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实践:文学艺术作品中法律故事的疗愈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白雨 李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6-236,共11页
叙事疗法是疾病叙事领域的治疗工具,主张用语言“问题外化”,重视“支线故事”,重新建构新的生命故事。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是法律与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核心基础,而大多数学者以小说、戏剧... 叙事疗法是疾病叙事领域的治疗工具,主张用语言“问题外化”,重视“支线故事”,重新建构新的生命故事。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是法律与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核心基础,而大多数学者以小说、戏剧为代表的叙事文学来研究文学中的法律。以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为研究载体,以叙事疗法作为疾病叙事的治疗工具,以《窦娥冤》《威尼斯商人》《十五贯》三部戏剧作品、《基督山伯爵》《复活》两部小说作品、《肖申克的救赎》《人民的名义》两部影视作品为典型案例,研究文学艺术作品中法律故事文本的治疗作用,发现在叙事治疗实践中,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故事在叙事语言的外化作用下,从一个“问题故事”再到重新建构新的生命故事,故事中主角的“问题故事”被解构,主角也从悲伤苦难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救赎。以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作为叙事治疗实践中的行动蓝图,用叙事疗法解构法律故事的实践过程作为认同蓝图,可以描绘出叙事疗愈的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叙事 叙事疗法 文艺作品 法律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涉法写作的独异性及其文化价值
2
作者 吴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9,66,共10页
一、被忽视的写作特色 众所周知,鲁迅不是法学家,他不是从法律专业层面去分析批判法律,也不用明确的法律术语或法律故事去解说法律。因此,很难让人一下子将鲁迅与法律直接联系起来。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在鲁迅的小说和... 一、被忽视的写作特色 众所周知,鲁迅不是法学家,他不是从法律专业层面去分析批判法律,也不用明确的法律术语或法律故事去解说法律。因此,很难让人一下子将鲁迅与法律直接联系起来。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在鲁迅的小说和其他作品中,关于法律的描写、论述和暗示比比皆是。它们往往不是以法律的词汇出现,而是通过形象化的故事情节以及象征、对比、隐语等特殊的语言修辞,将鲁迅对法律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深深地蕴含在独特的修辞化的语言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特色 鲁迅 文化价值 法律专业 异性 法律故事 法律术语 故事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