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伦理的法政策论析——以卢曼的社会系统论为视角
1
作者 王淑荣 王玉柱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24,共4页
运用卢曼系统论原理,将医疗、法律、政治等作为分析对象对生命伦理的法律政策问题进行探讨,把生命伦理问题与政治法律系统置于系统论中进行阐释,通过生命伦理、法、政策系统关联性,找出生命伦理与政治、法律系统的切合点,为生命伦理的... 运用卢曼系统论原理,将医疗、法律、政治等作为分析对象对生命伦理的法律政策问题进行探讨,把生命伦理问题与政治法律系统置于系统论中进行阐释,通过生命伦理、法、政策系统关联性,找出生命伦理与政治、法律系统的切合点,为生命伦理的法政策论题可持续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 社会系统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政策学视角下低空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玉洁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当前,低空经济政策是我国地方政府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动力,并为低空经济的法治转化提供了低空空间改革开放、空域资源合理使用以及政府简政放权等法治意蕴。但随着我国地方政府所出台的29份低空经济政策(立法)的深入实施,低空... 当前,低空经济政策是我国地方政府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动力,并为低空经济的法治转化提供了低空空间改革开放、空域资源合理使用以及政府简政放权等法治意蕴。但随着我国地方政府所出台的29份低空经济政策(立法)的深入实施,低空经济政策的法治转化也暴露出政策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协调性矛盾、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的主导性矛盾、政策开放与既有法律的制度性矛盾。为了更好地推进低空经济的法治保障,我国应当以“有限赋权”的理念来构建低空空域监管制度,构建以“开放竞争”为主导的低空经济制度,并建立低空经济的权益保障制度,从而实现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治保障 空域监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什么是‘法政策学’”——源流、样态与前景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8,共9页
当前,学界对“什么是‘法政策学’”的问题依然见仁见智。通过词源的整理可以发现,中文术语中的法政策学与法律政策学、政策法学在指涉对象上是混同的。不过,它们的外文词源却指向Rechtspolitik(欧陆法政策学)和Policy-Science of Law(... 当前,学界对“什么是‘法政策学’”的问题依然见仁见智。通过词源的整理可以发现,中文术语中的法政策学与法律政策学、政策法学在指涉对象上是混同的。不过,它们的外文词源却指向Rechtspolitik(欧陆法政策学)和Policy-Science of Law(拉-麦法政策学)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前者主要是针对法律与法律政策关系的研究,将法律和法律政策视为规范体系,立足于通过规范内涵的分析和批判来实现二者关系的规范化。后者则是法律的政策科学研究,将法律视为一种决策过程,旨在通过揭示法律决策的规律来实现法律决策的科学化。两者的研究对象、视角、内容、方法、功能都存在明显区别,共同构成了“什么是‘法政策学’”的答案。比较而言,欧陆法政策学的独特性较为稀薄,正面临着日渐衰落的风险。而拉-麦法政策学的独特性则较为明显,具有更为明显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欧陆政策 拉-麦政策 政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政策与法律协同治理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宇帆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200,共14页
伴随着人工智能新模式的依次登场,人工智能治理呈现出较强的政策依赖性、法律无法因应人工智能新场景的迭代、政策与法律不协调三种治理困境,构建人工智能政策法律协同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在理论上,作为国家治理的两种工具,人工智能... 伴随着人工智能新模式的依次登场,人工智能治理呈现出较强的政策依赖性、法律无法因应人工智能新场景的迭代、政策与法律不协调三种治理困境,构建人工智能政策法律协同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在理论上,作为国家治理的两种工具,人工智能政策与法律的同质性和互补性为协同治理提供了可能,法政策学方法论为协同治理提供了路径。在实践中,应将政策与法律协同治理分为立法机制与实施机制。在立法机制上,应确立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的政策目标,在不同的人工智能领域用不同的政策手段去适配政策目标,从而确定立法的必要与规制的强度。此外,还需将正义性与效率性作为立法评价基准。在实施机制上,应构建人工智能政策备案审查机制、人工智能政策参照适用机制和人工智能法律与政策冲突协调机制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立法与实施机制,人工智能政策与法律达成协同有效治理,共同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政策 协同治理 评价基准 冲突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法政策学”?——兼论其与法教义学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雷磊 吕思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6,共9页
法政策是追求政策目标的法律规范,法政策学是研究法政策创制的学问。法政策学的学科共识或作业模型由“目的-手段”思维确定的三个步骤构成,即法政策目标的设定、法政策手段的选择、目标与手段的适配。但是,目前法政策学并不完全是交叉... 法政策是追求政策目标的法律规范,法政策学是研究法政策创制的学问。法政策学的学科共识或作业模型由“目的-手段”思维确定的三个步骤构成,即法政策目标的设定、法政策手段的选择、目标与手段的适配。但是,目前法政策学并不完全是交叉学科,而更多地表现为汇集在“作为政策手段的法律”这一主题下的问题集合。除了规范创制之外,法政策的表述在研究法律适用的法教义学中亦不罕见。法政策学以法政策考量的形式参与教义学体系的建构,在法学方法论中表现为目的论要素和后果论证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工具主义 作业模型 教义学 后果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法律政策协同与法制因应--基于法政策学的视角 被引量:50
6
作者 于文轩 胡泽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5,共9页
“双碳”目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带来转型契机。以法律和政策手段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必要性和长期性,法律与政策相互交融构成了“双碳”法制的基本构造。目前,中国初步建立了直接规制和间接调整相结合的碳排放制度体系... “双碳”目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带来转型契机。以法律和政策手段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必要性和长期性,法律与政策相互交融构成了“双碳”法制的基本构造。目前,中国初步建立了直接规制和间接调整相结合的碳排放制度体系,形成了各层级、多领域的政策框架,但“双碳”法制体系仍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从法政策学视角看,法制的基本议题主要包括法制体系的协调性、治理工具的有效性和司法保障的适应性三个维度。依此检视,中国“双碳”法制存在法律制度与政策目标不协调、政策的宏观指导和区域协调能力不足,治理工具存在市场调节机制缺失、管理方式机械化,司法层面缺乏对政府行为和政策实施的监督、相关民事诉讼的专门解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法律与政策的协同主要可以归纳为法律与政策的协同实施、政策向法律的条款转化、政策向法律的整体转化和法律的政策化四种形式。在推进“双碳”法制协同的过程中,应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确定“双碳”政策目标,以适度转化为原则推进“双碳”政策向法律转化。为此,应完善“双碳”法律和政策体系,以国家“双碳”目标为中心,制定综合性应对气候变化法,统筹并完善相关政策和立法;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机制融入环境法典编纂,在“总则编”明确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与“双碳”目标相关的基本环境法制度,同时在污染控制、自然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分编部分细化相关规定;健全落实“双碳”的行政和司法保障,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完善“双碳”司法的专门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政策 政策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补贴法治:产业政策法、财政法和竞争法的协同治理 被引量:42
7
作者 姚海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1,共10页
