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纠纷解决中的法律运用及其意外效应——对一起乡村邻里官司的反思 被引量:10
1
作者 陆益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乡村社会中发生在村民之间的民间纠纷虽会扰动正常生活秩序,但如果在基层能得到有效化解,就不会影响社会秩序的平稳运行。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民间纠纷主要是通过"无讼"的礼治机制加以解决。但如今,可能是受"励讼"... 乡村社会中发生在村民之间的民间纠纷虽会扰动正常生活秩序,但如果在基层能得到有效化解,就不会影响社会秩序的平稳运行。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民间纠纷主要是通过"无讼"的礼治机制加以解决。但如今,可能是受"励讼"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乡村民间纠纷会诉诸司法诉讼程序。而从乡村邻里官司的案例经验来看,法律运用并未达到有效化解村民邻里纠纷的理想效果,相反,民间纠纷解决中法律运用还会产生次生纠纷、偏离意图和潜伏社会风险等意外效应。诚然,并非所有运用法律的民事纠纷案件都会有意外效应,产生法律意外效应与法律行为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司法场域的权力竞争机制以及现代法律工具的风险机制等三种生成机制有关。为规避民间纠纷解决中法律运用的意外效应,仍需在当代乡村治理中加强基层纠纷管理,强化落实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纠纷 纠纷解决 法律运用 意外效应 乡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运用的误区与分析——拒签导致孕妇死亡事件再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戈含锋 《法治研究》 2010年第1期66-71,共6页
2007年发生在北京一家医院的因家属拒绝签字,最终延误救治导致孕妇及胎儿双双死亡的恶性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如今,讨论尘埃落定,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侵权责任法草案》有关医疗法规的制定相当程度上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 2007年发生在北京一家医院的因家属拒绝签字,最终延误救治导致孕妇及胎儿双双死亡的恶性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如今,讨论尘埃落定,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侵权责任法草案》有关医疗法规的制定相当程度上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针对有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当前的立法实践,本文在指出事件中法律的错误运用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的基础上,对医院和卫生局错误运用法律的原因和背景,以及相关讨论中对法律的批判和过分推崇道德解决模式等倾向进行了分析,剖析事件所反映的多方面问题。同时结合当前对医疗问题进行立法的实践,对有关立法层面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法律运用 请示偏好 免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后石化产业反倾销等法律的运用与安全维护
3
作者 刘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WTO 石化产业 反倾销 法律运用 安全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运用法律手段抑制贫富过分悬殊
4
作者 杨遂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3-76,共4页
贫富差别是市场经济高效率发展和竞争机制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但贫富过分悬殊则产生诸多社会痼疾。运用法律手段控制贫富过分悬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应当用法律建立各类合理的分配机制,预防贫富悬殊。
关键词 过分悬殊 运用法律 贫富差别 个人所得税法 法律制度 遗产税制 实现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体制 高效率 法制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5
作者 王明强 李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6-17,共2页
我国国有资产是我国劳动人民40多年来艰苦奋斗、长期积累的成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主要条件。国有资产本应受到依法保护,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值扩大。然而,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 我国国有资产是我国劳动人民40多年来艰苦奋斗、长期积累的成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主要条件。国有资产本应受到依法保护,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值扩大。然而,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国有产权受到空前的损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要运用法律手段,才能遏制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在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有资产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产,它既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财产,亦包括国有自然资源如矿藏,水流、森林、土地等。在改革开放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流失 运用法律 国有资产监督机制 国有资产保护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运作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经济发展 国有资产所有权 企业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法律手段 开拓技术市场——浅议《广东省技术市场管理规定》
6
作者 端木正 程信和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149-152,共4页
《广东省技术市场管理规定》(全文载于《南方日报》1986年8月10日第二版,以下简称《广东管理规定》)现已正式公布,自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这项法规对于广东省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技术市场 管理规定 技术交易 中介方 运用法律 技术商品 技术贸易 广东省 受让方 出让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法律武器 加强金融监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体会
7
作者 杨华履 《金融与经济》 1995年第7期27-28,共2页
运用法律武器加强金融监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体会杨华履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人行法》),明确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两大职能,其一,是制定和实施货... 运用法律武器加强金融监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体会杨华履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人行法》),明确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两大职能,其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其二,就是对金融业实施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条件 运用法律 中央银行 金融业 金融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8
