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型茶的形态与冲泡方法对冲泡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龚淑英 顾志蕾 陈利燕 《茶叶》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应用不同形态的针型茶采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与用具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细紧挺直的针型茶比粗短呈弯月形的针型茶冲泡时观赏效果好。针形茶杯泡的观赏性以采用中型玻璃杯 (杯高 10 0~ 110 mm) ,投茶量 2 .0~ 2 .5克 ,泡茶水温 80℃... 应用不同形态的针型茶采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与用具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细紧挺直的针型茶比粗短呈弯月形的针型茶冲泡时观赏效果好。针形茶杯泡的观赏性以采用中型玻璃杯 (杯高 10 0~ 110 mm) ,投茶量 2 .0~ 2 .5克 ,泡茶水温 80℃左右 ,加水高度为针型茶长度 4倍最为适宜 ;针型茶壶泡的观尝性 ,以采用圆柱形玻璃壶 ,投茶量 3.0克 (壶底直径 12 0 mm ) ,泡茶用水70~ 75℃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型茶 形态 泡茶方法 观赏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煎茶道与中国文化渊源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郑雯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0-273,共4页
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抹茶道源自中国的唐宋年间。据传由镰仓时代的荣西禅师把南宋的点茶传人日本而形成。煎茶道则形成于日本江户时代中晚期,由中国的隐元禅师把明朝的泡茶方法传人日本而形成。抹茶道因为传入年代久远,... 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抹茶道源自中国的唐宋年间。据传由镰仓时代的荣西禅师把南宋的点茶传人日本而形成。煎茶道则形成于日本江户时代中晚期,由中国的隐元禅师把明朝的泡茶方法传人日本而形成。抹茶道因为传入年代久远,历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等大师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文化渊源 中国 泡茶方法 禅师 点茶 珠光 村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人饮的加味茶
3
作者 林亚顺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246-247,共2页
正常人饮茶,把从茶叶罐里抓一撮茶叶放进茶壶,或者是茶杯,冲入滚烫的开水焖上一会儿,那香喷喷的茶汤就可以送入口中了。类似泡出来的茶,可以品赏出茶的氛芳,也可以了解茶叶的粗劣精制,是现代人最常见泡茶方法。可是,我国古代人喝的茶不... 正常人饮茶,把从茶叶罐里抓一撮茶叶放进茶壶,或者是茶杯,冲入滚烫的开水焖上一会儿,那香喷喷的茶汤就可以送入口中了。类似泡出来的茶,可以品赏出茶的氛芳,也可以了解茶叶的粗劣精制,是现代人最常见泡茶方法。可是,我国古代人喝的茶不象今天的清茶,而是一种混合饮料的加味茶。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三四千年前就认识茶、吃茶了。那时的茶称之为"荼",并且是将茶当作药材来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加味 茶叶 泡茶方法 混合饮料 龙脑香 茶汤 茶饼 正常人 三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人与茶(续)
4
作者 林行止 《中国茶叶》 2003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英国人 茶文化 泡茶方法 茶店 英语拼法 茶叶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乡茶馆茶文化
5
作者 许文舟 《云南农业》 2004年第1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乡村茶馆 茶文化 泡茶方法 自来水 茶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