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学实证研究的现实境遇与展望--对法学实证研究产能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武西锋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7,共16页
实证研究以其科学性著称,是中国法学研究方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参考期刊影响因子,选取20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代表性期刊,对其刊载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法学实证研究产能不高。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供... 实证研究以其科学性著称,是中国法学研究方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参考期刊影响因子,选取20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代表性期刊,对其刊载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法学实证研究产能不高。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供给不足和需求乏力是制约法学实证研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缺少必要的实证研究教育训练和充足的数据库,造成了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以期刊为重要载体的研究平台的结构布局、同行评议制度以及学术偏见等不利于实证研究。在此情况下,研究者基于成本考虑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理论研究。增强实证研究的理论化,超越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二元对立,推动二者的实质性融合,是实证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方法 法学实证研究 法律经济学 产能 供给和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以P2P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林彬 马恩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1,共6页
行为法律经济学是融合法学、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被认为是法律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对这一领域,法律经济学研究者皆知美之为美,并在十年间进行了诸多介绍,但却极少有学者尝试运用这一最新方法对部门法具体问题展开分析,仅... 行为法律经济学是融合法学、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被认为是法律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对这一领域,法律经济学研究者皆知美之为美,并在十年间进行了诸多介绍,但却极少有学者尝试运用这一最新方法对部门法具体问题展开分析,仅有的分析也表现出了诸如未能衔接法律经济学经典理论、分析参数有限、分析工具的适用零散且随意以及行为分析缺乏准确性等问题。究竟如何使用行为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部门法问题、进而促进法律经济学的"转型升级"?学界对此仍莫衷一是,亟待整合、提炼出相对完整的分析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行为法律经济学 分析方法 P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 被引量:7
3
作者 于立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4-151,共8页
通过比较国内外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评述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的关系,发现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目录下,增设法律经济学这一内容丰富、方兴未艾的"金矿"学科,已... 通过比较国内外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评述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的关系,发现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目录下,增设法律经济学这一内容丰富、方兴未艾的"金矿"学科,已经水到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法理经济学 行为法律经济学 学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确权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98
4
作者 周林彬 马恩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7,共8页
大数据确权即明确大数据的初始产权界定,包括明确大数据的权利性质、权利内容和权利归属。目前学界将"大数据"、"数据"与"个人信息"混为一谈,将注意力集中到人身权、隐私权研究,既忽视了财产性才是大数... 大数据确权即明确大数据的初始产权界定,包括明确大数据的权利性质、权利内容和权利归属。目前学界将"大数据"、"数据"与"个人信息"混为一谈,将注意力集中到人身权、隐私权研究,既忽视了财产性才是大数据的根本属性,又忽视了大数据在挖掘、云存储、云计算和应用等方面与一般数据的诸多客观区别。由于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新产物,所以在法律性质、权利内容、权利归属方面存在着诸多制度空白,进而导致了公地悲剧、市场垄断和逆向选择等负外部性的出现并阻碍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可以通过法律经济学对大数据确权进行比较制度分析,以解决大数据初始产权的界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云计算 产权 法律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探析——一种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进路 被引量:54
5
作者 周林彬 何朝丹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7,共8页
本文主要以法律经济学为分析工具来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予以探讨,以期从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上来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提供更为深刻和具体的分析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利益界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理论、实践意... 本文主要以法律经济学为分析工具来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予以探讨,以期从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上来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提供更为深刻和具体的分析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利益界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理论、实践意义,以及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经济内涵,提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既是追求社会和谐、协调利益冲突的重要前提,也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福利的基本途径。本文进而从公共利益的定性、定量、实体、程序、静态、动态等多个层面,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公共利益法律界定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予以了探讨。本文认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过程实际上是在维护社会共同基本目标下法律对各种冲突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的过程,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不是简单的概念辨析和利益归属判断,而是一个需要多层次、多角度法律界定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利益协调 法律经济学 法律界定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 被引量:37
6
作者 周林彬 黄健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3-72,共10页
法律经济学大量的借助于理性选择理论来考察法律规则和制度, 然而随着这项理论在法律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越来越重要时, 许多学者却对这项法律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基础理论表现出许多不满。行为法经济学的出现更是把矛头指向了以波斯纳... 法律经济学大量的借助于理性选择理论来考察法律规则和制度, 然而随着这项理论在法律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越来越重要时, 许多学者却对这项法律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基础理论表现出许多不满。行为法经济学的出现更是把矛头指向了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法律经济学背后的理性选择理论。本文在分析行为法经济学与主流法律经济学之间的冲突的基础上, 探讨了行为法经济学对我国法律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并初步分析了行为法经济学在我国法律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分析表明, 我国法律经济学界亟待认识理性选择理论的前提与局限, 行为法经济学与主流法律经济学的调和、充分利用行为法经济学的优势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法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理性选择理论 经济理性 法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经济学学科构建探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林彬 黄健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0,共9页
