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逆向-同向流气浮工艺构建与运行特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永磊
刘宝震
+4 位作者
张克峰
李梅
贾瑞宝
宋武昌
李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52-5258,共7页
针对传统溶气气浮(DAF)工艺中气泡对絮体颗粒捕集、黏附效率低,泡絮体黏附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泡絮碰撞黏附理论,研发了集逆向流与同向流于一体的DAF工艺(CCDAF)。该工艺溶气水分两次投加,接触室分为碰撞接触室和黏附接触室。试验结...
针对传统溶气气浮(DAF)工艺中气泡对絮体颗粒捕集、黏附效率低,泡絮体黏附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泡絮碰撞黏附理论,研发了集逆向流与同向流于一体的DAF工艺(CCDAF)。该工艺溶气水分两次投加,接触室分为碰撞接触室和黏附接触室。试验结果表明,CCDAF工艺显著提高了泡絮黏附效率和泡絮体稳定性,对浊度、藻类平均去除率达到96.4%、96.50%,出水颗粒物以2~7μm粒径为主。工艺主要去除大分子、疏水性有机物,CODMn、UV254、DOC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7.6%、46.3%和32.11%,CCDAF比同向流及逆向流DAF除污染效能更加显著。泡絮黏附机理分析表明,CCDAF工艺逆向流碰撞区主导作用机制为碰撞黏附及共聚作用,同向流接触区为碰撞黏附及网捕、包卷和架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浮选
CCDAF
吸附
泡絮碰撞黏附
溶气气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逆向-同向流气浮工艺构建与运行特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永磊
刘宝震
张克峰
李梅
贾瑞宝
宋武昌
李军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省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52-5258,共7页
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GSF12000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项目(2014-K5-026)
+1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EEM32)
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XNBS1511)~~
文摘
针对传统溶气气浮(DAF)工艺中气泡对絮体颗粒捕集、黏附效率低,泡絮体黏附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泡絮碰撞黏附理论,研发了集逆向流与同向流于一体的DAF工艺(CCDAF)。该工艺溶气水分两次投加,接触室分为碰撞接触室和黏附接触室。试验结果表明,CCDAF工艺显著提高了泡絮黏附效率和泡絮体稳定性,对浊度、藻类平均去除率达到96.4%、96.50%,出水颗粒物以2~7μm粒径为主。工艺主要去除大分子、疏水性有机物,CODMn、UV254、DOC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7.6%、46.3%和32.11%,CCDAF比同向流及逆向流DAF除污染效能更加显著。泡絮黏附机理分析表明,CCDAF工艺逆向流碰撞区主导作用机制为碰撞黏附及共聚作用,同向流接触区为碰撞黏附及网捕、包卷和架桥作用。
关键词
混凝
浮选
CCDAF
吸附
泡絮碰撞黏附
溶气气浮
Keywords
coagulation
flotation
CCDAF
adsorption
microbubbles-floc collision and adhesion
DAF process
分类号
TU99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逆向-同向流气浮工艺构建与运行特性
王永磊
刘宝震
张克峰
李梅
贾瑞宝
宋武昌
李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