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企联动 提升法治化治理水平
1
作者 刘蓓 《农村电工》 2024年第9期18-18,共1页
早在十几年前,地方各级供电公司、检察机关便积极探索联动共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并被媒体报道推广。如2008年,广西鹿寨县人民检察院、原鹿寨供电公司依托双方“一把手”担任组长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围绕反腐倡廉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共... 早在十几年前,地方各级供电公司、检察机关便积极探索联动共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并被媒体报道推广。如2008年,广西鹿寨县人民检察院、原鹿寨供电公司依托双方“一把手”担任组长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围绕反腐倡廉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共建活动。一方面延伸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触角,提升了检察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筑牢了供电系统廉洁用权的“防火墙”,严防国有财产流失,实现多方共赢。新时代供电公司仍有与检察机关持续加强联动共建的必要性,以推动法治化管理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检察工作 联动共建 法治化治理 供电公司 国有财产 反腐倡廉工作 媒体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公安机关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思考——以行政裁量的法治化治理为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魏佳 刘建昌 黄谟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公安机关行政裁量基准在本质上是公安机关内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和控权方式。完善的公安机关行政裁量基准制度,有助于实现行政裁量的法治化治理。重视对行政裁量因素的实证分析,切实推行行政裁量基准的公示和评估制度... 公安机关行政裁量基准在本质上是公安机关内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和控权方式。完善的公安机关行政裁量基准制度,有助于实现行政裁量的法治化治理。重视对行政裁量因素的实证分析,切实推行行政裁量基准的公示和评估制度,加强对行政裁量基准工作的监督,是优化公安机关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裁量 裁量基准 法治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中国的法治化治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于浩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83,共10页
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其治理以法治为指向,视法治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践行规则之治、法律主治和良法之治,构建国家统治、社会自治与个人自主三者协同的治理格局,以实现社会生活的法秩序构造。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历程中,国家... 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其治理以法治为指向,视法治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践行规则之治、法律主治和良法之治,构建国家统治、社会自治与个人自主三者协同的治理格局,以实现社会生活的法秩序构造。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历程中,国家的权威支撑、保障着法律权威,引领并推动着法制变革和法治发展;而国家的强势介入以及由此生成的国家主义立场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拒了法律对权力的约束,弱化了协同共治的法治社会的可行性。国家主义与法治之间的博弈,势必影响着立法、司法的制度设计以及法治实现方法的理解适用。转型中国的法治化治理需要正视并反思这种国家主义立场,反思其对法治立场和效用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国家主义 法治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有序财产关系的法治化治理研究
4
作者 刘长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6,共6页
当下中国有序财产关系的维系方式正处于从身份到契约的过渡进程中。对于建构以契约方式来维系有序财产关系的当下中国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层面即"良法",也就是财产法权制度体系的建构问题。科学完备的财产法... 当下中国有序财产关系的维系方式正处于从身份到契约的过渡进程中。对于建构以契约方式来维系有序财产关系的当下中国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层面即"良法",也就是财产法权制度体系的建构问题。科学完备的财产法律制度是契约经济的前提。第二个层面即"善治",也就是财产关系法治化治理问题。只有实现"良法"与"善治"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切实保障转型社会中财产法权关系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关系 财产法权制度体系 法治化治理 良法与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的法理诠释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振超 张梁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机制具有特殊性、复杂性,网络谣言具有的显著社会危害使其治理成为网络社会的必然选择。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是网络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法治命题。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不仅蕴含着人民监督与国家监督有机协同、相...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机制具有特殊性、复杂性,网络谣言具有的显著社会危害使其治理成为网络社会的必然选择。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是网络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法治命题。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不仅蕴含着人民监督与国家监督有机协同、相互协调的法理逻辑,也因内含多层次法理原则而具有丰富的法治精神内涵。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需秉持法理型治理思维,在尊重法律规范、法治秩序的基础上围绕基本法理实行综合治理。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坚持以法治思维方式统筹、融贯整个治理体系,确保由治理体系到治理能力全面、系统的法治化。当前,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可围绕信息公开、网络监管、行政执法、民事措施、刑事司法等领域的法治化拓展治理路径,并通过激励型机制、专业型机制、重点人机制及新技术运用促进实践中的治理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治理 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 法理型治理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逻辑与路径:网络暴力法治化治理研究 被引量:74
6
作者 刘艳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0,2,共11页
实现网络暴力治理的法治化需要从治理理念、治理逻辑以及治理路径三个方面入手。网络暴力的法治化治理应该遵循当事人保护主义的治理理念,既符合《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的规范要求,也能将对当事人的保护贯通网络社会与现实... 实现网络暴力治理的法治化需要从治理理念、治理逻辑以及治理路径三个方面入手。网络暴力的法治化治理应该遵循当事人保护主义的治理理念,既符合《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的规范要求,也能将对当事人的保护贯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双层空间。治理网络暴力应该遵循事前预防治理、事中监管治理以及事后追责治理的全链闭环治理逻辑,构建预防技术与规范标准相结合的事前预防体系,事中的实时合规监管以及事后及时阻断网暴信息并协调不同责任之间的衔接。实现网络暴力治理法治化,必须建立网暴分类处置与长效治理机制,制定《反网络暴力法》等专门法规,以实现对网络暴力重点风险领域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法治化治理 《反网络暴力法》 当事人保护主义 网课爆破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司债券违约的法治化治理 被引量:9
7
作者 宋亮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66,共5页
作为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债券以商事信用为基础,具备契约和公司治理的双重属性。在市场化的运作逻辑下,债券违约风险不可避免,它也因此构成了债券定价的关键指标。当前我国对债券违约政府兜底式施行刚性兑付,引发了债券投资人的逆向选... 作为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债券以商事信用为基础,具备契约和公司治理的双重属性。在市场化的运作逻辑下,债券违约风险不可避免,它也因此构成了债券定价的关键指标。当前我国对债券违约政府兜底式施行刚性兑付,引发了债券投资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于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推动债券违约处置的法治化改革,厘清政府与债券市场的关系,完善债券规则的系统性构建,重塑商事信用在债券交易中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刚性兑付 法治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法治化为乡村旅游护航
8