法律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也印证了法律经济学是研究方法创新的结果。法律经济学从萌芽、初创、产生到发展,历经两个多世纪的演化,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被冠以不同的称谓、被赋予丰富... 法律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也印证了法律经济学是研究方法创新的结果。法律经济学从萌芽、初创、产生到发展,历经两个多世纪的演化,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被冠以不同的称谓、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法律经济学的概念具有多元化、动态、法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研究方法 法律经济分析 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齐萌 于春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在我国愈演愈烈,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社会和学术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学术不端行为的高收益和法律规范的缺失。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总结国内相关治理工作的得失,当前我国要有效地治理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在我国愈演愈烈,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社会和学术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学术不端行为的高收益和法律规范的缺失。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总结国内相关治理工作的得失,当前我国要有效地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建立完善法律制度、设立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制度和新型的学术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不端行为 法律经济学分析 成本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法律经济学:新知还是旧论——波斯纳与桑斯坦等的论战及其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胡长兵 陈培秀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141-147,共7页
行为法律经济学的新近崛起挑战了主流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公设,拓宽了法律的经济分析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也引起了主流学者如波斯纳等的诘难。双方在理性概念、经济学行为研究方法的证据支持、"互惠人"模型及其法律应用等论题上展... 行为法律经济学的新近崛起挑战了主流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公设,拓宽了法律的经济分析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也引起了主流学者如波斯纳等的诘难。双方在理性概念、经济学行为研究方法的证据支持、"互惠人"模型及其法律应用等论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从整体上观察,论战各方其实只是名义之争,相互融合的趋势显然。作为这次学术论战的潜在影响,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将会获得相当程度的促进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法律经济学 波斯纳 桑斯坦 “互惠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专利制度的利弊——兼谈我国《专利法》的修订 被引量:14
10
作者 林秀芹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现代专利法均毫无保留地肯定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学家却对专利制度总体上的成本与效益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怀疑甚至否认专利制度的经济效益可能大于其经济成本。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专利制度会引起的巨大经济成本... 现代专利法均毫无保留地肯定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学家却对专利制度总体上的成本与效益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怀疑甚至否认专利制度的经济效益可能大于其经济成本。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专利制度会引起的巨大经济成本,该成本可能超出专利制度潜在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国专利法应在保护专利权和公共利益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从而减少专利制度的成本。我国的专利法过于强调专利制度的积极作用,对该制度的潜在消极影响估计不足,有待于进一步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专利制度 《专利法》 中国 经济成本 专利权 专利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研究的经济学维度——基于法律经济学的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8,共4页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思维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 法律经济学 实证研完 法律供求机制 法治成本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经济学: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史晋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法律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兴起的历史 ,从学科的性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考察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并从学科性质定位与学科研究方法角度 ,对进入90年代后法律经济学学科的演变趋势做出了基本的描述 ,提出... 本文简要回顾了法律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兴起的历史 ,从学科的性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考察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并从学科性质定位与学科研究方法角度 ,对进入90年代后法律经济学学科的演变趋势做出了基本的描述 ,提出了作者对法律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研究方法 学科发展 学科性质 学科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学的不自足到法律经济学的推进——兼论法律经济学课程的设置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林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0-105,142-143,共8页
法律现实主义是在批判传统注释法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法学研究路径,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法学的不自足性。法律经济学作为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成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文章认为,法律经济学应用于我国法学研究... 法律现实主义是在批判传统注释法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法学研究路径,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法学的不自足性。法律经济学作为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成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文章认为,法律经济学应用于我国法学研究与教学有助于摆脱目前我国法学研究与教学“幼稚”的困境,推进法律经济学的教学是法律经济学得以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还就中国法律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若干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的不自足 法律经济学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经济学的意义、困境和出路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丁以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33,共7页
