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炭负载Ni-N-C催化剂提升电解碳酸氢盐法拉第效率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正峰 谢雨杭 +2 位作者 范永春 李伟科 付乾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70-4577,共8页
直接电解碳酸氢盐可避免CO_(2)解吸的高耗能步骤,为将CO_(2)转化为增值化学品提供了一条具有商业前景的路径。寻找廉价、高效的电解碳酸氢盐催化剂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如Ag),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将Ni-N-C催化剂引入电解碳酸氢盐体... 直接电解碳酸氢盐可避免CO_(2)解吸的高耗能步骤,为将CO_(2)转化为增值化学品提供了一条具有商业前景的路径。寻找廉价、高效的电解碳酸氢盐催化剂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如Ag),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将Ni-N-C催化剂引入电解碳酸氢盐体系,以活性炭为碳载体制备了具有发达孔隙结构的Ni-N-C催化剂,为电解碳酸氢盐提供了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和充足的物质传输通道。在N_(2)饱和的3.0 mol·L^(-1)KHCO_(3)溶液中,Ni-N-C催化剂在100 mA·cm^(-2)的电流密度时CO法拉第效率(FECO)为57.2%,相同条件下Ag催化剂的FECO仅为42%。本研究证明了Ni-N-C催化剂在电解碳酸氢盐体系中可以取代Ag将碳酸氢盐转化为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CO_(2) 直接电解碳酸氢盐 催化剂 活性炭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特性的电-氢混合储能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宇歌 任洲洋 +2 位作者 程欢 董朝阳 吴秋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3-541,I0040-I0043,共13页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未充分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运行特性的问题,提出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构建考虑法拉第效率损失的电解槽动态运行模型,并线性化其数学模型;在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协调运行机理...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未充分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运行特性的问题,提出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构建考虑法拉第效率损失的电解槽动态运行模型,并线性化其数学模型;在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协调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并基于改进的IEEE-118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电解槽利用率,充分发挥电-氢储能互补优势,促进新能源高效经济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第效率 电-氢混合储能 电解槽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的电催化苯酚选择加氢制环己酮研究获进展
3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1,共1页
近日,清华大学与湖北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氢溢流效应调节吸附氢(Hads)覆盖率的策略,采用TiO_(2)负载Pt催化剂(Pt TiO_(2)),实现了电催化(ECH)生物基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环己酮选择性为94%,环己酮法拉第效率(FE)为63%。其中商业... 近日,清华大学与湖北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氢溢流效应调节吸附氢(Hads)覆盖率的策略,采用TiO_(2)负载Pt催化剂(Pt TiO_(2)),实现了电催化(ECH)生物基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环己酮选择性为94%,环己酮法拉第效率(FE)为63%。其中商业碳负载Pt催化剂(Pt C-com)的环己酮选择性和FE分别为58%和24%。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 选择加氢 电催化 应用化学 选择性加氢 氢溢流 研究团队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耦合特性
4
作者 李思 陶艺月 +4 位作者 肖振翀 张亮 李俊 朱恂 廖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68-2575,共8页
为了减少工业烟气中余热与CO_(2)的排放,本文提出了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TRBCO_(2)RR)。该系统通过串联多个非水系热再生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battery,TRB)构建电堆,并将其用于驱动CO_(2)电化学还原(electroc... 为了减少工业烟气中余热与CO_(2)的排放,本文提出了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TRBCO_(2)RR)。该系统通过串联多个非水系热再生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battery,TRB)构建电堆,并将其用于驱动CO_(2)电化学还原(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CO_(2)RR)。本文研究了CO_(2)电化学还原特性、非水系TRB电堆性能及非水系TRB-CO_(2)RR系统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纸负载纳米银多孔电极上催化剂分布较为均匀,在-1.8V电位下(对应的槽电压为5.1V)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其CO法拉第效率达到了最佳值78.7%。为此,构建了6个子电池的串联电堆,开路电压达到7.2V左右,最大功率为235mW,在34min内放电相对稳定。运行非水系TRB-CO_(2)RR耦合系统后,电堆未出现反极现象,CO法拉第效率(73.1%)接近稳定电源所获得的最佳值。未来研究可通过优化催化剂和电堆设计,有望进一步提高耦合系统CO_(2)RR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电池 CO_(2)电化学还原 串联电堆 产电功率 稳定性 法拉第效率 电化学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配位提升二氧化碳还原铁基电催化剂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志强 赵楠楠 +3 位作者 蒋榕培 孙海云 刘梦然 方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168,174,共7页
