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泡囊短波单胞菌致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孟凡民
时东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05,共2页
泡囊短波单胞菌属需氧、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偶可自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该菌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肺炎等。本文报道1例自成神经细胞瘤化疗期发热的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泡囊短波单胞菌。
关键词
泡囊短波单胞菌
血流感染
儿童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鱼源泡囊短波单胞菌16S rDNA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娟
郑姚
王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6-60,共5页
为了鉴定从黄颡鱼中分离的泡囊短波单胞菌并探究其耐药性,用PCR方法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6S rDNA基因,用PCR方法检测该菌株的3种磺胺类、4种氨基糖苷类、1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6S rDNA...
为了鉴定从黄颡鱼中分离的泡囊短波单胞菌并探究其耐药性,用PCR方法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6S rDNA基因,用PCR方法检测该菌株的3种磺胺类、4种氨基糖苷类、1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6S rDNA序列长度为1372 bp,GenBank登录号为MK294348,与泡囊短波单胞菌一致性最高(98%),系统进化树显示与泡囊短波单胞菌266XY4株聚为一类,从而判定该菌为泡囊短波单胞菌。该菌株具有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Ⅰb、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该菌对哌拉西林、卡那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为研究泡囊短波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囊短波单胞菌
16S
rDNA
耐药基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泡囊短波单胞菌对鲫鱼的病理组织学损伤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桦
王利
+1 位作者
李娟
傅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0,114,I0006,I0007,共6页
为探讨泡囊短波单胞菌对鲫鱼的各组织的病理性损伤,用从患病黄颡鱼分离的泡囊短波单胞菌人工感染鲫鱼。对感染鱼的肝脏、心脏、肾脏、脾脏、肌肉组织进行取材固定、H.E.染色,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被感染鱼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烂尾、鱼鳍...
为探讨泡囊短波单胞菌对鲫鱼的各组织的病理性损伤,用从患病黄颡鱼分离的泡囊短波单胞菌人工感染鲫鱼。对感染鱼的肝脏、心脏、肾脏、脾脏、肌肉组织进行取材固定、H.E.染色,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被感染鱼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烂尾、鱼鳍基部出血溃烂、腹部肿胀出血、肛门红肿和鱼嘴出血。组织切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肝脏、脾脏、肾脏、肌肉和心脏,出现肿胀、充血、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本试验为探讨泡囊短波单胞菌对鱼的致病机制提供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囊短波单胞菌
鲫鱼
病理组织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囊短波单胞菌致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孟凡民
时东彦
机构
乐亭县医院检验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05,共2页
文摘
泡囊短波单胞菌属需氧、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偶可自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该菌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肺炎等。本文报道1例自成神经细胞瘤化疗期发热的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泡囊短波单胞菌。
关键词
泡囊短波单胞菌
血流感染
儿童患者
分类号
R515.3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鱼源泡囊短波单胞菌16S rDNA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娟
郑姚
王利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6-60,共5页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硕士重点项目(CX2019SZ76)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NZ0044)。
文摘
为了鉴定从黄颡鱼中分离的泡囊短波单胞菌并探究其耐药性,用PCR方法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6S rDNA基因,用PCR方法检测该菌株的3种磺胺类、4种氨基糖苷类、1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6S rDNA序列长度为1372 bp,GenBank登录号为MK294348,与泡囊短波单胞菌一致性最高(98%),系统进化树显示与泡囊短波单胞菌266XY4株聚为一类,从而判定该菌为泡囊短波单胞菌。该菌株具有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Ⅰb、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该菌对哌拉西林、卡那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为研究泡囊短波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泡囊短波单胞菌
16S
rDNA
耐药基因
药敏试验
Keywords
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rug resistance gene
drug sensitivity test
分类号
S852.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9.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囊短波单胞菌对鲫鱼的病理组织学损伤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桦
王利
李娟
傅芳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0,114,I0006,I0007,共6页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项目(CX2019SZ126)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16NZ0044)。
文摘
为探讨泡囊短波单胞菌对鲫鱼的各组织的病理性损伤,用从患病黄颡鱼分离的泡囊短波单胞菌人工感染鲫鱼。对感染鱼的肝脏、心脏、肾脏、脾脏、肌肉组织进行取材固定、H.E.染色,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被感染鱼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烂尾、鱼鳍基部出血溃烂、腹部肿胀出血、肛门红肿和鱼嘴出血。组织切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肝脏、脾脏、肾脏、肌肉和心脏,出现肿胀、充血、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本试验为探讨泡囊短波单胞菌对鱼的致病机制提供科学资料。
关键词
泡囊短波单胞菌
鲫鱼
病理组织学变化
Keywords
Brevendimonas vesicularis
Carassius auratus
pathological histology
分类号
R965.117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泡囊短波单胞菌致血流感染1例
孟凡民
时东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鱼源泡囊短波单胞菌16S rDNA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李娟
郑姚
王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泡囊短波单胞菌对鲫鱼的病理组织学损伤
张桦
王利
李娟
傅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