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轩宇 岳红彦 +3 位作者 高鑫 张虹 姚龙辉 王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5,共3页
综述了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烯 制备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泡沫石墨烯基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常靖 岳红彦 +2 位作者 张虹 高鑫 林轩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11,共4页
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三维泡沫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的三维网状连通的多孔碳材料。由于具有具有高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和生物兼容性,使其成为生物传感器电极的理想材料。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在生物传感... 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三维泡沫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的三维网状连通的多孔碳材料。由于具有具有高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和生物兼容性,使其成为生物传感器电极的理想材料。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对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三维泡沫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法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泡沫石墨烯在电池领域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常靖 岳红彦 +2 位作者 张虹 高鑫 林轩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共3页
三维泡沫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能,已成为电池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之一。介绍了石墨烯的基本特性和制备方法,综述了以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高质量的、大比表面积的三维泡沫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 三维泡沫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能,已成为电池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之一。介绍了石墨烯的基本特性和制备方法,综述了以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高质量的、大比表面积的三维泡沫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储能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三维泡沫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法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泡沫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钊 岳红彦 +3 位作者 俞泽民 高鑫 姚龙辉 王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35,37,共4页
综述了以不同模板为导向,化学气相沉积制备高质量泡沫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关键词 泡沫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模板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泡沫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3种磺胺类的残留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瑞雪 方禹文 +2 位作者 陈冬妍 陈全胜 陈晓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5-274,共10页
为提高鱼肉中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残留的富集效果,建立了基于氮掺杂三维石墨烯泡沫功能化整体柱(monolith@nitrogen-dope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foam,M@NGF)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electroenhanced solid phase microext... 为提高鱼肉中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残留的富集效果,建立了基于氮掺杂三维石墨烯泡沫功能化整体柱(monolith@nitrogen-dope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foam,M@NGF)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electroenhanced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EE-SPME)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快速、灵敏地测定鱼肉中SAs残留。本研究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离子液体为功能单体,NGF为导电增强剂,在不锈钢丝表面制备多孔M@NGF,建立EE-SPME方法,从鱼肉中萃取磺胺噻唑(sulfathiazole,ST)、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_(2))和磺胺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ypyrimidine,SMM)。对吸附时间、搅拌速度、吸附电压、离子强度、样品溶液p H值、解吸时间、解吸电压和解吸液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基于M@NGF的EE-SPME法对ST、SM_(2)和SMM的富集倍数分别为74、58和64,吸附平衡时间缩短至35 min。在5~5000μg/kg线性范围内,本方法对ST、SM_(2)和SMM的检出限分别为1.78、3.16μg/kg和1.84μg/kg,定量限均为5μg/kg,线性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0,加标回收率为79.2%~110.1%,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4%~9.8%(n=5)。本方法解决了鱼肉中SAs残留萃取效率低、基质干扰严重的问题,实现了鱼肉中SAs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电增强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磺胺类残留 鱼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活化过二硫酸钠去除双酚A 被引量:1
6
作者 左怡丹 龙俊宏 +6 位作者 宋洁 和丽金 金华蕾 夏丽红 石苗 罗利军 戴建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8,共13页