作者 马晓萍 《村委主任》 2025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全方位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保障环节,文章在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的背景下,通过观察甘肃省武威市...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全方位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保障环节,文章在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的背景下,通过观察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旅游景点Z,指出景点Z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风险和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风险和问题的原因,并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的建设提出解决天祝县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实践路径,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法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战略 基层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研究
9
作者 李彤 李永成 +1 位作者 吴方方 王烨玄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97-100,共4页
随着法治中国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法治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由此引发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系列现实难题,包括但不限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 随着法治中国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法治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由此引发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系列现实难题,包括但不限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以及治理方式等方面,为解决此种难题,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借鉴“枫桥经验”,围绕立法、执法、司法、“数治化”等方面探索乡村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新路径,以期构建生态治理新体系,开创生态环境新局面,助力乡村振兴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 法治化治理 治理模式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法治化的理论拓补与制度调适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婉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79,256,共8页
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各级政府深度参与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土地财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物。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法治化需要制度支撑和保障,央地关系“上下”多层次的政治结构,使得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法治逻辑和实践维度呈现出复杂... 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各级政府深度参与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土地财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物。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法治化需要制度支撑和保障,央地关系“上下”多层次的政治结构,使得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法治逻辑和实践维度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运用合理的治理手段和规制工具从债务的整体性和特殊性角度选择实践路径,另一方面,需要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强化法治的制度基础,在央地法治协调的层面回应地方政府债务法治化治理的现实,从而充分有效发挥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政府债务负担进行合理管控和有效化解,以避免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治理法治化 土地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研究的问题、重点与难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和实现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是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理论源于实践,中国特...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和实现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是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理论源于实践,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决定了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明确理论研究相关问题,把握重点、难点,是回应和指导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实践的前提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超大城市 治理法治化 现代化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重点与难点 把握重点 源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余市:充分发挥“四员一体”作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12
《江西农业》 2024年第3期21-22,共2页
自“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以来,新余市坚持将法治乡村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整体设计、通盘考虑,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以及年度普法工作要点,作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 自“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以来,新余市坚持将法治乡村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整体设计、通盘考虑,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以及年度普法工作要点,作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市101个社区培养712名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4个园区培养15名企业“法律明白人”骨干。全市共培养农村、社区和园区“法律明白人”13.8万名(其中“法律明白人”骨干2.7万名),参与法治宣传55362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2165件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14029件次,引导法律服务13134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事务管理 法治宣传 乡村建设 社会治理法治化 化解矛盾纠纷 普法工作 明白人 新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法治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宇婷 李祥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0期48-52,共5页
校园安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政策支持一直伴随其发展。在界定校园安全范围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出中央层面46个相关政策,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制度经过了积极探索阶段(1990-2001年)、稳步确立阶段(2002-2009年)和全面发展阶段(201... 校园安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政策支持一直伴随其发展。在界定校园安全范围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出中央层面46个相关政策,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制度经过了积极探索阶段(1990-2001年)、稳步确立阶段(2002-2009年)和全面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分析政策内容的同时,借鉴政策工具,探究校园安全治理在主体、内容、手段和成效方面的特征,发现校园安全治理在主体合作、结果评价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新时期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法治化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安全 治理制度 政策工具 法治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源头治理与道德机制建设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姜裕富 齐卫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5,共6页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有助于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要实现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目标,必须从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着手。社会问题的根源都有某种程度的道德因素,道德分析...