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法律作为修辞——法治时代的思维特征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金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83,共10页
鉴于我国司法过程中政治修辞、道德修辞的过度使用,部分学者主张在法治社会中应该把法律作为修辞来构建法治时代所需要的法律思维方式。把法律作为修辞要求法律人在进行法律思维的时候,把法律概念当成思维的关键词,应该把法律规范当成... 鉴于我国司法过程中政治修辞、道德修辞的过度使用,部分学者主张在法治社会中应该把法律作为修辞来构建法治时代所需要的法律思维方式。把法律作为修辞要求法律人在进行法律思维的时候,把法律概念当成思维的关键词,应该把法律规范当成思维的根据,运用法律逻辑和修辞的方法证成、表述法律命题。把法律作为修辞的问题意识除了要抑制过度的政治、道德修辞外,还针对法律人思维过程中的法律沉默,要彰显思维过程中的法律话语的权威;要在法律思维中把逻辑与修辞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司法更讲法说理。在法律思维中树立把法律作为修辞的观念,对法律文化的重建,特别是对法治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修辞 法律逻辑 法律思维 法律方法 法治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时代下化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策略--评《企业常见法律问题解析与风险防控》
2
作者 刘炳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9-I0009,共1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企业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必须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企业的管理、运营都应以法律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细化管理,用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企业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必须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企业的管理、运营都应以法律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细化管理,用科学、法治的手段来提升管理水平,绝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学法用法懂法,才能依法经营,才能用法律武器来应对防控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走上法治化的道路,才会保持企业可持续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反法律 世界经济体系 法治时代 法治经济 风险防控 学法用法 化工企业 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法治观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
作者 徐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3,共3页
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客观需求,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对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法治观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和法... 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客观需求,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对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法治观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与加强社会合作、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建立法治教育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以实现新时代法治观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法治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意蕴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观下城市山体保护法制创新——以三亚市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杜群 杜殿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4,共10页
习近平阐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新时代生态法治观。这一新的法治观不仅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更是一种实践论。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山体是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多元功... 习近平阐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新时代生态法治观。这一新的法治观不仅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更是一种实践论。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山体是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多元功能。根据对三亚市山体保护的经济动因的分析,发现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兴起推动了城市国土空间利用向山体挺进,导致山体资源不合理利用与城市生态功能失调。目前我国各类资源立法按照水、林、地、矿产等环境因子对山体进行类别化保护,缺乏整体性理念和法律实施的针对性,法律管制严重失灵。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观指导下,三亚市首批地方性法规之一的《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2016)创新了山体保护法律体制机制,即坚持山体资源开发与山体空间和功能保护相协调的立法原则、建立统一的山体保护管理体制、实行山体资源的共管共治共享,通过立法调整了山体保护与山体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山体资源保护专门立法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观的有力践行,为我国其他浅丘地区城市山体保护立法和法律制度创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 山体资源 城市生态系统 法律保护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3.0时代”背景下的“法治中国”
5
作者 鲍禄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30-37,共8页
按照时间顺序和发展内容,可以对现代法制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分别用"法律1.0时代""法律2.0时代"和"法律3.0时代"来标识。当代世界,以各国的国家法、国与国的国际法和区域一体化的超国家法为三种法律形态... 按照时间顺序和发展内容,可以对现代法制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分别用"法律1.0时代""法律2.0时代"和"法律3.0时代"来标识。当代世界,以各国的国家法、国与国的国际法和区域一体化的超国家法为三种法律形态,已经步入"法律3.0时代"。三种形态共存构成了全球法律复杂多样的面貌,三者之间的互动使得其中任一类型法律的属性、存在和运行,都会直接受到其他两个的作用和影响。我国目前面临从"法律1.0时代"到"法律3.0时代"三重任务叠加的情形。向内,这指向从民主与法制到"法治中国"的全面建设;向外,这意味着应对、合作、参与全球性的法律秩序建设,其中包括法律规则制度、甚至原则理念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法制 法律3 0时代超国家法法治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思想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吕忠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3,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协同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协同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政绩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公平正义观。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的理论品质主要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法治道路的深厚理论自信,以绿色执政引领中国"强起来"的深邃政治智慧,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特性,回应人民对美好环境的新期待的为民情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之意,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 生态法治建设 生态法治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莹 张森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2,共5页
随着网络的极速发展,对社会治理的新挑战应运而生,使得新时代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法治思想是加强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充分认识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网络法治文化置于马克思... 随着网络的极速发展,对社会治理的新挑战应运而生,使得新时代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法治思想是加强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充分认识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网络法治文化置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进行解构,有助于探析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成因,触及网络法治文化的精神内核,从法律体系、法治实践、监管模式和宣传引导等层面探索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法治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法治思想 网络法治 法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湿地保护走进法治新时代 被引量:9
8
作者 卢燕 《绿色中国》 2022年第3期8-17,共10页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7章65条,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专门立法。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正式出台,...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7章65条,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专门立法。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国湿地保护由此开启历史新纪元,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至此,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野生动物保护领域都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标志着四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初步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湿地保护 历史新纪元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专门立法 法治时代 法律保障体系 相对完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法治思想中的权力制约思想
9
作者 齐向晖 《河北农机》 2021年第9期167-168,共2页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新时代法治思想中关于权力制约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权力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要求必须通过法治的方式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以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长效腐败预防机制。在实践运用上...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新时代法治思想中关于权力制约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权力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要求必须通过法治的方式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以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长效腐败预防机制。在实践运用上,“权力进笼”的制约思想贯彻于制度设计、施行以及评估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法治思想 权力制约 制度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保护正式进入法治新时代
10
《绿色中国》 2022年第11期3-3,共1页
2022年6月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 2022年6月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水资源、生物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湿地保护法》的出台,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基因库 党的主张 湿地保护 蓄洪防旱 法治时代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保护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玉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6,共9页
公民文化是伴随着社会—国家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公民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样态,与民主政治的治理架构相伴而生。在当代社会实践中,集中体现为一种以权利为本位的、开放的、民主参与的、多元统一的理性文化。公民文化对法治建设具有... 公民文化是伴随着社会—国家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公民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样态,与民主政治的治理架构相伴而生。在当代社会实践中,集中体现为一种以权利为本位的、开放的、民主参与的、多元统一的理性文化。公民文化对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身份、国家认同以及权利意识都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伴随着社会性"活法"(全球法)秩序的自发扩展,发展中国家人们刚刚熟悉并努力建构的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后法治时代的诸多挑战,其结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背景 公民文化 法治秩序 活法 法治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法律风险控制理论研究——评《合同法律风险管控节点例析与实务操作》 被引量:2
12
作者 宗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113,共2页
法治时代,精通法律知识,并遵循法律的要求、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己方权益,成为企业等市场主体立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订立及履行合同,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常见且普遍的法律行为,是企业通过法律文本的确认,约束己方与合作方行为... 法治时代,精通法律知识,并遵循法律的要求、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己方权益,成为企业等市场主体立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订立及履行合同,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常见且普遍的法律行为,是企业通过法律文本的确认,约束己方与合作方行为,促进交易达成,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风险,如果不注意防范,未及时应对,则可能给他方以可乘之机,导致己方深陷危机,损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管理过程 合同法律风险 法治时代 市场主体 履行合同 控制理论研究 法律文本 实务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