法律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般法律规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不过,在法律经济分析的假定前提、理论支点和研究范围等方面,它还面临着相当的困境。法律经济学在未... 法律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般法律规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不过,在法律经济分析的假定前提、理论支点和研究范围等方面,它还面临着相当的困境。法律经济学在未来的出路是:运用有限理性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经典的经济理性假定进行修正和超越;引入公共选择理论,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寻求现实的理论支点;在吸收有限理性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法律经济分析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法学研究 经济增长率 占典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控制权行使的正当性分析——一种法律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胜兰 黄健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100,127,共8页
该文从公司控制权行使入手,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公司控制权行使的正当性问题,并利用非连续、不可微条件下的全局优化算法估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外部董事比例的阈值以及它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PanelData模型分... 该文从公司控制权行使入手,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公司控制权行使的正当性问题,并利用非连续、不可微条件下的全局优化算法估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外部董事比例的阈值以及它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PanelData模型分析,从控制权行使的正当性方面为公司治理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行使正当性 法律经济学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的效率标准——法律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5,157,共7页
"效率"是判断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规范性标准。知识的非竞争性特质决定了效率在知识领域中的特殊形态是"知识得到最广泛的使用",归属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竞争性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是实现这一效率的最佳途径,但是两... "效率"是判断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规范性标准。知识的非竞争性特质决定了效率在知识领域中的特殊形态是"知识得到最广泛的使用",归属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竞争性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是实现这一效率的最佳途径,但是两种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阻碍了效率的实现,合理使用制度由此应运而生。既然合理使用制度为了实现效率而生,那么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就应根据是否符合效率标准来判断,同时应考虑到不从整体上消除知识生产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合理使用 效率 法律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经济学逻辑起点研究——理性选择理论的内涵、反证及其补充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81,215,共9页
作为法律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理性选择理论的内涵至少可以具有四种,即解释性含义、预期效用含义、自利含义和财富最大化含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对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诸多反证,如有限理性的反证、有限自利... 作为法律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理性选择理论的内涵至少可以具有四种,即解释性含义、预期效用含义、自利含义和财富最大化含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对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诸多反证,如有限理性的反证、有限自利的反证等,并由此对传统法律经济学分析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正因为存在诸多反证,使得建立在理性选择理论基础上的传统法律经济学分析显的并不那么可靠,社会规范理论由此产生并作为理性选择理论的补充而日益为人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逻辑起点 理性选择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现实困境、成因及出路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跃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133,共9页
自案例指导制度建立以来,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面临引用数量较低、法官主动引用积极性较低、引用方式和裁判说理不规范等现实困难。基于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上述困难的原因在于现行的案例指导制度缺乏对法官个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激... 自案例指导制度建立以来,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面临引用数量较低、法官主动引用积极性较低、引用方式和裁判说理不规范等现实困难。基于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上述困难的原因在于现行的案例指导制度缺乏对法官个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激励,进而导致指导性案例应用成本高而收益有限;此外,指导性案例本身在供给能力、产品定位等方面也存在缺陷。因此,应当采用优化资源配置、转移应用成本、进行指导性案例的供给侧改革等方案予以应对和化解,以更好地发挥案例指导制度功能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法律经济学 成本收益分析 市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经济学:历程、思想与启示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9-93,共5页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轮廓后,提出了法律经...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轮廓后,提出了法律经济学形成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帝国主义 法律经济学 实证研究 法律供求均衡 法治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事裁判的法律经济学分析进路 被引量:8
20
作者 詹巍 《东方法学》 CSSCI 2016年第4期80-89,共10页
我国商事裁判的基本方法论来自于法教义学的规范分析范式。它突出了形式逻辑推理的法律技术,但忽视了价值判断实质方法论的构建与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效率导向与商事裁判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为解决商事裁判的方法论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理论... 我国商事裁判的基本方法论来自于法教义学的规范分析范式。它突出了形式逻辑推理的法律技术,但忽视了价值判断实质方法论的构建与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效率导向与商事裁判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为解决商事裁判的方法论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来源。商事裁判是建立或调整交易结构的过程,也是制度选择的过程。商事法官应该秉承"科斯式"法律经济学关于"节约交易费用的制度选择"的基本理路,力求在现有法律框架之内,实现市场交易最有效率的安排。以交易费用的节约为主线,运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各种理论工具,可以解决商事裁判的诸多难题。商事裁判最重要的功能不在化解矛盾,而在完善市场机制。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在商事裁判中拥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其应和传统规范法学在优势与不足间寻找弥合,共同成为商事裁判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事裁判的方法论困境 法律经济学 交易费用的节约 制度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