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有助于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要实现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目标,必须从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着手。社会问题的根源都有某种程度的道德因素,道德分析揭示了源头治理与道德机制之间的必然联系。源头治理促进了道德机制的建设,道德机制建设保障了源头治理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法治化 源头治理 道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媒体治理法治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宇君 巩永华 张耀珍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2,共7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我们置身于微媒体时代,微媒体突破了信息的单向流动,信息传递范围更为广泛,且具有信息发布门槛低、时效性强等特征。微媒体在给工作、生活、学习等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造谣、诽谤、侵权等的滋生温...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我们置身于微媒体时代,微媒体突破了信息的单向流动,信息传递范围更为广泛,且具有信息发布门槛低、时效性强等特征。微媒体在给工作、生活、学习等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造谣、诽谤、侵权等的滋生温床,有必要对其进行治理法治化研究。梳理获得适用微媒体治理的主要法律规制,总结传统法律的调整与规范,从立法、起诉及证据等环节总结与分析现有法律规制存在的困境。微媒体治理法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明确治理对象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微媒体治理法治化的路径: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全民守法是基础,以及提高法律规制的协调性、准确界定运营商的法律责任是必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 治理法治化 运营商 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法治化时代的法律体系重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长山 郭海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3-189,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无疑是30多年来中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就。但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中也渗透着一定程度的国家主义、工具主义和法条主义倾向,因而难以很好地回应当下改革"深水区"的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无疑是30多年来中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就。但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中也渗透着一定程度的国家主义、工具主义和法条主义倾向,因而难以很好地回应当下改革"深水区"的重大复杂问题。这就需要按照"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当下治理法治化的新要求,对法律体系建设进行重新定位。即在目标上应从工具性转向价值性、在功能上应从外在控制转向内在秩序、在动力上应从规划设计转向共建共享,并基此厘清法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统一性与地方性、权威性与包容性以及建构性与经验性的关系,进而推进法律修改完善并进行法律体系重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秩序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法治化 法律体系重构 治理秩序 法治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章程与治理法治化重考——基于软法的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韦丹 史万兵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
随着我国治理新常态建设步伐的推进,原有硬法范畴的治理形式已经被突破,软法开始起到日益显著的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章程是其重要的软法形式。对大学章程进行分析,可见大学章程在属性与效力、制定过程与争议裁决,以及自治规范等... 随着我国治理新常态建设步伐的推进,原有硬法范畴的治理形式已经被突破,软法开始起到日益显著的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章程是其重要的软法形式。对大学章程进行分析,可见大学章程在属性与效力、制定过程与争议裁决,以及自治规范等方面都具备软法性质。大学治理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法治又是大学治理的基本形式。作为软法性质的大学章程之于大学治理法治化的改革与实施机制中都存在着诸多的契合点。在大学章程的建设过程中,应通过培育与弘扬大学法治理念、对权力运行规则的规范性调整及建立保障机制等方式切实实现大学治理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治理法治化 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逻辑构成与结构范畴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彭澎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5,共9页
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基层治理变革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化改变的是传统的基层治理理念,创造的是全新的基层治理思维,关注的是构建农村基层规范的治理秩序和稳定... 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基层治理变革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化改变的是传统的基层治理理念,创造的是全新的基层治理思维,关注的是构建农村基层规范的治理秩序和稳定的治理格局。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能够很好地将现代法治的理念、思维、结构和制度凝聚到基层治理的整体框架中来,将法治的治理模式植入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之中,能够在农村构建起法治化的基层治理规则,能够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宏观愿景与整体目标。基层治理法治化体系具有鲜明的治理要素与法治元素,具有自身独特的逻辑构成和结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法治化 逻辑构成 结构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功能及其实现——基于“枫桥经验”的调查和思考 被引量:27
19
作者 姬艳涛 杨昌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126,共9页
当前,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践行面临着法治权威缺失、法治弥合功能弱化、法治整合作用式微以及法治福利增量不足等现实困境。作为法治"双向建构"下的民间动力,社会组织在法治精神培育、基层矛盾化解、社会共识凝聚、公共服务... 当前,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践行面临着法治权威缺失、法治弥合功能弱化、法治整合作用式微以及法治福利增量不足等现实困境。作为法治"双向建构"下的民间动力,社会组织在法治精神培育、基层矛盾化解、社会共识凝聚、公共服务创新、政治生活社会化以及法治秩序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成为实现共建共享法治蓝图的"第三种力量"。籍此,基层政府应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空间,社会组织则应在提高自身代表、动员、自治等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对法治国家建构的均衡反思和互动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法治化 社会组织 法治功能 共建共治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 被引量:21
20
作者 方世南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1,共4页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大力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是党卓有成效地领导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公民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加强法治型党...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大力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是党卓有成效地领导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公民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与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具有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是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过程,就是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是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推动力量。在基层治理法治化视域下大力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就要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执政;就要成为敢于担当、为民造福的责任型党组织;就要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法治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治理法治化,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法治思维,提高基层党组织的依法办事能力,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型党组织 法治 基层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