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影像:关联语境中的静默与耸动——关锦鹏与法斯宾德女性电影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建华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关锦鹏和法斯宾德作为现代男性青年电影导演,对女性题材的表现有着几乎相同的趣好,对故事语境的构拟也存有几近相似的关联性。在这种颇具关联性的女性电影时空中,他们既遵循着性别电影所确立的既定情节程式和叙事规范,赋予角色以历史经... 关锦鹏和法斯宾德作为现代男性青年电影导演,对女性题材的表现有着几乎相同的趣好,对故事语境的构拟也存有几近相似的关联性。在这种颇具关联性的女性电影时空中,他们既遵循着性别电影所确立的既定情节程式和叙事规范,赋予角色以历史经验和心理动机,又往往从个人精神世界和艺术观念出发,发展出足够表达自我的特定手法和技术能量,给各自的电影作品打上了鲜明的作者印记。在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像世界里,这种语义关联性和风格差异性使他们的电影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锦鹏 法斯宾德 静默 耸动 关联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观众感受和思考——从《莉莉·玛莲》看法斯宾德电影中的现实主义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吉安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4期52-54,共3页
作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重要导演,法斯宾德的电影创作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他始终以冷静而理性的眼光深入探讨德国人的精神世界,对德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严厉的审视和批判。在创作中,他一方面继承传统现实主义电影的那种直... 作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重要导演,法斯宾德的电影创作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他始终以冷静而理性的眼光深入探讨德国人的精神世界,对德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严厉的审视和批判。在创作中,他一方面继承传统现实主义电影的那种直面现实、抨击社会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又对其加以改造和发展,增加了许多极具个人风格的表现手法。在其众多的影片中,《莉莉·玛莲》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它较全面地体现了其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法斯宾德 《莉莉·玛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斯宾德电影中的死亡结局
3
作者 肖志慧 《电影评介》 2013年第7期58-59,共2页
电影的结局往往代表一个导演对该片的看法,同时也折射出自身的人生态度。在法斯宾德的电影里,死亡的结尾是其常用的手法,他的电影压抑却充满着对人性多层次的阐释,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 法斯宾德 死亡 冷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影像:关联语境中的静默与耸动——关锦鹏与法斯宾德女性电影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建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9-183,共5页
关锦鹏和法斯宾德对女性题材的表现有着几乎相同的趣好,对故事语境的构拟也存有几近相似的关联性。在这种颇具关联性的女性电影时空中,他们既遵循着性别电影所确立的既定情节程式和叙事规范,赋予角色以历史经验和心理动机,又往往从个人... 关锦鹏和法斯宾德对女性题材的表现有着几乎相同的趣好,对故事语境的构拟也存有几近相似的关联性。在这种颇具关联性的女性电影时空中,他们既遵循着性别电影所确立的既定情节程式和叙事规范,赋予角色以历史经验和心理动机,又往往从个人精神世界和艺术观念出发,发展出足够表达自我的特定手法和技术能量,给各自的电影作品打上了鲜明的作者印记。在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像世界里,这种语义关联性和风格差异性使他们的电影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斯宾德 静默 耸动 关联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逼迫与反抗——法斯宾德和他的男性演员
5
作者 邱敏 《电影评介》 2013年第3期14-15,共2页
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好的导演能激发出演员的创造力,同样,优秀的演员也能带给导演无穷的灵感。法斯宾德对男性演员的选用和培养,既是一种逼迫,演员通过表演也是一种反抗,这种否定与认同折射在其电影中。
关键词 逼迫 反抗 法斯宾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影来对抗童年印象——法斯宾德电影创作的“潜意识”分析(续)
6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6-28,共3页
