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宪法关系和宪法性法律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作翔 马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65,共11页
宪法关系主要包括公民与某些国家机关的关系以及各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立法机关是其中最活跃的主体。宪法性法律关系不是宪法关系,也不是一般的法律关系,而是“宪法性”的法律关系,调整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宪政是宪法关系的实现过程(... 宪法关系主要包括公民与某些国家机关的关系以及各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立法机关是其中最活跃的主体。宪法性法律关系不是宪法关系,也不是一般的法律关系,而是“宪法性”的法律关系,调整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宪政是宪法关系的实现过程(转化为宪法性法律关系)以及宪法性法律关系的实现过程(在现实中实施这些法律关系)。我国宪政实践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关系和宪法性法律关系在形成和实施中的一系列行为的不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关系 宪法法律关系 宪政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法”观念释读——宪法与法律关系新解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维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8-133,共6页
“母法”是理解中国宪法问题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其含义是宪法为普通立法提供依据。“母法”观念妨碍了宪法至上的实现,对我国目前的宪政与法治建设特别是宪法修改也存在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应确立“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的原则,建... “母法”是理解中国宪法问题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其含义是宪法为普通立法提供依据。“母法”观念妨碍了宪法至上的实现,对我国目前的宪政与法治建设特别是宪法修改也存在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应确立“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的原则,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确保宪法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法观念 中国宪法 宪法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含义——兼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松山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79-87,共9页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表述基本是重复性的,缺乏深入的、针对性的阐述。如果脱离实际和国情理解这句话,实践中有很多问题就不好解释,党领导改革和法治建设也很难顺利...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表述基本是重复性的,缺乏深入的、针对性的阐述。如果脱离实际和国情理解这句话,实践中有很多问题就不好解释,党领导改革和法治建设也很难顺利进行。准确把握这句话的含义,需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性、一致性,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考察改革与宪法法律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的要义,特别是要关注2018年宪法修改对政治制度带来的深刻影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衔接协调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时代背景 宪法法律 稳定性 宪法修改 国家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法律抑或宪法性法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宪法考量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5,共5页
从宪法的角度考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法律地位应该认定为基本法律。基本法律的认定应该有新的标准。从宪法渊源的角度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性法律。但是宪法性法律的提法存在问题。综合多种因素,宪法性法律的概念可以... 从宪法的角度考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法律地位应该认定为基本法律。基本法律的认定应该有新的标准。从宪法渊源的角度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性法律。但是宪法性法律的提法存在问题。综合多种因素,宪法性法律的概念可以被基本法律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基本法律 宪法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意义 被引量:32
5
作者 胡锦光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0,共8页
在我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关键是设立专门的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合宪性审查的机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合宪性审查程序机制、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宪法实施机制、合宪性审查技术规范等;"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名义... 在我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关键是设立专门的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合宪性审查的机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合宪性审查程序机制、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宪法实施机制、合宪性审查技术规范等;"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名义上虽说是由法律委员会更名而来,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全国人大新设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这一举措对于推进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工作,保证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实效性,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解决合宪性审查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的合宪性审查难题,并能够有效统一审查体系和审查标准,从而提升协助合宪性审查机构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法律委员会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审查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法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法治的精义是规则至上,而规则供给的多元化则逻辑性地要求以宪法为最高法,整个法制体系统一于宪法,并设置合宪性审查专责机关维护宪法权威。设立宪法实施的专责监督机构是中国法治建设得以迈进的关口,修改宪法、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 法治的精义是规则至上,而规则供给的多元化则逻辑性地要求以宪法为最高法,整个法制体系统一于宪法,并设置合宪性审查专责机关维护宪法权威。设立宪法实施的专责监督机构是中国法治建设得以迈进的关口,修改宪法、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部分地回应了宪法审查发展的理性化和专门化要求,具有丰富的法治内涵。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专责性的宪法机关,合宪性审查因此从自发走向自觉进而迈向宪法化和理性化;将合宪性审查的工作权限排他性地授予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实现了合宪性审查权的集中化和专门化;抛弃过去多个机关分理的机制,由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包括法律人士)组成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专责性地行使合宪性审查权,强化了合宪性审查机构的功能最适性。为了进一步地推进合宪性审查,有必要建立"司法辩论—宪法审查"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法律委员会 合宪性审查 宪法修改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律委员会到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体制与功能的转型 被引量:43