政府补贴是政府或公共机构出于特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中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的财产性资助。政府补贴是现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产业政策措施之一,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我国的政府补贴范围广、数量多,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以产业政策法... 政府补贴是政府或公共机构出于特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中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的财产性资助。政府补贴是现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产业政策措施之一,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我国的政府补贴范围广、数量多,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以产业政策法、财政法和竞争法进行协同治理,将其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其中,产业政策法确立政府补贴的必要性,并构成审核补贴正当性的重要实质标准;财政法约束着作为财政支出的政府补贴,力求其符合公共财政等财政法治的原则与要求;竞争法着重考量政府补贴对公平竞争的影响。为实现政府补贴法治化,一方面需要在理念上重申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合理界定政府补贴的范围;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并践行对政府补贴的实质性司法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产业政策 财政 公平竞争审查 补贴的可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的经济政策法本质概观 被引量:5
8
作者 陶广峰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9,共5页
经济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主动性经济政策的结果。无论国家采取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或者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本质都是国家的社会经济意志。经济法是国家经济政策在法律层面的表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经济... 经济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主动性经济政策的结果。无论国家采取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或者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本质都是国家的社会经济意志。经济法是国家经济政策在法律层面的表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经济政策法。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演变路径与西方不同,需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经济政策法及其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政策法律化研究——以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立法为视角 被引量:12
9
作者 丁道勤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5-45,共11页
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国颁行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争端,使得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越来越不适应产... 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国颁行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争端,使得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越来越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产业政策法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产业政策法应包括实质意义上和形式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法两大方面,认为我国当前亟待加快立法。将此类产业政策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为产业发展创造稳定的、可预期的法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软件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主体地位的法政策学辨思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立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86-92,共7页
现行法律中出现的"个人承包""公民的承包经营权"等类似表述,是特定政策与规范背景的产物,不足以证成个人是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农户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有着持久的政策依据。其弹性化的独特属性... 现行法律中出现的"个人承包""公民的承包经营权"等类似表述,是特定政策与规范背景的产物,不足以证成个人是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农户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有着持久的政策依据。其弹性化的独特属性,是其与自然人之间的本质差异。农户由家庭成员组成,但又独立于其成员。农民的承包资格系一种特殊的权利能力,具有"人人有份"的平等属性,亦不得转让、放弃、继承和被限制或剥夺,从而区别于以农户为主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主体地位 农户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中政策与法律的互动与融合——基于法政策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东 汪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9,共9页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制度化举措。目前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制度运行主要由养老服务公共政策进行驱动,实践中存在“重购买,轻服务”的不足,导致政策效力难以实现。在法政策学的视角下,既要审视当前政府购买养...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制度化举措。目前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制度运行主要由养老服务公共政策进行驱动,实践中存在“重购买,轻服务”的不足,导致政策效力难以实现。在法政策学的视角下,既要审视当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以及将这些政策上升为法律的可行性;也要运用政策来灵活应对发展中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需求。基于法政策学的制度设计理论,应当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中政策激励和法律约束相结合的“政策-法律”互动与融合模式,根据已出台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的内在机理去设计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法律框架,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政策 政策-律”互动与融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能源政策法对中国能源立法的借鉴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44,161-162,共4页
自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出台后,我国宏观层面正在进行审议一部全面体现能源战略和政策导向的基础性法律,统一解决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开发利用、能源与环境的协调等综合性问题,以及包括能源安全的规定。2005年美国的综... 自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出台后,我国宏观层面正在进行审议一部全面体现能源战略和政策导向的基础性法律,统一解决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开发利用、能源与环境的协调等综合性问题,以及包括能源安全的规定。2005年美国的综合能源政策法出台,为美国在今后20年间的能源发展指明方向,对中国这部能源法的出台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美国能源政策法的亮点与争议,需要在审视中国与美国各自的能源问题和能源环境的相似及差异下,比较研究了中国在即将出台的能源立法中应当汲取或注意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能源政策 能源 中国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政府政策评价及其对建构我国政策评价制度的启示--兼析日本《政策评价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董幼鸿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4,共4页
日本政府政策评价制度是以《政策评价法》为基础而确立的政策评价体系与框架,规范了日本政府政策评价的目的、程序、标准、方法及评价责任等,这些具体规定对我国政策评价制度的建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而,我们以日本《政策评价法》为... 日本政府政策评价制度是以《政策评价法》为基础而确立的政策评价体系与框架,规范了日本政府政策评价的目的、程序、标准、方法及评价责任等,这些具体规定对我国政策评价制度的建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而,我们以日本《政策评价法》为分析依据,借鉴日本政策评价成功做法和经验,探索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政策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评价 日本《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存在类似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则——对系列政策法及司法解释的检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晖 《社会科学家》 2003年第2期74-77,共4页
