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产品法律调整模式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钟雯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6-92,共7页
公共产品经济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经济不同的领域,有其独特的性质、供给机制与消费特征,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国家经济权力在此进行强有力的干预,由此产生的各类经济关系需要法律的有效调整。公共产品法律调整在调整对象、价值取... 公共产品经济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经济不同的领域,有其独特的性质、供给机制与消费特征,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国家经济权力在此进行强有力的干预,由此产生的各类经济关系需要法律的有效调整。公共产品法律调整在调整对象、价值取向、调整原则及调整方式上的特点使其在法律调整模式选择上超越民商法、行政法等而与经济法形成价值基准与方法论的对接,对公共产品进行经济法审视对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经济 法律调整模式 行政法 供给制度 调整对象 社会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调整模式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姬兆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32-35,59,共5页
政府直接管制与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在环境公共政策的调整领域都有其有利的地位,环境政策的关键在于寻找市场调节与政府直接干预的均衡点,以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的目的。本文从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三个使“市场失灵”的... 政府直接管制与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在环境公共政策的调整领域都有其有利的地位,环境政策的关键在于寻找市场调节与政府直接干预的均衡点,以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的目的。本文从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三个使“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了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调整模式,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兼而用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府直接管制 基于市场的政策手段 法律调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法律调整模式的转换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市场经济与法律调整模式的转换夏勇法律通过设定权利义务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的权利义务配置可构成对经济活动的不同法律调整模式,而不同的法律调整模式维系着不同的经济结构。在中国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法... 市场经济与法律调整模式的转换夏勇法律通过设定权利义务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的权利义务配置可构成对经济活动的不同法律调整模式,而不同的法律调整模式维系着不同的经济结构。在中国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法律调整模式的相应转换是个现实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法律调整模式 调整方式 法定义务 服务职能 经济改革 经济主体 政府市场 管理职能 市场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中国私法调整模式的构想——以分析商法为角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国华 刘永存 孙博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9-21,共3页
文章从建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的构想出发,认为商法是否独立不能从其调整对象本身具有哪些特点来考察,而应从功利角度出发,看其独立后是否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法律调整模式的运行,因此,不应将商法视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我国未... 文章从建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的构想出发,认为商法是否独立不能从其调整对象本身具有哪些特点来考察,而应从功利角度出发,看其独立后是否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法律调整模式的运行,因此,不应将商法视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我国未来的法律调整模式里不应有商法典的存在,而应将传统商法内容进行分解,部分归入民法典,部分归入经济法,都不能归入的,作为民事特别法存在,从而建立起“民法典———经济法———民事特别法”的法律调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法独立性 民法典 商法典 法律调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本位之演进论略 被引量:4
5
作者 董延林 孙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3-96,共4页
法律本位之演进论略董延林孙宇法律本位,亦即法律的中心目的,或法律的中心任务。人类社会自法律产生以来,法律本位实现了由“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社会本位”的演进。有的学者把这一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义务本位时期... 法律本位之演进论略董延林孙宇法律本位,亦即法律的中心目的,或法律的中心任务。人类社会自法律产生以来,法律本位实现了由“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社会本位”的演进。有的学者把这一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义务本位时期、权利本位时期和社会本位时期。纵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本位 义务本位 法律观念 社会结构 “社会本位” 演进论 社会利益 法律调整模式 调整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法视域下的探险救援费用负担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明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5,共7页
我国景区救援机构对遇险“驴友”的救援含有公法意义上的政府救助因素,但救援费用负担宜由私法调整。基于公共资源利用的公平性、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等,有偿救援具有正当性。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确立了探险救援中被救助者分担费用的机... 我国景区救援机构对遇险“驴友”的救援含有公法意义上的政府救助因素,但救援费用负担宜由私法调整。基于公共资源利用的公平性、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等,有偿救援具有正当性。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确立了探险救援中被救助者分担费用的机制,其先行先试的做法应予肯定。景区救援机构实施救援后,在向被救助者请求支付其应当分担的救助费用时,其基础并非民法上的无因管理,可准用受益人法定补偿之债之规定。此种请求权的行使方式为事后追偿,在确定求偿范围及数额时应对公共救援费用予以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法 探险救援费用 法律调整模式 请求权基础 追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