以吡咯为氮源,通过水热-冷冻干燥法制备易回收的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nitrogen 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am,N-RGF),并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eroxodisulfate,PDS)去除双酚A(bisphenol A,BP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 以吡咯为氮源,通过水热-冷冻干燥法制备易回收的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nitrogen 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am,N-RGF),并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eroxodisulfate,PDS)去除双酚A(bisphenol A,BP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BET比表面积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探究溶解性有机质和无机离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吡咯为氮源制备的N-RGF材料具有孔道较小且分布均匀(2~3.5μm)、比表面积大(90.029 m^(2)/g)、孔体积大(0.5417 cm^(3)/g)、石墨相氮含量高(4.3%)和弹性好等优点。N-RGF活化PDS降解BPA的动力学速率常数(0.00835 min^(-1))是RGF(0.00142 min^(-1))的5.88倍,且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和无机离子对N-RGF活化PDS降解BPA基本没有影响。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检测结果显示单线态氧(^(1)O_(2))是N-RGF活化PDS降解BPA的主要活性物种。SPE-UHPLC-MS(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中间体检测结果显示有10个中间体,提出了可能的降解途径,且通过MCF-7细胞活力测试发现降解过程产物的雌激素活性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吡咯 石墨相氮 还原氧化石墨泡沫 过二硫酸盐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泡沫状石墨烯/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彦辉 郭海洋 +2 位作者 孟浩 路小敏 胡泊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提高乙丙橡胶(EPR)的力学性能,由氧化石墨烯(GO)经过水热反应制备出大尺寸的三维泡沫状石墨烯(GF),然后将一定量的乙丙橡胶的氯仿溶液分别浇入不同量的GF中并将溶剂蒸干后,通过直接冷压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三维泡沫状... 为提高乙丙橡胶(EPR)的力学性能,由氧化石墨烯(GO)经过水热反应制备出大尺寸的三维泡沫状石墨烯(GF),然后将一定量的乙丙橡胶的氯仿溶液分别浇入不同量的GF中并将溶剂蒸干后,通过直接冷压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三维泡沫状石墨烯/乙丙橡胶(GF/EPR)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GF和复合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GF的添加量以及直接冷压和双螺杆挤出机两种加工方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GF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当GF的质量分数小于1%时,通过冷压制备的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升明显.其中,GF的质量分数为0.5%,其拉伸强度提高了1.9倍,而且其断裂伸长率也增加了28.6%.当GF添加质量分数≥5%,经双螺杆挤出共混后,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但是GF添加质量分数≤3%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下降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泡沫石墨 乙丙橡胶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磁性石墨烯泡沫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禹宝伟 申太力 +3 位作者 王婷婷 胡雪娇 刘英泽 杨胜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0-734,共5页
制备了三维磁性石墨烯泡沫(3D-MGS),并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发现,3D-MGS在保持石墨烯独特的片层结构基础上形成了3D网状结构,Fe_3O_4已掺杂成功。3D-MGS对MB的吸附... 制备了三维磁性石墨烯泡沫(3D-MGS),并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发现,3D-MGS在保持石墨烯独特的片层结构基础上形成了3D网状结构,Fe_3O_4已掺杂成功。3D-MGS对MB的吸附动力学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进一步用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发现,第2阶段(420~720min)的边界层厚度比第1阶段(10~300min)大,会抑制MB在3D-MGS空隙内的扩散。3D-MGS对MB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的过程。Temkin模型适合用来描述3D-MGS对MB的等温吸附线。3D-MGS有较好的再生性,循环10次相对吸附量仍能达到3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结构设计的超宽带石墨烯泡沫吸波材料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文俭 熊家军 +3 位作者 何松 罗刚 夏亮 兰旭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3,共7页
为了解决吸波材料超宽带吸收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在不同厚度不同层数的约束条件下,以吸波带宽为优化目标,对多种石墨烯泡沫吸波材料进行多层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材料种类数、不同层数、不同总厚度的多层组合材料的反射率,并分析了这些因... 为了解决吸波材料超宽带吸收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在不同厚度不同层数的约束条件下,以吸波带宽为优化目标,对多种石墨烯泡沫吸波材料进行多层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材料种类数、不同层数、不同总厚度的多层组合材料的反射率,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有效吸收带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磁参数差异较大的石墨烯泡沫吸波材料组合,进行梯度设计,充分融合不同材料在不同频段的吸收特性,可有效拓宽低频吸收带宽;材料的种类越多,电磁参数分布越广,有效吸收带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材料 多层吸波材料 遗传算法 超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泡沫的制备及柔性储能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岗领 陈成猛 +2 位作者 孔庆强 杨永岗 王茂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raphite oxide,GO),以三聚氰胺甲醛微球(MF)为模板经高温退火得到石墨烯泡沫。采用SEM、FT-IR、XPS、XRD、BET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石墨烯泡沫的形貌、组成以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将石墨烯泡沫用于超级电容器测... 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raphite oxide,GO),以三聚氰胺甲醛微球(MF)为模板经高温退火得到石墨烯泡沫。采用SEM、FT-IR、XPS、XRD、BET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石墨烯泡沫的形貌、组成以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将石墨烯泡沫用于超级电容器测量其电化学性能。SEM结果表明高温煅烧后,R-MF/GO仍可保持良好层状结构,并出现中空球状形貌;FT-IR、XPS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800℃退火下,GO中大部分含氧官能团被脱除,C/O原子比达到18.14,且掺杂氮的原子分数为11.5%左右。经过研究不同温度、浓度对石墨烯孔结构和组成的影响,发现MF与GO质量比为15∶3,退火温度为800℃时得到的泡沫比表面积最大,为128.67m2/g。同时,R-MF/GO用于超级电容器时性能最好,电容值可达121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超级电容器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泡沫包裹铁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电解脱色染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富民 张孝亮 +1 位作者 杨胜韬 何苗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6,30,共6页