采用快速焙烧结合可控诱导的策略,通过诱导铁基前驱体中的铁物种与碳载体中的氧元素生成配位键,进而达到有效提升二氧化碳还原铁基电催化剂性能的目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结果表明,快速焙烧结合可控诱导的策略可有效诱导Fe—O... 采用快速焙烧结合可控诱导的策略,通过诱导铁基前驱体中的铁物种与碳载体中的氧元素生成配位键,进而达到有效提升二氧化碳还原铁基电催化剂性能的目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结果表明,快速焙烧结合可控诱导的策略可有效诱导Fe—O键的生成,进而有效调控铁基电催化剂的电子性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氧配位修饰的铁基电催化剂的作用下,在410 mV(-0.56~-0.97 V)的宽电位范围内,一氧化碳的法拉第效率可持续保持接近100%的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还原 氧配位 铁基电催化剂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浓度对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曾毓群 陈杰 +6 位作者 许瑞 赵丰刚 邱祎翎 杜鸿达 李宝华 康飞宇 陈立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41-1445,共5页
利用自制的膜电极组件和自行设计开发的模具,组装成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量其在不同甲醇供给浓度下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甲醇浓度的逐渐增加,被动式电池的放电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在浓度为2 mol/L时性能达到最佳。对其放电行为... 利用自制的膜电极组件和自行设计开发的模具,组装成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量其在不同甲醇供给浓度下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甲醇浓度的逐渐增加,被动式电池的放电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在浓度为2 mol/L时性能达到最佳。对其放电行为的分析表明,这一现象是阳极浓差极化和甲醇渗透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GC热导的方法,对甲醇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结果表明只需微量样品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甲醇浓度。采用该方法对被动式单电池在长时间放电过程中燃料腔内的甲醇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检测,通过实验对此系统的法拉第效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法拉第效率可以达到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浓度 甲醇渗透 气相色谱热导检测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磁场对M-BTC材料电化学氮还原(NRR)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高朋召 张佩 +5 位作者 李玉玲 马冯 覃航 刘小磐 郭文明 肖汉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种MOFs催化剂,分别通过XRD、SEM及IR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而研究了催化剂的NRR活性,最后探究了交流磁场对催化剂NRR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种催化剂中,Fe-BTC在-0.376 V(vs.RHE)和80℃时具...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种MOFs催化剂,分别通过XRD、SEM及IR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而研究了催化剂的NRR活性,最后探究了交流磁场对催化剂NRR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种催化剂中,Fe-BTC在-0.376 V(vs.RHE)和80℃时具有最高的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分别为3.63×10^(-10) mol s^(1) cm^(-2)和0.31%;在恒电位下,当交流磁场的强度为4.355 mT,频率为50 kHz时,催化剂的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最大,分别为3.61×10^(-9) mol s^(-1) cm^(-2)和5.67%,比无磁场时分别提高约10倍和18倍,这种增效一方面源于交流磁场增加了N_(2)在Fe-BTC表面的吸附量,另一方面,交流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电场本身的电势的叠加作用,为NRR反应提供了额外能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氮还原反应 金属有机框架 交流磁场 氨产率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CO2还原合成C2+产物的机理和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艳 张云 +1 位作者 胡劲松 万立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82,共13页
