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治概念的历史性诠释与整体性建构——兼评“分离的法治概念”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永坤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2,共9页
法治是文明社会的首要政治法律原则,法治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宪制性、整体性概念。因此,法治这一重要概念需要从三重历史视角来作整体性诠释与建构。在法治语义史上,法治的初始含义是法律的普遍效力与法的“德性”的统一;在法治实践史上,... 法治是文明社会的首要政治法律原则,法治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宪制性、整体性概念。因此,法治这一重要概念需要从三重历史视角来作整体性诠释与建构。在法治语义史上,法治的初始含义是法律的普遍效力与法的“德性”的统一;在法治实践史上,法治或表现为宪法统帅下的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的统治,或表现为权利法主治,或正义法主治;在法治原则发展史上,法治表现为一系列形式性原则与实质性原则的统一体。法治的这一概念史昭示人们,法治的形式要素具有手段意义,实质要素具有目的意义,两者不可分离。没有形式要素,实质要素便无以表达,无法运作;实质要素又是基础性要素,“形式”是“实质”的形式化,没有实质要素,形式就是无源之水,就失去意义,特权加暴力的形式化与法治无缘。法治的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两者都从对方获得正当性证明,并从对方获取其意义,“法性/法德”正是法治的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的交汇点。摒弃形式与实质“分离的法治概念”,确立整体性法治概念是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概念 良法 权利法 正义法 法治原则 德性 整体性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概念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吕鹤云 秦润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24-28,共5页
在人类社会的长河里,法治是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表现。从治国的制度考查,大体经过神治阶段、人治阶段、法治阶段。从吏治的方式考查,大体有以神治官、以王治官、以官治官、以法治官等几种类型。从防治官员腐败的方法考查,大体分为五级,... 在人类社会的长河里,法治是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表现。从治国的制度考查,大体经过神治阶段、人治阶段、法治阶段。从吏治的方式考查,大体有以神治官、以王治官、以官治官、以法治官等几种类型。从防治官员腐败的方法考查,大体分为五级,即最低级:实行贤人政治;较低级:酷刑惩治贪官污吏;中庸:实行自我调节,防患于未然;较进步:实行君主立宪制;最激进:以法治取代人治。从以上三方面考查可以看出:治国理论、制度最终汇流于法治,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废止人治 法治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典到AI:论马克思主义法学视阈下的法治观
3
作者 项萌 刘玄龙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能否厘清法治的概念,取决于研究时选用的立场或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界定法治概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基于原理中辩证观和发展观对法治概念进行探赜,可得出三个“不存在”的基本结论,即不存在“普世”的法治概念、不存... 能否厘清法治的概念,取决于研究时选用的立场或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界定法治概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基于原理中辩证观和发展观对法治概念进行探赜,可得出三个“不存在”的基本结论,即不存在“普世”的法治概念、不存在静止的法治概念、不存在守旧的法治概念。对发展过程加以究微,不难发现法治概念的动态属性,主要表现为两种“阶段性”的显著特征。历史上的法治概念,可以说是“过去未去”,古典法治虽未包含近代法治的所有内涵但不妨碍其成为理解法治概念的重要阶段。对于未来法治概念的新发展,一方面因不甚知晓而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则深刻意识到AI法治的“未来已来”。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在立法、司法、执法上均反映出一些特殊性并衍生出系列壅塞,超越了对法治概念内涵的一般认知,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作出理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治概念 古典法治 AI法治 人工智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法治”概念之“谬误” 被引量:6
4
作者 魏治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191-192,共5页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概念无疑是经典的并且是影响深远的,但其对于现代法治的正向影响并不是建立在对亚氏法治概念内涵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而是建基于现代人对亚氏法治概念的"误解"之上,因为亚氏法治概念本身是在具有...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概念无疑是经典的并且是影响深远的,但其对于现代法治的正向影响并不是建立在对亚氏法治概念内涵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而是建基于现代人对亚氏法治概念的"误解"之上,因为亚氏法治概念本身是在具有法治表象的语词掩盖之下的"德治"。作为对法学理论概念和命题的知识追求,我们必须保持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统一,才有可能将一切本质上有害于法治的思想遗产拒之于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法治概念 谬误 德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理论体系 被引量:8
5
作者 范进学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共21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法治法理思想,并形成了思想深刻、内容完整、体系宏大、逻辑严密的法治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具体包括法治概念论、法治本质论、法治目的论、法治精神论、法治规范论、法治体系论、法治方法论、法治教...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法治法理思想,并形成了思想深刻、内容完整、体系宏大、逻辑严密的法治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具体包括法治概念论、法治本质论、法治目的论、法治精神论、法治规范论、法治体系论、法治方法论、法治教育论、法治信仰论、法治自信论、法治文化论等。前五论阐明了法治内在与外在的理论与制度的本体问题,概念论阐释法治是什么,本质论诠释法治的政治方向与定位,目的论解决法治的意义与归属,精神论阐明法治的灵魂何谓,规范论则为作为理想、理念、价值的法治找到安身立命的制度载体。因此,前五论关乎法治的内在道德与外在规范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原理。后六论阐释了法治的全过程、全领域的运行过程及其规律,解决法治的目的、精神、本质、规范何以实现以及怎样实现的战略、战术与策略问题:体系论确立了法治建设的目标与法治运行规律,方法论解决了法治战略目标如何实现的路径、方法、方式问题,教育论解决了法治何以使人尊法守法用法的问题,信仰论解决了人们对待法治的根本道德态度、道德习惯与道德义务问题,自信论解决了人们对待本国法治的信心与内在认同问题,文化论阐释了法治的意识形态构成与人文精神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概念 法治精神 法治规范体系 法治信仰 法治十一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历史进程、概念内涵和基本要求
6
