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流法律家的胜任力标准和培养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力 郭晓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60,69,共11页
现代法学教育正面临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趋向,需要转以更深层次的胜任力为导向,把甄选和培育优秀法律人的差异才能作为标杆和蓝图,而不限于那些门槛才能。法律职业的胜任力结构主要包括个人效能、认知能力、过程执行和人际影响等方面的... 现代法学教育正面临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趋向,需要转以更深层次的胜任力为导向,把甄选和培育优秀法律人的差异才能作为标杆和蓝图,而不限于那些门槛才能。法律职业的胜任力结构主要包括个人效能、认知能力、过程执行和人际影响等方面的九项特征。寻求法律职业人才的卓越,前提是对适才适性者的选拔。因此,接受法律职业教育之前的甄选,应被视为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具有同等效力,推动实现行业准入的双轨制。在此基础上,推动实现法学教育的"区隔"培养,即除了那些最深层的胜任力特征,面对其他特征的培养应当分化,把判例研讨、模拟事务所及诊所教育等轻重有别地布局在一个递进的过程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职业教育 胜任力结构 法律适才适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