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调温隔热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晟 许勇铁 由英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7-550,共4页
采用多次真空灌注方法将石蜡吸附到多孔的泡沫石墨中,制备出了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利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该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石蜡充分吸附到泡沫石墨的蜂窝状微孔中,泡沫... 采用多次真空灌注方法将石蜡吸附到多孔的泡沫石墨中,制备出了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利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该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石蜡充分吸附到泡沫石墨的蜂窝状微孔中,泡沫石墨的填充极大地强化了相变材料的导热能力。研究了将该复合材料用作墙体围护结构时的隔热和调温性能,并与普通轻质墙体材料作围护结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能够有效地利用昼夜温差进行储热放热,有效地阻止了热量进入室内,可明显降低室内温度波动和最大值,提高人体舒适度,具有较好的调温隔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石墨 相变材料 导热能力 调温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石墨作为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晟 许勇铁 由英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8-601,661,共5页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泡沫石墨为支撑结构,文章利用泡沫石墨的多孔吸附特性,采用多次真空灌注方法制备了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泡沫石墨为支撑结构,文章利用泡沫石墨的多孔吸附特性,采用多次真空灌注方法制备了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蜡充分吸附到泡沫石墨的蜂窝状微孔中,泡沫石墨的填充极大地强化了相变材料的导热能力;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与石蜡相似,其相变潜热与基于复合材料中石蜡含量的潜热计算值相当。设计了储能过程实验,并与纯石蜡试件进行了对比;储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速率比纯石蜡有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石墨 相变材料 导热系数 储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位泡沫石墨改性阳极及其在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志凯 付玉彬 +2 位作者 徐谦 刘媛媛 张业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泡沫石墨是一种新型阳极材料,对其进行改性是提高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混酸改性泡沫石墨阳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泡沫石墨表面生成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改性阳极接触角降低了24.5°,润... 泡沫石墨是一种新型阳极材料,对其进行改性是提高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混酸改性泡沫石墨阳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泡沫石墨表面生成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改性阳极接触角降低了24.5°,润湿性提高,有利于微生物附着;交换电流密度达到6760.8 mA/m2,动力学活性提高了53.7倍。研究还发现改性后阳极电位降低了100 mV,电池开路电位达到865 mV(未改性750 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358.1 mW/m2,提高了2.4倍。三个月放电测试显示,改性阳极和电池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能。同时,本文初步分析了改性后阳极动力学活性增加和电位降低的原因。该研究结果为构建高输出电压和功率的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 改性泡沫石墨 低电位阳极 高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轩宇 岳红彦 +3 位作者 高鑫 张虹 姚龙辉 王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5,共3页
综述了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 制备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泡沫石墨烯基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常靖 岳红彦 +2 位作者 张虹 高鑫 林轩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11,共4页
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三维泡沫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的三维网状连通的多孔碳材料。由于具有具有高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和生物兼容性,使其成为生物传感器电极的理想材料。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在生物传感... 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三维泡沫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的三维网状连通的多孔碳材料。由于具有具有高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和生物兼容性,使其成为生物传感器电极的理想材料。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对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三维泡沫石墨 化学气相沉积法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泡沫石墨烯在电池领域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常靖 岳红彦 +2 位作者 张虹 高鑫 林轩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共3页
三维泡沫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能,已成为电池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之一。介绍了石墨烯的基本特性和制备方法,综述了以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高质量的、大比表面积的三维泡沫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 三维泡沫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能,已成为电池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之一。介绍了石墨烯的基本特性和制备方法,综述了以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高质量的、大比表面积的三维泡沫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储能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三维泡沫石墨 化学气相沉积法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泡沫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钊 岳红彦 +3 位作者 俞泽民 高鑫 姚龙辉 王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35,37,共4页
