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会 魏建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对现行法学本科教育造成重大影响,而现行法学本科教育在一些方面存在弊端,不能适应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因此,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应当进行改革:在... 《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对现行法学本科教育造成重大影响,而现行法学本科教育在一些方面存在弊端,不能适应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因此,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应当进行改革:在指导思想上,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能成为法学本科教育的指挥棒;在教学内容上,合理设置法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突出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考试方式与内容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本科教育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法律职业精英化为目标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被引量:12
2
作者 潘剑锋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8-181,共14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应当准确认识其在报名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模式等方面的“变”与“不变”,坚持其服务于法律职业精英化的目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的“法律职业”应做限缩解释,仅...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应当准确认识其在报名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模式等方面的“变”与“不变”,坚持其服务于法律职业精英化的目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的“法律职业”应做限缩解释,仅限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具有国家级、统一性、职业资格考试的特征,应协调其与其他国家考试的关系,取消地域区分,突出职业性。在提高报考条件和设置四年过渡期的基础之上,应禁止通过者重复报考,设置报考次数上限。与“二阶段”考试模式相适应,在考试内容方面应精简考查科目,增强命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此外,应当完善合格命题者的资格条件和选拔程序,以社会需求为参考划定分数线,适当延长客观题考试成绩的时间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司法考试 法律职业 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背景下本科法学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健一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考试以服务法治实践为导向。本科法学教育由于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评价机制欠妥、教学资料、方式实践性阙如与教师知识结构固化等原因面临脱离法治实践的危机。法学教育的突围应以整体、重点思维为原则,设置复合实用型...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考试以服务法治实践为导向。本科法学教育由于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评价机制欠妥、教学资料、方式实践性阙如与教师知识结构固化等原因面临脱离法治实践的危机。法学教育的突围应以整体、重点思维为原则,设置复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接地气"并激发潜能的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打造提升学生法治实践能力的开放式课程教学体系、深耕饱含实践性与生命力的教学资源库、优化从"满堂灌"到"满堂彩"的课堂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本科法学教育 法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法律职业伦理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钢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作为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必修课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普遍面临不受重视、专业师资欠缺、与传统法学课程同质化的现实困境。法律职业伦理教学目标与思政育人要求具有契合性,法律职业伦理的规范性有助于实现思政育人,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实... 作为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必修课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普遍面临不受重视、专业师资欠缺、与传统法学课程同质化的现实困境。法律职业伦理教学目标与思政育人要求具有契合性,法律职业伦理的规范性有助于实现思政育人,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实践性有助于伦理内化。法律职业伦理教学内容与法律职业相衔接,既符合法律职业的要求,又匹配法律职业考试和实践的需求。完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评价,要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坚持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采用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职业伦理 法学教育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课程思政 综合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