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告宣传中包装误导性的法律界限
1
作者 罗惠娜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2期7-9,共3页
从包装误导性的定义与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了广告宣传中包装误导性的法律规制原则,明确了包装误导性在广告宣传中的法律界定标准,提出了加强广告宣传中包装误导性监管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借鉴,为构建健康、公平的广... 从包装误导性的定义与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了广告宣传中包装误导性的法律规制原则,明确了包装误导性在广告宣传中的法律界定标准,提出了加强广告宣传中包装误导性监管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借鉴,为构建健康、公平的广告宣传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误导性 广告宣传 法律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界限”视角下城乡规划公共政策法制化探讨——基于规划基本法演进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雷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2,共6页
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已成为业界共识,公共政策转型如何与法制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新时期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城乡规划学科和基本法的演替,从法律界限视角来分析公共政策转型对法律实行、行政权力等带来的法治化影响,指出我国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已成为业界共识,公共政策转型如何与法制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新时期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城乡规划学科和基本法的演替,从法律界限视角来分析公共政策转型对法律实行、行政权力等带来的法治化影响,指出我国城乡规划法律界限的构成在于"明晰公共政策范畴的影响、确立行政权力规制的执行、界定有效的城乡空间范围"。认为城乡规划公共政策法制化的核心是具备基于价值判断的公共政策导向,有明确的法律授权与约束,并兼顾法定城乡空间的范围特点,形成公共政策与政府行政行为的城乡空间统一。进而引发一些完善公共政策法制化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界限 公共政策 法制化 城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保密与技术权益的法律界限
3
作者 常永新 王玉良 王伟程 《中国科技产业》 2000年第12期38-39,共2页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科技人员流动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分流,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人员流动中,也有少数承担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技人员离职后侵犯原单位的知识...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科技人员流动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分流,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人员流动中,也有少数承担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技人员离职后侵犯原单位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权益,特别是原单位的技术秘密。有些单位采取非正常途径,挖掘人才,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因此,笔者认为:在鼓励人才流动的前提下,应当明确技术保密与技术权益的法律界限,保护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保密 技术权益 法律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法传统与功能导向之间:高等教育治理的场景建构——基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姚荣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国家管制与学术自治并存的双重结构,构成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经典内涵。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冲击下,传统的大学法制因其效率低下与僵化而备受诟病。当前,强化功能导向与维系公法传统,创设法律空间与设置法律界限,构成... 国家管制与学术自治并存的双重结构,构成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经典内涵。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冲击下,传统的大学法制因其效率低下与僵化而备受诟病。当前,强化功能导向与维系公法传统,创设法律空间与设置法律界限,构成公法视野下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双重面向。大陆法系的经验表明,高等教育治理的场景建构,是新旧制度要素相互整合的必然选择。将新的制度要素置于公法规制的传统与框架秩序之中,既能够降低高等教育改革的阻力,又能够增强高等教育治理的合宪性与合法性。通过国家与大学之间订立合同关系、建立"第三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创设大学法人治理模式等一系列"场景"的建构,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治理变革,始终在传统与现代、公共服务与市场竞争、自治与责任之间保持着特定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公法传统 功能导向 法律界限 场景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