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治信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平生 陈秋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70,共8页
法治是人类社会治理方式的较佳选择,信用是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基础。信用意味着人人互信与互为保障,它涉及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能力,是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能力的统一。法治是一般的、抽象的人类活动规范的动态运行系统,没有人... 法治是人类社会治理方式的较佳选择,信用是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基础。信用意味着人人互信与互为保障,它涉及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能力,是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能力的统一。法治是一般的、抽象的人类活动规范的动态运行系统,没有人的信用这一内核,法治将成为没有生命的躯壳。因此,建构法治的信用机制是法治理论与实践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通过构架立法、执法和守法信息公开机制、沟通与共识机制和监督与责任机制,法治信用即可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 法治信用 信息公开 沟通与共识 监督与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款保险制度、政府法治信用与公众存款人的市场信心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喜昆 马德功 张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100,共9页
使用全球13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样本,将存款保险制度视为一种准自然实验,通过PSM模型与双向固定面板模型,研究了存款保险制度如何影响公众存款人的市场信心,并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对公众存款人的市场信心产生明显的... 使用全球13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样本,将存款保险制度视为一种准自然实验,通过PSM模型与双向固定面板模型,研究了存款保险制度如何影响公众存款人的市场信心,并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对公众存款人的市场信心产生明显的正向处置效应,进一步的分样本检验显示这种处置效应具有差异性,即相比于发展中经济体,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市场信心产生的正向处置效应在发达经济体中更为显著。(2)政府的法治信用情况,与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市场信心产生的处置效应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而言,政府的法治信用状况越高,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存款保险制度为公众存款人提供的市场预期更具社会公信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制度效应,维护公众存款人对银行体系的市场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政府法治信用 市场信心 PSM模型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法治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失信行为规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瑛 高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法律意义上的失信行为表现为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悖反。在知识产权领域推进信用治理契合共同的发展需要,但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的规制仍面临理论、制度与观念上的多重困境。在信用法治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失信行为规制体系迎来全国统一立法的历... 法律意义上的失信行为表现为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悖反。在知识产权领域推进信用治理契合共同的发展需要,但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的规制仍面临理论、制度与观念上的多重困境。在信用法治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失信行为规制体系迎来全国统一立法的历史机遇期,应在社会信用立法的总体部署下,对知识产权失信行为与失信惩戒措施两大核心要素作出符合法治原则的科学设定,据以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信用 信用法治 知识产权 失信行为 失信惩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法治下房地产税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兵 孙赫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45,F0002,共11页
房地产税被纳入立法任务以来,学界的持续关注使其理论研究框架和重点日渐明晰。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且就该问题的关键点和基础面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房地产税必须与法治原则高度融合、与法治体系深度衔接、与法治经济同频同步,在法治与... 房地产税被纳入立法任务以来,学界的持续关注使其理论研究框架和重点日渐明晰。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且就该问题的关键点和基础面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房地产税必须与法治原则高度融合、与法治体系深度衔接、与法治经济同频同步,在法治与信用的天然关联的基础上,构建信用法治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房地产税制成为时代要求。然而,在实践领域,对房地产税释放调控功能的主张仍持审慎态度。通过对市场经济下信用与法治内在关联的探讨,认为房地产税可依循信用法治理路突破实践困局,构建其实践机理。将信用理论及其实践模式引入纳税能力范畴的重构,结合"量能课税"原则有针对性地规范信用体系对房地产税征收的效度与信度,并以信用体系为基础搭建房地产税的配套法治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信用法治引入区块链科技来提升治税效能与降低征收风险,以保障房地产税的价值定位和实践进路的科学建设与顺利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法治 房地产税 价值定位 实践进路 区块链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美德缺失及其填补——关于信用法治构建的政治与法律哲学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孟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7,共10页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利益调控思路与结果导向逻辑未注重对公民美德的培养,进而无法从根源上杜绝违法失信现象的发生。从本质上看,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为侧重以制度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硬件系统”建设,却对以...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利益调控思路与结果导向逻辑未注重对公民美德的培养,进而无法从根源上杜绝违法失信现象的发生。从本质上看,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为侧重以制度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硬件系统”建设,却对以公民美德为核心的法治“软件系统”缺乏足够的关注。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个人信用的养成应以公民美德的培育为前提。基于此,今后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在构建“硬件系统”基础上加强对公民美德的培育以进行价值填补,即通过强化个人的主体性激发美德,通过理性完备的公民教育塑造美德,通过公共参与的程序设计养成美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美德 美德缺失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规制 信用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丁鑫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4-47,共4页
社会信用教育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诚信水平仍有待提高,社会失信事件时有发生,这和社会信用教育的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社会信用教育可从社会信用的专业化教育、普及化教育以及法治化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国家... 社会信用教育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诚信水平仍有待提高,社会失信事件时有发生,这和社会信用教育的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社会信用教育可从社会信用的专业化教育、普及化教育以及法治化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完善的信用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信用方面的知识素养、德行素养和法治素养,从而切实为我国社会诚信建设提供教育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教育 信用专业化教育 信用普及化教育 信用法治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视野下公共信用治理优化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戴洪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2,共9页
公共信用建设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背景下政府在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上的创新,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展现出建构制度信任、提升执法效能、推动法律规制模式前移的治理价值。但实践中也出现“数字技术+信用法治”良性互动关系未建立、公共信用基... 公共信用建设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背景下政府在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上的创新,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展现出建构制度信任、提升执法效能、推动法律规制模式前移的治理价值。但实践中也出现“数字技术+信用法治”良性互动关系未建立、公共信用基础设施薄弱掣肘制度效能发挥、治理中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公共信用治理的优化,须深度融合技术支撑与法治保障:从原则上,一要重构数字技术与信用法治的关系,二要平衡信用权力与信用权益;在路径上,须围绕公共信用治理的目标位阶分步展开,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信用治理能力以改善执法效果,另一方面应嵌入“信用大数据归集-算法及信用评价-信用权益救济”全过程回应信用权益保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公共信用治理 信用权力 信用权益 信用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域下失信惩戒机制:治理意义、要素构造与完善方向 被引量:11
8
作者 梅帅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45,共7页
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治理联系密切。失信惩戒机制的内部性构建(失信惩戒主体、惩戒对象和惩戒运行机制)与外部性影响(法治理念、社会观念和科技发展)共同融汇于失信惩戒实践,发挥维系社会诚信稳定发展... 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治理联系密切。失信惩戒机制的内部性构建(失信惩戒主体、惩戒对象和惩戒运行机制)与外部性影响(法治理念、社会观念和科技发展)共同融汇于失信惩戒实践,发挥维系社会诚信稳定发展的治理效应。通过对失信惩戒机制的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当综合运用社会信用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方式;关注新时期失信惩戒的新趋势、新特点;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立法,善用柔性执法方式;把握政府规制供给方向,注重社会信用建设向度;加强失信惩戒程序设置,完善惩戒评估机制;推进信用法治文化建设,夯实信用法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惩戒 社会治理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