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建构可能——基于提出—观察—修正的理论发展进路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启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先生 中国法学 范式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想图景——兼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佳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8,共5页
邓正来先生关于中国法学研究的四种模式受制于"西方现代化范式"的影响,必然会导致缺失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的观点值得质疑。这四种模式都是学者们为建设中国法治而作的理论努力,它们在学习、借鉴西方优良法律文化的同时,始终... 邓正来先生关于中国法学研究的四种模式受制于"西方现代化范式"的影响,必然会导致缺失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的观点值得质疑。这四种模式都是学者们为建设中国法治而作的理论努力,它们在学习、借鉴西方优良法律文化的同时,始终将思考并勾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想图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从来就没有缺失过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始终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图景的实现和完善,这同时也是中国法学的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化范式 马克思主义法学范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想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之“道”与法之“理”的由来——探析中国法律的文化根基兼与赵明先生商榷 被引量:4
3
作者 费小兵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101,共7页
甲骨文中有(道)字。"道"字本义:人在超越私而天人相通、天人合一时,所明白的宇宙真谛。老子之"道"可比拟为:真道生妙无,妙无生神明,神明生理念,理念生规律,规律生万物。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可从中受启迪,从"现代... 甲骨文中有(道)字。"道"字本义:人在超越私而天人相通、天人合一时,所明白的宇宙真谛。老子之"道"可比拟为:真道生妙无,妙无生神明,神明生理念,理念生规律,规律生万物。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可从中受启迪,从"现代化范式"及其"逻各斯中心主义"向去蔽之"道"之真精神转化:在"逻辑与直观统一"精神下之法律文化,既主张法治的实现,又使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性至上与传统中国逻辑缺乏导致的主体精神缺失的毛病皆得到克服。"道"包含"法自然"与"自然法"两重意境,则可通过把形上之"道"作为终极价值诉求,把更易把握之"理"作为法无明文规定时"自由裁量权"的标准,防治法律文化中现代性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法律理想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中国法学学派发展的三个误区——关于反对“本质主义”与邓正来先生商榷 被引量:3
4
作者 费小兵 文正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邓正来先生认为中国法学(及其学派思潮)发展应反对"本质主义"。我们并不完全赞同,而认为存在阻碍中国法学学派发展的三个思维误区:以"本质主义"为名的窒息创造,以"非本质主义"为名的向恶演化,以及真问题... 邓正来先生认为中国法学(及其学派思潮)发展应反对"本质主义"。我们并不完全赞同,而认为存在阻碍中国法学学派发展的三个思维误区:以"本质主义"为名的窒息创造,以"非本质主义"为名的向恶演化,以及真问题簇的缺失。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本质主义"在实践中应以"非本质主义"的样态展现出来,即以法学的多元"学派",以学术路径的不同展现出同一个方向:追求理想的生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学派 本质主义 非本质主义 真问题 法律理想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法学“中国化”——基于新儒家文化视野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钱锦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2,共5页
当下的中国法学正面临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即中国法学受到"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实现真正的法学"中国化",应当融汇西方、传统和社会主义三种因素,并实现某种超越。建构中国自身的法律理想图景,应重... 当下的中国法学正面临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即中国法学受到"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实现真正的法学"中国化",应当融汇西方、传统和社会主义三种因素,并实现某种超越。建构中国自身的法律理想图景,应重视对儒家文化传统中"民本""仁"和"孝"的转出和提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理想图景 文化认同 新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法学》2007年总目录 被引量:2
6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WTO 《现代法学》 两个问题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犯罪学 担保物权 竞争法 目录 检索工具 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