通过水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铁电极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泡沫的方法制得了石墨烯泡沫包裹铁电极(GS-Fe电极),并将其应用于多种染料的电解脱色。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GS-Fe电极的电解反应速率常数是铁电极的5倍;加入电解质对电解效率... 通过水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铁电极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泡沫的方法制得了石墨烯泡沫包裹铁电极(GS-Fe电极),并将其应用于多种染料的电解脱色。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GS-Fe电极的电解反应速率常数是铁电极的5倍;加入电解质对电解效率至关重要,其中NaCl是最有效的电解质;对甲烯蓝而言,最佳的电解条件为甲烯蓝初始质量浓度30mg/L、pH 5~7;GS-Fe电极可用于电解脱色刚果红、酸性蓝92和活性蓝R。电解脱色的机制推测主要为间接氧化,Cl^-被氧化成ClO^-,而后ClO^-氧化染料。GS-Fe电极可通过简单清洗再生,电解的脱色率几乎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电解 脱色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泡沫吸波材料的表面波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俭 熊家军 +4 位作者 何松 罗刚 夏亮 陈劲松 兰旭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研究了某型石墨烯泡沫材料不同厚度、不同介电常数实部、不同介电常数虚部对表面波衰减常数的影响,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厚度变大、介电常数实部变小、虚部变大可以减小表面波衰减常数截止频带的宽度。... 研究了某型石墨烯泡沫材料不同厚度、不同介电常数实部、不同介电常数虚部对表面波衰减常数的影响,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厚度变大、介电常数实部变小、虚部变大可以减小表面波衰减常数截止频带的宽度。工程实践中,RCS减缩受镜面反射、电损耗、行波抑制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需要对具体的目标结构展开针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材料 吸波材料 表面波 最大行波抑制系数 RCS减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石墨烯泡沫的制备及对Cu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琰 张万俊 +3 位作者 董梦果 赵翠真 杨清香 陈志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6,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石墨烯泡沫(MGF)复合物(Fe3O4/GF)。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了表征。...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石墨烯泡沫(MGF)复合物(Fe3O4/GF)。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不同Cu^2+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下复合物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3O4成功复合到了石墨烯上且为三维泡沫结构;复合物对Cu^2+吸附量可达49.20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磁性复合物可以借助外部磁场实现快速磁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磁性复合物 吸附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吸附/活化过硫酸盐协同去除双酚A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和丽金 龙俊宏 +6 位作者 金华蕾 左怡丹 宋洁 夏丽红 石苗 罗利军 戴建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7-1121,共15页
利用氧化石墨烯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易回收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N-RGF)催化剂,通过SEM,XRD,XPS,FT-IR,BET和TG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利用N-RGF通过吸附/活化过二硫酸盐(PDS... 利用氧化石墨烯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易回收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N-RGF)催化剂,通过SEM,XRD,XPS,FT-IR,BET和TG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利用N-RGF通过吸附/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协同去除双酚A(BPA),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并探讨去除机理.结果表明,N-RGF为网状三维结构,孔径约为1~5μm,最优条件为180℃水热反应20h,氮掺杂量为6%.制备的N-RGF降解BPA速率是RGF的4.88倍.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结果显示单线态氧(^(1)O_(2))是N-RGF活化PDS降解BPA的主要活性物种.HPLC-MS检测了降解过程的中间体,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途径.MCF-7雌激素活性测试结果显示N-RGF通过吸附/活化PDS可有效消除母体的雌激素活性而不产生雌激素活性更强的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泡沫 过二硫酸盐 活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泡沫脱除对虾加工副产物中Hg(Ⅱ)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敏莉 邱赟竹 +1 位作者 杨雪 陈晓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1,共6页
汞(mercury,Hg)是一种毒性强、分布广、难降解的环境污染物,易富集在对虾的内脏和头部,限制了对虾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以对虾加工副产物中Hg(Ⅱ)的脱除为研究目的,利用三维石墨烯泡沫(3D graphene foam,GF)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羟基... 汞(mercury,Hg)是一种毒性强、分布广、难降解的环境污染物,易富集在对虾的内脏和头部,限制了对虾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以对虾加工副产物中Hg(Ⅱ)的脱除为研究目的,利用三维石墨烯泡沫(3D graphene foam,GF)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羟基、羧基官能团,与Hg(Ⅱ)螯合,实现对对虾加工副产物中Hg(Ⅱ)的脱除。分别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甲醛滴定法测定脱除前后对虾加工副产物中Hg(Ⅱ)、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GF质量轻,经氧化后含有大量的孔隙结构以及丰富的官能团,在pH6,吸附平衡时间20 min的脱除条件下,GF对对虾加工副产物中Hg(Ⅱ)的脱除率达92.01%,而对蛋白质、氨基酸态氮的保存率分别为94.92%、93.89%。因此,将对虾加工副产物通过GF处理,可以显著(P<0.05)减少加工副产物中Hg(Ⅱ)的残留量,提高对虾加工副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泡沫 汞离子 加工副产物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泡沫电磁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茜茹 王学军 +3 位作者 周云辉 杨旭 吴祖杰 刘广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5,共6页
