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驾驶监管沙盒的应用探索与法律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丁芝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自动驾驶的发展给机动车辆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监管创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将兴起于金融科技监管领域中的监管沙盒引入到自动驾驶监管中,通过立法构建了自动驾驶监管沙盒,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提供了宽... 自动驾驶的发展给机动车辆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监管创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将兴起于金融科技监管领域中的监管沙盒引入到自动驾驶监管中,通过立法构建了自动驾驶监管沙盒,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提供了宽松、安全、法治的外部环境。设计用来排除影响自动驾驶发展和应用的诸多法律障碍的法律豁免机制构成了自动驾驶监管沙盒的法律内核。与其运行环节相对应,自动驾驶监管沙盒的制度体系主要由沙盒准入制度、道路测试和应用实施制度与沙盒退出制度组成。当前,鉴于机动车辆监管体制的复杂性和自动驾驶发展形势的需要,我国也亟需借鉴前述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启动国家层面的自动驾驶专门立法,着力推行监管思想和范式的创新,加快构建自动驾驶监管沙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监管创新 监管沙盒 法律豁免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中的网络社会及其法律建构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彭美 夏燕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163,共3页
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独特的性质要求立法者在建构网络法律制度时必须慎重。建构网络社会法律制度必须尊重网络社会的独特性,要坚持利益均衡原则、技术性原则以及全球化原则。同时法律还必须平衡网络社会的三对范畴:维护网络公共安全与网... 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独特的性质要求立法者在建构网络法律制度时必须慎重。建构网络社会法律制度必须尊重网络社会的独特性,要坚持利益均衡原则、技术性原则以及全球化原则。同时法律还必须平衡网络社会的三对范畴:维护网络公共安全与网民隐私保护、促进网络发展与打击网络犯罪、推进网络民主与反对网络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现实社会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贷信用征信:金融分析与法律建构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7期85-91,共7页
健全的征信系统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交易成本理论证明征信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信用与违约风险,提高信贷效率。P2P行业在我国急速发展的背后,凸显出征信体系缺失的问题。征信业法律规范缺失,效力层次较低;行业监管框架不明确;... 健全的征信系统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交易成本理论证明征信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信用与违约风险,提高信贷效率。P2P行业在我国急速发展的背后,凸显出征信体系缺失的问题。征信业法律规范缺失,效力层次较低;行业监管框架不明确;征信标准化工作滞后,征信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是P2P征信领域最核心的现实性问题。明确法律地位,完善立法框架,强化征信业监管,推动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并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建构、完善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框架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金融分析 现实困境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的法律建构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书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7-130,共4页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一战略中隐含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就是区域利益的协调。区域利益要达到协调状态的基本要求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达到各区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从而体现...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一战略中隐含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就是区域利益的协调。区域利益要达到协调状态的基本要求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达到各区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从而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故要将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必须坚持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法制化、均衡化、程序化和统一化的原则,通过在宪法中确立区域利益协调的指导思想、制定地方关系法、确立区域主体的法律关系形式以及促进区域利益协调的法律实施等进路对区域利益协调机制进行法律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利益 协调机制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律建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关保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7,共7页
政府公共服务是现代国家最重要职能,与宪法、行政法等现代公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法律规制与建构十分必要。政府公共服务法律建构包含赋予政府公共服务法律属性、用法律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定位、将公共服务作为政... 政府公共服务是现代国家最重要职能,与宪法、行政法等现代公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法律规制与建构十分必要。政府公共服务法律建构包含赋予政府公共服务法律属性、用法律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定位、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法律职责、使政府公共服务符合法治精神等内涵。其具有使政府公共服务成为宪政制度的部分、建立规范化的体系、形成制度上的保障和长效机制等价值。然而,政府公共服务与法治的关系在理论界并没有给予较多的关注。因此,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典则,改变执法理念、法律测评、公法参与和司法救济等路径来完成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律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共服务 现代公法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实身份关系法律建构的人权视角
