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法治的中国探索与世界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6,共7页
评价中国数字法治建设对世界的影响,不能停留在个体的主观态度研究,而是需要放在国家治理体系的视野,归纳数字法治建设的“中国模式”,形成社会事实层面的总体性判断。在此基础上,观察和分析中国数字法治建设在国内外的评价及对世界法... 评价中国数字法治建设对世界的影响,不能停留在个体的主观态度研究,而是需要放在国家治理体系的视野,归纳数字法治建设的“中国模式”,形成社会事实层面的总体性判断。在此基础上,观察和分析中国数字法治建设在国内外的评价及对世界法治的贡献。为让中国方案行稳致远,需要在数据标准、评价认证、技术工具、传播方式、话语体系、共同体建设等方面,体系化提升中国对数字法治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更大程度对世界法治文明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数字法治 世界法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法治潮流下的中国司法改革 被引量:2
2
作者 卓泽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9,共7页
法治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及中国之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可以之作为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镜鉴。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应立足于中国法治实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其基本内容体现在确保司法... 法治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及中国之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可以之作为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镜鉴。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应立足于中国法治实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其基本内容体现在确保司法公平正义、改革司法管理体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严禁干预司法活动、实行严格司法制度、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等十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法治 司法改革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新格局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平仁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62-74,共13页
法治的形体与魂魄,法治中国建设的现实起点与基本内容,全球治理法治化及其指标研究,大体上构成了当下法治理论与实践的高原型格局。重新审视和厘定这些方面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或命题,才能避免前进路上的沟壑,把法治探索推向新的高度。... 法治的形体与魂魄,法治中国建设的现实起点与基本内容,全球治理法治化及其指标研究,大体上构成了当下法治理论与实践的高原型格局。重新审视和厘定这些方面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或命题,才能避免前进路上的沟壑,把法治探索推向新的高度。由法治核心理念衍生的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是法治的形体与魂魄;法治中国建设的现实起点是法治主体与法治对象的合一,其基本内容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与依规治党的分立与整合;受全球法治指标研究的影响,法治中国建设也开始从定性走向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理念 法治中国 世界法治 法治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之“四重维度”论 被引量:15
4
作者 范进学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6,共13页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现代性标志,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作为一种学术“范式”,构成了当代中国整个法治建设的核心范畴概念,将引领我国法学领域研究的学术潮流。基于历史、理论、制度与实践四重维度,初步探析中国式法...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现代性标志,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作为一种学术“范式”,构成了当代中国整个法治建设的核心范畴概念,将引领我国法学领域研究的学术潮流。基于历史、理论、制度与实践四重维度,初步探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客观规律,论述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实现的法治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法律文化沃土、借鉴人类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体现并反映全国各民族人民意愿、符合中国实际和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法治现代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既具有世界各国法治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具有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特色与风格。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法治文明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风格 法治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法治文明 中国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
作者 吴传毅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0,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吸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世界法治发展的文明成果。法治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因为法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吸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世界法治发展的文明成果。法治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因为法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道路。西方法治道路是西方历史文化以及西方国情下的产物,照搬西方法治道路在一些非西方国家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在中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比较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定会愈加宽广,"法治中国"定可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世界法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7
6
作者 金若山 周悦丽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8,共8页
从大历史和大空间格局来看,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重大的原创性贡献:深刻洞悉中国历史兴衰规律,彻底告别中国人治传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德治传统,开辟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对中国治国理政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扬弃西方资本主... 从大历史和大空间格局来看,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重大的原创性贡献:深刻洞悉中国历史兴衰规律,彻底告别中国人治传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德治传统,开辟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对中国治国理政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扬弃西方资本主义党法关系,超越西方资产阶级法治立场,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规范构造,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良法理论,对世界法治道路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借鉴并发展人类法治文明,提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善治理论,对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有助于增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更加自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治国理政 世界法治道路 人类法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法治文明中的中国涉外法治
7
作者 何志鹏 《法治研究》 2025年第1期77-91,共15页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通过主张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中国法治理论建设得以提升,中国法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开放发展的中国明确了...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通过主张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中国法治理论建设得以提升,中国法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开放发展的中国明确了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互动机制,将国际秩序纳入国家法治发展的大局之中,将国家法治的经验推广到国际秩序的构建进程,为中国法治的进步和世界法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中国独特的贡献。在世界法治文明进步受到挫折之时,涉外法治体现了中国对于世界秩序的期待,包含了中国对于国家行为方式的期许,凸显了中国对于大国担当的允诺,落实了中国对于国家人民利益维护的主张。推进涉外法治,不仅要坚持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地位,还要积极促进双边和多边法律合作,加强法律域外适用体系的构建,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人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统筹推进 世界法治文明 中国法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粹法理学:概念之争、学科地位与基本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平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9,共10页
长期以来法理学和法哲学的泛化,导致其研究对象混乱、精神品格迷失,以及法学主体意识沦丧。其实,纯粹法理学立足于法认识论,是以一种内部视角来研究法律原理或内在理路的学问或学科;纯粹法哲学则运用法律或法学以外的哲学视角与哲学方法... 长期以来法理学和法哲学的泛化,导致其研究对象混乱、精神品格迷失,以及法学主体意识沦丧。其实,纯粹法理学立足于法认识论,是以一种内部视角来研究法律原理或内在理路的学问或学科;纯粹法哲学则运用法律或法学以外的哲学视角与哲学方法,侧重于法的本体层面和价值领域的追问与探究。纯粹法理学是唯一源自法律自身的理论,在法学理论家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走向纯粹法理学必须克服几个观念性障碍。纯粹法理学的纯粹性,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明确与单纯(反对把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纳入自己的阵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结论的可检验性。纯粹法理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科学的法律观与法律史观;二是法律思维与法治世界观。二者的具体化展开,便是纯粹法理学的大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法理学 纯粹法哲学 法律观 法律史观 法律思维 法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政治时代 被引量:15
9
作者 殷安阳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网络政治是社会政治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重组,网络使每个人都可以具有影响社会的强大能量。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形成世界性的法制和法治,使之成为人们可以控制的力量。
关键词 网络政治 社会政治 变革 世界性法制和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法律法则
10
作者 苏杭 《河北农机》 2020年第10期84-85,共2页
康德的法律观点是建立在对无限制的自由的限制,以及对人权保护的基础之上,他想要构建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来约束被滥用的个人自由,同时建立一种法律秩序来保护公民的权利。他对财产权、婚姻权等进行了保护,同时制定了普遍的法... 康德的法律观点是建立在对无限制的自由的限制,以及对人权保护的基础之上,他想要构建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来约束被滥用的个人自由,同时建立一种法律秩序来保护公民的权利。他对财产权、婚姻权等进行了保护,同时制定了普遍的法则来进行约束。他的理想主义使他想要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法治世界,人们在世界范围内都能得到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由 人权 公法与私法 法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