综述了以不同模板为导向,化学气相沉积制备高质量泡沫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关键词 泡沫石墨 化学气相沉积 模板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支撑三维石墨泡沫制备及电热性能研究
8
作者 毛博 丁佩 +4 位作者 任梦帅 牛璐阳 袁志 贾璇 王支缓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60,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泡沫具有独特的网络/骨架结构,在诸多领域表现出比二维石墨烯更大的性能优势,但其自身结构的高孔隙率和低机械强度也给石墨烯泡沫的应用带来很大限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以2mm厚商用泡沫... 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泡沫具有独特的网络/骨架结构,在诸多领域表现出比二维石墨烯更大的性能优势,但其自身结构的高孔隙率和低机械强度也给石墨烯泡沫的应用带来很大限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以2mm厚商用泡沫镍为生长模版制备出石墨烯片/层厚度在150~350nm,可独立支撑的三维石墨泡沫。进一步通过优化制备过程的碳氢比和压缩生长模板,获得了高质量的压缩石墨泡沫。实验证实石墨烯层更厚,结晶度更高,网络骨架结构更加致密的压缩石墨泡沫具有十分优越的电热性能。在3V的低驱动电压下,适度压缩的高质量石墨泡沫电加热温度可达580℃,比常规制备石墨泡沫加热温度提升了220℃左右。还证实了压缩石墨泡沫电热除冰效果显著,在具有高效传导加热的同时,兼具优越的辐射加热能力。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电热材料,压缩石墨泡沫在家用电器、人工智能、健康医疗、能源、热管理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泡沫 电热 除冰 独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泡沫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3种磺胺类的残留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瑞雪 方禹文 +2 位作者 陈冬妍 陈全胜 陈晓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5-274,共10页
为提高鱼肉中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残留的富集效果,建立了基于氮掺杂三维石墨烯泡沫功能化整体柱(monolith@nitrogen-dope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foam,M@NGF)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electroenhanced solid phase microext... 为提高鱼肉中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残留的富集效果,建立了基于氮掺杂三维石墨烯泡沫功能化整体柱(monolith@nitrogen-dope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foam,M@NGF)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electroenhanced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EE-SPME)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快速、灵敏地测定鱼肉中SAs残留。本研究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离子液体为功能单体,NGF为导电增强剂,在不锈钢丝表面制备多孔M@NGF,建立EE-SPME方法,从鱼肉中萃取磺胺噻唑(sulfathiazole,ST)、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_(2))和磺胺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ypyrimidine,SMM)。对吸附时间、搅拌速度、吸附电压、离子强度、样品溶液p H值、解吸时间、解吸电压和解吸液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基于M@NGF的EE-SPME法对ST、SM_(2)和SMM的富集倍数分别为74、58和64,吸附平衡时间缩短至35 min。在5~5000μg/kg线性范围内,本方法对ST、SM_(2)和SMM的检出限分别为1.78、3.16μg/kg和1.84μg/kg,定量限均为5μg/kg,线性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0,加标回收率为79.2%~110.1%,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4%~9.8%(n=5)。本方法解决了鱼肉中SAs残留萃取效率低、基质干扰严重的问题,实现了鱼肉中SAs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电增强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磺胺类残留 鱼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活化过二硫酸钠去除双酚A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怡丹 龙俊宏 +6 位作者 宋洁 和丽金 金华蕾 夏丽红 石苗 罗利军 戴建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8,共13页
以吡咯为氮源,通过水热-冷冻干燥法制备易回收的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nitrogen 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am,N-RGF),并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eroxodisulfate,PDS)去除双酚A(bisphenol A,BP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 以吡咯为氮源,通过水热-冷冻干燥法制备易回收的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nitrogen 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am,N-RGF),并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eroxodisulfate,PDS)去除双酚A(bisphenol A,BP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BET比表面积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探究溶解性有机质和无机离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吡咯为氮源制备的N-RGF材料具有孔道较小且分布均匀(2~3.5μm)、比表面积大(90.029 m^(2)/g)、孔体积大(0.5417 cm^(3)/g)、石墨相氮含量高(4.3%)和弹性好等优点。N-RGF活化PDS降解BPA的动力学速率常数(0.00835 min^(-1))是RGF(0.00142 min^(-1))的5.88倍,且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和无机离子对N-RGF活化PDS降解BPA基本没有影响。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检测结果显示单线态氧(^(1)O_(2))是N-RGF活化PDS降解BPA的主要活性物种。SPE-UHPLC-MS(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中间体检测结果显示有10个中间体,提出了可能的降解途径,且通过MCF-7细胞活力测试发现降解过程产物的雌激素活性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吡咯 石墨相氮 还原氧化石墨泡沫 过二硫酸盐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石墨泡沫及其石蜡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英文)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金亮 郭全贵 +5 位作者 仲亚娟 高晓晴 冯志海 樊桢 史景利 刘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4,共8页