简要介绍了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电磁屏蔽作用机理,系统总结了石墨烯泡沫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自组装、金属模板法、有机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在梳理二元复合体系和三元复合体系石墨烯泡沫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研究... 简要介绍了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电磁屏蔽作用机理,系统总结了石墨烯泡沫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自组装、金属模板法、有机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在梳理二元复合体系和三元复合体系石墨烯泡沫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泡沫 电磁屏蔽 制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碳纳米管/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评价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雪 乔金硕 +2 位作者 樊铖 孙旺 毛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7,共5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设计了MnO_(2)/碳纳米管/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评价综合实验。实验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基底,再经水热反应沉积二氧化锰制备自组装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吸脱... 针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设计了MnO_(2)/碳纳米管/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评价综合实验。实验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基底,再经水热反应沉积二氧化锰制备自组装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吸脱附法等技术和电化学手段对其结构、微观形貌、储锂性能进行表征和评价。该实验涉及纳米材料制备、微观结构表征、电池装配工艺、储能性能评价等多个环节,涵盖了电化学、固态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热点应用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实际科研成果,能够多维度地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2)/碳纳米管/石墨/泡沫镍复合材料 水热法 储锂性能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线阵列/三维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
18
作者 王宝 岳红彦 +2 位作者 高鑫 林轩宇 姚龙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82-1584,共3页
三维泡沫石墨烯具有三维多孔的结构,可提高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同时延续了二维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是一种非常优异的超级电容器材料。但是三维泡沫石墨烯的比电容仍不够理想。将聚苯胺阵列垂直生长在三维泡沫石墨烯上可... 三维泡沫石墨烯具有三维多孔的结构,可提高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同时延续了二维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是一种非常优异的超级电容器材料。但是三维泡沫石墨烯的比电容仍不够理想。将聚苯胺阵列垂直生长在三维泡沫石墨烯上可同时发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有效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成为目前储能材料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聚苯胺纳米线阵列/三维泡沫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并简述了其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线阵列 三维泡沫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娇娇 赵霞 +1 位作者 张瑞 李博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49,共4页
综述了三维石墨烯3种不同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吸附性能,并从污水处理角度总结了三维石墨烯对水中几种典型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效果。目前三维石墨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发展方向主要为:开发可以重复利用,且低成本的环境友好型三维石墨烯吸... 综述了三维石墨烯3种不同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吸附性能,并从污水处理角度总结了三维石墨烯对水中几种典型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效果。目前三维石墨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发展方向主要为:开发可以重复利用,且低成本的环境友好型三维石墨烯吸附材料;制备可同时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广谱性吸附剂;探究三维石墨烯对水中纳米级污染物的去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泡沫 三维石墨海绵 三维石墨气凝胶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氨酯构筑煤矿临时密闭墙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化恶 唐一博 +3 位作者 郭鹏伟 胡世花 周晋强 郭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为解决传统矿用通风构筑物材料质量沉重、构筑低效的难题,研发一种新型石墨烯聚氨酯泡沫,测试其各项通风构筑物的性能。首先使用一步法制备新型石墨烯聚氨酯泡沫,然后通过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测试材料的密闭性,最后利用综合热... 为解决传统矿用通风构筑物材料质量沉重、构筑低效的难题,研发一种新型石墨烯聚氨酯泡沫,测试其各项通风构筑物的性能。首先使用一步法制备新型石墨烯聚氨酯泡沫,然后通过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测试材料的密闭性,最后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金相显微镜等分析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新型石墨烯聚氨酯泡沫材料密度仅40 kg/m3;红外光谱显示富含C=C、C=O、-OH、-CO、-NH等有机官能团;金相显微镜观察得到160μm尺寸泡沫分布均匀稳定。新型石墨烯聚氨酯泡沫材料在模拟试验30天内材料保持高效密闭性,在400℃以内有着优良的热稳定性,离火0. 13 s内自熄,作为矿井临时通风构筑物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火灾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构筑物 临时密闭 石墨泡沫 聚氨酯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