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律实证主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法律实证主义是西方的重要法学流派,同时又是一个饱受误解的学派。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实证主义的定义问题,认为,法律实证主义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流派。接着,讨论了法律实证主义思想的中心地带--"分离理论"和"社会事实理论&... 法律实证主义是西方的重要法学流派,同时又是一个饱受误解的学派。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实证主义的定义问题,认为,法律实证主义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流派。接着,讨论了法律实证主义思想的中心地带--"分离理论"和"社会事实理论",力图消除人们对它的误解。随后重点研究了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对这些批判分别加以驳斥和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温和的法律实证主义 排他的法律实证主义 分离理论 社会事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实证主义的价值论问题--制度法论的解决方案与反思
2
作者 郭栋 陈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是”与“应当”的二分自休谟提出以来,经过康德的阐发而逐渐渗透到法哲学研究领域,构成法律实证主义理论脉络中的隐匿线索。制度法论通过“制度事实”的概念架起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理论联系,运用法律原则的工具实现了价值与规范的汇合... “是”与“应当”的二分自休谟提出以来,经过康德的阐发而逐渐渗透到法哲学研究领域,构成法律实证主义理论脉络中的隐匿线索。制度法论通过“制度事实”的概念架起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理论联系,运用法律原则的工具实现了价值与规范的汇合,借助实践理性的范畴消解了事实与价值的背景差异。制度法论尝试构建一种融合事实、规范和价值的法律理论分析框架,以法律体系的开放性来回应价值论意义上的休谟问题。然而,“原始事实”与“制度事实”的二分无法有效地回应规范命题,“制度事实”的概念是对规范与价值间界限的混淆,规则体系在事实的前提中隐晦地演绎出规范性的内涵。制度法论虽然立意新颖,观点独特,但仍然陷入了事实、规范与价值的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问题 法律实证主义 制度法论 制度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实证主义的多重转向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锐 李建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94,共7页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又是一个多变的、不断发展的法学流派。其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多重转向:从科学主义到诠释学的转向、从"坏人视点"向"好人视点"的转向以及从"义务本位&q...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又是一个多变的、不断发展的法学流派。其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多重转向:从科学主义到诠释学的转向、从"坏人视点"向"好人视点"的转向以及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向。虽然法律实证主义经历了多重转向,但仍然没有自我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到诠释学 “坏人视点”到“好人视点” “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实证主义方法的故事——以拉班德的国法学为焦点 被引量:12
4
作者 林来梵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87-93,共7页
当代中国有关法的许多观念和制度最终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源流追溯到 1 9世纪德国“国法学”的学说史中去 ,为此思考或解决我国现代宪法中的一些课题 ,其实也可通过解读这段历史而寻得一些机要。拉班德就是这段历史中的象征性存在 ,他在前... 当代中国有关法的许多观念和制度最终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源流追溯到 1 9世纪德国“国法学”的学说史中去 ,为此思考或解决我国现代宪法中的一些课题 ,其实也可通过解读这段历史而寻得一些机要。拉班德就是这段历史中的象征性存在 ,他在前人思想的铺垫之下出现 ,把他人从私法领域中引入公法学的法律实证主义方法发展为有效回避、消解或暂定解决政治问题的法律技术 ,从而以矛盾的学术性格微妙地回应了矛盾的时代课题 ,即在政治效果上一方面默认和容忍了当时德国君权主义宪法体制的政治现实 ,另一方面也表述和维护了近代德国的法治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班德 国法学 法律实证主义方法 宪法 法治主义 德国 中国 公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实证主义的基本命题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力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3-12,共10页
法律实证主义具有其独特的主张,其基础主要在于三个命题,即谱系命题、因袭命题和分离命题。由这三个命题出发,可以了解其理论主张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恶法亦法和法律命令说如何有意义。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恶法亦法 法律命令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惯作为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一种法律实证主义的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姜世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5,共8页
法律实证主义一向强调只研究实在法,即主权者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国际法中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主权者,国际法的法律性也就受到了质疑。通过对法律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理论的考察,发现他们所致力于从"封闭的规范体系内"挖掘的... 法律实证主义一向强调只研究实在法,即主权者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国际法中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主权者,国际法的法律性也就受到了质疑。通过对法律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理论的考察,发现他们所致力于从"封闭的规范体系内"挖掘的法律的效力根源,原来却是作为一种经验事实存在的,毋需论证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习惯 基本规范 承认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特法律实证主义的三大命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唐丰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107,共5页