6
作者 何群 郭丽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4,共6页
事实身份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人权存在形态中人应有的权利,因其不损害第三人利益,不与法律相违背,是自由权、平等权在缔结身份关系中的表现,将其上升为法定权利,是人权在婚姻家庭法中应有的内涵。能达到自然人缔结身份关系的真正自由,减... 事实身份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人权存在形态中人应有的权利,因其不损害第三人利益,不与法律相违背,是自由权、平等权在缔结身份关系中的表现,将其上升为法定权利,是人权在婚姻家庭法中应有的内涵。能达到自然人缔结身份关系的真正自由,减少或消除消极自由带来的负面因素,反对特权与歧视,实现主体法律形式上的平等。异性同居事实身份关系应有条件地赋予婚姻法律身份。同性同居事实身份关系赋予其法律身份,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目前称为民事关系伴侣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身份关系 法律建构 人权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时长大成人--儿童期的法律建构 被引量:5
7
作者 柴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儿童期到底何时结束?儿童何时算长大成人,社会判定儿童长大成人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甚而会让人觉得幼稚,但它的答案却是复杂多样的,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答案。厘清儿童期界定沿革的发展脉络,明晰儿童... 儿童期到底何时结束?儿童何时算长大成人,社会判定儿童长大成人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甚而会让人觉得幼稚,但它的答案却是复杂多样的,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答案。厘清儿童期界定沿革的发展脉络,明晰儿童期界定的法律文化动因,对于当前制定关于儿童的法律和政策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以比较的视角来通观中外古今儿童期的界定演变可以看出,尽管儿童期的法律建构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但是这些标准背后主张的稳定国家秩序、维护国家利益的诉求始终是不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 普通法 中国法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场内数据交易的法律制度建构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显滨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76,共18页
“数据二十条”提出,“完善和规范数据流通规则,构建促进使用和流通、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制度体系,规范引导场外交易,培育壮大场内交易”。以北上广深及贵阳等地为代表的各地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数据交易所开始采取... “数据二十条”提出,“完善和规范数据流通规则,构建促进使用和流通、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制度体系,规范引导场外交易,培育壮大场内交易”。以北上广深及贵阳等地为代表的各地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数据交易所开始采取措施,对数据条例、交易所管理办法、数据交易规则(规范)等进行完善。但各自为政现象严重,缺乏统一适用的全国性立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规章、规范性文件对场内数据交易虽有所涉及,但过于抽象化、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应从数据交易所的公益性、经营者特性、中介人特性出发,建立与之配套的场内数据交易法律制度,颁布“场内数据交易法”,打造安全、可靠、可信、可追溯的数据交易平台,引导交易主体进场交易,规范数据交易市场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内数据交易 数据交易所 特性 法律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角度探索法律制度建构——评《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9
作者 吴翔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7-247,共1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域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探索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域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探索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建构,对于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至关重要。流域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活动 流域生态系统 安全角度 法律制度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 法律制度建构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事实建构论的程序之维——以刑事诉讼为对象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事实发现理论以对案件事实真相的追求为目的而无视或轻视程序的作用,最终导致程序的失灵。作为事实发现理论的替代性理论,法律事实建构论在强调主体对于法律事实的主观建构的同时,特别凸显了程序在事实形成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法律事... 事实发现理论以对案件事实真相的追求为目的而无视或轻视程序的作用,最终导致程序的失灵。作为事实发现理论的替代性理论,法律事实建构论在强调主体对于法律事实的主观建构的同时,特别凸显了程序在事实形成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法律事实建构论下程序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法律事实建构活动提供了一个空间。法律事实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开场陈述、举证与质证、法庭辩论等程序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事实发现理论 法律事实建构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法的建构性与规范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毛玮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9,共10页
