满利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6,共3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光折变晶体LiNbO3的波分解复用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影响光栅衍射效率的重要因素。实验采用o光写入e光读出,写入光强比为1∶1。通过在同一位置由红光和绿光先后写入光栅(两光栅夹角为0.18°时不会发生串扰),并...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光折变晶体LiNbO3的波分解复用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影响光栅衍射效率的重要因素。实验采用o光写入e光读出,写入光强比为1∶1。通过在同一位置由红光和绿光先后写入光栅(两光栅夹角为0.18°时不会发生串扰),并用耦合光读出,成功地进行了解复用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解复用 光折变效应 体全息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微腔稀疏波分解复用器的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旭 乐孜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1-206,共6页
针对城域网与接入网对稀疏波分复用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微腔的稀疏波分解复用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晶格圆柱形硅介质柱型光子晶体的带隙,在此基础上,引入五点缺陷构造了光子晶体微腔,并用时域有限差分... 针对城域网与接入网对稀疏波分复用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微腔的稀疏波分解复用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晶格圆柱形硅介质柱型光子晶体的带隙,在此基础上,引入五点缺陷构造了光子晶体微腔,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系统分析了微腔共振波长与缺陷介质柱半径及折射率的关系,理论上设计了一种符合ITU G.694.2标准的四信道解复用器.结合Rsoft软件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五点缺陷微腔共振波长与缺陷介质柱半径呈非线性关系,与缺陷介质柱折射率差呈线性关系,解复用器四信道的中心波长接近目标波长,峰值半高全宽均小于5.7nm,串扰均在-15.66dB以下,输出谱相对强度均大于90%,输出功率均衡,为解复用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稀疏波分解复用 平面展开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光子带隙 光子晶体微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信道光子晶体环形腔波分解复用器的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娅欣 张克非 +1 位作者 邵龙 蒋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49,共5页
针对下一代超高速光通信系统对器件微型化和集成化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环形腔的六信道波分解复用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环形腔和点微腔等缺陷结构的模式特性,根据耦合模理论确定波导与谐振腔之间的最... 针对下一代超高速光通信系统对器件微型化和集成化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环形腔的六信道波分解复用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环形腔和点微腔等缺陷结构的模式特性,根据耦合模理论确定波导与谐振腔之间的最佳耦合条件,通过改变环形腔内介质柱的折射率和半径实现波长的选择性,通过控制点微腔的中心介质柱半径实现目标频率光波的高透射率输出。仿真结果证明该器件适用于E、S、C、L、U波段的光波传输,尤其对C波段内多个波长可实现解复用功能,Q值高达103,插入损耗低至0.0877dB,谱线宽度小于2nm,窄带特性良好,信道间相互串扰小且动态范围为[-31.6,-14]dB,传输透射率均高于90%,而且器件尺寸仅为22.6μm×22.6μm,适用于光器件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时域有限差分法 谐振腔 波分解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腔侧边1×5介质柱调谐光子晶体滤波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立恒 王明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2,共7页
在正方格二维光子晶体结构中设计了基于可调谐谐振腔的带通滤波器,通过改变1×5谐振腔侧边调谐介质柱位置调节谐振腔与波导系统工作时传输的波段,用CMT理论分析了输入端耦合衰减率及输入端失谐因子对滤波器的影响。借助FDTD方法得... 在正方格二维光子晶体结构中设计了基于可调谐谐振腔的带通滤波器,通过改变1×5谐振腔侧边调谐介质柱位置调节谐振腔与波导系统工作时传输的波段,用CMT理论分析了输入端耦合衰减率及输入端失谐因子对滤波器的影响。借助FDTD方法得到了滤波器波长传输谱,结果表明:当滤波器结构工作于1320~1810nm波长段时,输出端38个通帯的-3dB带宽Δλ范围为4.18~11.15nm,通带峰值波长可调宽度为186.56nm。该微型滤波器适于光电通信粗波分解复用WDDM系统设计和光集成设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柱调谐 波分解复用 输入端失谐因子 时域有限差分 耦合模理论 光子晶体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立恒 王明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1-768,共8页
考虑到滤波器输入波导中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的相位差,通过CMT理论分析了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工作性能,然后优化设计了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结构.用FDTD方法研究了滤波器工作特性,改变1×3谐振腔下侧调谐柱位置得到滤波器... 考虑到滤波器输入波导中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的相位差,通过CMT理论分析了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工作性能,然后优化设计了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结构.用FDTD方法研究了滤波器工作特性,改变1×3谐振腔下侧调谐柱位置得到滤波器结构的96个不同通带峰值波长平均正规化传输率为89.6%,相邻峰值波长平均间隔为1.25nm、平均传输带宽为1.19nm、谐振腔平均品质因数为1350.2、提取的峰值波长调谐范围在1534.04~1653.16nm.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正规化传输率高、带宽窄、波长信号提取强度平稳等特性.其结构在密集型波分解复用(DWDDM)系统设计、光信号传感器件设计、密集型光路集成化设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1×3谐振腔 相位差 时域有限差分法 耦合模理论 密集型波分解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码分多址系统及其编/解码器设计
11
作者 马志钢 董海峰 杨淑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3年第2期54-59,共6页
介绍时间和空间(T/S)、波分和码分(WDM+OCDMA)、跳频和码分(FH+OCDMA)3种二维光码分多址编码方案.利用光纤延迟线和波分解复用器构造出一种波长可调的二维编/解码器,该方案以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为基础,引入波分解复用器实现波长域编码... 介绍时间和空间(T/S)、波分和码分(WDM+OCDMA)、跳频和码分(FH+OCDMA)3种二维光码分多址编码方案.利用光纤延迟线和波分解复用器构造出一种波长可调的二维编/解码器,该方案以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为基础,引入波分解复用器实现波长域编码,具有构造简单、变址灵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码分多址系统 编/解码器 时分/空分组合 跳频 光纤延迟线 波分解复用 二维光正交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