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积极思想
- 1
-
-
作者
徐祥民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0-65,共6页
-
文摘
马克思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指出:应该“公正地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表明: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积极方面是肯定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有些人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缺乏深刻理解,甚至有的同志曾认为,康德哲学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反动,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近来,一些同志注意实事求是地评价康德哲学,并发表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或专著,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但是,仍有不少同志一谈到康德哲学的积极意义以及它在哲学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总是心有余悸。原因在于康德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先验和不可知论,而且具有调和主义的特征。那么,应该如何从康德哲学本身出发,理解马克思那句话的深刻含义,以纠正对康德哲学理解中的偏见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
关键词
康德哲学
积极思想
马克思
法的历史学派
法国唯物主义
积极意义
唯心主义
法国革命
调和主义
可知论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 2
-
-
作者
王致钦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0-17,共8页
-
文摘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著作,诸如:《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等。在此期间,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后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继续扩大这一成果。
-
关键词
德国古典哲学
青年马克思
一百周年
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
哲学批判
法的历史学派
《德意志意识形态》
《神圣家族》
批判继承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