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法治指数的理论维度及实践走向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德淼 康兰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35,共5页
如何量化考核、综合评价一个地区的法治化水平,是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地方法治指数的方兴未艾,就是其中的有力探索和见证。法治指数旨在借助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建立一个用具体数值来客观评价地区的法治发展整体状况的... 如何量化考核、综合评价一个地区的法治化水平,是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地方法治指数的方兴未艾,就是其中的有力探索和见证。法治指数旨在借助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建立一个用具体数值来客观评价地区的法治发展整体状况的量化标准和评估体系,以此来直观具体的反映地区的法治建设水平,体现社会的法治满意度。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上,反思性地思考地方法治指数的法治的法理逻辑,深入挖掘其理论渊源,有助于从方法维度更有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法治指数,也有助于从路径向度理性而稳妥地推动地方法治指数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法治指数 量化法治 法治政府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法治指数设立的规范化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汪全胜 黄兰松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105,共8页
法治指数就是法治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为确立法治水平的科学评价指标,引入了法治指数。自2006年开始,我国浙江余杭、香港、广东等地开展了法治指数评估的实验。但对于法治指数设计的规范化没有形... 法治指数就是法治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为确立法治水平的科学评价指标,引入了法治指数。自2006年开始,我国浙江余杭、香港、广东等地开展了法治指数评估的实验。但对于法治指数设计的规范化没有形成共识,当代中国的法治指数设计要考虑建立法治的共识、加强法治评估的顶层设计、协调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的关系、确立合理的指标权重等,实现法治指数设计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指数 顶层设计 法治评估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指数的中国引入:问题及可能进路 被引量:29
3
作者 汪全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4,共13页
法治指数是用来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状况或水平的量化指标体系。作为评估工具的运用,它最早产生于美国国际开发署创建的《民主与治理评估框架》以及世界银行的《全球治理指数》报告中,后世界正义工程确立了独立的"法治指数"... 法治指数是用来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状况或水平的量化指标体系。作为评估工具的运用,它最早产生于美国国际开发署创建的《民主与治理评估框架》以及世界银行的《全球治理指数》报告中,后世界正义工程确立了独立的"法治指数"并为世界各国所借鉴。我国一些地方如香港、余杭进行了综合的法治指数评估实践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创立的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评估的专项法治指数评估实践。法治指数及其评估实践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法治指数的意义缺失、法治指数的公信力不够、法治指数评估机制不完善等,我国需要在借鉴国际、国外的法治指数设立及评估经验后,正视法治指数及其评估实践中的缺陷与不足,完善我国法治指数的评估机制体制,推动我国法治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指数 法治评估 评估模式 评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的测量:世界正义工程法治指数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孟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5,共11页
法治指数是对法治理念的指数化塑造。世界正义工程基于实证化的法治理论和统计指数方法论,对法治理论进行了概念化和操作化界定,发展出了评估法治效果的因子体系和具体变量,目前测量法治的因子内容有九个方面:有限的政府权力、腐败的缺... 法治指数是对法治理念的指数化塑造。世界正义工程基于实证化的法治理论和统计指数方法论,对法治理论进行了概念化和操作化界定,发展出了评估法治效果的因子体系和具体变量,目前测量法治的因子内容有九个方面:有限的政府权力、腐败的缺席、开放的政府、基本权利、秩序与安全、监管执行、民事司法、刑事司法、非正式司法。变量数据来自调查和事件统计,专业人士和广大公众均为评估主体,指数得分通过权重的均等分配和线性计算法加总而成;指数的信度、协调性和稳健性等等也接受了外部统计审查,以保障其科学性和公信力。该法治指数完整地阐释了法治定量评估的运行过程,只是目前还存在调查取样不足的问题。该指数的建构方法值得中国法治评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评估 法治测量 法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指数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100,共5页
作为复杂社会现象的量化评估形式,法治指数的建构与应用已成潮流和趋势。中国式法治指数目前仍需解决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是法治的概念化问题,亦即合理界定法治指数的评价对象及其评估范围,准确厘清与相容概念和相邻概念的复杂关... 作为复杂社会现象的量化评估形式,法治指数的建构与应用已成潮流和趋势。中国式法治指数目前仍需解决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是法治的概念化问题,亦即合理界定法治指数的评价对象及其评估范围,准确厘清与相容概念和相邻概念的复杂关系。其次是法治指数的科学建构问题,不仅应考虑替代测量的相关性问题,还有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的可靠性问题,同时,法治指数的建构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后在法治指数的应用方面,则需认真对待比较之可能性以及改革导向的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指数 法治评估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指数的全球经验与本土化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游腾飞 高奇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7,共6页
国内外学者已经在法治功能和概念构成两个维度上对法治的内涵进行了数个世纪的讨论。近几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化和数量化趋势为法治这一传统研究领域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在数理量化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西方学界将法治知识进行了指数... 国内外学者已经在法治功能和概念构成两个维度上对法治的内涵进行了数个世纪的讨论。近几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化和数量化趋势为法治这一传统研究领域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在数理量化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西方学界将法治知识进行了指数化阐释,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西方现有的法治指数在价值观、测量规模、法治概念化、测量手段、数据聚合和功能导向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法治政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进行了法治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然而,现阶段国内的法治指数方案,在价值理念、社会功能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可改善空间。在吸收国内外法治指数成果的基础上,一些研究尝试推动了新的法治指数研发工作,该法治指数包括法治制度创设机制、法治手段实现机制、法治思维培育机制和法治政府效果评价等四个一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理论 法治指数 全球经验 本土化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法治指数建设中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翀 《法治研究》 2016年第5期141-149,共9页
