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泡桐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红
夏红贤
李海军
刘丽
蒋爱芹
刘咏梅
-
机构
曹县植保站
-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58-58,共1页
-
-
关键词
泡桐叶甲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寄主分布
形态特征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泡桐叶甲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Ⅰ)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平
-
机构
河南省森防站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3-135,共3页
-
文摘
通过连续3a对泡桐叶甲(Basiprionota bisignata)的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找到了引起其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阶段和关键因子,组建了以作用因子为组分的泡桐叶甲第1代生命表。在此基础上运用K值法分析了各种因子对泡桐叶甲自然种群的作用。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尤其是降水是影响其种群的关键因子;引起泡桐叶甲死亡的第1代的关键阶段为1~3龄幼虫期。
-
关键词
泡桐叶甲
自然种群
生命表
关键因子
-
Keywords
Basiprionota bisignata
natural population
life table
key factor
-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泡桐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艺伟
-
机构
伊川县森防站
-
出处
《河南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33-34,共2页
-
文摘
泡桐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王艺伟(伊川县森防站)泡桐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泡桐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近两年,该虫在豫东开封、周口、许昌等地市的部分地区有大量发生,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扩散蔓延,减轻危害,降低损失。我们在林业部森...
-
关键词
泡桐叶甲
综合防治技术
防治指标
越冬成虫
防治效果
森林病虫害
最佳防治时期
防治适期
保护和利用
虫口密度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五种药剂叶面喷雾防治泡桐叶甲试验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裴海潮
王建华
陈俊田
韩学民
冯琳
张战胜
-
机构
河南省森防站
河南省林业学校
商丘市睢阳区林业局
开封县林业局
兰考县林业局
-
出处
《河南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33-34,共2页
-
基金
河南省科委项目
-
文摘
防治泡桐叶甲应在其第1 代幼虫盛期进行。25 % 灭幼脲500 ~2000 倍液、2-5 % 敌杀死1000 ~2000 倍液、20 % 灭扫利1000 ~2000 倍液喷雾效果均很好,校正死亡率96 % 以上;BT-8010 防治效果差,最高校正死亡率为30 % 。灭幼脲为仿生制剂,对人畜无毒副作用,不杀伤天敌,为防治泡桐叶甲的首选药物,亦可作为飞防药物使用,较低浓度即可取得满意的杀虫效果;甲胺磷、敌杀死、灭扫利3 种农药杀虫效果好,但对人畜有剧毒,不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泡桐叶甲
农药
防治
叶面喷雾
剂量
-
分类号
S763.38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根基注射甲胺磷防治泡桐叶甲试验研究
- 5
-
-
作者
任化丽
王松林
张菁华
阙凯
-
机构
杞县林业局
开封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嵩县林业局
睢县林科所
-
出处
《河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22-22,34,共2页
-
文摘
根据根基注射甲胺磷防治泡桐叶甲效果调查 ,注药后第 4~ 9天为泡桐叶甲死亡高峰期 ,约占总死亡量的 80 %左右。采用第 15天校正杀虫率 90 %以上的样株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求出泡桐胸径与注射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0 5 3X +7 5
-
关键词
根基注射
甲胺磷
泡桐叶甲
防治
-
分类号
S763.72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泡桐叶甲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平
刘安民
尚忠海
鄢广运
杨世宏
马永亮
-
机构
河南省森防站
商丘市民权林场
扶沟县林业局
开封市林技站
-
出处
《河南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30-32,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科委项目
-
文摘
通过研究得到了豫东平原地区泡桐蓄叶量(Y) 与胸径(D) 之间的回归关系式:Y=569-9323D2-2945 。根据泡桐叶甲的发生发展规律、生活习性和泡桐蓄叶量与胸径的相关关系,得出越冬出蛰成虫的防治指标(E) 理论计算公式为E= 0-1478D2-2945 ,并据此确定了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防治指标,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泡桐叶甲
食叶量
防治指标
危害
-
分类号
S763.38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泡桐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焦保山
-
机构
河南省舞阳县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13期26-26,共1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泡桐叶甲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
关键词
泡桐叶甲
发生
防治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泡桐叶甲生物学观察
- 8
-
-
作者
魏向东
程湑辉
王优峰
-
机构
秦安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1991年第3期46-47,共2页
-
文摘
泡桐叶甲(Basiprionota bisignata Boh.)在秦安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地表及杂草,落叶层下越冬、翌年泡桐萌芽展叶后出蛰危害。用80%敌敌畏15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成虫,效果较好。泡桐叶甲又名二斑波缘龟甲。
-
关键词
泡桐叶甲
二斑波缘龟甲
叶层
展叶
卵粒
森林病虫害
卵期
泡沫状
一年生枝条
刺突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泡桐叶甲危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 9
-
-
作者
孙恩勇
-
机构
辽宁省庄河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3期89-90,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泡桐叶甲对庄河市的梓树危害较为严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简要介绍了泡桐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归纳提出了其综合防治的方法,为日常防治泡桐叶甲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泡桐叶甲
生物学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