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的法定情形在现有法律中是不存在的。为引进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不少学者 认为80年代中期以后的系列政策法、司法解释包含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则它们并未突破有限责任原则。 相反,在特定时期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对我国... 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的法定情形在现有法律中是不存在的。为引进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不少学者 认为80年代中期以后的系列政策法、司法解释包含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则它们并未突破有限责任原则。 相反,在特定时期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对我国法人制度构成较强烈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人格否认 政策 解释 中国 企业 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实施效果与历史局限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挚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56,共7页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制定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国际上最早出现的环境基本法,它在环境保护理念、制度和程序构建等方面有突破性的规定,至今仍能体现立法者的前瞻性。该法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实施历程,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制定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国际上最早出现的环境基本法,它在环境保护理念、制度和程序构建等方面有突破性的规定,至今仍能体现立法者的前瞻性。该法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实施历程,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政府综合决策等方面,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后人研究环境基本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活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本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经济安全与产业政策立法——加入WTO给中国产业带来的冲击与日本经验的启示 被引量:4
16
作者 齐虹丽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5-78,共4页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已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潮。这对一个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不久、正在朝着工业化迈进的中国来说,它一方面体现着中国人的勇气与自信,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对应别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与威胁,...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已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潮。这对一个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不久、正在朝着工业化迈进的中国来说,它一方面体现着中国人的勇气与自信,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对应别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与威胁,提高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产业安全的分析,指出加入WTO给中国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冲击,并借鉴日本产业政策立法的经验,以说明产业政策立法对加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贸易资本自由化 产业政策 新产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建求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9,共9页
为了应对稀土资源的最有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两大关键问题,强化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供给是大势所趋。然而,反思和完善现有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基础、公共性、供给主体及规制手段等因素则是重中之重。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定供给... 为了应对稀土资源的最有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两大关键问题,强化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供给是大势所趋。然而,反思和完善现有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基础、公共性、供给主体及规制手段等因素则是重中之重。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定供给应坚持稀土自然属性、资源法思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念、激励倾斜原则,重点解决公共性不足及弥补、供给主体多部门、规制手段不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业政策 公共性 供给主体 规制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的冲突、调和 被引量:1
18
作者 宾雪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6,共6页
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为调和二者之间的冲突,应依据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以有效竞争理论作为调和基点;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反垄断法控制产业兼并重组政策;... 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为调和二者之间的冲突,应依据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以有效竞争理论作为调和基点;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反垄断法控制产业兼并重组政策;积极适用危机卡特尔、中小企业卡特尔豁免制度,强调产业技术政策;放松产业管制,帮助实现规模经济、保持活力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反垄断 冲突 调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的构建
19
作者 张美玲 王文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355-6356,共2页
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运行了10多年时间,但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尚未出台。从农业政策性银行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其法律性质,立法误区,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农业政策性银行法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业政策性银行 经济 金融 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法治化:立法空间、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建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法政策学分析显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目前仍存在立法空间。为提高其治理法治化水平,应基于权利、平等与均等并重的立法价值取向,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两个方面进行建设。首先,建立国家、地方、部门多层次法律制度体系,从政府... 法政策学分析显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目前仍存在立法空间。为提高其治理法治化水平,应基于权利、平等与均等并重的立法价值取向,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两个方面进行建设。首先,建立国家、地方、部门多层次法律制度体系,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制定应当广泛征询社会意见并通过法制部门审查、政策转化为法律应当达到稳定的条件、加强法与政策之间的协调性等方面建立法与政策的良性互动机制。其次,建立包括主体、内容、程序、监督在内的一整套行为机制,逐渐推进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能力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 公共体育服务 治化 治理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