过去几十年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物的过量排放打破了先前碳循环的平衡,引起了严重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其中,CO2过度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大气中CO2浓度迫在眉睫... 过去几十年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物的过量排放打破了先前碳循环的平衡,引起了严重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其中,CO2过度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大气中CO2浓度迫在眉睫。在众多CO2转化途径中,电催化CO2还原,特别是在生成具有高附加值C2+产物方面,表现出较大潜力,近年来备受关注。当前,在电催化CO2还原合成C2+产物的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存在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低的选择性,低的电流效率,低的耐久性。此外,电催化CO2还原合成C2+产物的基本反应机理也尚不清楚。对此,本文对电催化CO2还原合成C2+产物过程中一些典型的材料调控策略以及工艺设计进行了简单而清晰的总结(例如:晶面调制,缺陷工程,尺寸效应,限域效应,电解槽设计,电解质p H)。在此基础上,最后讨论了未来电催化CO2还原合成C2+产物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电化学还原 高附加值产物 选择性 法拉第效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合成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范文龙 李林哲 +4 位作者 薛志伟 孟秀霞 张津津 于方永 杨乃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05-3019,共15页
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在常压下进行,能克服高耗能、高CO_(2)排放等问题,是最有希望替代传统方法的新型技术之一。用于电催化合成氨反应的电解质材料按照工作原理和组成可以分为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熔融盐电解质、聚合物膜电解质以及液体电... 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在常压下进行,能克服高耗能、高CO_(2)排放等问题,是最有希望替代传统方法的新型技术之一。用于电催化合成氨反应的电解质材料按照工作原理和组成可以分为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熔融盐电解质、聚合物膜电解质以及液体电解质等,工作温度依次降低。本文从电解质出发,综述了电催化合成氨工作原理、电极材料、生产速率和法拉第效率等方面的前沿理论和应用案例,指出了目前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领域面临着合成氨速率和法拉第效率低、电解质的质子传导效率不足、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不良等问题以及低温化的研究趋势,为深入探索电催化合成氨新方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合成 电解质 电极催化剂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修饰的多孔碳材料高效电化学还原CO2为CO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路喜 杨芳麒 +3 位作者 林欢欢 李响 王珺 邓曙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85-3691,共7页
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为一氧化碳是一种实现碳循环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利用大量过剩的二氧化碳资源,本文制备了一种简单合成的电催化剂,以生物质壳聚糖为前体制备了含氮多孔碳基底,嵌入均匀分布的非贵金属铜纳米颗粒进行修饰,通过调... 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为一氧化碳是一种实现碳循环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利用大量过剩的二氧化碳资源,本文制备了一种简单合成的电催化剂,以生物质壳聚糖为前体制备了含氮多孔碳基底,嵌入均匀分布的非贵金属铜纳米颗粒进行修饰,通过调节铜的负载量,达到充分利用铜金属的活性,从而在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实现了优异的一氧化碳法拉第效率和选择性。在-0.6V vs. RHE时下,一氧化碳的最大法拉第效率(FE)为78%,并且没有其他有效产物的生成,从而一氧化碳的选择性达到了100%,电流密度为1.9mA/cm2。并且在0.1mol/L KHCO3水溶液中连续电解13h以上,一氧化碳的法拉第效率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制备的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二氧化碳 多孔碳 铜纳米颗粒 法拉第效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电催化还原CO2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雅婷 赵云霞 +2 位作者 陈钰文 陈文华 陈嘉欣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5,共5页
电催化还原CO2转化为清洁能源或有用的化学品被认为是减排CO2的一种有效方式。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分散的金属中心和可调的化学结构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催化领域。综述了MOFs材料用于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进展,对比了近年来MOF... 电催化还原CO2转化为清洁能源或有用的化学品被认为是减排CO2的一种有效方式。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分散的金属中心和可调的化学结构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催化领域。