当继父艾德于一九七一年去世时,法斯宾德的感觉就像是获得自由与重生一般。艾德是在法斯宾德开始拍摄《四季商人》16的数周之后死去,而这部电影的艺术成就远超过法斯宾德先前的作品。似乎这一天开始才是法斯宾德的成人之日,他终于完成... 当继父艾德于一九七一年去世时,法斯宾德的感觉就像是获得自由与重生一般。艾德是在法斯宾德开始拍摄《四季商人》16的数周之后死去,而这部电影的艺术成就远超过法斯宾德先前的作品。似乎这一天开始才是法斯宾德的成人之日,他终于完成了自己“潜意识”中的“弑父”仪式。在此之前,法斯宾德在电影《只要你爱我》里描写了最具象征意义的暴力场面:一个酒馆老板以极端恶劣的态度对待陌生人,使主人公彼得联想到法西斯主义和他的父亲,于是彼得杀了那个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斯宾德 艾德 电影创作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群众影评组织研讨法斯宾德作品
7
作者 张洪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11,共1页
近日,结合电影《莉莉玛莲》在全国的公映,南京市影评组织开展了研讨法斯宾德作品的活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电影理论家黄式宪先生应邀抵宁进行专题讲课。课间还放映了法斯宾德女性四部曲之另一力作《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 近日,结合电影《莉莉玛莲》在全国的公映,南京市影评组织开展了研讨法斯宾德作品的活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电影理论家黄式宪先生应邀抵宁进行专题讲课。课间还放映了法斯宾德女性四部曲之另一力作《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黄教授指出:“群众影评应当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世界电影的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斯宾德 电影理论家 世界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 黄教授 四部曲 布劳 玛丽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民族的精魂:德国电影纵横百年(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祖群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1,共6页
德国电影百年沉浮始终受到德国国力发展的左右,德国电影为激发德国国民精神、辅助全民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国民、提供精神食粮等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德国电影也为整个西方欧美电影,甚至世界电影浪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德国"家乡电影... 德国电影百年沉浮始终受到德国国力发展的左右,德国电影为激发德国国民精神、辅助全民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国民、提供精神食粮等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德国电影也为整个西方欧美电影,甚至世界电影浪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德国"家乡电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几代德国人的思想,书写着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德国电影发展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汲取,教训也值得我们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流派 德国人 世界电影 德意志民族 国民精神 法斯宾德 茂瑙 两德统一 施隆多夫 无声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电影流派一览 新德国电影 被引量:2
9
作者 皇甫一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8-28,共1页
新德国电影是指六十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克鲁格、沙莫尼、施隆多夫、法斯宾德、赫尔措格、文德斯等一批德国青年导演。新德国电影是在英国“自由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下,发源于... 新德国电影是指六十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克鲁格、沙莫尼、施隆多夫、法斯宾德、赫尔措格、文德斯等一批德国青年导演。新德国电影是在英国“自由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下,发源于1962年的奥勃豪森第八届西德短片电影节。当时有26位青年导演、编剧和演员在克鲁格的倡导下联名发表了一篇《奥勃豪森宣言》,发誓要创立新的德国电影。但是《宣言》后的头三年,由于缺乏资金,只拍出一部影片而且成绩平平。 1965年,在克鲁格的努力下,争得了政府的资助,并成立了“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同时设立“青年电影基金”,资助青年导演拍片。这样,在1965至1967年间形成了该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出现了象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1966)、沙莫尼的《狐狸禁猎期》(1966)和施隆多夫的《青年托尔勒·斯》(1966)这样一些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但是,初期的新德国电影尽管不乏幽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流派 施隆多夫 赫尔措格 文德斯 法斯宾德 克鲁格 禁猎期 恐惧吞噬灵魂 现代电影 莫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转译——《蜘蛛巢城》对《麦克白》的改编 被引量:1
