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证明责任概念辨析 被引量:65
1
作者 陈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2-38,共7页
证明责任概念辨析西南政法大学95级博士研究生陈刚一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立证责任。德语为Be。weislast.英语为Burdenofproof。Beweislaxt可作两种解释:是指当事人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为了... 证明责任概念辨析西南政法大学95级博士研究生陈刚一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立证责任。德语为Be。weislast.英语为Burdenofproof。Beweislaxt可作两种解释:是指当事人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为了避免承担败诉的危险而向法院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责任分配 提供证据责任 举证责任倒置 法律要件分类说 大陆法系 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学 英美法系 概念辨析 两大法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证据规范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6-153,共8页
民法中的证据规范丰富了民法规范的类型,民事证明责任规范是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进行裁判的方法论。《侵权责任法》中的证据规范既包括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得出的侵权证明责任一般标准,也包括为法律所明确规范的侵权要件事实推定规范... 民法中的证据规范丰富了民法规范的类型,民事证明责任规范是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进行裁判的方法论。《侵权责任法》中的证据规范既包括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得出的侵权证明责任一般标准,也包括为法律所明确规范的侵权要件事实推定规范和侵权要件事实证明责任倒置规范。对侵权责任法中证据规范的梳理,有助于将被侵权人的侵权请求权和侵权人的侵权责任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规范 法律要件分类说 证明责任配置 侵权责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举证责任倒置在妨害举证案件中的适用
3
作者 邢路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92,共2页
对于妨害举证案件,无论是现行立法还是相关司法解释,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因对方妨害举证而使自己的主张无法得到证明的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保护问题,有必要加以改进。举证责任的倒置,是对举证责任分担一般原则的例外规定和必要补充,在举证... 对于妨害举证案件,无论是现行立法还是相关司法解释,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因对方妨害举证而使自己的主张无法得到证明的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保护问题,有必要加以改进。举证责任的倒置,是对举证责任分担一般原则的例外规定和必要补充,在举证妨害案件中有适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举证行为 法律要件分类说 举证责任倒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当前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理论的适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仲伟 刘良东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96-97,共2页
有关举证责任分配的各种学说,直接影响到我国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现行立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出台,规范了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尤其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较好的解决了一些特殊侵权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倒置的... 有关举证责任分配的各种学说,直接影响到我国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现行立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出台,规范了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尤其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较好的解决了一些特殊侵权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倒置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在法律对举证责任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仍需进一步明确其适用标准,与立法的宗旨保持和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分配 法律要件分类说 举证责任倒置 立法宗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明责任法的意义 被引量:10
5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主题报告人:法学博士副教授陈刚证明责任法(thelawoftheburdenofprof;Beweislastrecht),是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既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法学术语。提出该概念的目的有三:一是解明法官克... 主题报告人:法学博士副教授陈刚证明责任法(thelawoftheburdenofprof;Beweislastrecht),是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既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法学术语。提出该概念的目的有三:一是解明法官克服要件事实真伪不明的裁判方法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责任法 事实真伪不明 实体法规范 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规范 法律要件分类说 利益衡量 当事人 裁判规范 三段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明责任分配视域下民法典的规范构造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小砚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7-142,共16页
我国民法规范在分配证明责任的过程中,出现了将同一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给双方当事人等不同程度的适用失灵。对此,应摒弃依靠法官自由裁量以及学说解释论的解决路径,确立立法论之解决路径。于宏观向度上,立法者应以对话哲学与交往行... 我国民法规范在分配证明责任的过程中,出现了将同一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给双方当事人等不同程度的适用失灵。对此,应摒弃依靠法官自由裁量以及学说解释论的解决路径,确立立法论之解决路径。于宏观向度上,立法者应以对话哲学与交往行为理论为根基,构造请求权规范分层体系;于微观向度上,立法者应以民法基本原则以及诉讼法中的进攻者原则、抽象盖然性原则等作为立法表达的实质性原则,以准确、细致、专业的文字表述和句法结构构造民法典的具体规范。这种解决路径不仅积极回应了民法规范适用失灵的现实困境,肩负起了促使民法典由行为规范向裁判规范成功转型的历史使命,而且促成了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主流方法论的有机协和,实现了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的良性互动与横向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责任分配 民法典 立法论 法律要件分类说 证明责任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江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43,共3页
举证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而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又是举证责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试就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作一初步的探讨。一。
关键词 举证责任制度 分配原则 当事人 法律要件分类说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案件事实 立法者意志 核心问题 诉讼制度 发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有学术造诣的法学专著──评宋世杰教授的力作《举证责任论》
8
作者 周雄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举证责任 学术造诣 诉讼证明要求 证据理论 民事诉讼法学 证明责任 案件事实 非诉讼事件 法律要件分类说 诉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与创新:举证责任研究新探索─—《举证责任论》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120-121,共2页
开拓与创新:举证责任研究新探索─—《举证责任论》评析谭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拓展和深化推动了社会主义法学的发展,法学研究已初步走过早期普法宣传、注释法条的初级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其表现之一是一批具有理性思想、开拓性、创... 开拓与创新:举证责任研究新探索─—《举证责任论》评析谭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拓展和深化推动了社会主义法学的发展,法学研究已初步走过早期普法宣传、注释法条的初级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其表现之一是一批具有理性思想、开拓性、创造性的法学研究成果相继面世,向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 开拓与创新 新探索 非诉讼事件 证明要求 举证责任分配 程序法 证明责任 法律要件分类说 立法者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比较分析
10
作者 郭晓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80-84,共5页
举证责任是证据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任何一种诉讼中都无法规避。一般认为,举证责任指的是法律所预先规定的,在案件真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承担风险及不利后果的法律制度。显然,这项法律制度的重心便在于如何确定哪一方... 举证责任是证据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任何一种诉讼中都无法规避。一般认为,举证责任指的是法律所预先规定的,在案件真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承担风险及不利后果的法律制度。显然,这项法律制度的重心便在于如何确定哪一方当事人承担该风险及不利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法 行政机关 双方当事人 具体行政行为 法律制度 举证责任分配 法律要件分类说 民事诉讼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