作者 刘旺洪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9,共5页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均简称“决定”)这一“决定”无论在党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成为...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均简称“决定”)这一“决定”无论在党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关键词。为此,本刊专门以此为题刊发一组笔谈,共五篇。其中,第一篇从总体上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解框架,第二、三、四、五篇则分别从立法体制、政府内部权力、刑事司法中律师角色和以德治国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各个侧面。旨在通过诠释“决定”中的法治概念来理解“决定”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 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 法治概念 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谈:现代法治的精神 被引量:12
7
作者 江平 季卫东 《交大法学》 2010年第1期1-21,共21页
现代法治的本质在于防止国家权力侵害个人权利主持人"法治国家"、"市民社会"等概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以2009年开始中国提前介入全球治理的新时代为背景,从中国与世界对话的角度来... 现代法治的本质在于防止国家权力侵害个人权利主持人"法治国家"、"市民社会"等概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以2009年开始中国提前介入全球治理的新时代为背景,从中国与世界对话的角度来看,结合具体的国家制度,还有超越国界的市民互动关系,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法治"、"法治国家"这些概念?江平我觉得我们现在所讲的法治国家概念是从西方传播而来的,因为我们儒家社会中没有现在所讲的法治国家,所谓的法家里面体现出的思想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法治国家的思想。如何理解法治国家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侵权责任法 全球治理 律师业 法治概念 江平 政治体制改革 市民社会 法治秩序 中国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美法治 被引量:3
8
作者 易显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8,共8页
描述并批判三种不完善的法治概念的通行表述:法治即对抗政府强制性威权之盾(戴西的观点);法治即更高正义法规则之治;法治即规则之治或规则之法。尝试给出了法治概念更"全面"的说明:两种不完美的法治模式(高压法治和法外法治)... 描述并批判三种不完善的法治概念的通行表述:法治即对抗政府强制性威权之盾(戴西的观点);法治即更高正义法规则之治;法治即规则之治或规则之法。尝试给出了法治概念更"全面"的说明:两种不完美的法治模式(高压法治和法外法治)和"完美法治",即法律作为自发行动之终极动因。完美法治要求法律的存在或法律的概念要与作为自觉行为根本动因的法律以及法治的状况共同存在相一致。每种观点的核心原则将予以介绍、评议,进而适用到国际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概念 国际法治 完美法治 自发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的法理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晴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5-49,共5页
关键词 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理学研究 法治概念 自然法 法制建设 法律意识 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法治及法治环境的内涵 被引量:6
10
作者 城市法治环境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课题组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共6页
对正在形成之中的城市法治环境理论体系来说,对基本概念的诠释和厘清是建立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概念体系的必经程序。当代国内法学界多数学者对法治的解释主要还不在于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侧重于对法治要义的揭示。法治实际上可以从实... 对正在形成之中的城市法治环境理论体系来说,对基本概念的诠释和厘清是建立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概念体系的必经程序。当代国内法学界多数学者对法治的解释主要还不在于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侧重于对法治要义的揭示。法治实际上可以从实体价值和形式价值两方面来界定。法治是一个价值性很强的概念。法治既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一种现实化的、可操作的客现运动。法治环境则指存在法治主体之外,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法治建设、法治过程与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界定城市法治环境的范围时,还要更多着重于与法治建设本身联系最紧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概念 法治环境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制和法治要并驾齐驱——论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1
作者 朱次凡 《湖湘论坛》 1991年第2期43-45,共3页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我们国家里。已经有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口号,再提“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口号就没有必要了,甚至会造成理论(?)实践上的混乱。我的看法正好相反,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和法治是并行不悖的,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有其深刻...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我们国家里。已经有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口号,再提“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口号就没有必要了,甚至会造成理论(?)实践上的混乱。我的看法正好相反,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和法治是并行不悖的,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群众 人民当家作主 法律意识 社会秩序 法治观念 《邓小平文选》 法制建设 政治需要 法治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的“贫困意识”及其表现
12
作者 姚庆 《理论与改革》 1987年第3期63-,共1页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形成的传统意识的沉垢,在历史上未受过任何大的洗涤。共和国的建立对中国的大部地区的传统意识产生了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触动,发生了一些根本的转变。然而,以散居、村落、小城镇等构成的贫困地区,其经济、科技...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形成的传统意识的沉垢,在历史上未受过任何大的洗涤。共和国的建立对中国的大部地区的传统意识产生了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触动,发生了一些根本的转变。然而,以散居、村落、小城镇等构成的贫困地区,其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远未达到使传统意识的深层产生强烈震荡的那种程度,仅有些表层的波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观念 体制改革 民众意识 法治概念 生产观念 关系链 思维意识 组织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