10
作者 厚晓哲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6期38-40,共3页
完成于1606年的《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除了在戏剧舞台上活跃400余年经久不衰之外,电影作品对其的改编更是不胜枚举:电影天才奥森·威尔斯曾在1948年将《麦克白》搬上电影银幕;善于揭示人性之恶的罗曼·波... 完成于1606年的《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除了在戏剧舞台上活跃400余年经久不衰之外,电影作品对其的改编更是不胜枚举:电影天才奥森·威尔斯曾在1948年将《麦克白》搬上电影银幕;善于揭示人性之恶的罗曼·波兰斯基则在1971年通过电影《麦克白》控诉曼森家族两年前弑妻的暴行;2015年的英国,另一部同名电影即将上映,由演艺事业现今如日中天的迈克尔·法斯宾德重新诠释麦克白的欲望与惶惑……在诸多对《麦克白》的改编作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白》 巢城 电影作品 法斯宾德 同名电影 黑泽明 威尔斯 班柯 奥森 罗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情比死亡更冷酷——浅析《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
11
作者 薛晓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5期74-74,108,共2页
法斯宾德在《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中通过玛利亚几个时期不同的性格形象,如纯真少女、倔强情人、泼辣的铁女人和回归后的小女人来配合、贯穿人物境遇,起到了推动情节、升华主题的作用,同时人物形象性格自身也演绎着爱情比死亡更冷酷这... 法斯宾德在《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中通过玛利亚几个时期不同的性格形象,如纯真少女、倔强情人、泼辣的铁女人和回归后的小女人来配合、贯穿人物境遇,起到了推动情节、升华主题的作用,同时人物形象性格自身也演绎着爱情比死亡更冷酷这一主题所带来的强烈心灵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法斯宾德 形象 性格 绝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的遗憾:世界影艺名人自杀现象探秘
12
作者 春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2-16,共5页
玛丽莲·梦露、林黛、翁美玲、三毛,以及法斯宾德、冈田有希子、海明威、茨威格、法捷耶夫、川端康成、老舍……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匆匆亲手熄灭自己那夺目的生命之火,而急急奔向那神秘又永恒的存在?
关键词 自杀现象 名人 世界 法斯宾德 法捷耶夫 川端康成 翁美玲 海明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叙事、符号意指与现实喜剧:阿基·考里斯马基创作与芬兰电影的发展方向
13
作者 宫浩然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6-69,共4页
从20世纪初开始拍摄电影以来,芬兰的电影产量受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始终不尽人意。80年代以来,芬兰电影的平均年产量为10部上下。正是在这个人口仅有一百多万的国家,诞生了世界上较为盛名的现实主义喜剧电影大师阿基·考里斯马... 从20世纪初开始拍摄电影以来,芬兰的电影产量受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始终不尽人意。80年代以来,芬兰电影的平均年产量为10部上下。正是在这个人口仅有一百多万的国家,诞生了世界上较为盛名的现实主义喜剧电影大师阿基·考里斯马基。这位集布列松、小津安二郎、法斯宾德等电影大师的风格于一身的芬兰导演引领了芬兰新浪潮电影,被瑞典名导英格玛·伯格曼誉为“北欧最具大师潜质的导演”[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新浪潮电影 法斯宾德 电影大师 喜剧电影 布列松 英格玛·伯格曼 阿基·考里斯马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四季商人》
14
作者 孟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法斯宾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新德国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深受美国好莱坞电影影响,尤其崇拜美国情节剧老导演道格拉斯.希尔克。希尔克的观点——“爱情是社会压迫最好、最恶毒和最有效的武器”,对法斯宾德一生的创... 法斯宾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新德国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深受美国好莱坞电影影响,尤其崇拜美国情节剧老导演道格拉斯.希尔克。希尔克的观点——“爱情是社会压迫最好、最恶毒和最有效的武器”,对法斯宾德一生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情节剧电影常常是以家庭伦理道德或人情道义的情节、含有劝善惩恶的主题作为一种剧作模式,虽然情节曲折复杂,但为满足广大观众的情感需求往往固化为某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斯宾德 影片 主人公 情节剧电影 汉斯 《四季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具光彩的“中间色调”——评西德影片《莉莉·玛连》
15
作者 丘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23,22,共2页