作者 陈德修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0-31,共2页
《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从1988年7月施行以来,南平地区就十分注意贯彻实施,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由于认真贯彻实施《条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8年当年,计划外出生人数减少5732人,下降35.42%,征收计划外生育费274.67万元,
关键词 计划生育工作 《条例》 计划外生育费 运用法律 几点体会 武器 南平地区 节育措施 人数减少 强制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取之举——梅州市建行营业部运用法律手段收贷收息的启示
9
作者 张荪 谢红政 《南方金融》 1994年第1期41-42,共2页
梅州市建行营业部从1993年年初至10月底止通过法律手段清理逾期贷款15笔,笔笔胜诉,涉及金额191.45万元,已收回逾贷189.9万元,现有结案率达95%,当年结案率可达100%.通过对该营业部运用法律手段收贷收息事例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启... 梅州市建行营业部从1993年年初至10月底止通过法律手段清理逾期贷款15笔,笔笔胜诉,涉及金额191.45万元,已收回逾贷189.9万元,现有结案率达95%,当年结案率可达100%.通过对该营业部运用法律手段收贷收息事例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启示之一:打官司要有一股干劲和韧劲,一抓到底去年初,该部对上年末结转的到逾期贷款项目进行排队,分开难易,先易后难,并选择“老大难”作为主攻对象.决定通过法律手段来展开“攻坚战”.某县二轻公司下属某针织厂在该部贷款7万元,逾期四年不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市 收贷收息 运用法律 营业部 启示 法律意识 逾期贷款 法律手段 结案率 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怎样运用法律管理经济
10
作者 寇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2-43,共2页
日本怎样运用法律管理经济寇天健全和完善法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利用法律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下面简要介... 日本怎样运用法律管理经济寇天健全和完善法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利用法律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下面简要介绍日本的做洁。一、健全和完善基本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用法律 日本 管理经 经济立法 行政指导 政府机构 公平交易法 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 经济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长要善于运用法律 学法·知法·用法
11
作者 李柏柱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运用法律 经济法律法规 中小学校长 工程合同 承包方 知法 建筑安装 试行条例 职业教育 施工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
12
作者 蔺翠牌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5期73-75,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与调节经济的运行,实现国家组织、领导、管理的职能,已成为我国四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仅就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法律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与调节经济的运行,实现国家组织、领导、管理的职能,已成为我国四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仅就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法律和经济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法律是经济基础的产物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经济 运用法律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法律手段 当事人 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 经济立法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
13
作者 黄南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25-27,共3页
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以经济立法来推进改革,为改革廓清道路,同时,又以经济立法来保障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这实质上就是运用法律手段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问题.法律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上升为... 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以经济立法来推进改革,为改革廓清道路,同时,又以经济立法来保障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这实质上就是运用法律手段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问题.法律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重要工具.纵观古今中外的阶级统治史,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确立其政治统治之后,总是无一例外地运用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来为其经济基础服务,竭尽全力地维护与巩固其经济基础,充分发挥法律的强有力的杠杆作用.在社会经济变更时期,这一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我国建国初期,我们就曾经成功地运用法律手段来改造旧经济、创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为了适应新中国建立后革命和建设的需要,1949年9月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用法律 促进和保障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立法 全国性法律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改革成果 旧经济 推进改革 统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运用法律自我保护自我约束
14
作者 清渠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3,共1页