"法治中国"所处时空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需要的法治是一种同时吸收了形式法治、实质法治和程序法治合理因素的综合型法治,这种综合型法治是我们思考法治指数建设的前提和出发点。在法治指数的具体设计中,需要注意区分法治效果... "法治中国"所处时空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需要的法治是一种同时吸收了形式法治、实质法治和程序法治合理因素的综合型法治,这种综合型法治是我们思考法治指数建设的前提和出发点。在法治指数的具体设计中,需要注意区分法治效果指数与法治促进指数及主观法治指数与客观法治指数并分别协调好这两对指数相互间的关系。而就指数的利用而言,则需要清楚量化的法治指数并非如同其最终表现出来的那个数字一样是完全精确的,法治指数中指标体系建构的可操纵性、具体考核标准意义的多维性等原因都导致法治指数最多只具有有限的客观性因而在运用时不宜绝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指数 效果指数 促进指数 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指数量化评估的探索与思考——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虎林 《法治研究》 2012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本文通过回顾杭州市余杭区近年来在法治指数评估和法治建设方面的实践举措,研究余杭法治指数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讨法治指数的应用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 本文通过回顾杭州市余杭区近年来在法治指数评估和法治建设方面的实践举措,研究余杭法治指数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讨法治指数的应用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指数评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下一步在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中,科学运用法治评估手段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 法治建设 法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刑事法治指数的创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曾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4,共11页
为创制一种全面、客观、科学的刑事法治指数,首先,需要从刑事法治专家评估和普通公众评估两个层面建立全面的研究构想和假设。根据研究构想和假设,创设刑事法治专家评估和普通公众评估两种类型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收集刑... 为创制一种全面、客观、科学的刑事法治指数,首先,需要从刑事法治专家评估和普通公众评估两个层面建立全面的研究构想和假设。根据研究构想和假设,创设刑事法治专家评估和普通公众评估两种类型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收集刑事法治专家调查有效样本1312个,普通公众调查有效样本1289个。其次,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基础上,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创建刑事法治专家评估指数、普通公众评估指数结构方程模型和二阶单因素模型;通过检验,刑事法治专家评估10个研究构想和理论假设中,有5个被验证有效;普通公众评估6个研究构想和理论假设中,有4个被验证有效。再次,根据被有效验证的研究构想和理论假设,创建刑事法治专家评估指数、普通公众评估指数二阶单因素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客观得出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数权重。最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创制中国刑事法治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治 法治指数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法治环境指数:评价体系与广东实证 被引量:46
10
作者 郑方辉 王正 魏红征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4-223,256,共11页
营商法治环境指数是衡量营商环境的标尺,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坐标,体现"法治化"的价值导向和"以评促建"的工具理性。基于独立第三方立场,构建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专家评议、企业满意度、公众满意度)于一体,包括营... 营商法治环境指数是衡量营商环境的标尺,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坐标,体现"法治化"的价值导向和"以评促建"的工具理性。基于独立第三方立场,构建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专家评议、企业满意度、公众满意度)于一体,包括营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4个维度、13项二级指标及50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适应性。将其运用于2017年度广东省的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全省营商法治环境指数为0. 7441,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指数明显高于粤东西北地区,表明法治环境与营商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从结构分析的视角,提升营商法治环境指数,应坚持法治导向,落实减税降费的财政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权益,将企业满意度作为检验营商法治环境的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法治指数 法治评价 正相关 企业满意度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社会指数:评价主体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玮 郑方辉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法治社会指数是衡量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量化参数。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影响评价的公信力,指标体系决定评价的科学性。基于法治的价值导向及其不易测量的技术属性,评价主体与指标体系存在密切关系。借鉴境外的做法,服务于评价... 法治社会指数是衡量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量化参数。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影响评价的公信力,指标体系决定评价的科学性。基于法治的价值导向及其不易测量的技术属性,评价主体与指标体系存在密切关系。借鉴境外的做法,服务于评价目的,构建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专家评议与公众满意度相匹配的指标体系具有科学依据及操作上的可行性。现实条件下,由人大或法学会作为评价主体,政法部门协助,委托第三方独立实施是法治社会评价较为理想的模式,评价维度指向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和全民守法。同时,应开放评价权,推进独立第三方评价,扩大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法治指数 评价主体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法治建设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以余杭、昆明两地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易卫中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32,共7页
