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治思维方式的确立与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森年 张光紫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67-75,99,共10页
确立法治思维方式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法治思维方式的第一要义是程序思维,其核心是宪法思维。确立法治思维方式,针对的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则尤为重要和紧迫。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学法动力不足、尊法观... 确立法治思维方式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法治思维方式的第一要义是程序思维,其核心是宪法思维。确立法治思维方式,针对的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则尤为重要和紧迫。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学法动力不足、尊法观念不强、守法自觉不够、用法能力不高的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法治思维方式的确立,进而影响了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因此,学习法律知识,投身法治实践;注重法治考核,强化社会监督;建设法治文化,营造法治环境,是提高干部法律素养,确立法治思维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方式 法治 程序思维 宪法思维 现实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的培育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楚庭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用法治精神来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核心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重大和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作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未来主体和生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用法治精神来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核心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重大和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作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未来主体和生力军,培养他们"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的法治思维方式将会在社会和国家范围内发生蝴蝶效应。而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状况不容乐观,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协同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思维方式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安全生产依法治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琦 代海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05-209,共5页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新时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势在必行。从我国当前安全生产法治建设现状入手,从立法、执法等角度分析当前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新时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势在必行。从我国当前安全生产法治建设现状入手,从立法、执法等角度分析当前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安全生产依法治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执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等,为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安全生产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兼论增强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的路径 被引量:6
4
作者 丁祖年 《法治研究》 2014年第2期3-9,共7页
当前改革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突现了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需要把法治作为最适合最可靠最有效的理念和方式运用到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把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并作... 当前改革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突现了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需要把法治作为最适合最可靠最有效的理念和方式运用到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把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并作出具体部署,而且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设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和各项任务、举措,通篇体现着法治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发挥好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要重点在实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结合、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等方面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助推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
5
作者 赵子龙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7,共2页
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以档案法治建设为核心,旨在实现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档案事业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契合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总... 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以档案法治建设为核心,旨在实现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档案事业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契合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档案工作提出“三个走向”重要论述,其中“走向依法管理”深刻揭示了档案事业现代化是法治的现代化。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对档案法治现代化提出了全面、系统、创新的要求,档案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因此,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档案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辅以相关的配套支持措施,从而有力推进中国式档案法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档案法治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管理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文化视角下官民矛盾的预防化解之道 被引量:4
6
作者 邹焕聪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67,共4页
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矛盾凸显期,诸多社会矛盾频发,其中官民矛盾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从法治文化的视角看,官员治民文化与依法治官文化的矛盾、官文化至上与公民权利意识的碰撞、实体法治文化... 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矛盾凸显期,诸多社会矛盾频发,其中官民矛盾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从法治文化的视角看,官员治民文化与依法治官文化的矛盾、官文化至上与公民权利意识的碰撞、实体法治文化与程序法治文化的对立,以及公权力主导与民主参与期待的冲突是当下中国官民矛盾频发的主要成因。要实现官民矛盾的预防化解,就必须在法治理念上,从官员治民向依法治官转变;在法治关系上,由官民对抗型关系发展到官民合作型关系;在程序价值上,从实体法文化发展到实体法文化与程序法文化并重;在法治路径上,由官员主导发展到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官民矛盾 法治思维方式 预防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政府建设 被引量:5
7
作者 任进 《行政管理改革》 2014年第7期56-59,共4页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在此基础上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并以法治方式推进。
关键词 转变政府职能 简政放权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的意义阐释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金钊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28-133,共6页
法治中国的提出决不是要停滞改革,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稳步实现社会转型。这既是建立在对国内外形势更为深入的分析之上,也是对法治观念、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更深刻的洞察。"法治中国"是法治精神的全面延伸,需要把法治精神内... 法治中国的提出决不是要停滞改革,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稳步实现社会转型。这既是建立在对国内外形势更为深入的分析之上,也是对法治观念、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更深刻的洞察。"法治中国"是法治精神的全面延伸,需要把法治精神内化为政府、政党和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把法律、法治话语当成思维决策的意识形态,把法治精神全面延伸到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解中去。"法治中国"实现了由局部到整体的升华。法治中国使改革有了长远目标。在法治中国的目标明确以后,法治优位成了我们认可行动方针,任何改革都应该于法有据,应该重视用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识,应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法治精神改革与法治 法治方式法治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治理与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初探 被引量:11
9
作者 褚国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8,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建构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上的理论自觉与主体性坚持。习近平关于法治的论述通过重新梳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引入"治理现代化"的全新理念,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性,深化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建构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上的理论自觉与主体性坚持。习近平关于法治的论述通过重新梳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引入"治理现代化"的全新理念,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性,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法治的战略地位、全局意义、发展思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话语 改革与法治 国家治理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建设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封盛龙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29,共2页
2022年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公布两周年,也是推进档案法治建设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专门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的明确要求,这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档案领域的重... 2022年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公布两周年,也是推进档案法治建设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专门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的明确要求,这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档案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档案工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既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重要理念,也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的目标导向,为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法治国方略 档案事业 档案法 百年华诞 档案领域 法治建设 目标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 被引量:2
11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12期41-45,共5页
本刊讯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之检察机关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这批案例既有起诉后依法从严惩处的,也有因情节轻微作出不起诉处理的,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 本刊讯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之检察机关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这批案例既有起诉后依法从严惩处的,也有因情节轻微作出不起诉处理的,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过程中,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案,宽严相济、不枉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不枉不纵 犯罪过程 宽严相济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情节轻微 从严惩处 为民办实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要点
12
作者 张银国 刘家明 《农电管理》 2021年第7期63-64,共2页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全面依法治 法治轨道 法治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 维护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
13
《云南农业》 2020年第3期91-93,共3页
2003 年11 月,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政治意识,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切实维... 2003 年11 月,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政治意识,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2013 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枫桥经验 中共中央总书记 维护社会稳定 新“枫桥经验” 党的群众路线 发展是硬道理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