行政法包含性质迥异的两个部分:建构性法律和规范性法律。西方的建构性法律产生于行政过程,是行政本身的需要,它们由国会和政府共同掌管;规范性法律则主要表现为司法职能。以建构性法律作为行政法的标准样板,会形成行政法的管理论;以规... 行政法包含性质迥异的两个部分:建构性法律和规范性法律。西方的建构性法律产生于行政过程,是行政本身的需要,它们由国会和政府共同掌管;规范性法律则主要表现为司法职能。以建构性法律作为行政法的标准样板,会形成行政法的管理论;以规范性法律为样板则会形成行政法的控权论,两者对行政法的认识都是片面的。要创建超越这两种倾向的平衡论,必须将行政法的建构性与规范性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行政法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论 建构法律 规范性法律 行政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重大集体劳动争议现状及处理机制分析——以G省的调研数据为据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欣 姜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97,共5页
近年来,我国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呈上升态势,争议呈现成员年轻化、行动组织化、内容复杂化、争点交织化等特点。目前以"多部门联动"为主的处理机制难以应对利益性质的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有必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制度上的... 近年来,我国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呈上升态势,争议呈现成员年轻化、行动组织化、内容复杂化、争点交织化等特点。目前以"多部门联动"为主的处理机制难以应对利益性质的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有必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制度上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争议 多部门联动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征信模式:经济分析、应用研判与完善框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5,共7页
互联网金融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信用支撑。信用征信能有效抑制"有限理性",规避"机会主义",减少逆向选择与风险暴露。伴随着互联网科技浪潮,我国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征信模式。信用征信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为我国征... 互联网金融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信用支撑。信用征信能有效抑制"有限理性",规避"机会主义",减少逆向选择与风险暴露。伴随着互联网科技浪潮,我国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征信模式。信用征信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为我国征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也面对诸多内生性问题与现实困境。征信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成熟离不开政府的合理引导和适度监管;需要建构审慎严谨的法律框架体系;需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规范、整合作用,积极推进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征信模式 经济分析 法律建构 完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传承与借鉴——古今视野下的“一田二主”与“三权分置” 被引量:2
14
作者 柳正权 黄雄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98,共10页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立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政策,试图解决近年来渐趋明显的农村土地产权分配问题。该政策与传统中国社会的"一田二主"有着类似的架构设计,前者与后者既在现实背景、...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立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政策,试图解决近年来渐趋明显的农村土地产权分配问题。该政策与传统中国社会的"一田二主"有着类似的架构设计,前者与后者既在现实背景、功能、行为模式、表现形式等层面呈现出诸多表征共性,又在制度内容层面对后者进行了突破和发展。究其缘由,源于二者在深层法律文化层面存在着紧密的民族意识关联。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有利于从传统社会农地政策中汲取智慧,进而对"三权分置"政策在法律制度层面的建构和施行提供史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田二主 三权分置 产权分配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司法制度与体系思辨性解读——评《民国司法志》
15
作者 赵勇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I0013-I0013,共1页
中国古代法律以儒家传统思想为建构基础,把刑法作为法律建构的重点,其他法律是作为辅助作用存在的。这种封建的法律体系在中国沿用了很长的时间,对中国近代法律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中国近代法律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 中国古代法律以儒家传统思想为建构基础,把刑法作为法律建构的重点,其他法律是作为辅助作用存在的。这种封建的法律体系在中国沿用了很长的时间,对中国近代法律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中国近代法律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悲剧性,它是坚船利炮下的产物,可以说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并没有延续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轨迹。由于19世纪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与世界产生了不曾有过的联系,这种联系完全改变了中国近代法律的发展方向,但却为近代法律的研究客观上提供了更多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 司法制度 思辨性 民国 古代法律 解读 传统思想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确立我国市场管理法独立法律学科地位
16
作者 陈智慧 俞德鹏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57-58,共2页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在一定秩序下的自由竞争经济。市场经济在强调和推崇自由竞争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在这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而且同样体现在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在一定秩序下的自由竞争经济。市场经济在强调和推崇自由竞争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在这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而且同样体现在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上。本文就从市场管理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入手,来论证确立我国市场管理法独立法律学科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管理法 独立法律学科 学科地位 理论依据 法律依据 法律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