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中的制度举措失焦化:特征、生成与优化--以中部地区C县“三治结合”实践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余泓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6,M0005,共13页
相较于内卷化、制度失灵、制度失准,制度举措失焦化更为精准地概括了乡村治理中的此类问题:某些制度举措虽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工具性绩效,但却未能聚焦于制度本身的核心载体与价值要求。这种失焦化体现在“三治分离”、自治民生化、法... 相较于内卷化、制度失灵、制度失准,制度举措失焦化更为精准地概括了乡村治理中的此类问题:某些制度举措虽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工具性绩效,但却未能聚焦于制度本身的核心载体与价值要求。这种失焦化体现在“三治分离”、自治民生化、法治秩序化、德治行政化等方面。从基层治理实践看,干部价值观念错位、现有考评机制压力、群众需求异化是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制度举措的失焦化,又将进一步强化行政依赖、经费依赖,带来治理理念的错位。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规范与理性选择有助于揭示其生成机制,而治理过程的价值融入、制度创新的科学评价、群众主体性与乡村内生性的凸显,有助于改善失焦化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三治结合” 制度举措失焦化 自治民生化 法治秩序化 德治行政化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