1995年对于职教工作者来说将是一个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年份。春天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在秋天施行,年内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也会对酝酿中的《职教法》给出更清晰的轮廓,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自此走上依法治教之路。职教工作者... 1995年对于职教工作者来说将是一个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年份。春天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在秋天施行,年内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也会对酝酿中的《职教法》给出更清晰的轮廓,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自此走上依法治教之路。职教工作者人人头脑中都要多根弦,依法来发展事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约束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职教的会议开了很多,文件下发了不少,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这项事业的重视,也确实起到了引导、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但是不少从事职教工作多年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遇到较为突出的矛盾时,从一个系统渠道下发的政策文件,很难协调其它系统、部门的认识和行为,以至一些问题长期扯皮,得不到解决。这次不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保护 运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法律条文 《职教法》 政策文件 事业发展 教师资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树立崇高法律意识浅论
15
作者 刘一纯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法律意识 领导干部 运用法律 依法治国 “三五”普法教育 法律法规 社会主义法制 法律基础知识 知法 普通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市场经济与相应法律体系间的关系
16
作者 宋铁军 胡佳樑 《工业技术经济》 1996年第4期8-10,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宣告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开始。在这场宏大的社会变革和革命中,法律应当起什么作用呢?本文特提出几个有关问题以供探讨: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宣告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开始。在这场宏大的社会变革和革命中,法律应当起什么作用呢?本文特提出几个有关问题以供探讨: 一、市场经济和相应的法律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既然是目标模式,就意味着它还不是现实中的存在形式。现实存在的是什么样的体制呢?是与过去的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有不少弊端的经济体制。我们现在要做的正是从现实的体制向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就法律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 目标模式 行为模式 法律规范 市场经济体制 法律的稳定性 社会变革 运用法律 法律稳定性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主要任务
17
作者 黄常模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123-124,共2页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这个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任务,对于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保障国家根本任务的完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这个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任务,对于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保障国家根本任务的完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句话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法律要为促进社会生产力服务,并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社会生产力 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运用法律 私营经济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经营标签不规范案件的查处技巧——对荆州市农业局执法支队办理“昌生一号”水稻品种案的剖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发元 刘晓雪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依法行政是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工作的基本准则。但在办案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法规的规定,准确确立处罚对象,正确行使管辖权,正确落实好"责令改正"的法律规定,是防止不规范标签的种子再次进入市场的有效措施,是真正落实执政... 依法行政是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工作的基本准则。但在办案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法规的规定,准确确立处罚对象,正确行使管辖权,正确落实好"责令改正"的法律规定,是防止不规范标签的种子再次进入市场的有效措施,是真正落实执政为民的执法宗旨,是树立行政执法权威、做好依法行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不规范 案件查处 法律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法治社会与民众心理认知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珊.西尔比 王晓蓓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71,共7页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揭示了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运用法律的三种模式。有的人将法律视为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领域,而将自己视为法律面前的求助者;有的人将法律视为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游戏,而将自己视为法律游戏的参与者;还有的人将...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揭示了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运用法律的三种模式。有的人将法律视为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领域,而将自己视为法律面前的求助者;有的人将法律视为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游戏,而将自己视为法律游戏的参与者;还有的人将法律视为不平等力量的产物,而将自己视为面对法律困境的反抗者。这三种模式几乎可以同时在每一个被访者的讲述中找到。这表明美国人对法律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而正是由于这种多样的矛盾性才使法律能够持久而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法治社会 民众 心理认知 法律运用 个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中的地方性法治——基于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提出的命题 被引量:6
20
作者 韦志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3,共9页
《马背上的法庭》展现了一种地方性法治路径,即法律的地方性理解。地方性法治的特征在于法治的"地方性",强调法治在地方社会的变通性、灵活性运用。法律适用者在坚持实质的国家法律高位阶的前提下,根据地方社会可以接受、能... 《马背上的法庭》展现了一种地方性法治路径,即法律的地方性理解。地方性法治的特征在于法治的"地方性",强调法治在地方社会的变通性、灵活性运用。法律适用者在坚持实质的国家法律高位阶的前提下,根据地方社会可以接受、能够理解的方式对法律作技术性修剪,在必要时融入一些地方性知识,实现法律在地方社会的转化式运用。地方性法治命题对农村法治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策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社会 地方性法治 法律转化式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