综述了MOFs材料用于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进展,对比了近年来MOFs材料及其衍生物电催化CO2化学转化的效率及产物选择性,并对MOFs材料作为电催化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还原 金属有机框架(MOFs) 电催化 法拉第效率 还原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催化氮还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语馨 顾佳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7-623,共7页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储能物质,但其传统生产流程能耗巨大,且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O_(2)。为了使人工产氨绿色化、环保化,电催化氮还原反应(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NRR)成为了最具发展前景的人工产氨技术手段之一,但目...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储能物质,但其传统生产流程能耗巨大,且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O_(2)。为了使人工产氨绿色化、环保化,电催化氮还原反应(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NRR)成为了最具发展前景的人工产氨技术手段之一,但目前氨产率与法拉第效率仍未有较大突破,亟需探索新型催化材料。为了控制催化剂成本,结合已有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表现,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催化剂在当今NRR研发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针对过渡金属纳米材料,从NRR的反应机理(解离式机理、缔合式机理与酶促式机理)出发,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研究成果,综述了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氮化物、过渡金属磷化物、过渡金属碳化物、过渡金属硼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以及上述化合物的复合材料在NRR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有利于提升氨产率与法拉第效率的研究策略做了总结,包括催化剂的晶面调控、尺寸与形貌调控、空穴调控、原子掺杂与应力调控等。过渡金属纳米材料面向NRR领域的研究正在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氨产率与法拉第效率,为未来NRR的工业化产氮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氮还原反应 过渡金属 氨产率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同位素质谱计多接收器校正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兴俭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采用标准电压法和峰跳扫描曲线拟合法分别校正了固体多接收器同位素质谱计各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和法拉第杯接收器的接收效率。结果表明 ,这两种技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 0 .0 0 1 5 %和 0 .0 2 3 % 。
关键词 校正技术 固体同位素质谱计 多接收器 标准电压法 峰跳扫描曲线拟合 放大器 系统误差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P载钯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合成氨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英超 马自在 +1 位作者 吴一凡 王孝广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9,共11页
使用疏水性石墨烯复合粉末(GCP)为碳载体,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制备GCP载钯颗粒催化剂(PdNPs@GCP)进行氮还原反应(NRR)研究,在-0.2 V vs.RHE电位下,氨气产率为5.2μg·h^(-1)·mg^(-1),合成氨法拉第效率在-0.1 V vs.RHE电位下高达9.... 使用疏水性石墨烯复合粉末(GCP)为碳载体,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制备GCP载钯颗粒催化剂(PdNPs@GCP)进行氮还原反应(NRR)研究,在-0.2 V vs.RHE电位下,氨气产率为5.2μg·h^(-1)·mg^(-1),合成氨法拉第效率在-0.1 V vs.RHE电位下高达9.77%。通过与纯钯相和GCP对比研究发现,催化剂NRR活性主要得益于钯颗粒与GCP的构效关系。GCP二维结构提高了电子传输效率,并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促进NRR动力学,同时GCP的疏水表面可以一定程度地抑制析氢反应(HER)。另外,GCP表面钯颗粒有利于氮气吸附活化,为NRR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而且催化剂的金属-载体作用力微调钯颗粒电子结构,优化中间产物的吸脱附,加速N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还原 钯颗粒 电催化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电还原CO_(2)制乙烯的电极与催化剂
15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95,共1页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研究团队开发一种类似海胆状铜催化剂,在零间隙电解槽和可堆叠电化学系统中还原CO_(2)制乙烯,具有催化活性好和选择性高等特点。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可堆叠电极设计,在零间隙电解槽中,含有KOH的Cu纳米粒...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研究团队开发一种类似海胆状铜催化剂,在零间隙电解槽和可堆叠电化学系统中还原CO_(2)制乙烯,具有催化活性好和选择性高等特点。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可堆叠电极设计,在零间隙电解槽中,含有KOH的Cu纳米粒子(Cu-KOH)作为阴极,在281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C_(2)产品法拉第效率达到了78.7%,其中乙烯法拉第效率为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设计 团队开发 铜催化剂 电流密度 电还原 催化活性 零间隙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