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跨文化语境看中国泛现代主义——一种阐释框架展望
1
作者
王一川
《外国语文》
1992年第3期17-23,共7页
泛现代主义是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文学中出现的被播散与消散的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它虽然是上述西方出口物的播散的产物,但毕竟发生在中国文化语境内,而后者具有使之消散的抵抗力量,从而显示与众不同风貌。无论是西方现代主义阐释...
泛现代主义是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文学中出现的被播散与消散的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它虽然是上述西方出口物的播散的产物,但毕竟发生在中国文化语境内,而后者具有使之消散的抵抗力量,从而显示与众不同风貌。无论是西方现代主义阐释框架还是后现代主义指标都不能用来行之有效地理解它。因而需要建立中国泛现代主义的独特阐释框架。这种阐释框架应当具有文学、艺术和文化三者互动的文化视界,建基于社会主义文化“盟主”与古典文化“父亲”及西方文化“富商”三方会谈的语境上,体现出修辞学、意识形态和文化途径在阐释上的一致,并且关注特殊的“第三世界文化”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现代主义
跨文化语境
西方
现代主义
社会
主义
文化
第三世界文化
中国文学
文化视界
西方文化
独特阐释
文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给新诗以现代化激励的“泛后现代主义”——80年代“后崛起”诗潮透视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德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整个80年代,新诗在躁动中度过。最引人注目的是,短短的十年,诗坛迅疾而全面地搬演了西方经由数百年文化准备才得以形成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诗学和创作,重复了台湾久已平静的“现代主义”的诗潮,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诗歌的...
整个80年代,新诗在躁动中度过。最引人注目的是,短短的十年,诗坛迅疾而全面地搬演了西方经由数百年文化准备才得以形成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诗学和创作,重复了台湾久已平静的“现代主义”的诗潮,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一大文学奇观。有人说,这是一场闹剧而已。有人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并且代表着新诗美学的最终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
现代主义
”
泛现代主义
“
现代主义
”
意识形态话语
80年代
新诗
现代
化
诗潮
中国当代诗歌
“朦胧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跨文化语境看中国泛现代主义——一种阐释框架展望
1
作者
王一川
出处
《外国语文》
1992年第3期17-23,共7页
文摘
泛现代主义是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文学中出现的被播散与消散的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它虽然是上述西方出口物的播散的产物,但毕竟发生在中国文化语境内,而后者具有使之消散的抵抗力量,从而显示与众不同风貌。无论是西方现代主义阐释框架还是后现代主义指标都不能用来行之有效地理解它。因而需要建立中国泛现代主义的独特阐释框架。这种阐释框架应当具有文学、艺术和文化三者互动的文化视界,建基于社会主义文化“盟主”与古典文化“父亲”及西方文化“富商”三方会谈的语境上,体现出修辞学、意识形态和文化途径在阐释上的一致,并且关注特殊的“第三世界文化”的独特性。
关键词
泛现代主义
跨文化语境
西方
现代主义
社会
主义
文化
第三世界文化
中国文学
文化视界
西方文化
独特阐释
文化途径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给新诗以现代化激励的“泛后现代主义”——80年代“后崛起”诗潮透视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德厚
机构
吉林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文摘
整个80年代,新诗在躁动中度过。最引人注目的是,短短的十年,诗坛迅疾而全面地搬演了西方经由数百年文化准备才得以形成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诗学和创作,重复了台湾久已平静的“现代主义”的诗潮,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一大文学奇观。有人说,这是一场闹剧而已。有人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并且代表着新诗美学的最终归宿。
关键词
“后
现代主义
”
泛现代主义
“
现代主义
”
意识形态话语
80年代
新诗
现代
化
诗潮
中国当代诗歌
“朦胧诗”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跨文化语境看中国泛现代主义——一种阐释框架展望
王一川
《外国语文》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给新诗以现代化激励的“泛后现代主义”——80年代“后崛起”诗潮透视
张德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