余杭、昆明两地是我国内地正式对外发布过法治指数的地区。两地在法治评估的主要目标、评估指标设计、计算方法、主导评估运行的主体等方面存在共性,在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具体指标选择的侧重点及指标权重、评估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通... 余杭、昆明两地是我国内地正式对外发布过法治指数的地区。两地在法治评估的主要目标、评估指标设计、计算方法、主导评估运行的主体等方面存在共性,在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具体指标选择的侧重点及指标权重、评估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两地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法治指标体系设计不够准确;指标体系内容和结构上存在缺陷;法治评估主体缺少中立性。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法治建设评估体系建构过程中,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评价内容上应突出地方特色,并逐步建立中立的社会评价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法治建设 余杭法治指数 昆明法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测量法治 被引量:3
13
作者 斯文-埃里克.斯坎宁 游腾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2,共5页
现有的西方主流法治指数在测量规模、法治概念化、测量手段、数据聚合以及相关分析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不同,这些不同之处导致了法治指数评估形式的差异。虽然西方法治指数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法治指数仍然在法治概念... 现有的西方主流法治指数在测量规模、法治概念化、测量手段、数据聚合以及相关分析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不同,这些不同之处导致了法治指数评估形式的差异。虽然西方法治指数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法治指数仍然在法治概念化、数据来源、数据编码以及数据聚合过程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使其对同一个国家的法治测评难以得出相近的测量结果。因此,在构建和使用法治测量指数时,学者们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出现上述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指数 法治指数测量 法治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社会第三方评价:体系、实证与审视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方辉 罗骁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共8页
法治社会评价是可量化的社会正义,评价赋予法治的生命力。基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命题,从法的运行的全流程视角,构建涵盖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等四个维度,包括客观指标和专家评议、... 法治社会评价是可量化的社会正义,评价赋予法治的生命力。基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命题,从法的运行的全流程视角,构建涵盖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等四个维度,包括客观指标和专家评议、公众满意度等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法治社会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运用这一体系在广东省的实证研究显示,2015年度"法治广东"指数为75.23,其中:客观指数(85.90)与公众满意度(54.18)及专家评议结果(72.19)反差明显。审视这一现象,应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有效提升地方政府"法治满意度",同时,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价主体,增强法治社会评价的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法治指数 指标体系 第三方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评估主体的模式探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汪全胜 《法治研究》 201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法治评估主体是指组织、发起、实施以及参与法治评估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众等,它是法治评估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法治评估主体模式一般划分为三类主体:一是组织与发起法治评估的主体;二是实施具体法治评估过程的主体;三是参与法治... 法治评估主体是指组织、发起、实施以及参与法治评估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众等,它是法治评估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法治评估主体模式一般划分为三类主体:一是组织与发起法治评估的主体;二是实施具体法治评估过程的主体;三是参与法治评估过程的主体。法治评估主体模式与法治评估相伴产生,但因其性质,不同类型的法治评估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倾向,对法治评估结果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在我国法治评估的主体模式存在组织与发起主体的内部性、实施主体的非独立性、参与主体的非周全性等不足,需要建立独立第三方作为评估的发起与组织主体、各种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估委员会或评估小组作为评估的实施主体,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引入独立民意机构参与评估等制度,完善我国的法治评估的主体模式,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评估 评估主体 评估主体模式 法治指数 法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视域下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的“前世今生”及应然范式研究
16
作者 郑妮 席耀军 《党政研究》 2015年第6期89-95,共7页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治政府实践正如火如荼,作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有力"抓手",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如何促进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运行,关乎法治政府乃至法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治政府实践正如火如荼,作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有力"抓手",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如何促进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运行,关乎法治政府乃至法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愿景是为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提供技术支撑,并监督政府权力行使,为政府的权力约束绘制更清晰的蓝图。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却面临着"虚""实"交错的指标建构,"国际""国家""地方"交错下的指标构建等缺陷。对政府的法治建设水平进行指标性评估,需要辅之以合理的评估方案。厘清相关概念,明确基本的评估原则,合理选取相关指标,科学配置权重,理顺适用关系,把握操作规则,严谨检查机制等等,正是法治政府评价体系的应然范式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法治指数 指标体系 建构主义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依法治国论坛暨实证法学研究年会(2019)”在郑州举行
17
作者 向长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10月13日,“全面依法治国论坛暨实证法学研究年会(2019)”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国家法治指数(河南)协同创新基地协办来... 10月13日,“全面依法治国论坛暨实证法学研究年会(2019)”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国家法治指数(河南)协同创新基地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天津大学法学院、各地社会科学院以及地方法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 法学研究所 地方法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治指数 实证法学 郑州市金水区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