由已故“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导演的影片《莉莉·玛连》,以其厚重、典雅的风格,使这支爱情悲剧的绝唱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瑞士,犹太作曲家罗伯特与漂亮的... 由已故“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导演的影片《莉莉·玛连》,以其厚重、典雅的风格,使这支爱情悲剧的绝唱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瑞士,犹太作曲家罗伯特与漂亮的德国女歌手韦莉热恋着。而罗伯特的父亲正领导着一个组织帮助犹太人逃出德国,为了防止有着雅利安血统的韦莉危及这个组织,他买通海关,在罗伯特带韦莉去德国办事完返回瑞士时,拒绝韦莉入境。在德国,孤苦无援的韦莉为了谋生,只好去找一位在瑞士时结识的盖世太保官员,由他介绍到一家舞厅工作,后又在他的帮助下灌制了一张叫《莉莉·玛连》的唱片。唱片在电台播出后,这支充满伤感情调的歌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色调 法斯宾德 韦莉 爱情悲剧 雅利安 维尔纳 女歌手 艺术感染力 折针 戈培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选片人谈今届威尼斯电影节
16
作者 严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21-21,共1页
“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仍跟往年一样有不少新秀导演入围竞赛,延续其注重创作性,鼓励新人的风格,不象戛纳和柏林电影节那么势利,只选许多大师们的影片参加竞赛。”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亚洲选片人焦雄屏(台湾著名影评人)表示,在众多国家—... “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仍跟往年一样有不少新秀导演入围竞赛,延续其注重创作性,鼓励新人的风格,不象戛纳和柏林电影节那么势利,只选许多大师们的影片参加竞赛。”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亚洲选片人焦雄屏(台湾著名影评人)表示,在众多国家——12国的14部佳片强烈竞争下,海峡两岸各有一片能入围,非常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电影节 选片 焦雄屏 柏林电影节 影评人 戛纳 姜文 创作性 顾长卫 法斯宾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娱乐片应给人审美享受
17
作者 常青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3-13,共1页
在商品经济大潮和文化娱乐活动多文化的冲击下,电影的困境迫使制片厂把娱乐片当成赚钱的重武器;电影创作者纷纷把镜头向娱乐片聚焦;据发行方面的统计,1988年我国上映的影片85%是娱乐片。由此可见,不论承认与否,娱乐片已经成为当前中国... 在商品经济大潮和文化娱乐活动多文化的冲击下,电影的困境迫使制片厂把娱乐片当成赚钱的重武器;电影创作者纷纷把镜头向娱乐片聚焦;据发行方面的统计,1988年我国上映的影片85%是娱乐片。由此可见,不论承认与否,娱乐片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电影的主体。但是,娱乐片的艺术质量不佳也是客观事实。许多娱乐片不是胡编滥造,就是胡打乱闹,每片必打,每片必脱已成娱乐的规定动作,并愈映愈烈。有的导演为显示自己出污泥而不染,极力在庸俗的内容中加点哲理的象征,其结果是故作深沉而毫无娱乐性可言;有的影片,人物在银幕上哈哈大笑,观众却莫名其妙;还有的影片既不惊也不险,却要冠以惊险片的美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享受 中国电影 电影史 艺术质量 商品经济大潮 希区柯克 好莱坞影片 法斯宾德 好莱坞电影 爱德华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我国举办过哪些外国电影展
18
作者 杨兆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17,共1页
“中外获奖影片展映”:1月5日至22日在哈尔滨举行,上映《双重间谍战》(美国)、《疯噬》(美国)、《我嫁给了一个影子》(法国)、《囚徒》(希腊)、《绑架》(英国)、《盗宝群英》(美国)、《暴走列车》(美国)、《情网》(香港)等8部影片。“... “中外获奖影片展映”:1月5日至22日在哈尔滨举行,上映《双重间谍战》(美国)、《疯噬》(美国)、《我嫁给了一个影子》(法国)、《囚徒》(希腊)、《绑架》(英国)、《盗宝群英》(美国)、《暴走列车》(美国)、《情网》(香港)等8部影片。“日本著名影星中野良子电影展”:1月28日至30日在哈尔滨举行,上映《竹久梦二的故事》等3部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电影 获奖影片 中野良子 双重间谍 竹久梦二 著名影星 电影回顾展 电影艺术家 日至 法斯宾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女性电影——评《玛丽亚·布劳恩的婚事》
19
作者 李约拿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17-16,共2页
德国在二次大战中是战败国,战争中对女性的影响,尤为复杂。该片导演法斯宾德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发现那些不喜吹女性的人,总是把女性表现得美丽而高雅,那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在严肃地看待女性。”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法斯宾德 玛丽亚 战争中 布劳 心灵创伤 二次大战 奥斯瓦尔德 视觉造型 工厂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