哈特法律实证主义是法律实证主义的最完善版本,正是在哈特这里,现代法律实证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三大命题。分离命题意味着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关联;系谱命题意味着承认规则只是一种形式性规则,它在道德上是任意的;社会事实... 哈特法律实证主义是法律实证主义的最完善版本,正是在哈特这里,现代法律实证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三大命题。分离命题意味着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关联;系谱命题意味着承认规则只是一种形式性规则,它在道德上是任意的;社会事实命题意味着承认规则本身只是作为一种社会事实而存在,从而避免了法律效力链的无穷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 法律实证主义 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实证主义散论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锐 《政法论丛》 2009年第3期16-23,共8页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还是一个难以精确界定的学术派别,"法律命令说"不过是法律实证主义的伪标志。法律实证主义的意旨是:通过概念分析,从而使得法学成为一门自足的科学。法律实证主义思想...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还是一个难以精确界定的学术派别,"法律命令说"不过是法律实证主义的伪标志。法律实证主义的意旨是:通过概念分析,从而使得法学成为一门自足的科学。法律实证主义思想在清末民初时传入我国,但并没有真正地扎下根来。法律实证主义对于当下中国的法学发展、法治建设以及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分离理论 法律命令说 法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的思考——论拉兹的权威理论与法治观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9
作者 李翔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当代法律实证主义内部的一大理论争议是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与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对它们的介绍与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法律实证主义当代的发展状况,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拉兹是当代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的代表... 当代法律实证主义内部的一大理论争议是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与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对它们的介绍与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法律实证主义当代的发展状况,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拉兹是当代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的代表。本文着重介绍他的代表作《法律的权威》及《法治及其品质》所蕴含的法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权威理论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思想的现代性转折——对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的再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9,共7页
现代性的出现构成了对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颠覆性转折,法律思想领域现代性转折即体现为自然法的衰落和法律实证主义的兴起,其中代表性的思想家为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二战之后出现了新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的论争,但这并不能改变... 现代性的出现构成了对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颠覆性转折,法律思想领域现代性转折即体现为自然法的衰落和法律实证主义的兴起,其中代表性的思想家为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二战之后出现了新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的论争,但这并不能改变法律思想的现代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自然法 法律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法律实证与社会实证的双重立场分析——以我国农村土地立法为例
11
作者 汪安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40-344,共5页
法律实证(分析法学派)和社会实证(法社会学派)是西方法学界倡导的分析法学问题的两大基本路径。我国法学者对诸多法学问题的分析,往往只择其一而用之,其结果因研究路径的缺漏,导致法学理论研究或立法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立法应采用... 法律实证(分析法学派)和社会实证(法社会学派)是西方法学界倡导的分析法学问题的两大基本路径。我国法学者对诸多法学问题的分析,往往只择其一而用之,其结果因研究路径的缺漏,导致法学理论研究或立法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立法应采用法律实证和社会实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方能既参考国外成功的立法和理论,又照顾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社会实证主义 双重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宣告性模式和判决主义模式——麦考密克对“法律推理和法律理论”的重新思考
12
作者 Aldo Schiavello 陈伟 张祖辽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60,F0003,共9页
本文对麦考密克的法律理论和法律论证理论提供一种历时性重构,尤其强调两个相关要点;这两个要点力图揭示出《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中的观点与麦考密克后期作品所特别强调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性。第一个要点关涉麦考密克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渐... 本文对麦考密克的法律理论和法律论证理论提供一种历时性重构,尤其强调两个相关要点;这两个要点力图揭示出《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中的观点与麦考密克后期作品所特别强调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性。第一个要点关涉麦考密克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渐进性断裂,更确切地说,是这样一个命题:"对法律正义的隐性要求"证明了法律实证主义在其所有的不同版本中都是虚假的。第二个要点关涉麦考密克对"唯一正确答案"这个命题的接受性,以及在结果上淡化麦考密克、罗纳德·德沃金和罗伯特·阿列克西等人的法律推理理论之间的不同之处。但是,本文的意图不仅是描述麦考密克思想中的这一变化,而且尝试对我们在《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中所发现的原初观点进行一种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法律正义的隐形要求 唯一正确答案 宣告性模式 判决主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本土化:一种法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岳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6,共4页
法律现代化与法律本土化的争论 ,实质上是法律实证主义和法社会学在中国的理论争鸣 ,法律本土化观点为中国法学提供了一种法社会学的研究进路。
关键词 法律本土化 法律现代化 法社会学 法律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法学的生成及展开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女性主义法学是西方现代法理学思潮的一个流派。其思想产生于女性主义各派理论;其方法论以意识觉醒的方法、实际推理、询问具体问题及解构为主;其理论基于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其主要观点集中于对传统自由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及法律的批判... 女性主义法学是西方现代法理学思潮的一个流派。其思想产生于女性主义各派理论;其方法论以意识觉醒的方法、实际推理、询问具体问题及解构为主;其理论基于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其主要观点集中于对传统自由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及法律的批判上。女性主义法学的发展趋势将可能是多种学派的共存,其对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正由边缘步入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法学 法律实证主义 后现代主义 理论与实践 理学思潮 意识觉醒 自由法学 主要观点 发展趋势 现代法 方法论 认识论 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科学视域中法律阐释的双重超越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亮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8,共5页