7
作者 韩大元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2,共7页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其前身为1954年宪法设立的法案委员会,主要负责法律草案的统一审议。2018年通过的宪法第44条修正案将该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使其在功能上转变为具有合宪性审查与法律草案审议功能的综合性机关。为了有效...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其前身为1954年宪法设立的法案委员会,主要负责法律草案的统一审议。2018年通过的宪法第44条修正案将该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使其在功能上转变为具有合宪性审查与法律草案审议功能的综合性机关。为了有效衔接相关职权与功能,切实推进宪法监督与实施,更名后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应通过一定的机制,尽快合理分工法律审议与合宪性审查职能,严格区分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之间的界限,抓紧建立健全配套的合宪性审查程序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委员会 宪法法律委员会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功能与使命 被引量:9
8
作者 范进学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共9页
《宪法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既符合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也符合我国的宪法规范与宪法设计,对于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既符合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也符合我国的宪法规范与宪法设计,对于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的要求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为今后我国合宪性审查的专门机构,将担负起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宪法监督、配合宪法宣传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改 宪法法律委员会 功能定位 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规范合宪性审查的程序类型 被引量:27
9
作者 田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8,共10页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成立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重心应当转向程序类型的建构。未来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承担的合宪性审查职能,应以规范审查为主要内容,审查对象应扩大至法律,且应以事后审查为主。具体而言,可以设置的程序类型有...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成立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重心应当转向程序类型的建构。未来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承担的合宪性审查职能,应以规范审查为主要内容,审查对象应扩大至法律,且应以事后审查为主。具体而言,可以设置的程序类型有抽象规范审查、具体规范审查和宪法诉愿三种。抽象规范审查在实践中作用不彰,又有可能成为政治争议的延伸;具体规范审查实现了合宪性审查机关与法院的联动,是比较有效的程序类型;现阶段宪法诉愿的对象应当限定为法规范,而不包括司法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法律委员会 抽象规范审查 具体规范审查 宪法诉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4年以来澳门政制变迁下的宪法性法律
10
作者 李栋 康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6,共7页
1974年,葡萄牙"四二五"革命之后,葡国开始真正赋予澳门自治的权力。澳门政制由此走上了一条较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回归前后,为适应澳门的新形势,澳门政制进行了两次较为重大的变迁。70年代中期,澳门建... 1974年,葡萄牙"四二五"革命之后,葡国开始真正赋予澳门自治的权力。澳门政制由此走上了一条较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回归前后,为适应澳门的新形势,澳门政制进行了两次较为重大的变迁。70年代中期,澳门建立了与地区自治相适应的政制。回归之后,澳门则建立了与高度自治相适应的政制。这两次重大的政制变迁,与澳门宪法性法律的演变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宪法性法律的变革反映了澳门政制上的变迁,进而又固化了澳门政制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政制变迁 宪法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创新举措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世豹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1,共4页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①。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强宪法实施制度建设,完善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推动宪法全面实施,...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①。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强宪法实施制度建设,完善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推动宪法全面实施,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誓、加强备案审查、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实行法律草案合宪性审查等,以保障宪法全面实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宪法实施情况报告是负有监督宪法实施职责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段时间内宪法实施状况进行总结,并予以信息公开,接受人民的监督,督促相关宪法责任主体切实履行宪法责任的重要制度。宪法实施情况报告以信息公开方式,发挥着评价督促、规范指引、宪法教育、宪法研究等作用,实现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功能。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应明确宪法实施情况报告的功能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内在机理,厘清报告工作机制,科学设计报告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合宪性审查 备案审查 法律草案 宪法宣誓 宪法责任 宪法法律 创新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云祥 《河北学刊》 1983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新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新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正确理解和保证贯彻执行这个原则,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搞好新时期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守宪法法律 党员 范围内 方针和政策 党的领导 级组 新党章 政党 宪法 违反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增加宪法法律关系内容的思考
