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当代中国农村的“法律生态化”——从洞庭湖区域农村水环境切入
1
作者 张维新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9期16-16,31,共2页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农村的“法律生态化”,重点在于农村的环境问题。自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以来,乡镇企业飞速发展,水资源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理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绿色...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农村的“法律生态化”,重点在于农村的环境问题。自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以来,乡镇企业飞速发展,水资源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理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绿色新农村,必须建立预防、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长效机制。本课题就此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生态化 农村水环境 污染成因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走向生态: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辉 沈长礼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6,共10页
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是因应生态社会发展需要和法律生态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在责任理念、责任目的和责任内容上被局限于国家、个体和社会利益保护,既难为预防性和现实性生态责任承担提供依据,又难为生态利益损害... 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是因应生态社会发展需要和法律生态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在责任理念、责任目的和责任内容上被局限于国家、个体和社会利益保护,既难为预防性和现实性生态责任承担提供依据,又难为生态利益损害救济提供保障,难以适应生态社会发展需要。然而,随着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不仅生态利益保护的现实需要增强,产品责任理念生态化、产品责任目标生态化和产品法律理论生态化也使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之正当性和必要性凸显。与此同时,生态法律责任理论、产品政策生态化和法律生态化也为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提供了可行性保障。有鉴于此,实体法应从产品责任理念、产品责任目的和产品责任内容上促进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将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责任理念、责任目的和责任内容贯穿生产者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化为生产者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和废旧产品回收等环节的行为自觉,构建传统责任与生态责任互补、协同和沟通的整体责任体系。程序法则应沿用公私二元分离的救济模式,既可发挥现有制度之功能与效率,又能避免因公私益交织案件对现有司法机关、司法制度和司法人员要求过高而导致的预防失效和救济失灵。当然,为防止生产者产品责任泛化,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生态化并非无限度地生态化,而应是在恪守“必要性”的基础上,既不妨碍传统产品责任功能之实现,又不突破传统生产者产品责任追究在时间、空间与事实等客观条件上的限制和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 法律生态化 责任生态化 生态法律责任 生产者产品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专利法的生态化 被引量:9
3
作者 周长玲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7,共8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传统法律提出了挑战,并引发了对传统法律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是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注入传统法律中,实现法律生态化的过程。法律生态化涉及整个法律体系的变革,因此,专利法的生态化也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传统法律提出了挑战,并引发了对传统法律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是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注入传统法律中,实现法律生态化的过程。法律生态化涉及整个法律体系的变革,因此,专利法的生态化也概莫能外。通过对专利法生态化的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专利法生态化改造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法律生态化 专利法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立法体系的重新架构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泉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0-133,共4页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的现行法律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差距颇大。为此 ,有必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重新架构我国立法体系 ,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立法体系 立法架构 法律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守秋 《东方法学》 2008年第3期3-12,共10页
应该注意通过制定环境立法规划,逐步实现中国环境法的生态化,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更多地纳入和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实现环境法生态化的基础上,还应该以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为指导,将环境保护、珍惜资源的基... 应该注意通过制定环境立法规划,逐步实现中国环境法的生态化,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更多地纳入和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实现环境法生态化的基础上,还应该以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为指导,将环境保护、珍惜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纳入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逐步实现对包括宪法、民商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的生态化。应建立健全维护环境法律权威和环境法治权威的司法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法院和检察院在环境司法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法律体系生态化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