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高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57-59,共3页
文章客观描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表征,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分,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对策: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采取多种教育模... 文章客观描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表征,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分,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对策: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采取多种教育模式,注重互动式平等交流;增强网络素质和能力,消除师生的话语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主体 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存在的泛主体化批判——基于西方现代性观念的考察
2
作者 韩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4,255,共9页
西方启蒙现代性以来主客二元独立的认识论路线的绝对霸权地位,造成了自我概念理解的泛主体化,这是对本真性自我存在状态的遗忘与遮蔽。自我理解的泛主体化蕴含着客观物化的肢解自我真实存在的摧毁性力量,由此势必造成自我认同危机和价... 西方启蒙现代性以来主客二元独立的认识论路线的绝对霸权地位,造成了自我概念理解的泛主体化,这是对本真性自我存在状态的遗忘与遮蔽。自我理解的泛主体化蕴含着客观物化的肢解自我真实存在的摧毁性力量,由此势必造成自我认同危机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消极后果。要实现自我存在的泛主体化批判,就要扬弃事实与价值绝对二分的观念误区,开启解释学创设的自我与他者视阈融合的意义空间,在主体际性的平等承认关系中恢复自我存在的本真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存在 主体 虚无主义 视域融合 本真性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建明 王爱桂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33-36,42,共5页
构建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是破解全球性水危机的重要理论前提。人与水的关系主要有三大类型:即被动地依附和顺从关系、任意地征服和冲突关系、自觉的伙伴与和谐关系。第一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源于先民们形成的"以水为本、以水为师、人水... 构建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是破解全球性水危机的重要理论前提。人与水的关系主要有三大类型:即被动地依附和顺从关系、任意地征服和冲突关系、自觉的伙伴与和谐关系。第一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源于先民们形成的"以水为本、以水为师、人水合一、和谐共生"的水伦理观念,它是建立在前现代以主张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为特征的自然客体中心论哲学基础之上的;第二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是与人水交往中缺乏水伦理密切相关,而这归根结底是由近现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单一主体中心论所致。建设第三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有待于重构水伦理。后现代生态中心主义主张人们对水要怀有敬畏平等之心、履行关爱之责的水伦理观。但是,其赖以建立的泛主体论哲学依然难以彻底解答水伦理何以可能的难题;只有倡导和坚持以"主体—客体—主体"为关系结构的唯物主义交往实践论,方能合理构建起当代水伦理,进而为倡导人水和合、协同发展的水伦理走向实践,提供合法性、合理性和持久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伦理 客体中心论 主体中心论 泛主体论 交往实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罗尔斯顿自然内在价值论的理论困境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喜道 滕依蔓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35,共7页
罗尔斯顿的自然内在价值论认为,自然物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客观的,与人的主观兴趣、需要无关,人类有义务保护具有内在价值的自然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从这一基本观点进行推演,自然内在价值论将导致以下理论困境:价值主体的泛化及... 罗尔斯顿的自然内在价值论认为,自然物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客观的,与人的主观兴趣、需要无关,人类有义务保护具有内在价值的自然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从这一基本观点进行推演,自然内在价值论将导致以下理论困境:价值主体的泛化及客体的消融;价值衡量标准的缺失及价值取向的迷失;自然与社会的对立及内在价值历史性的终结。造成这些理论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罗尔斯顿企图抛开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来论证保护自然的伦理基础。批判性地分析罗尔斯顿自然内在价值论的理论困境,有助于理清自然内在价值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构建合理形态的环境伦理学开辟新的研究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内在价值 主体 价值取向 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