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举革废与清末法政教育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方青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44,105,共8页
科举从考试目的和内容来看,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政法考试。尽管各个朝代的科举中法律的考试分量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科举具有一定的政法考试性质。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后,乡会试第二场试有关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其中多包含法律试... 科举从考试目的和内容来看,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政法考试。尽管各个朝代的科举中法律的考试分量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科举具有一定的政法考试性质。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后,乡会试第二场试有关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其中多包含法律试题。这些试题集中于与外交相关的法律问题,要求联系当时社会实际,为新政改革出谋划策。废科举则为法政学堂的兴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原有的科举人才成为法政学堂的重要生源。法政学堂的普遍开设,也多少带有为废科举善后的用意。清末民初一枝独秀的法政学堂是科举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演变,是科举教育的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废科举 法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务学堂与近代法政教育革新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海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5,共8页
时务学堂是是近代法政教育变革的先驱。其办学宗旨鲜明,以政学为主义,以开民智为要务。其已有较为系统的法政教育课程设计,每月都有"公法学"研读书目,其中既有《法国律例》《英律全书》等比较法、宪法、民法、刑法、商法、国... 时务学堂是是近代法政教育变革的先驱。其办学宗旨鲜明,以政学为主义,以开民智为要务。其已有较为系统的法政教育课程设计,每月都有"公法学"研读书目,其中既有《法国律例》《英律全书》等比较法、宪法、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具体法律门类,更有《万国公法》《佐治刍言》等最新潮的西方法律著作。批判专制法统、倡导民权自由是其教育灵魂所在,师生探讨了民权自由、限制皇权、君臣关系、西方议院等最新法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务学堂 法政教育 公法学 戊戌变法 民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甘肃法政教育及其效应
3
作者 阮兴 张科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38,共5页
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清廷将法政教育作为立宪的一项要务,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法政教育。对于这些措施,甘肃遵章一一办理。但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超出了甘肃地方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因此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实际成效非常有限,且使一些... 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清廷将法政教育作为立宪的一项要务,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法政教育。对于这些措施,甘肃遵章一一办理。但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超出了甘肃地方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因此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实际成效非常有限,且使一些旧矛盾进一步深化,并引发出新的矛盾与社会问题,新政未见其利先见害。考察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这类情况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预备立宪 甘肃 法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江西法政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洋 龚汝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近代江西法政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传承了留日法政速成教育模式,具有速成功利和抢滩占位的办学目的。由于生源素质偏低,师资又不稳定、教材缺乏系统,教学管理失序,近代江西法政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尽管省内各法政专门学校毕... 近代江西法政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传承了留日法政速成教育模式,具有速成功利和抢滩占位的办学目的。由于生源素质偏低,师资又不稳定、教材缺乏系统,教学管理失序,近代江西法政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尽管省内各法政专门学校毕业生事实上发展成为地方政法各界主力军和新的士绅标杆,但他们在促进地方法治和保障民权方面的作用不宜高估。在求仕为官与致用为民之间,他们也未能完美结合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废除科举之后衍生出来的一个新官僚与新士绅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江西 法政教育 法律人才 法律职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及其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姚琦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在清末赴日留学浪潮中,法政留学教育尤其突出,从1896年至1911年中国共有数千人赴日学习法政。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清末乃至民国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 在清末赴日留学浪潮中,法政留学教育尤其突出,从1896年至1911年中国共有数千人赴日学习法政。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清末乃至民国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其负面影响和局限也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教育 影响 清朝未期 日本 法政教育 法律教育 留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 被引量:5
6
作者 姚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9,共9页
在清末兴学浪潮中,法政学堂十分引人注目,从1905年至1916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先后兴办了百余所法政学堂。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对中国近代法政教育的兴起和普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条件,其局限也... 在清末兴学浪潮中,法政学堂十分引人注目,从1905年至1916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先后兴办了百余所法政学堂。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对中国近代法政教育的兴起和普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条件,其局限也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法政学堂 法政教育 中国 近代教育事业史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法律教育的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永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8-154,共7页
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使传统的法律教育也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纵观清末的法律教育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法律文化,即法政留学;二是广泛传播近代的法律文化,即国内的法政教育。虽然清末的新式法律... 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使传统的法律教育也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纵观清末的法律教育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法律文化,即法政留学;二是广泛传播近代的法律文化,即国内的法政教育。虽然清末的新式法律教育带有较为明显的功利倾向,法政教育机构也存在诸多弊端,但在吸收近代西方法律文化、普及近代法政知识、推动近代司法改革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标志着传统法律教育方式向近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法律教育 法政留学 法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