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
1
作者 黄金蓉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5期161-163,共3页
基层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进行社会治理是推动城乡法治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思维培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 基层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进行社会治理是推动城乡法治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思维培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新时期深入推进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和原则并寻找有效培养路径,对于提升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和教育,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法治素养和较强用法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才能更好地应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复杂挑战,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稳步前进,为吉林省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治理 农村基层干部 全面依法治 法治思维能力 基层干部队伍 培养路径 乡村振兴 法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印发
2
作者 《云南农业》 2021年第10期9-9,共1页
8月2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强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农业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确立了坚... 8月2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强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农业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确立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深度融合等六项原则,明确到2025年实现普法工作机制体系更加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能力明显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显著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等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宣传教育 习近平法治思想 问题导向 法治思维能力 法治意识 机制体系 深度融合 普法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对法制教育目标要求的新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欧阳庆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85-88,共4页
法制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也包含着对法制教育的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培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法制教育经验的总... 法制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也包含着对法制教育的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培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法制教育经验的总结,也是目前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对全社会法治理想的期待。当前法制教育的着力点可以从各级领导干部着手,通过在思想认识上不断强化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育内容上丰富法律知识素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育以及加强法治方式的实践运用几方面来逐步养成法治思维,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法制教育 法治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