以中间相沥青和添加中间相炭微球的沥青为原料,调整发泡压力和发泡温度制备沥青泡沫,经1273K炭化和2973K石墨化,制备了高密度石墨泡沫。为了进一步提高石墨泡沫的密度,采用573 K的沥青反复浸渍炭化未添加中间相炭微球的沥青在1273K下所... 以中间相沥青和添加中间相炭微球的沥青为原料,调整发泡压力和发泡温度制备沥青泡沫,经1273K炭化和2973K石墨化,制备了高密度石墨泡沫。为了进一步提高石墨泡沫的密度,采用573 K的沥青反复浸渍炭化未添加中间相炭微球的沥青在1273K下所制的泡沫炭,再经2973K石墨化获得增密度后的石墨泡沫。而后制备了相应石墨泡沫/石蜡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泡沫热物理性能的影响因素和石墨泡沫/石蜡复合材料的热行为。研究表明:沥青组分、发泡温度和发泡压力决定了石墨泡沫的结构和热物理性能,而石墨泡沫的热导率决定了复合材料的热行为。与石蜡相比,石墨泡沫/石蜡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提高了768至1588倍。石墨泡沫/石蜡复合材料的潜热与石蜡的质量分数成正比。该复合材料是快速响应电子散热材料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石墨泡沫 石蜡 散热能力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石墨泡沫新材料导热系数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新铭 彭鹏 王金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111,共3页
新型导热材料石墨泡沫具有很好的热物理性质。文中应用分形理论讨论了这种新型多孔材料的分形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石墨泡沫材料的导热模型。采用热阻法给出了石墨泡沫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的关系式。在空腔边长为200~500μm,对应的... 新型导热材料石墨泡沫具有很好的热物理性质。文中应用分形理论讨论了这种新型多孔材料的分形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石墨泡沫材料的导热模型。采用热阻法给出了石墨泡沫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的关系式。在空腔边长为200~500μm,对应的体孔隙率为82%~73%条件下,计算了石墨泡沫的体积分形维数和等效导热系数。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对多孔材料热物性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导热系数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泡沫状石墨烯/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彦辉 郭海洋 +2 位作者 孟浩 路小敏 胡泊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提高乙丙橡胶(EPR)的力学性能,由氧化石墨烯(GO)经过水热反应制备出大尺寸的三维泡沫状石墨烯(GF),然后将一定量的乙丙橡胶的氯仿溶液分别浇入不同量的GF中并将溶剂蒸干后,通过直接冷压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三维泡沫状... 为提高乙丙橡胶(EPR)的力学性能,由氧化石墨烯(GO)经过水热反应制备出大尺寸的三维泡沫状石墨烯(GF),然后将一定量的乙丙橡胶的氯仿溶液分别浇入不同量的GF中并将溶剂蒸干后,通过直接冷压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三维泡沫状石墨烯/乙丙橡胶(GF/EPR)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GF和复合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GF的添加量以及直接冷压和双螺杆挤出机两种加工方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GF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当GF的质量分数小于1%时,通过冷压制备的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升明显.其中,GF的质量分数为0.5%,其拉伸强度提高了1.9倍,而且其断裂伸长率也增加了28.6%.当GF添加质量分数≥5%,经双螺杆挤出共混后,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但是GF添加质量分数≤3%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下降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泡沫石墨 乙丙橡胶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泡沫和石墨泡沫强化石蜡相变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茶秀 刘树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0,共4页
针对有机相变材料石蜡导热系数低的问题,通过添加多孔介质的方法以强化石蜡相变传热,并运用CFD软件对石蜡相变传热系统进行二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铝泡沫和石墨泡沫都能有效提高相变材料传热速率,铝泡沫的强化传热效果明显高于石墨... 针对有机相变材料石蜡导热系数低的问题,通过添加多孔介质的方法以强化石蜡相变传热,并运用CFD软件对石蜡相变传热系统进行二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铝泡沫和石墨泡沫都能有效提高相变材料传热速率,铝泡沫的强化传热效果明显高于石墨泡沫的传热效果.随着孔隙率减小,多孔介质/石蜡复合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增大,传热速率加快,凝固需要的时间缩短.并且,孔隙率越小,经过相同凝固时间,装置内对应点温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石墨泡沫 相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泡沫/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物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茶秀 胡高林 罗志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268,共7页