马克思对法律阐释的原则是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这关乎西方法哲学传统中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无休止的论争。自然法持有"法律因正义而生"的论点,要求从道德意义理解法及... 马克思对法律阐释的原则是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这关乎西方法哲学传统中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无休止的论争。自然法持有"法律因正义而生"的论点,要求从道德意义理解法及"普世性"的诉求遭到了批判;而法律实证主义则认为"因命令而制定法律",将事实与道德性二元分离,试图否定最高"价值"维度来创建法律科学,则造成了陷入经验主义的危险。这两种理解均是误解马克思与法律关系的理论根源。当我们借助马克思历史科学的视角便可以看到,马克思既通过揭示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颠覆了法律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思维,又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瓦解了自然法的"抽象的形而上学",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法哲学的"双重超越",建构了通达"正义的生活秩序"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然法 法律实证主义 历史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原则与道德的法律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敏荣 《学术论坛》 CSSCI 1999年第1期13-18,共6页
诚信原则首先是道德原则,而后才是法律原则。作为道德的诚信原则与作为法律的诚信原则对法律的影响是不同的,对诚信原则二重性的研究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诚信原则 道德 法律实证主义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本逻辑结构的背景、本体与困境
17
作者 曾军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5,239,240,共13页
对于在刑法理论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物本逻辑结构,我国刑法学界缺乏全面了解。为了推动我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有必要厘清以物本逻辑结构为代表的重要方法论,从而更好地选用合适的方法构建本土化理论。物本逻辑结构诞生于... 对于在刑法理论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物本逻辑结构,我国刑法学界缺乏全面了解。为了推动我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有必要厘清以物本逻辑结构为代表的重要方法论,从而更好地选用合适的方法构建本土化理论。物本逻辑结构诞生于多种理论相互斗争的时期,旨在克服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的局限性、实证主义的片面性、新康德主义的割裂性。它在内容上包含自然法则与经验意义上的人的本性、矛盾律、主体的责任性与有共识的评价,产生了重大的现实影响。但是,物本逻辑结构外延不明确,在法律约束力、存在可能性、逻辑一致性等方面遭遇困境。尽管如此,物本逻辑结构对我国围绕故意体系地位的探讨等理论问题有借鉴意义,是我国刑法理论本土化涉及法律与事物本质的关系时的重要方法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本逻辑结构 事物的性质 自然法 法律实证主义 新康德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自然法之间的关系——基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建民 李菲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4,I0001,I0002,共11页
从自然法的本质特征这一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不仅与自然法理论相容,而且在三个方面超越了传统自然法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法理论的科学性正在于价值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这不仅有利于澄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与自然法之... 从自然法的本质特征这一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不仅与自然法理论相容,而且在三个方面超越了传统自然法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法理论的科学性正在于价值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这不仅有利于澄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与自然法之间关系的模糊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自然法理论的各种误读,而且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性及其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然法 马克思主义自然法理论 法律实证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特法律规则说的社会学视野及其局限性
19
作者 周林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20-25,共6页
哈特以“更多的社会学”倾向的语义分析学为自己的法律实证主义容纳了更多的思想从而体现出博大的理论体系。哈特的法律规则说一方面以规则为核心为分析实证法学张目,另一方面其阐述的基本理论问题所承负的社会学内容已大大流溢于规则... 哈特以“更多的社会学”倾向的语义分析学为自己的法律实证主义容纳了更多的思想从而体现出博大的理论体系。哈特的法律规则说一方面以规则为核心为分析实证法学张目,另一方面其阐述的基本理论问题所承负的社会学内容已大大流溢于规则之外。在哈特理论以规则为中心的语汇与语汇背后的社会学内容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表明其法律规则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语义分析 哈特法律规则 法律实证主义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方法论意义上的规范宪法学 被引量:32
20
作者 林来梵 郑磊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在解说性的传统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的当下我国宪法学界,方法多元化的现象也已次第呈现,“规范宪法学”或可视为其中一端。它不是完全突兀的个人构想,而是秉承了“规范(性)法学”的深厚传统以及有关“规范宪法”学说的理想;它主张适度地返... 在解说性的传统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的当下我国宪法学界,方法多元化的现象也已次第呈现,“规范宪法学”或可视为其中一端。它不是完全突兀的个人构想,而是秉承了“规范(性)法学”的深厚传统以及有关“规范宪法”学说的理想;它主张适度地返回规范主义,但又不至于完全退到法律实证主义的立场;它以宪法解释学为核心的方法定位,但又涵盖更多的方法论上的视角和手段;它以三种的姿态力图“围绕规范形成思想”,但又不断躬身自问“围绕”什么样的“规范”这一超“法教义学”的终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 方法论意义 法律实证主义 主导地位 传统方法 规范主义 法解释学 终极问题 “规范” 法学界 多元化 教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