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何谓“法的信仰”——一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分析
- 1
-
-
作者
李海青
赵玉洁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博士后流动站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7,共7页
-
文摘
在现代性语境中,一种信仰要有效确立必须建基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世界,体现对普遍性公民权利的认肯与确证。这种孕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生活世界中、以权利的关注与维护为核心、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相涵容的信仰形态,可称之为"法的信仰"。法的信仰指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公民个体或社会群体在现实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基于自身的感受、体验与认知,对反映经济交往以及社会存在、发展必然规律的应然价值原则与权利要求的极度认同、真诚推崇、热忱捍卫与不懈追求。这种应然的价值原则与权利要求源生自经济领域,而衍生至整个政治、社会与文化领域,一般会通过具有时代内涵的学说体系得到总结与升华。在现代社会,法的信仰展示为一种包括发生机制、实现机制、文化机制与功能机制在内的整体性的机制建构。
-
关键词
法的信仰
公民权利
发生机制
实现机制
-
分类号
D0-0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法信仰:中国法律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令华
田成有
-
机构
云南大学法律系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2-86,共5页
-
文摘
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中国法律顺利带进21世纪,有很多事要做,诸如立法的、执法的、体制的、观念的等等。但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我们的困境在于没有树立法的信仰,出路也在于必须确立法的信仰。正如黑格尔说过:“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
-
关键词
法信仰
尊重法律
中国法律
法学家
依法治国
法学研究
法的信仰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人的现代化
终极价值
-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守法回归生活实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邓多文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2期102-110,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项目"‘基础课’课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17JDSZK007)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教学科研示范团队"项目(201758)
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普法教育的‘三位一体’实践新机制探究"(szkzy2016008)
-
文摘
法是社会生活规则,守法是社会生活实践,培育守法精神必须回归社会生活实践。在具体生活实践中,按照与生活密切程度即由近及远原则守法;在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守法的关系上,应遵循推己及人原则。由近及远与推己及人原则的深化与发展,要求从形式上维护法制的尊严与统一,进而在实质上信守法的基本价值。
-
关键词
生活实践
由近及远
推己及人
法制尊严与统一
法的信仰
-
Keywords
law-abiding spirit
life practice
near-and far-reaching
reciprocity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