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损伤介质中利用波传播理论对损伤参数的反演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松南 周正平 +1 位作者 童桦 韦笑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介绍了波在非均匀损伤介质中的传播的反问题,根据波的响应来反演介质的损伤。首先应用Newton迭代法把非线性问题化为线性问题,得到一组不适定的线性方程式组,采用Tikhonov正则化求解,对于正则参数选取采用L线曲线准则,求出了原问题的稳... 介绍了波在非均匀损伤介质中的传播的反问题,根据波的响应来反演介质的损伤。首先应用Newton迭代法把非线性问题化为线性问题,得到一组不适定的线性方程式组,采用Tikhonov正则化求解,对于正则参数选取采用L线曲线准则,求出了原问题的稳定的、有效的解,获得了与真实损伤度较为吻合的反演参数。工程实例的模拟分析计算证明了上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损伤介质 损伤度 波传播理论 反演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银斌 李幼铭 吴如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99-514,共16页
基于各向异性多孔介质中的广义Biot理论,导出了横向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波传播的特征方程.指出在多孔介质中有4种类型的频散和耗散波传播:准纵波QP1(快纵波)、准纵波QP2(慢纵波)、准横波QSV和横渡SH.文中给出了... 基于各向异性多孔介质中的广义Biot理论,导出了横向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波传播的特征方程.指出在多孔介质中有4种类型的频散和耗散波传播:准纵波QP1(快纵波)、准纵波QP2(慢纵波)、准横波QSV和横渡SH.文中给出了4种波速度的解析表达式.数值计算频率曲线和衰减曲线与Schmitt(1989)用均值处理得到的结果类似.还给出了波传播过程中3种类型准体波之间的耦合系数(或称转换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传播理论 地震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场中板和圆柱壳传递函数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俊杰 李天匀 刘志忠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8,共9页
用弹性理论研究了流场中无限板和无限长圆柱壳的传递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傅里叶积分变换、势理论和波传播理论推导了耦合方程的解。计算了圆柱壳结构在同一厚度,不同频率处,以及不同半径,同一频率处的传递函数,并与板在相应条件下的... 用弹性理论研究了流场中无限板和无限长圆柱壳的传递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傅里叶积分变换、势理论和波传播理论推导了耦合方程的解。计算了圆柱壳结构在同一厚度,不同频率处,以及不同半径,同一频率处的传递函数,并与板在相应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接着还讨论了圆柱壳在同一相对厚度的传递函数。文章通过上述结果的对比,得到了板和圆柱壳在计算结果上的关系,为建立流场中圆柱壳结构声辐射的简化模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传递函数 理论 波传播理论 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德若谷声超穹宇--在纪念应崇福院士诞辰100周年学术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4
作者 王小民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7-587,共1页
2018年6月15日,中国声学学会与中科院声学所邀请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隆重的学术交流大会,纪念我国已故著名物理学家、超声学研究奠基者、中国声学学会首任理事长、中科院声学所创建者之一——应崇福院士百... 2018年6月15日,中国声学学会与中科院声学所邀请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隆重的学术交流大会,纪念我国已故著名物理学家、超声学研究奠基者、中国声学学会首任理事长、中科院声学所创建者之一——应崇福院士百年诞辰。我代表中国声学学会与中科院声学所对诸位学者参加大会表示衷心感谢,对所有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应崇福院士毕生致力于超声学研究事业。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开固体中超声散射波传播理论之先河,探固体中超声波光弹法观察之精妙,究液体中空化气泡声光变幻之机理,做出了声学届公认的里程碑式卓越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宏论巨著,赢得了“上德若谷,声超穹宇”之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交流大会 院士 中国声学学会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 波传播理论 中科院 物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深度的估算 被引量:28
5
作者 曾庆军 李茂英 李大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8-611,共4页
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指标中 ,置换深度是一个关键性课题 ,难以预测 ,也难以控制。本文首次以波能传播理论为基础 ,考虑土对波的吸收系数和实际施工情况 ,对强夯置换加固效果中的最终置换深度和随夯击击数变化的置换深度增量进行了预测 ,8... 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指标中 ,置换深度是一个关键性课题 ,难以预测 ,也难以控制。本文首次以波能传播理论为基础 ,考虑土对波的吸收系数和实际施工情况 ,对强夯置换加固效果中的最终置换深度和随夯击击数变化的置换深度增量进行了预测 ,8个工程实例表明此方法简便实用 ,理论基础可靠 ,可直接为工程实践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置换深度 传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场地上多维多点地震动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利 盖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5-201,共7页
研究了复杂地形场地上多维多点地震动的模拟。将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转换成相应的功率谱,介绍了多土层多维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和基岩相干函数的选取。利用基岩功率谱与相干函数,给出了复杂地形场地上多维多点地震动的模拟方法。针对一算例进... 研究了复杂地形场地上多维多点地震动的模拟。将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转换成相应的功率谱,介绍了多土层多维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和基岩相干函数的选取。利用基岩功率谱与相干函数,给出了复杂地形场地上多维多点地震动的模拟方法。针对一算例进行分析,得到了非同类多土层复杂地形场地上的三个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功率谱以及不同分量的放大函数,通过比较功率谱和相干函数的吻合程度,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准确性。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复杂地形场地上大跨度结构的多维多点地震动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多点地震动 传播理论 基岩功率谱 基岩相干函数 复杂地形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lateral initial pressure on axisymmetric wave propagation in hollow cylinder based on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model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文韬 夏唐代 陈炜昀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753-760,共8页
Influence of identical applied initial pressures on the radial surfaces of a hollow cylinder which is compose of materials with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investigated.The basic equations of the p... Influence of identical applied initial pressures on the radial surfaces of a hollow cylinder which is compose of materials with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investigated.The basic equations of the problem were built up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piecewise homogeneous body model with 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linearized theory of elastic waves in initially stressed bodies(TLTEWISB).With the method proposed previously,this problem was then solved numerically.Moreover,the dispersion group velocity of the lowest order mode with different initial pressures was also studi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initial pressure and the geometry parameters will induce considerable changes of different degrees in dispersive relation between phase velocity and wave number in opposite trend(positive in initial pressure and negative in thick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itial pressure TLTEWISB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model dispersive re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