为强化二元硝酸共晶盐(NaNO3/KNO3)的导热性能,在共晶盐中添加石墨泡沫制出石墨泡沫/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对共晶盐和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特性进行差示热分析;对石墨泡沫的导热系数和复合相变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测定,并用拉曼光谱对... 为强化二元硝酸共晶盐(NaNO3/KNO3)的导热性能,在共晶盐中添加石墨泡沫制出石墨泡沫/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对共晶盐和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特性进行差示热分析;对石墨泡沫的导热系数和复合相变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测定,并用拉曼光谱对复合相变材料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石墨基复合材料可以用熔融浸渗法制备,且制备样品的稳定性能良好。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221.3°C)与共晶盐(222.4°C)相似,其相变潜热与基于复合材料中共晶盐含量的潜热值相近(下降3.74%)。受石墨骨架高热导率的影响,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能力明显提高,与纯共晶盐比增加了1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共晶盐 熔融浸渗 导热系数 相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泡沫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经文 张新铭 习磊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5-628,共4页
通过对石墨泡沫材料内部微几何结构的分析,建立了流动和导热的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材料孔隙内压力梯度与流速的关系,证明了孔内压力梯度与流速的二次方关系,渗透率的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了在... 通过对石墨泡沫材料内部微几何结构的分析,建立了流动和导热的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材料孔隙内压力梯度与流速的关系,证明了孔内压力梯度与流速的二次方关系,渗透率的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了在有流体通过孔隙并与孔壁有对流换热的情况下,流速和孔隙率对石墨泡沫材料容积导热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多孔材料 达西定律 容积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石墨泡沫/Sn-Bi合金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热物理性能(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连鹏飞 宋金亮 +4 位作者 雷世文 陶则超 赵红超 张俊鹏 刘占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1-356,共6页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加压发泡法制备出不同结构和性能的高导热石墨泡沫。通过Sn-Bi合金高温熔融浸渍石墨泡沫,制备了电子封装用高导热石墨泡沫/Sn-Bi合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Sn-Bi合金均匀...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加压发泡法制备出不同结构和性能的高导热石墨泡沫。通过Sn-Bi合金高温熔融浸渍石墨泡沫,制备了电子封装用高导热石墨泡沫/Sn-Bi合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Sn-Bi合金均匀分散于石墨泡沫的孔隙结构中;复合材料的密度为3.83±0.01 g/cm^3,其热扩散系数达到163.1±3 mm^2/s,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8.08±0.02 ppm/K明显低于合金材料的20.7±0.02 ppm/K。通过石墨泡沫基体密度和结构的调控,可制备出低膨胀系数(8.08±0.02,16.4±0.02 ppm/K)的电子封装用高性能石墨泡沫/Sn-Bi合金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基石墨泡沫 锡铋合金 高热导率 低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泡沫强化的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茶秀 王闯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大多数相变储能材料导热性能差是导致其不能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目前相变材料研究的重点是提高相变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石墨泡沫由于其特殊的微蜂窝三维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在储能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学者... 大多数相变储能材料导热性能差是导致其不能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目前相变材料研究的重点是提高相变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石墨泡沫由于其特殊的微蜂窝三维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在储能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学者对利用石墨泡沫的强化相变传热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几年石墨泡沫/相变材料的国内外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泡沫 相变材料 传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泡沫/共晶盐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茶秀 罗志军 胡高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7-1031,共5页
为了研究石墨泡沫/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提出了一个立方单元模型。即6块中间开孔的板围成的立方体结构。此模型可通过改变板厚及连通孔直径表征复合材料不同孔隙度下的内部结构。首先根据热阻分析得到石墨泡沫/空气的等效... 为了研究石墨泡沫/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提出了一个立方单元模型。即6块中间开孔的板围成的立方体结构。此模型可通过改变板厚及连通孔直径表征复合材料不同孔隙度下的内部结构。首先根据热阻分析得到石墨泡沫/空气的等效导热系数,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立方单元模型的适用性。接着计算得出不同孔隙度下石墨泡沫/共晶盐的等效导热系数。最后分析了连通孔的直径对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发现随着孔隙度的增大,等效导热系数值呈下降趋势。固体石墨骨架对共晶盐的导热系数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连通孔直径的变化对整体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模型 石墨泡沫 共晶盐 等效导热系数 热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分形方法预测石墨化碳泡沫方向导热系数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志 王依民 王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4-77,共4页
石墨化碳泡沫是高导热系数材料,具有方向导热性能,垂直发泡方向(xy平面)和沿发泡方向(垂直xy平面)的导热系数有明显的差异。应用分形方法通过确定碳泡沫的泡孔结构的分形维数,结合泡孔热阻单元,分析了石墨化碳泡沫的导热特性,推导出了... 石墨化碳泡沫是高导热系数材料,具有方向导热性能,垂直发泡方向(xy平面)和沿发泡方向(垂直xy平面)的导热系数有明显的差异。应用分形方法通过确定碳泡沫的泡孔结构的分形维数,结合泡孔热阻单元,分析了石墨化碳泡沫的导热特性,推导出了碳泡沫的方向导热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石墨化碳泡沫样品的实测值基本一致,该方法为更好地利用其优良的方向导热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碳泡沫 导热系数 分形维数 导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