13
作者 苏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2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宪法法律关系 国家机关 宪法规范 宪法 宪法规定 宪法行为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主体 义务关系 宪法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新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
14
作者 赵金镶 《河北学刊》 1983年第3期96-99,共4页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行的新宪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法。它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新宪法的颁布施行,对于保证我国的长治...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行的新宪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法。它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新宪法的颁布施行,对于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最高法 护宪 普通法律 根本法 我国宪法 政党 宪法法律 符合宪法 根本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5
作者 林文肯 《中州学刊》 198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新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是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正确认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新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是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正确认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研究如何保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守宪法法律 范围内 革命法制 领导人民 党的政策 社会主义法制 新党章 党员 党组织 党政不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学习邓小平关于党与法关系的理论
16
作者 杜耀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4,共5页
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学习邓小平关于党与法关系的理论杜耀富正确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这个问题在我们党内和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学习邓小平关于党与法关系的理论杜耀富正确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这个问题在我们党内和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经是一个禁区,长期未能获得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宪法法律 党与法 改善党的领导 领导人民 坚持党的领导 人人平等 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 法律面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7
作者 李云龙 《求实》 1984年第1期19-21,共3页
新党章关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规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贯彻遵守这条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端正党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遵守宪法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 共产党员 党的政策 违法犯罪 国家机关 党员干部 社会主义法制 工人阶级 法律面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市“宪法进农村”主题活动
18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3期11-11,共1页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宪法和法律法规进村入户。12月3日,九江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参加九江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宪法和法律法规进村入户。12月3日,九江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参加九江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在德安县举办的“强国复兴奉‘宪’有我”九江市2024年宪法主题宣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市 习近平法治思想 学习宣传 宪法法律 司法局 德安县 主题宣传活动 大力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春市“宪法进农村”主题活动
19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3期11-11,共1页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宪法和法律法规进村入户,12月4日,宜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袁州区农业农村局、袁州区新田镇人民政府在新田镇农贸易市场开展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宜春...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宪法和法律法规进村入户,12月4日,宜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袁州区农业农村局、袁州区新田镇人民政府在新田镇农贸易市场开展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宜春市农业农村局、袁州区农业农村局和袁州区新田镇法律宣传志愿者通过宣讲宪法知识、解答法律咨询、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宪法宣传册、发放宪法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讲解,重点宣传《宪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宣传 宪法法律 乡村振兴 法律咨询 袁州区 法律宣传 贸易市场 《种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范畴、宪法理论的建构与宪制的维系
20
作者 欧阳景根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8-165,共8页
法学家与政治学家在理解问题与思考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对宪法的理解也不同。图施奈特的厚宪法/薄宪法范畴与他的大众主义宪法理论的缺陷在于,在一个没有健全民主制度的国家,无法实施;佩里的第一宪法/第二宪法范畴与宪法原则第一的宪... 法学家与政治学家在理解问题与思考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对宪法的理解也不同。图施奈特的厚宪法/薄宪法范畴与他的大众主义宪法理论的缺陷在于,在一个没有健全民主制度的国家,无法实施;佩里的第一宪法/第二宪法范畴与宪法原则第一的宪法解释理论无法解决传统宪法原则与新的宪法需求之间的矛盾,因而不适用于社会转型国家;尼诺的历史宪法/理想宪法的范畴与法院裁决正当性和个体行为正当性推理的理论,在逻辑上是一种循环论证,并且容易给他国以干预内政的机会;芬恩的法律宪法/公民宪法范畴与公民教育理论对于尚未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是本末倒置;立法意义上的宪法/司法意义上的宪法这一范畴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诸范畴与理论中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有利于作为制度的宪法的实施与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宪法 第一宪法/第二宪法 历史宪法/理想宪法 法律宪法/ 公民宪法 立法意义上的宪法/司法意义上的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